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模块自然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轮复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2高三一轮复习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高三地理备课组
锋面系统





气压系统
系 统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高压系统(反气旋)
低压系统(气旋)
锋面气旋
考点一 锋面与天气
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
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根据温度的差异,气团可分为
冷气团与暖气团。
暖气团
易混辨析
温暖
冷气团 寒冷
(1)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 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较而言的, 所以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
湿润 气压低
干燥 气压高
温度一定高。
(2)锋面处冷暖气团交汇,暖气团上升而容
易产生降水,但不一定所有的锋面处都产
生降水。
峰与天气
二、天气系统-锋的结构
锋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面
思考: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3. 台风登陆后会逐渐减弱还是逐渐增强?为什么?
影响我国的台风
1.为什么在赤道的海洋上不会生成台风?
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
2.为什么在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不会生成台风? 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
锋: 锋面与锋线统称为锋
冷气团
锋面两侧温 度、气压、 湿度不同
锋面处大 气不稳定
暖气团
锋面附近有云 雨、大风等天 气产生
锋—— 冷、暖气团的分界
锋面

冷 锋线
锋面向冷气团倾斜
峰与天气
锋的类型: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3 常见的天气系统

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地球上的大气 专题3 常见的天气系统

(2)无论南北半球,锋面气旋图东侧是暖锋,西侧是冷锋。 原因是西侧锋面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运动,是冷空气推动暖 空气的运动。锋面气旋的东侧为暖锋,因为东侧锋面由低纬地 区向高纬地区运动,是暖空气推动冷空气的运动。 (3)锋面气旋不同位置,天气特点不同。 锋面气旋图西侧是冷锋控制下的降温、雨雪天气;东侧是暖锋 控制下的连续性降水天气,中心是低压控制下的阴雨天气。不 同位置气温、气压、风向、风速不同。
提示:曲线A是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 曲线,判断依据:曲线A反映出气旋(低压)过境时,气压先由高 变低,再由低变高的过程。 曲线B是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曲线,判断依据:曲线B反映 了反气旋(高压)过镜时,气压先由低变高,再由高变低的过程。
疑难辨析 [问] 2.锋面气旋常在气压场什么地方出现?常出现的纬度地区 是哪里? 提示:锋面气旋常常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低压槽中;高压 脊上由于气流辐散不能形成锋面气旋。
知识拓展 1.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1)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月:雨带南撤。 10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方法技巧 [问] 3.根据锋面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判 定是何种锋面?




升高
冷锋




降低
暖锋
1.所有锋面都伴有降水×( ) 2.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会产生多云与连续性降水天气√( )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

2020高考地理新一线大一轮中图版讲义:模块一 第二章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2020高考地理新一线大一轮中图版讲义:模块一 第二章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对应学生用书P1)一、锋面系统 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2.锋面特征(1)结构特征:图中A 为暖气团;B 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名师注解]【注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注2】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2)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倾斜方向都在冷气团一侧,降水也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3.锋面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点】天气不等于气候天气与气候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而气候是指某一时间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2)联系: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二、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系统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2.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3.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A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考点一锋面系统(对应学生用书P2)(一)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二)图解两类准静止锋(三)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4.看符号5.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新人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课件新人教版

[规律方法]
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1)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雨带推移规律 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 月:雨带南撤。 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知 识 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 天气
1.阅读基本气压场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高气压:中心气压_高__于_四周气压。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 区域为 B_高__压__脊_。
(2)低气压:中心气压_低_于__四周气压。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 区域为 A_低_压__槽__。
答案
2.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示意图(以北半球为例),填 写下列表格。
1.图中甲地 14 日 6~9 时的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
A.14 日 14 时
B.14 日 19 时
C.15 日 4 时
D.15 日 11 时
3.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
A.华北平原,3、4 月份 B.四川盆地,1、2 月份
[尝试解答] 4.C 5.B
[解题技法]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把握本质:看谁主动。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即为冷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即为暖锋。从锋面移动的方向看,冷锋向暖气团所在区域移动,暖 锋向冷气团所在区域移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课件新人教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时段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温暖 干燥
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 气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 转好
(2)暖锋 时段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干燥 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气温 升高,气压降低,天 气转好
4.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贵阳一侧处于冷空气控制下,阴雨寒冷,常有冬 雨天气;昆明一侧处于暖空气控制下,晴朗温暖。
5.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 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 旋。
6.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1)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 月:雨带南撤。 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推进速度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推进速度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2017·淄博检测)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 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 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图甲为美国五 大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 年),图乙为五大湖区 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②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 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③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 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大气的受热过程

2020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大气的受热过程

返回
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 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 温降至 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右图)。据图回 答 4~5 题。
4.上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寒潮、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等温线 温)、城市(热岛 于 28 ℃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 效应),判读原 侧等温线分别为 24 ℃、28 ℃,由此可 则:大于大的、 判断气温值_2_8_℃<④<_3_2_ ℃,④地
小于小的
可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
题组练通
返回
如图中的 40°线为纬线,a、b、c 为等温线,
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读图回答 1~2 题。
处气温高
地形(地势高 低);洋流
返回
2.气温的时间分布 (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
在 日出 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地地方时 14:00 左右。 (2)气温的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谷>山峰;低纬
度>高纬度;晴天>阴天。 (3)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值、最低值并不出现在太阳辐
陆比海洋气温高
返回
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南半球
较_稀__疏__
同一纬度气温差别 海陆分布(海洋 面积广阔,地
小 表性质均一)
气温低,则等 高原、山地的气温
同纬度 温线向_低__纬__ 较低,平原的气温 凸出;气温高,较高;寒流经过处
地带 则等温线向 气温低,暖流经过
___高__纬凸出
保温作用
返回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1(90张PPT)

人教版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修一讲解课件: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1-2-1(90张PPT)
第1部分 自然地理——重在理解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板块一 基础全面梳理 主干扫描 自主导学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 (1)根本来源:A 太阳辐射能 。 (2)直接热源:B 地面辐射 。
2.受热过程
(1)地面受热: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 使 地面增温 。
(2)大气受热: 地面 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 传递热量,使 大气增温 。
3.大气的作用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CO2、云 层、尘埃等对太阳辐射具有 吸收、反射 、散射作用。 (2)对地面的保温作用:C 大气逆辐射 对近地面大气 热量起补偿作用。 4.主要影响: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 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2)逆温的发展过程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或黎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 弱,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多,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 气层降温较小,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现 象黎明前最强,日出后逆温层自下而上消失。
(3)逆温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 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 交通事故。 ②加剧大气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 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 康。
1.大气逆辐射是不是只有夜间存在? 不是。大气逆辐射每时每刻都存在,最强时为大气温
度最高时,即午后 2 时左右。 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影响近地面风速大小的唯一力
吗? 不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近地面风力的大小和风向,
但是地面摩擦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地面摩擦力有降低风速 的作用。
3.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 不是。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4.我国北方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房间下方,制 冷用的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上方。这是为什么? 这种安装位置的区别主要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热 空气密度小,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从而更好地达到取暖或降温的目的。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讲课文档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讲课文档
答案:(1)A (2)B
第二十七页,共62页。
(2017·天津西青区模拟)关于甲地的天气资料:前两天 天高云淡,气温较低,第三、四天云量逐渐增多,云层加 厚,出现连续性降水,第五天雨过天晴,气温升高,气压 降低,回答 1~2 题。
1.根据资料分析,甲地的这次降雨类型是( )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台风雨 D.对流雨
(3)准静止锋。
第九页,共62页。
思考探究 2:锋面一定会带来降水吗? 答案: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 生降水。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 水,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
第十页,共62页。
考向1 冷、暖锋的判断方法 (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看符号。
第十一页,共62页。
第二十二页,共62页。
3.天山准静止锋(地形)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 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 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 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4.昆明准静止锋(地形)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冬半年,锋面 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下冷空气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受 云贵高原阻挡而停滞与西南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准静止 锋。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第三十三页,共62页。
夏秋季节江淮地区易受台风影响,C 正确;夏季南方 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 正确。故选 B。
答案:3.A 4.B
第三十四页,共62页。
(2015·全国卷Ⅱ)2013 年 7 月 30 日,我国西北某地出 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 14 时~24 时气温、气压 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5~6 题。
第十八页,共62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 常见天气系统一、锋与天气 1.气团(1)概念: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分类⎩⎨⎧暖气团:比下垫面温度高的气团冷气团:比下垫面温度低的气团2.锋面特征(1)结构特征:图中A 为暖气团;B 为冷气团。

(2)天气特征:锋面附近常伴有一系列的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3.锋面与天气(1)冷锋:(2)暖锋:(3)准静止锋:二、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1.气旋、反气旋与天气2.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3.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三、锋面气旋与天气1.概念:锋面与气旋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系统。

2.锋面位置:气旋在等压线向外弯曲处形成锋面,其中甲处形成冷锋,乙处形成暖锋。

3.天气:两个锋面附近气流上升强烈,往往产生云、雨、雪,甚至造成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甲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A 处,而乙锋面附近的降水主要在D 处。

4.常见地区:中纬度地区。

[名师注解]【注1】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不能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注2】 (1)锋面经过时一定会带来天气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

当锋面上的暖气团比较干燥时,就不能形成降水。

(2)无论冷锋还是暖锋,锋面倾斜方向都在冷气团一侧,降水也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点】 天气不等于气候天气与气候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而气候是指某一时间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2)联系: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是表述气候的基本依据。

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一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二图解两类准静止锋三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看冷暖气团箭头指向2.看锋面坡度4.看符号5.看过境前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看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6.根据对我国天气的影响差异判断冷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较大,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冬春季节的沙尘暴,都主要是冷锋过境造成的;而暖锋对我国的影响比较小。

[典题精研][典例] (2015·全国卷Ⅱ)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 D.19时~20时(2)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D.大气逆辐射减弱[解析] 第(1)题,由图中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可知,本次强沙尘暴是因冷锋过境形成的,18时~19时这个时间段,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最大,说明正是强沙尘暴伴随冷锋过境的时间段。

故选C。

第(2)题,强沙尘暴经过该地时,该地气温下降幅度和气压上升幅度都很大,导致气温水平差异和水平气压梯度都增大,故A错误、B正确。

沙尘暴经过时,沙尘弥漫,大气能见度降低,削弱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随之减少,但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故C、D两项错误。

[答案] (1)C (2)B[考题变式]1.(变题型) 引起该沙尘暴天气的天气系统是______,该天气系统未能引起降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天气系统发生在1月,则有可能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灾害是________。

解析:由气温和气压变化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冷锋。

冷暖气团相遇时若暖气团较为干燥,则不能形成降水。

冬季冷锋南下,可能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寒潮灾害。

答案:冷锋暖气团较为干燥寒潮2.(变设问) 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的景象是( )A.北风卷地百草折 B.映日荷花别样红C.万条垂下绿丝绦 D.黄梅时节家家雨解析:选A 图示天气系统为冷锋,当冷锋影响我国华北地区时,会带来大风、降水(雪)天气,最可能出现的景象为北风卷地百草折,A正确。

[集训冲关]下面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 B.b→c→d→aC.c→b→d→a D.d→a→c→b2.根据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解析:1.C 2.B 第1题,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其路径有三(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偏东路径),但总体趋势都是由北向南运动,故选C。

第2题,a图中的武汉位于冷锋后,此时应为寒冷阴雨天气;c图中的北京和d图中的杭州相同,冷锋还没有到达,被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b图中的天津受冷锋影响为大风降温天气。

故选B。

(2019·郑州一模)读2018年12月6日14时我国局部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3~4题。

3.形成甲天气系统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植被覆盖率4.受甲天气系统影响,贵阳比昆明( )A.气压低B.气温低C.降水少D.云量少解析:3.C 4.B 第3题,图示甲天气系统是昆明准静止锋,主要是南下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形成的。

第4题,图中昆明处在暖气团一侧而多晴朗天气,贵阳处于冷气团控制下而多阴雨天气,则贵阳比昆明气压高、气温低、降水多、云量多。

(2019·合肥质检)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

据此完成5~6题。

5.从14时到20时,合肥(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6.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解析:5.C 6.C 第5题,比较图上14时与20时安徽省等压线分布可知,等压线走向相近且气压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从14时到20时,合肥风向变化较小,B、D错;但20时等压线密度大于14时,等压距相同,故风力变大,A错、C对。

第6题,14时,宿州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合肥则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B错;20时,冷锋已经经过合肥,其带来的大风天气刮走了大气污染物,合肥空气质量好转,C对;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

考点二气旋、反气旋与天气(一)气旋、反气旋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二)气旋与反气旋中风向的判定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为风向。

东侧为东南风,西侧为西北风,南侧为西南风,北侧为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集训过关]下图示意某气旋(较稳定)经过我国江西省某城市前后该城市的气压、风向和最高气温随时间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为(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D.自东南向西北2.假如该地6日的日温差为5 ℃,则该地7日的最低气温最有可能是( )A.13 ℃ B.12 ℃C.11 ℃ D.10 ℃3.该地6日气压最低的原因是( )A.大气降水较多 B.受冷气团控制C.盛行上升气流 D.地面辐射强解析:1.A 2.D 3.C 第1题,图示城市3~5日风向为东南风,说明该气旋位于城市西部;6日城市无明显风向,可能正处于气旋中心;7~9日城市为西北风,说明气旋位于城市东部;则该气旋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第2题,一般晴天气温日较差要大于阴天。

图示6日为中雨天气,且日温差为5 ℃;7日为晴天,则7日气温日较差要大于5 ℃。

由图可知,7日最高气温约为16 ℃,则最低气温应在11 ℃以下。

第3题,该地6日无明显风向,可能因盛行上升气流,而无水平方向大气运动所致。

气流上升运动最强烈而导致近地面气压最低。

注意此时大气降水最多是盛行上升气流的结果,而不是气压最低的原因。

下图为某气压系统发展过程示意图。

T1、T2为该气压系统发展的不同时段,图中P1、P2、P3、P4为海平面处的等压线,且两图比例尺相同。

读图,回答4~5题。

4.若P1>P2>P3>P4,则该气压系统( )A.T1时段的风力大于T2时段B.气流由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辐合C.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阴雨天气D.发展过程与台风的形成过程相似5.若P1<P2<P3<P4,且该气压系统主要控制亚欧大陆,则该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3月至5月 B.6月至8月C.9月至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解析:4.D 5.D 第4题,若P1>P2>P3>P4,则该气压系统为低压系统,T1时段的等压线较T2时段稀疏,故T1时段的风力小于T2时段;因无法确定半球,所以不能判断气流运动方向;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故A、B、C均错误。

台风即为强热带气旋,故该气压系统发展过程与台风的形成过程相似,选D。

第5题,若P1<P2<P3<P4,则该天气系统为高压系统。

东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亚欧大陆形成低压,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压。

故选D。

考点三锋面气旋图的判读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图所示: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1.判断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典题精研][典例] (2018·江苏高考)如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