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练案9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
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课后习题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读热力环流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B.先有水平运动,后有垂直运动C.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同时形成D.有时先形成垂直运动,有时后形成垂直运动2.下列关于a、b、c、d四地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a>b>cB.气压:a>b>c>dC.气温:a<b<cD.气压:a<b<c<d3.下列关于a、b两地天气状况及温差大小的推测,正确的是()A.a地晴天,b地阴天B.a地阴天,b地晴天C.a地温差小,b地温差大D.a、b两地温差一样大答案:1.A 2.B 3.A解析:第1题,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进而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
第2题,海拔越高,气压越低,近地面,冷的地方气压高,热的地方气压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第3题,a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温差大;b地气流上升,可能为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温差小。
4.热岛温度差是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
下图为某市不同季节热岛温度差变化曲线图,据图判断,该市热岛强度()A.夏季大于冬季B.午后大于夜晚C.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D.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答案:C解析:热岛温度差是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曲线离0值越远,代表热岛强度越大。
据图判断,该市热岛强度总体上夏季小于冬季;午后不论夏季还是冬季温度差都接近0,因此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女主角的头发向后飘逸。
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大气热力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
读图,回答5~6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课件新人教版

2.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
(1)冷锋
时段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温暖 干燥
过境时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 气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 转好
(2)暖锋 时段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图示
图中城市天气 单一气团控制,低温干燥 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 气温 升高,气压降低,天 气转好
4.昆明准静止锋
冬半年,贵阳一侧处于冷空气控制下,阴雨寒冷,常有冬 雨天气;昆明一侧处于暖空气控制下,晴朗温暖。
5.高低气压中心是形成气旋和反气旋的原始动力
地球表面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驱动 下,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等因素的影响,才形成气旋或反气 旋。
6.低压槽区域常存在锋面的原因
(1)锋面类型 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 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 6 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2)正常年份推移规律 5 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6 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7~8 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 9 月:雨带南撤。 10 月:雨季结束。
(3)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推进速度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推进速度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2017·淄博检测)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 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 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图甲为美国五 大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2000 年),图乙为五大湖区 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②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范 围主要在锋前(宽阔区域)。
③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 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新教材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3讲真题专练课件新人教版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
12345678
甲风带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为东北信风带,风向无明显季节变化,A错; 乙气流是因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是受热力因素影响而上升,B错; 丙风向为西南风,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 右偏转而形成,C对; 丁风带为东南信风带,对于大陆西岸而言,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比较干燥, D错。
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根据图中的图例,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9月 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故选B。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B.帕米尔高原 D.塔里木盆地
12345678
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 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C对; 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 候,不可能“草木常茂”,A、B错; 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D错。
12345678
(江苏地理)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
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
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图
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8.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第3讲
真题专练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12345678
(2021·海南地理)研究表明,中纬西风厚度 从近地面可达对流层的上部,受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影响,近地面西风带会被破坏。如图示意 亚洲部分地区某季节高空(海拔约5 500米高度) 西风的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此季节江西和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其 原因是
(完整版)2020届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_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

课时作业(九)常见天气系统作业时间:(2019北京昌平区上学期期末联考)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 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
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
读图,回答1〜2题。
1 •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 )A. 甲B.乙C.丙D. 丁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 )A 地面气压下降 C.地面气温上升 答案:1.D2.B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冷锋天气系统,乙为暖锋天气系统,丙为低气压(气旋)天气系统,丁为高气压(反气旋)天气系统。
据题干知,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 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而甲、乙、丙、丁中,只有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盛行下沉气流, 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 降水少,相对湿度不大, 其他均可带来降 水,故选D 项。
第2题,甲为冷锋天气系统,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气温下降,气压 升高,可能出现阴天、降温、大风、雨雪天气,故选B 项。
(2019北京石景山区上学期期末联考 )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情况表,回答3〜4题。
时间 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 最大风力 空气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 多云 11 C 5级 总悬浮颗粒物 第二天 阴雨 8 C 8级 总悬浮颗粒物第三天晴3 C4级NOB.阴雨天气 D.无风或微风3.这三天中,从该城市过境的天气系统是()4 •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A. 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B. 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C. 气温日较差小、光照强D.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看该城市气温降低、风力增大、阴雨,故该天气系统是冷锋,C是锋面气旋,其他都不符合,选C项。
第4题,从表中数据看与第二天相比,第三天晴,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A项正确;第三天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B项错误;第三天晴,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C项错误;第三天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弱,D项错误。
(2019江西宜春一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2024年新高考版地理专题三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讲解部分

热过程、气旋的运动特点、等压线图的判读)、常见地理事象的成因(本 题涉及沙尘暴的发生条件)等知识。 探究流程 (1)
(2)
参考答案 (1)丙地。丙地西部有大片沙漠,沙源丰富;丙地位于低压槽西部,受偏西风 的影响;丙地附近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强;低压槽处存在上升气流,利于 沙尘上扬。 (2)澳大利亚东部的中南地区经历此次沙尘暴天气,低压槽线大致自西向 东移动;东部中南地区开始位于槽线东部,是偏北风,而后位于槽线西部, 是偏西风;日平均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减小。
实践探究 (1)“桑拿天”像一个大蒸房,闷热、潮湿。分析江淮地区东部该日“桑 拿天”的形成。 (2)此时我国有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信息的地区主要分布 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应用点拨 学会天气形势图的简单判读,了解各地天气的大概变化,有利于安排生 产、方便生活出行及进行气象灾害的预警。天气形势的判读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着手:
3.干旱 1)成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2)在我国的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及东北 地区。 3)应对措施: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多发 地区选择耐旱作物品种;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 度;等。 4.寒潮 1)成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 2)在我国的时空分布:冬半年影响范围大,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及东北 地区。
3.锋与天气 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处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 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类型。
比较项目 示意图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天气 特征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 朗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考点9常见天气系统作业课件

团,在该地区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据此完成3—5题。
4. OB线两侧露点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降水
C.温度
D.风速
答案
4.A 读图可知,OB线位于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湿气团受落基山脉阻挡,在山脉西侧迎风坡形 成降水,在山脉东侧背风坡下沉增温,湿度减小。北美中部为面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一,利于东 侧墨西哥湾湿气团的快速深入,因此地形是导致OB线两侧露点差异大的主要原因,A对;从图中只能比较露点大小, 不能比较降水差异,B错;根据上题分析可知,OB线两侧温度差异小,C错;图中信息反映OB线两侧风力相当,D错。
经典3+2
[202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中测试]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 和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的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 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下图为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6—8题。 7. 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人驾驶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由高到低再到高 B.降雨:由晴朗到阴雨再到晴朗 C.气压:由高到低 D.风向:由西北风转到东南风再到东北风
2022届广东蕉岭县华侨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思维导图及配套知识点讲解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1.锋面的分类(1)冷锋:图中将要经历冷锋过境的是B地。
冷锋形成的原因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2)暖锋:图中将要经历暖锋过境的是D地。
暖锋形成的原因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例如江淮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2.锋面的天气时间冷锋暖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大风和雨雪天气连续性降水或雾过境后冷气团取代原来暖气团位置,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暖气团取代原来冷气团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温压变化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冬季的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华南地区“春暖多晴,春寒雨起”;一场春雨一场暖【方法技巧】锋面性质的判断方法(1)看符号:如右图,注意符号标在锋面前进方向的一侧。
(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冷锋降雨范围主要在锋线后(狭窄区域),暖锋降雨主要在锋线前(宽阔区域)。
不论是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集中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4)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气旋与反气旋(1)形成:近地面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
(2)名称:A为反气旋或高压,B为气旋或低压。
(北半球)(3)气流:A水平气流为顺时针辐散,B为逆时针辐合;A垂直气流为下沉,B 为上升。
(北半球)(4)天气:A晴朗,B阴雨。
(5)过境前后气压变化(6)典例A: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B: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7)风向差异拓展延伸高压脊和低压槽(1)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脊。
高压或高压脊控制之下,多晴朗天气。
(2)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像地形上的山谷。
低压或低压槽控制之下,多阴雨天气。
锋面气旋4.1位置: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上,不可能存在于高压脊上。
2024届新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九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解析版)

2024届新高考专题三地球上的大气第九讲常见的天气系统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中口玉人一、单选题1.(2023·全国·一模)图为某年连续两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读图,2日到3日()A.①地气压升高,持续晴朗B.①地经历暖锋过境,阴雨连绵C.①地吹偏东风,风力减小D.①地下沉运动为主,气流辐散【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10月2日①地气压为1040-1045hPa,3日①地为1045-1050hPa。
①地气压升高,且为高压中心,持续晴朗,A正确;①地经历冷锋过境,B错误;①地吹西南风,C错误;①地为低压中心,气流以辐合上升运动为主,D错误。
故选A。
(2020·山东临沂·沂水县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示意冀东地区2018年11月中旬某日9时至14时高速公路收费站的运营状况。
读图,完成下面2-3小题。
2.该日当地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台风过境B.雾霾滚滚C.暴雪连绵D.白霜覆盖3.M路段收费站密度较小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地形B.地质C.气候D.矿产资源【答案】2.B 3.A【解析】2.图示区域内的收费站绝大部分处于双向关闭状态,部分处于拥堵或分流状态,说明该时段天气或路面状况恶劣。
11月中旬正值深秋季节,地表温度下降,昼夜温差较大,晴朗无风天气时,发生雾霾的概率较大,B正确;此时正值深秋时节,冀东地区纬度偏高,台风过境的可能性很小,A错误;连绵暴雪后,路面积雪,高速路口收费站封闭的时间会很长,C错误;白霜一般出现在清晨,待气温升高后便会融化,9时至14时对交通的影响较小,D错误。
故选B。
3.图中M路段收费站密度小,说明人口密度较小,人口密度小的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地形,A正确;建收费站不属于大型工程,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并不高,B错误;整个冀东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不大,且建收费站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高,C错误;建收费站与矿产资源关系不大,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案[9] 第一部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2023·江西高三阶段练习)南昌位于武汉的东南方向,某天气系统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先后控制武汉和南昌。
下表是该天气系统影响下武汉和南昌的天气情况。
据此完成1~3题。
城市5日6日7日武汉雨,6~9 ℃晴,3~10 ℃晴,3~11 ℃南昌晴,10~18 ℃晴,10~18 ℃雨,7~10 ℃1.该天气系统是( A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该天气系统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的日期是( C )A.仅5日B.仅6日C.5~6日D.5~7日3.7日南昌日温差较小的原因是( C )A.风力大B.气压低C.云量多D.湿度小[解析]第1题,受该天气系统影响,南昌由晴转雨,气温下降,暖锋过境后气温升高,B错误;且该天气系统的运动方向为西北向东南,说明该天气系统是冷锋,A正确;气旋活动带来大风、暴雨,但过境后对气温影响不大,C错误;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D错误。
故选A。
第2题,根据冷锋雨区的位置,冷锋雨区位于锋后,5日武汉降水,武汉位于冷锋后,也就是冷锋位于武汉与南昌之间;7日南昌降水,此时南昌位于冷锋后,D错误;因此可以推测出南昌转雨之前,冷锋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其日期是5~6日,A、B错误,C正确。
故选C。
第3题,7日南昌为阴雨天气,云量多,大气逆辐射作用明显,起到保温作用,故其日温差较小,C正确;阴雨天气风力较大,气压较高,湿度大,但这些气象要素与温差较小没有因果关系,A、B、D错误。
故选C。
(2023·浙江绍兴高二期末)湿带气旋又称锋面气旋,从生成、发展到消亡一般为2~6天。
下图是某温带气旋的生消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此次温带气旋从产生到消亡的演化顺序是( B )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D.②→③→④→①→⑤5.此次天气系统生成过程中( A )A.冷锋追上暖锋,气旋中心被冷气团占据B.暖锋追上冷锋,气旋中心被暖气团占据C.暖锋更加强劲,气旋中心气压相对较高D.冷锋更加强劲,气旋中心气压高于外围[解析]第4题,从温带气旋生消过程图可以看到①⑤其南北两侧的冷暖气流运动较小,应属于开始或消亡阶段,可排除C、D项。
④图其暖气流向北运动冷气流开始产生环形运动,属于温带气旋初期生成阶段;②图气流很明显较④图气流运动更大,其气流界限分割为两个部分,②图应在④图之后,排除A,B正确。
故选B。
第5题,从图中冷暖气流运动可以看到暖气流运动较少,其移动范围较小,说明暖气团势力较弱,在锋面气旋中冷锋势力强于暖锋势力, C错误。
从②图可以看出冷锋快速运动逐渐追赶暖锋,其气旋中心由较强的冷气团所占据,A正确,B错误。
气旋其中心应为低压中心,其气压应低于外围,D 错误。
故选A。
(2023·夏津一中高三月考)当两条冷锋相遇,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的“Y”字形锋面,被称为锢囚锋。
冬春季节,途经新疆由西向东移动的寒潮侵袭青海省,受祁连山脉的影响分为东西两股:一股通过阿尔金山山口进入柴达木盆地,形成西路冷空气;另一股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从青海东部沿着河流谷地向西回流倒灌,形成东路冷空气。
2017年2月下旬,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该锢囚锋锋面的是( B )A BC D7.结合此次寒潮的移动方向,说明锢囚锋形成后的移动方向( A )A.先向东移,后向西移B.先向西移,后向东移C.一直向东移D.一直向西移[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该锢囚锋是由两条冷锋相遇而成,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因此C、D错误;两条冷锋相遇,故锢囚锋锋面左右两侧都是冷气团,而A项左侧是冷锋,右侧锋面被抬至高空,并非冷锋,不符合材料所述,A错误;B项两侧均为冷锋,符合题意,B正确。
故选B。
第7题,前期,由西路冷空气形成的东移冷锋势力强,由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西移冷锋势力较弱,故二者相遇形成的锢囚锋东移;后期,随着寒潮主力的东移,东路冷空气势力增强,导致锢囚锋西移,因此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2022·北京平谷一模)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
据此完成8~9题。
8.图中( A )A.甲为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B.乙为反气旋,中心气流辐合上升C.丙为冷锋,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D.丁为暖锋,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9.该时刻( D )A.河西走廊昼夜温差小B.黄海近海风暴潮强烈C.华北平原风和日丽D.长江中下游为阴雨天气[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甲地为北半球低压中心,从气流状况描述,又可称作气旋,根据所学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A正确;乙处在高压中心,反气旋系统,中心气流下沉,B错误;从气压场分布看,丙为高压脊,不会出现冷锋,C错误;据丁地等压线分布可知,其盛行西北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向东南移动,故为冷锋,D 错误。
故选A。
第9题,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河西走廊受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因此昼夜温差较大,A错误;黄海近海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会形成阴雨天气,但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不会形成风暴潮,B错误;华北平原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可能有扬尘,不会是风和日丽,C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低压槽,为冷锋控制,因此多阴雨天气,D正确。
故选D。
(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乌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高耸于滇东北和黔西北高原,会泽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
昆明准静止锋通常在滇中昆明与黔中贵阳之间摆动。
下图示意某年1月10日~2月16日贵阳(106.7°E,26.6°N)、会泽(103.3°E,26.4°N)、昆明(102.7°E,25°N)3站地面气温变化。
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期间,昆明准静止锋移动方向为( C )A.昆明—会泽—贵阳B.贵阳—昆明—会泽C.贵阳—会泽—昆明D.会泽—贵阳—昆明11.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明显的时间有( A )①1月15日②1月21日③2月1日④2月4日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12.为减少天气对越冬农作物的经济损失,会泽县农民可采取( A )①覆盖地膜②增施化肥③适时冬灌④间作套种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第10题,准静止锋过境时会带来阴雨天气,导致气温下降。
读图可知,图示时段内三地均经历了温度下降的过程,贵阳在1月10日至15日之间经历降温,会泽在1月15日至20日以及1月30日至2月4日经历了两次降温过程,昆明在2月14日左右经历了降温过程,可判断昆明准静止锋的移动方向为贵阳—会泽—昆明,C正确,A、B、D错误。
第11题,由贵阳、会泽、昆明的经度位置可知,贵阳至会泽的经度跨度大于会泽至昆明的经度跨度,即昆明准静止锋到达会泽时,是昆明准静止锋西进最明显的时间。
由图可知,1月15日左右与2月1日左右会泽的气温较低,降温幅度大,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大,西进明显,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A。
第12题,由图可知,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会泽会出现低温天气,即影响会泽越冬作物的天气主要是低温冻害。
覆盖地膜可以减少地表热量的散失,保护农作物免受低温冻害的影响,①正确;增施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不能抵御低温冻害,②错误;适时冬灌可以延缓降温速度,保护越冬作物,③正确;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利用农时与耕地,不能防治低温冻害,④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13.(2023·陕西西安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秋冬季节,冷空气开始活跃,给我国多地带来强烈的降温天气。
但一般在冷空气到来的前一天,由于气团压缩反而导致气温异常偏高。
中央气象台2021年11月6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下图示意此次寒潮过程某一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
(1)说出甲地的天气状况,并解释其成因。
(2)说明丙处锋面附近降水的形成原因。
(3)结合所学锋面知识,分析冷空气到来前,气温异常偏高的原因。
[答案](1)天气状况:甲地天气晴朗、风力小。
成因:受高压系统控制,气流下沉。
(2)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干冷气流,南下过程中遇到暖气团,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降水。
(3)冷空气(冷锋)到来之前,当地受暖气团控制,气温相对偏高;冷锋快速南下时,将锋前暖气团挤压,从而使暖气团压缩增温;同时冷空气到来之前,近地面多盛行偏南风,利于增温。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高压控制下的天气系统,读图分析,此时甲地受高压中心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第(2)题,读图分析,丙锋面位于北半球锋面气旋的西侧,可知为冷锋。
该锋面西北侧吹干冷的西北风(冷气团),东南侧为暖湿的偏南风(暖气团);冷气团势力较强,推动暖气团向东南移动,暖气团被迫抬升,水汽冷却凝结,在锋后形成降水。
第(3)题,结合材料“一般在冷空气到来的前一天,由于气团压缩反而导致气温异常偏高”分析,冷空气到来之前,冷锋锋面前方,为暖湿气流控制,气温较高;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另外冷空气到来之前一般吹偏南风,也会加剧大气升温变暖。
14.(2022·岳阳十四中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冻雨俗称“滴水成冰”,多出现在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
下图为冻雨的形成与逆温层关系图,图中曲线为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
材料二贵州省是我国出现冻雨最多的地区。
下图是云贵高原某次冻雨时的锋面系统位置图。
(1)简述冻雨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分析冬季贵阳和昆明气温与降水的差异。
(3)说明贵州省冬季多冻雨的自然原因。
[答案](1)上层云中水汽充足,冷却形成小水滴、冰晶、雪花后下降;掉进中层温暖的逆温层,气温升高,融化成液态的小水滴;继续下降,由于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地面温度更低,降落地面后立即凝结成冰壳或冰柱,形成冻雨。
(2)贵阳在准静止锋的下方,受冷气团控制;昆明在准静止锋的上方,受暖气团控制。
贵阳比昆明气温低,降水量大。
(3)云贵高原海拔高,冬季近地面气温低;初冬时期,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大,空气中水汽丰富;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冷气团的一侧,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中层空气受锋面逆温影响大。
[解析]第(1)题,冻雨的形成过程主要从冬季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中层大气出现逆温层的地方,逆温层和融化层等条件分析,读冻雨形成与逆温关系示意图可知,上层大气中水汽充足,所以冷却形成液体水与固体水后下降,掉进中层温暖的逆温层,气温升高,固体水融化成液态的小水滴,继续下降至近地面,由于近地面气温低于零度,形成过冷降水,由于冬季地面温度更低,降落地面后,在地面或物体上立即凝结形成冰壳或冰柱,从而形成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