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基本特性

合集下载

蓝宝石特性

蓝宝石特性

蓝宝石晶体
蓝宝石(Sapphire)晶体——最硬的氧化物晶体,是氧化铝(Al2O3)最基本的单晶形态。

它具有高
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磨擦、耐腐蚀,透光性能好、电绝缘性能优良等一系列优良的理化特性。

因此,可广泛用于国防、科研、民用工业等各种要求苛刻的领域。

·Sapphire主要特点及应用:
1. 耐磨、高硬度,耐腐蚀,磨擦系数小,是精密仪表机械轴承的理想材料;
2. 耐磨、高硬度,耐腐蚀,透光性能优良,因此也是高级手表首选的表盖材料;
3. 高强度、耐腐蚀、高热导率、高热导率、高透光特性及宽透光波段(从近紫外到7um中红外波段),是理想的窗口材料和光学元件材料;
4. 电绝缘性能优良,六方对称结构,化学性能稳定,是极好的半导体、超导衬底材料(漏电容和寄生电容小);
5. 蓝宝石C面与Ⅲ-Ⅴ和Ⅱ-Ⅵ族沉积薄膜之间的晶格常数失配率小(与GaN之间失配率小于4%),因此,是目前GaN 蓝光LED与LD最主要的外延基片材料。

·Sapphire晶体基本特性:。

红蓝宝石图文课件PPT

红蓝宝石图文课件PPT
成的宝石。
市场上常见的仿品介绍
玻璃仿品
玻璃仿品是常见的仿品之一,其外观 与天然红蓝宝石相似,但重量和硬度 等方面存在差异。
塑料仿品
染色石英岩仿品
染色石英岩仿品在市场上也较为常见, 其外观和硬度等方面与天然红蓝宝石 相似,但重量和折射率等方面存在差 异。
塑料仿品也较为常见,其外观和重量 等方面与天然红蓝宝石相似,但硬度 较低。
化。
红蓝宝石的鉴别技巧
01
02
03
04
观察光泽
天然红蓝宝石的光泽柔和且自 然,而人工合成的宝石光泽可
能过于强烈或暗淡。
检查透明度
天然红蓝宝石的透明度较高, 而人工合成的宝石透明度可能
较。
观察切工
天然红蓝宝石的切工往往比较 自然,而人工合成的宝石切工
可能过于规整或不规则。
了解市场行情
了解红蓝宝石的市场行情和价 格,有助于鉴别是否为人工合
在佩戴红蓝宝石时要注 意安全,避免饰品钩挂 衣物或头发等物品,以 免造成损坏或丢失。同 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小孩 或其他无意识的人接触 宝石,以免发生意外。
红蓝宝石的文化意义
象征意义
红蓝宝石在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如爱情、财富、权力和信仰等。人们相信佩戴红蓝宝石可 以带来好运、幸福和健康。
评估红蓝宝石投资的风险 和预期回报,以及投资策 略的建议。
红蓝宝石的收藏建议
收藏要点
介绍红蓝宝石收藏的基本要点, 如品质、稀有性、保存状况等。
收藏建议
针对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和预算,提 供个性化的收藏建议。
保养与维护
说明红蓝宝石的保养与维护方法, 以确保宝石的长期保存和价值。
谢谢观看
天然红蓝宝石的颜色浓郁且自 然,而人工合成或染色的宝石

地质学-宝玉石简介及图片鉴赏

地质学-宝玉石简介及图片鉴赏

宝玉石简介
二)琥珀
琥珀是碳氢化合物,它是由地质历史时期的松柏科植物的树 脂,因地质作用埋在地下, 树脂经石化而成。颜色多为黄色、橙 黄色或暗红色等。琥珀中常含有昆虫,并因昆虫的大小、清晰程 度而论价。
琥珀与昆虫
主要宝玉石图片鉴赏
一 、钻石
标准的圆钻型钻石戒面
中国最大的钻石“常林钻石”
各种颜色的钻石戒面
钻石
宝玉石简介
二、红宝石、蓝宝石
红、蓝宝石属宝石级刚玉矿物,当刚玉晶体中含有铬离子时, 呈红色,蓝色含有钛,绿色含有铁,黄色含有镍等。 在宝石界,除将红色宝石级刚玉称之为红宝石外,其它各种颜 色的宝石级刚玉均称之为蓝宝石。
红宝石、蓝宝石原石
红宝石以缅甸的鸽血红宝石为上品,蓝宝石则以印度的矢车菊 蓝宝石为最佳。因自然界产出的红宝石、蓝宝石颗粒较小,通常将 大于5克拉的优质宝石,再根据具体质量单独议价。 世界著名的红宝石为“爱得华兹红宝石”,重167克拉,现存 于英国自然博物馆。现存于美国自然博物馆的“印度之星”星光蓝 宝石,重563克拉,为世上最大的一颗优质星光蓝宝石。 印度之星
世界上重量超过620克拉(合124克)的特大宝石级金刚石共发现
10粒,其中最大的钻石出自南非的普雷米尔岩管,名为卡利南 (Cullinan),重3106克拉(合621.35克)。中国常林钻石,重 158.786克拉,1977年发现于山东临沭县,列为世界名钻。 钻石的分级十分严格,通常从四个方面衡量:净度、色级、切工 与重量。钻石经过精确的设计与细致的抛光就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2.碧玉
菠菜绿色,含较多的绿帘石。
羊脂玉配与碧玉豆荚
宝玉石简介
三)欧泊
火焰欧泊
为含水的二氧化硅非晶质矿物组成(SiO2.n H2O)。因欧泊中的 水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会消失,故欧泊易干裂,而不能长久保存。

任务1宝石的力学特性

任务1宝石的力学特性

任务1 宝石的力学特性宝石的力学特性是宝石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

一、解理、裂理、断口1、解理宝石受到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结晶学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其破裂面为解理面。

解理是宝石固有的性质,是由晶体结构所决定的,具有方向性。

同一个方向称为一组解理,而一个方向可以裂开成无数个面。

晶体中不同方向的键力不同,键力最弱的方向容易产生解理。

不同宝石的解理发育程度和组数不同,同种宝石具有相同的解理。

按照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分为: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无解理。

完全解理的宝石如:托帕石、萤石、方解石等等;中等解理的宝石如:钻石、长石、金绿宝石等等;不完全解理的宝石如:橄榄石、磷灰石、锆石等等;无解理也称为极不完全解理的宝石如:石英、碧玺、尖晶石等等。

利用钻石的解理特性,可以将其劈开,去掉杂质部分。

严格地说,具有完全解理的宝石不宜制作成首饰,加工时要特别注意,如托帕石具有一组平行于底面的完全解理,加工时要求台面与解理面夹角50左右,以保证不会裂开。

解理在鉴定宝石过程中十分有用,例如,紫晶与紫色方柱石的性质相似,而紫晶无解理,紫色方柱石具有一组中等和一组不完全解理。

钻石的腰棱可能出现因解理而造成的“须状腰”,可帮助区别其仿制品。

翡翠中的翠性又称“苍蝇翅”,是解理面的闪光,是鉴定翡翠的依据之一。

2、裂理裂理又称为裂开,是宝石矿物在外力打击下有时可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平面的性质。

裂开面又称为裂理面。

裂理的形成与包裹体和机械双晶有关,是由外因引起的,而解理是宝石固有的属性,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宝石裂理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最常见的是刚玉的裂理。

3、断口断口是指宝石受到外力作用后出现的一种随机性无方向的破裂。

解理与断口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解理越发育,断口就越不发育,反之亦然。

解理只在晶体材料中才出现,而断口在大多数宝石中都出现。

某些断口可以作为鉴定性依据,如玻璃破裂后形成弯曲的断口,称为贝壳状断口,这种断口常出现在非晶质宝石或者解理极不发育的宝石中,如石英、绿柱石等等。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金绿宝石是赫赫有名的五大宝石之一。

因其独特的黄绿至金绿色的外观而得名,以其特殊的光学效应而闻名。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金绿宝石猫眼(真猫眼),而变石更是被誉为“白昼里的祖母绿,黑夜里的红宝石”。

一、金绿宝石的基本性质成分与结晶习性:金绿宝石在矿物学中属金绿宝石族,斜方晶系。

其化学成分为铍铝氧化物(BeAl2O4),常含有微量Fe、Cr 、Ti等。

矿物晶体常呈板状、短柱状晶形,常形成轮式三连晶(假六方三连晶)。

光学性质:●颜色:金绿宝石有绿色、金黄色、黄绿色、咖啡色(褐色)、蓝绿色等。

其中以绿色、金黄色、黄绿色最受欢迎。

●金绿宝石通常为玻璃光泽至亚金刚光泽;亚透明—透明。

(猫眼通常为亚透明—半透明)●金绿宝石为非均质体,二轴晶正光性。

●折射率:1.74-1.75,密度3.75。

●金绿宝石具三色性,猫眼多色性较弱,变石的多色性很强。

在紫外灯下通常无荧光。

●吸收光谱:黄绿色金绿宝石及猫眼皆由 Fe3+ 致色,具相似吸收光谱,主要产生445nm为中心的强吸收带。

变石的变色效应因含微量Cr 元素,其吸收光谱具 Cr 吸收特征:具680nm、678nm吸收线,630nm-580nm部分吸收,紫区全吸收。

●金绿宝石中,通常出现猫眼效应及变色效应,又可出现更为珍贵的变色猫眼,星光效应极少。

力学性质:●硬度:8-8.5;密度3.73(±0.02)●金绿宝石具三组不完全解理,常出现不均匀贝壳状断口。

猫眼和变石一般无解理。

显微特征:猫眼内部主要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丝状金红石包体或管状包体。

变石内部主要含有指纹状包体及丝状物。

二、金绿宝石的品种1)金绿宝石:无任何特殊光学效应的金绿宝石2)猫眼: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

在光线照射下,猫眼表面呈现一条明亮的光带,光带随着宝石或光线的转动而移动。

在两个光源下,随着宝石的转动,眼线会出现开闭现象。

在聚光光源下,宝石向光的一半呈现其体色,另一半呈现乳白色。

3)变石: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又称为亚历山大石(1830年,在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生日当天发现了变石,故命名为亚历山大石)。

红宝石的特性、产地、珍品及选购

红宝石的特性、产地、珍品及选购

红宝石的特性、产地、珍品及选购信息来源:鑫万福喜钻来源地址:/article.php?id=22851红宝石及其特性一、红宝石及其矿物学特性红宝石的矿物学名为刚玉,又叫做刚石,即红宝石的原矿物为宝石级刚玉。

红宝石的命名很严格,尤其是对颜色的限制十分严格。

它专指具有深紫色、略带紫的红色、红色、桩红色的宝石级刚玉。

通常,将呈现各种色调红色的宝石级刚玉称为红宝石。

山于它含有0.1-3%的三纵化二铬,致使其颜色鲜艳而关丽。

红宝石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并含少量的铬、铁、钦,因含微量元素铬而呈红至粉红色.颜色分布常不均匀,早色带或色块。

品体形态常呈捅状、短柱状、板状等:具有平直晶体生长纹.集合体多为粒状或致密块状。

硬度为9,仅次于金刚石;无解理,裂理发育:具有脆性。

密度3.95-4.10克位方厚米,比贡3.97-4.05.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

折光串1.76^-1.77,双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显,为非均质体。

在长、短波紫外线照射下.发红色及暗红色荧光:铬含最高者,其荧光性强.可见光吸收光谱,在红色区694.2 nm和682.8 rim处,有明显的吸收线:从620-540nm,有一宽吸收带;在468.5nm,有弱吸收线.有时,具有特殊的光学效应一星光效应,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或十二射星光,俗称“六道线.或“十二道线”。

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红宝石,山1’-品体生长时产生的管状孔隙或微小针状金红石包裹体的存在,因而在垂立C轴将红宝石琢麟成弧形戒面或其它饰品以后,可使饰品产生星光效应.形成光彩夺日的六射星光甚至十二射星光红宝石。

红宝石的产地和珍品著名的红宝石产地为缅甸。

缅甸红宝石的珍贵品种是鸽血红宝石.其三氧化二铬含量达到2-3%。

此外,斯堆兰卡、泰国等也出产红宝石。

目前,世界上珍藏的最大红宝石的重量,与最大钻石的重量相当,爪达3450克拉。

而最大的鸽血红宝石仅重55克拉。

红宝石的应用与价值红宝石主要用作装饰品和工艺品。

宝石特性

宝石特性
均质体宝石:等轴晶系:3L4.4LBiblioteka .6L2.9PC 钻石:
化学成分C;H10,SG3.52色散0.044,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火彩强,RI2.417;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立方体及其聚形;三角薄片双晶;三角蚀象,阶梯状生长纹;羽状裂隙,固体包体,生长痕迹,气液亮相包体,须型缺口;八面体完全解理;异常消光;常见颜色有无色,黄色,棕色,褐色.罕见的有蓝色和绿色,极罕见的有红色和粉红色.LW呈蓝白色,绿色,黄色和粉红性,有是有磷光,X-射线下发浅蓝色荧光;典型光谱:无色和黄色在紫区415.5nm有吸收,棕褐色在蓝区503nm有吸收;钻石热膨胀性低,温度突然变化对钻石影响很小,钻石也具有高的导热性,其中Ⅱa型钻石导热性最高,在电子工业中可做散热片.处理:辐照,激光打孔,填充.
蓝宝石
化学成份:Al2O3 。常含微量的杂质元素Cr、Ti、Fe、V,Mn,Ni等.含Fe,Ti形成蓝色;结晶特点:三方晶系,L3,3L2,3PC,桶状六边形晶体产出,常见六方柱状,六方双锥和菱面体,晶面体柱面有有横纹,横截面可见六方生长色带;颜色:各种蓝色色调;H9,SG3.99-4.01,RI:1.760-1.780,DR0.008。低色散0.018;玻璃至亚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四明四暗,一轴晶干涉图;多色性明显,蓝色或蓝绿色;蓝宝石颜色浅淡时可显橙至橙红色荧光;猫眼或者星光效应,变色效应;典型光谱:蓝区450nm460nm470吸收窄带;内含物:固态矿晶,金红石针状包体,气液态管状体.
海蓝宝石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颜色有Al,Be被替代的元素所决定,通常含有Mn,V,Cr,Fe,Ti,Na,Cs,Pb,K等;结晶特点:六方晶系,L6,6L2,7PC.晶形为六方柱和六方双锥平行双面聚形.柱面发育有平行C轴的纵纹.H7.25-7.75,易脆,SG2.68-2.80,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RI1.57-1.586,DR0.005-0.006;低色散0.014,猫眼效应,四明四暗,一轴晶干涉图.吸收光谱:Fe含量高时,蓝紫区427nm,456nm有两条吸收带;多色性明显,绿色蓝色无色.内含物:平行管状体雨点雪花状气液两相包体,薄片状云母.

蓝宝石特性

蓝宝石特性

1.2 蓝宝石晶体成分与一般性质蓝宝石晶体是纯净氧化铝最基本的单晶形态。

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铝(A12O3),晶型为α- A12O3,分子量为101.9612,在20℃时的密度为3.98克/毫升。

蓝宝石的化学性能非常稳定,一般不溶于水和酸、碱腐蚀,只有在高温下(300℃以上)可被氢氟酸(HF)、磷酸(H3PO4)和熔化的氢氧化钾(KOH)所腐蚀。

蓝宝石的硬度很高,仅次于金刚石。

它具有很好的透光性、热传导性和电气绝缘性,力学性能也很好。

蓝宝石的熔点为2050℃,沸点为3500℃,最高工作温度约1900℃。

1.3蓝宝石的晶体结构蓝宝石晶体(α- A12O3)是一种简单配位型氧化物晶体,属六方晶系,其晶格常数为:a=b=0.4785nm,c=1.2991nm,α=β=90°,γ= 120°[6] ,蓝宝石C面与Ⅲ-Ⅴ和Ⅱ-Ⅵ族沉积薄膜之间的晶格常数失配率小(与GaN之间失配率小于4%)蓝宝石晶体不同取向面的图形如下:2图1:蓝宝石晶体结构侧面图[7]图2:蓝宝石晶体切面图[8]图3:A12O3的分子结构图[7]图4:蓝宝石晶体结构上视图[7]3图5:蓝宝石结晶面示意图[8]在蓝宝石的应用上,有三个方向面是较为重要的。

即C面——(0001)面,r面——(1-102)和a面——(10-10),图5表示出了蓝宝石晶体结构的表示法及重要的方向。

下表表示蓝宝石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表1 氧化铝(Al2O3)特性表分子式Al2O3密度 3.95-4.1 g/cm3晶体结构六方晶格晶格常数 a =4.758Å , c =12.991Å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 2莫氏硬度9 (仅次于钻石:10)熔点2050 ℃沸点3500 ℃热膨胀系数 5.8×10-6 /K比热0.418 W.s/g/k热导率25.12 W/m/k (@ 100℃)折射率no =1.768 ne =1.760dn/dt 13x10 -6 /K(@633nm)透光特性T≈80% (0.3~5μm)介电常数11.5(∥c), 9.3(⊥c)1.4 蓝宝石晶体的重要性质1.4.1 蓝宝石的热学性质1.4.1.1蓝宝石的热膨胀系数蓝宝石的热膨胀性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其热膨胀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4图6:蓝宝石晶体热膨胀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9]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平行于C方向还是垂直于C方向,它的热膨胀系数都不太大,相差也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通过红光、蓝光(少量)
光 能
光 能
• 呈红色、紫红色
A
吸收
(2)离子间电荷转移致色
• 在晶体结构中,相邻离子间在外来能量(光能)作用
下,可使电子从一个原子的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原子轨 道上去,即离子间发生电荷转移。
e
• 离子间电荷转移分三类型: – 非金属离子——金属离子 – 金属离子——金属离子 – 非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
幅照影响,造成F – 缺位而为
电子占据——电子色心。
• 该色心吸收黄绿光波,使萤石 呈紫色。
例:烟晶的致色原因
O2- O2- O2-
Si4+ Si4+ Si4+ Si4+
O2- O2- O2-
辐照
H
O2- O1- O2-
Si4+ Al3+ Si4+ Si4+
O2- O2- O2-
• 成分:SiO2 • Si4+←Al3+﹢H+(Na+)
禁带宽度Eg在可见光能 量范围内 禁带宽度Eg大于可见光 能量
由微量组分引起的颜色
颜色 紫-蓝色 黄色 红色 白色
红色
纯净无色
蓝色 黄色
矿物实例 铜蓝 金、黄铁矿 铜 银、铂
赤铜矿、辰砂
金刚石、刚玉、绿柱石 石英、黄玉、萤石
Ⅱb型金刚石(含硼) Ⅰa型金刚石(含氮)
(5)物理光学致色
• 指由于宝石内部的结构、构造、裂隙、包裹体等
• 当白光入射宝石晶格,d 电子受到相同能量光波激发,
从基态(低能轨道)跃迁到激发态(高能轨道),这部 分光波的能量转移给被激发电子,即吸收,其余光波透 射或反射出宝石,混合呈色。
红宝石的呈色机理
D
• 成分:Al2O3 含Cr2O3
放 热
• Cr3+→Al3+ 有3个d电子 C
基态 e 激发态
• 吸收紫光、绿-黄光
第一节 宝石的光学性质
• 一、宝石的颜色 • 二、宝石的光泽和透明度 • 三、宝石的折射率和色散 • 四、宝石的多色性 • 五、宝石的发光性 • 六、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
光与宝石的关系示意图
相互作用

宝石
产生的效应
影响最佳加工 琢型及比例评价宝石的 重要依据来自鉴定宝石的理 论基础及方法
一、宝石的颜色
• 受辐照后,Al3+邻近的Oˉ的1 个价电子被激发离开其轨道,
出现未配对电子——空穴色 心。
• 产生极强的紫外——可见光 范围的吸收,呈烟灰色。
(4)能带间的电子跃迁致色
根据能带理论,晶体中的电子按能量高低分别位于各能带中。被电子占 满的能带称为满带,未占满的称为导带,导带的能量较高。各能带间有一 能量间隙,称为禁带。电子可以由满带向导带跃迁,但必须吸收超过中间 的禁带宽度所代表的能量才能发生。
• 研究意义:
– 宝石颜色是评价宝石质量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 不少宝石的特有颜色可作为重要鉴定特征; – 了解宝石颜色的致色原因,对宝石的合成、改
色、鉴别等工作都一定的指导意义。
1、颜色的本质
• 颜色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 磁波。一定波长的可见光, 会呈现一定的颜色。
•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 起人眼视觉的可见光只是 一小部分,一般取 400~700nm波长作为可见 光的范围(实际范围可达 380~780nm)。
– 400nm紫光相当于3.10ev ; 700nm红光相当于1.77ev – 即可见光的能量范围大致为1.77~3.10ev 。
波长越短,能量越大。
白 光
宝石的颜色
• 宝石颜色是宝石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
性吸收的结果。
• 当可见光(白光)照射宝石时: – 如果宝石选择吸收了某些波长的色光,
则宝石呈透射或反射色光的混合色,
发 1个电子形成空穴色心。
• 两者结果都造成有不成对的电子而发生能级分裂,吸
收光波产生颜色。
例:紫色萤石的致色原因
F- F- F-
Ca2+ Ca2+ Ca2+ Ca2+
F- F- F-
F- e- F-
Ca2+ Ca2+ Ca2+ Ca2+
F- F- F-
• 萤石成分:Ca F2 • 由于Ca2+含量过高和受放射性
成的白光。
• 将各种色光的颜色排成扇形圆环图,任意一对对
角扇形区两种颜色的色光,都可以适当比例混合
成为白光,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紫红




绿 黄绿
700nm
400nm
• 颜色表示方法:
– 波长(λ) 单位:纳米(nm) – 能量(E) 单位:电子伏(ev)
E(ev) × λ(nm) ≈ 1240
蓝宝石的致色原因
• 蓝宝石成分:Al2O3 含Fe2+ 、Ti4+ 等杂质。
Fe2+——Ti4+ 电荷转移
• 吸收红、黄光,呈蓝色。
(3)色心致色
• 色心:可以吸收光波的晶体结构缺陷。
• 主要有两种:
– 缺失原子(缺位)—— 受放射性幅照捕获 1
个电子形成电子色心;
– 额外原子(填隙原子)——受放射性幅照激
• 单色光的波长由长到短,对应的颜色感觉由红到紫。
红色 770——620nm 橙色 620——590nm 黄色 590——560nm 黄绿 560——530nm
绿色 530——500nm 青色 500——470nm 蓝色 470——430nm 紫色 430——380nm
• 日常见到的自然光,就是由以上几种色光混合而
原子轨道
能 量
原子能级
Eg
能带
导带——未充填满电子
禁带宽度-两能带间能量差ev 满带(价带)-充满面电子 禁带 满带——已充满电子
•处在价带顶部的电子当受到大于Eg的外来能量(可见光) 激发,可跃迁到导带。吸收可见光能量而使晶体产生颜色。
能带理论所解释的宝石颜色
致色原因
禁带宽度Eg低于可见光 能量
因素,对光发生物理光学作用而使宝石呈色。 • 这些作用主要有:
相当于被吸收色光的补色或补色的混
合色;
– 如果宝石普遍均匀的吸收所有色光,
则宝石随吸收程度不同而呈黑、灰或
白色;
– 如果所有的色光都有通过宝石,则宝
石呈无色透明。
2、宝石颜色的致色机理
• 五种机理:
– 过渡金属离子的内部电子跃迁致色 – 离子间的电荷转移致色 – 色心致色 – 能带间的电子跃迁致色 – 物理光学致色
(1)过渡金属离子的内部电子跃迁致色
• 当宝石组分中含有:Ti 、 V 、 Cr 、 Mn 、 Fe 、 Co 、
Ni 、 Cu 等,都是宝石产生颜色的物质基础,称为“色 素离子”。
• 这类离子存在 d 轨道上未成对的单电子,受到周围配位
体阴离子电子云影响,d 轨道的能级会发生分裂,所产 生的能量差值可能与某种波长的可见光能量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