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院标准
➢ 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 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
(六)报告
➢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 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 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 报。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 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 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 征”条目下的 “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 报告或订正报告
➢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 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五)治疗
➢ 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密
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 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
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 症患者补充。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 退热。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 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中性粒细 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 临床上可以试用。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 选敏感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 慎重使用
➢ 2010年9月12日,国家疾控中心从病人身上分离 出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
➢ 布尼亚病毒是一个大类,而“新型布尼亚病毒” 可能会被认定为一种新变种
➢ 从目前来看,这一病毒主要由蜱传播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起病,体温多在38℃以 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 程可长达10天以上。大多数有恶心、呕吐及食欲 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表现明显。查体常有颈 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 痛及相对缓脉。
➢ 部分患者有出血症状如:黑便,牙龈出血、皮肤 瘀点或瘀斑点、眼结膜充血等,少数重症患者可 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 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 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 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四)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 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 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 行诊断。
➢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若无条件进行检测,应当 将标本运送至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 作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反馈检测 结果
➢ 在标本采集、运输及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要按照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 规定,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 标本采集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 长袖工作服)
➢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 工作规范》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 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 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 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 30×109/L
➢ 布尼亚病毒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RNA 病毒
➢ 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本科而 得名
布尼亚病毒科
➢ 布尼亚病毒科是一类有包膜的负链RNA病毒,目 前已知包括200种以上
➢ 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 ➢ 1975年正式命名 ➢ 1980年被区分为四个属,即布尼亚病毒属、纳
伊罗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及乌库病毒属
➢ 血清学检查: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 在研究中);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验 室检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 并进行实验室检测
➢ 若诊断需要,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协助医疗 机构采集恢复期标本进行抗体滴度对比检测
➢ 无条件检测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标本运送至当地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检测工作
布尼亚病毒
➢ 布尼亚病毒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 物(蚊、蜱、白蛉等)
➢ 可感染小鼠 ➢ 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 ➢ 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样的疾病、出血热
及脑炎 ➢ 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 ➢ 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
胚胎期传播
布尼亚病毒的变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定义
➢ 1.发热(体温≥38℃);
➢ 2.临床实验室检测:外周血血小板降低,或同时 伴有白细胞降低(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 3.急性起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表现为头痛、 全身酸痛、乏力、纳差、呕吐、腹痛、腹泻、少 数病例可出现出血性皮疹等)
(一)病原学
➢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
➢ 采集后应当将标本置于防漏容器中送检,注意不 要污染容器的外表,并做好相应的消毒
➢ 进行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时,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 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病例报告后,应当按照 《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调查传播 途径及相关影响因素,wenku.baidu.com写《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表》
➢ 尿常规检查: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 +++),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 生化检查:可出现不同程度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及AST、ALT等升 高,尤以AST、同功酶(CK-MB)升高为主, 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尿素氮 (BUN)升高
➢ 病原学检查: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 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 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 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 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 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