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水晶的主要特征和类型

合集下载

水晶及其识别(精)

水晶及其识别(精)

水晶及其识别胡经国一、水晶及其特性㈠、水晶及其矿物学特性1、水晶的概念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是由希腊文Krystallos演变而来的。

其含义为“洁白的冰”,形象地刻画了水晶清亮、透彻的外观。

水晶是一种古老的宝石品种,素有“水精”、“水玉”、“菩萨石”等美称。

水晶的矿物学名为石英,即水晶的原矿物为石英。

通常,水晶是指透明度高、晶形完好的石英晶体。

它属于庞大石英家族中的显晶质类型。

2、水晶的成因水晶是在地壳中,由富含二氧化硅(SiO2的热液在长期较高温度压力条件下自然结晶而成的。

据有关资料,水晶的形成条件十分苛刻。

首先要有充裕的晶体生长空间;第二要有提供物质的热液,即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第三要有较高的温度、压力;第四要有晶体生长时间。

要具备这四个条件才可能生成水晶。

因此,水晶美观、质地耐久而又稀少。

3、水晶的矿物学特性水晶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分子式为SiO2;可含有微量的铁、锰、镁、铝、钛等杂质。

晶体呈六方双锥柱状、菱面体或六方双锥的聚形,晶体柱面有横向晶纹;集合体常为晶簇。

晶体内常见气相、液相包裹体。

纯净的无色透明;因常含有其它金属元素(染色离子杂质而呈现紫、黄、粉红、褐、灰、黑等颜色。

密度2.66g/cm3,比重 2.66;摩氏硬度7,比玻璃硬度大,不易破碎;贝壳状断口。

透明度好;晶面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折光性好,折光率1.533~1.544,双折射率0.008,色散0.013;紫色水晶有二色性;反光度极强。

熔点为1713℃;对热不敏感;对红外线吸收率低,散热性能好。

具有压电性。

㈡、水晶的分类按生产过程,水晶可分为:天然水晶、人工改色水晶和人工合成水晶三大类。

按特性和用途,天然水晶可分为:压电水晶、光学水晶、熔炼水晶和工艺水晶四种。

按颜色、包裹体及工艺特性,天然水晶可分为:白晶、紫晶、黄晶、烟晶、粉晶(蔷薇水晶、茶晶、墨晶、发晶及钛晶、红晶、绿晶、蓝晶、幽灵水晶以及水胆水晶、星光水晶、猫眼水晶等。

水晶的介绍

水晶的介绍

水晶简介【矿物水晶】水晶的英文名称为Rockcrystal,别名晶石、水晶石。

1676年英国人George Ravenscroft发现水晶。

水晶的化学成分及性质: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大型石英结晶体矿物。

它的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跟普通砂子是“同出娘胎”的一种物质。

当二氧化硅结晶完美时就是水晶;二氧化硅胶化脱水后就是玛瑙;二氧化硅含水的胶体凝固后就成为蛋白石;二氧化硅晶粒小于几微米时,就组成玉髓、燧石、次生石英岩。

化学式为SiO2。

纯净的无色透明的水晶是石英的变种。

化学成分中含Si—46.7%,O—53.3%。

由于含有不同的混入物或机械混入的而呈多种颜色。

紫色和绿色是由铁(Fe2+)离子致色,紫色也可由钛(Ti4+)所致,其他颜色由色心所致色。

在水晶中含有砂状、碎片状针铁矿、赤铁矿、金红石、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等包裹体;发晶中则含有肉眼可见的似头发状的针状矿物的包裹体形成。

含锰和铁者称紫水晶;含铁者( 呈金黄色或柠檬色)称黄水晶;含锰和钛呈玫瑰色者称蔷薇石英;烟色者称烟水晶;褐色者称茶晶;黑色透明者称为墨晶;呈浅绿色者称为石髓。

水晶另一脾性就是怕碱不怕酸(氢氟酸除外),这是由于氧化硅特性所决定的。

像玛瑙一类宝石,当受热、摩擦、吹气或受打击时,往往散发一种特殊气味,使人联想到大蒜、马肉、萝卜、松香味儿,然而,水晶在上述情况下,绝无异味。

水晶的物理性质1824年,一位叫弗里希.摩斯的奥地利矿物学家,从许多矿物中抽出10个品种,经过科学实验测出它们的相对硬度,由此得出水晶硬度为摩氏7。

尽管后来美国国家标准局使用、推广更科学的诺普硬度测试器,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珠宝商,仍习惯于摩氏硬度表。

结晶完美的水晶晶体属六方晶系,常呈六棱柱状,柱体为一头尖或两头尖,多条长柱体连结在一块,通称晶族,美丽而壮观。

二氧化硅结晶不完整,形状可谓是千姿百态。

当你到海南水晶陈列馆去瞧一瞧,可以大开眼界:除了常见的长柱状外,还有似宝剑形,有的若板状,有的如短柱形,有的像双锥。

水晶知识点总结第一

水晶知识点总结第一

水晶知识点总结第一一、水晶的分类根据组成成分和晶体结构的不同,水晶可以分为石英类、硅铝酸盐类、氧化物类、碳酸盐类、磷酸盐类等多种类型。

其中石英类是最为常见的水晶,包括紫晶、水晶、玫瑰石英、茶晶等;硅铝酸盐类水晶包括红玛瑙、蓝宝石、祖母绿等;氧化物类水晶有红宝石、蓝宝石等;碳酸盐类水晶有方解石、大理石等;磷酸盐类水晶有翡翠、孔雀石等。

除了以上所列出的水晶外,还有更多种类的水晶存在,每一种水晶都拥有独特的外观和特性。

二、水晶的形成与特性1. 形成:水晶的形成主要受到地质活动的影响,通常是在地壳深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

水晶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结晶过程,才能形成坚硬、晶莹剔透的外观。

2. 物理特性:水晶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硬度、透明度、颜色等。

不同种类的水晶硬度不同,其中一些硬度较高的水晶可以用于宝石和首饰制作;水晶的透明度也各不相同,有的水晶清澈透明,有的水晶呈现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状态;水晶的颜色多种多样,可以是单一颜色,也可以是混合颜色。

3. 化学成分:水晶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硅氧化物,同时还含有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通常会影响水晶的颜色和透明度。

三、水晶的应用与疗效1. 应用领域:水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宝石首饰、工艺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能量疗法等。

水晶首饰是人们常见的饰品,其独特的外观和能量吸引了许多人的喜爱;水晶的工艺品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不仅美观,还具有一定的辟邪、辟邪的功能;水晶在建筑材料中也被广泛使用,其具有高硬度、透明度和美丽外观,能为建筑增添一份奢华。

2. 能量疗法:水晶在能量疗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水晶被认为具有灵性和能量,能够调解人体的能量,消除负能量,促进身心灵的平衡与和谐。

各种不同的水晶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治疗效果,譬如紫晶可以帮助人们入睡,水晶能帮助调解人们的情绪等等。

综上所述,水晶是一种独特的矿物,其形成和物理特性具有一定的区别,不同种类的水晶在应用和疗效上也存在差异。

水晶知识普及

水晶知识普及

水晶知识水晶的分类是五花八门,按照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通常大致可分三类:1.Crystalline Varieties (显晶类)2.Crypto crystalline Varieties(隐晶类)3.Special Varieties(特别类)。

一.Crystalline Varieties (显晶类):平时我们观赏到由多条六角形水晶柱(六方晶系)生成一簇的水晶簇,便是属于CrystallineVarieties 显晶类,如白水晶、紫水晶、黄水晶、粉晶、发晶、虎眼石等皆属此类。

二.Crypto crystalline Varieties (隐晶类):隐晶类水晶外观是一块块的,不是成六角水晶簇状,但他们却也是属六方晶系的。

但我们不能以肉眼观察到他们的六角形结晶,因为结晶的体积极为细小,需以显微镜协助下才能看到六角形结晶。

而此类水晶非常平滑,因为结晶之间有"水化硅石"填补。

玛瑙便属于此类。

三.Special Varieties (特别类):这类水晶和一般水晶分别很大,难以归为显晶类或隐晶类,所以归纳为特别类,例如结晶古怪嶙峋的Skeleton Crystal(骨干水晶)、水晶内有山水星像图案的Phantom Crystal (幻影水晶)等皆归纳为此类。

大家一般最习惯的是按颜色、形态和物理性质的差异分类,下面列举出的是广义水晶范畴的种类,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

每个种类后面都有详细情况的连接,方便大家查找。

水晶之王『白水晶』白水晶是佛教七宝之一,又称水晶之王。

顾名思义,对于供佛、避邪、挡煞、镇宅都拥有强大的正向能力,对于清除负性能量更是拥有其强大功效。

白水晶在整个水晶的族群来说,分布最广,数量也最多。

一般来说,白水晶就是石英,只是从我们的观点来看,把不透明的叫做石英,而透明的就称为白水晶。

白水晶的自然行成形状算是有相当的多种,有最普遍的块状、有六角柱状、柱状群生的白晶簇、重迭成长形成的骨干……等等。

水晶的鉴定

水晶的鉴定

水晶的鉴定水晶的鉴定水晶是一种非常珍贵和具有美丽外观的宝石,它存在于自然界中,常常被人们用来制作首饰或摆放在家居环境中作为装饰品。

水晶的市场非常庞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的水晶产品。

因此,对于水晶的正确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介绍水晶的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和鉴定方法等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水晶的鉴定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看水晶的外观特征。

水晶的外观通常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态,具有独特的晶体形态和光泽。

它可以呈现出各种颜色,如无色、白色、粉色、紫色、黄色、褐色等。

同时,水晶的表面通常会有一些裂纹、气泡和内含物等。

这些外观特征能够帮助我们初步判断水晶的真伪。

除了外观特征,水晶还有其独特的物理性质。

首先,水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以产生内反射和折射现象,形成美丽的光芒。

其次,水晶的硬度相对较高,一般在6-7级,可以用硬度试石进行初步测试。

另外,水晶还有一定的密度,一般在2.6-2.8g/cm³之间。

通过测试这些物理性质,可以进一步验证水晶的真实性。

除了外观特征和物理性质,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鉴定方法来判断水晶的真伪。

其中一种方法是显微镜鉴定法。

通过放大水晶的颗粒结构,观察其晶体形态、气泡、裂纹和内含物等,以判断其真伪。

另外,还可以通过热导率仪来测试水晶的热导率。

真正的水晶具有较低的热导率,而人造水晶的热导率较高。

此外,还可以通过紫外灯来测试水晶的荧光性质,真正的水晶在紫外光下会发出特定的荧光。

鉴定水晶的同时,还需要警惕一些常见的水晶假冒品种。

例如,一些人工合成水晶和玻璃制品往往以其外观和物理性质与真正的水晶相似,很难从外观上进行区分。

此外,有些商家可能会将一些普通石质染色或喷漆后冒充水晶。

因此,我们在购买水晶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些假冒产品的存在。

总的来说,水晶的鉴定需要综合考虑外观特征、物理性质和一些专业的鉴定方法。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判断和测试,才能准确判定水晶的真伪。

同时,希望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水晶时能够选择正规渠道,了解水晶的基本知识,保护自己的权益。

水晶的形成

水晶的形成

常见水晶品种
三、黄水晶
(1)颜色:黄水晶呈浅黄至深黄色,有时也 带有其他颜色的色调,如绿色调,褐色调等。 由烟晶加热改色成的黄水晶常带有褐色调。 (2)多色性:天然黄水晶弱多色性,为黄/ 浅黄,由紫晶或烟晶热处理的黄水晶则无多 色性。
常见水晶品种
四、烟晶(茶晶)
(1)颜色:褐色、深褐色和灰黑的颜色,有时也出 现黄褐色调。颜色很深近于黑色的烟晶也可称为墨晶。 烟晶的颜色与紫晶一样归究于色心,但烟晶色心形成 的机制与紫晶略有不同, 是因其含有微量的铝(Al3+) 离子,在随后的天然辐照作用下形成AlO44-空穴色心。 烟晶的颜色经加热会褪色,变成无色的水晶。同样, 许多无色的水晶可经辐照形成烟晶。 (2)多色性:烟晶具有清晰的多色性为褐色/红褐色。 (3)内含物:与水晶相似,有各种类型的包裹体, 常见有细长的金红石针。
天然水晶VS普通玻璃
五、加工工艺不同 玻璃可以热铸成型,省料省工 成 本低。水晶是结晶体,加热融化后不能逆转,所以 不能用热铸成型法,只能用切磨等冷加工法。费料 费工,成本高。 水晶硬度高,不易磨损。玻璃硬度 低,容易擦毛。 水晶稳定性好,长久使用不会变色。 而玻璃则容易翻黄。
真假水晶鉴别
(1) 看重量 水晶比重拿在手里应有沉甸甸的感觉, 玻璃、塑胶、树脂等赝品或人造则无 (2) 看温度 水晶传导很快,摸起来有冰凉感, 比四周温度低。此办法能辨别玻璃等赝品,却无法 辨识人造水晶 (3) 看色带 用白色杯子装水,将水晶置入, 可明显看到水晶的色带,人造晶则颜色匀称
日月之精华 宇宙之造化 天地之结晶
天然水晶VS普通玻璃
颜色 : 水晶色白而多明亮耀眼;玻璃于白色之中而微 泛青色、黄色,且感明亮不足。 硬度 : 水晶硬度为7,而玻璃为5.5左右。如用天然水 晶晶体的新鲜棱角去刻划,可以划破的是玻璃。 杂质 : 水晶为天然水晶,体内常有绵纹(微裂)等不 均、不完美现象;而玻璃为人工熔炼结果,体内常 均一而无绵纹,但用10倍放大镜仔细察看,常可发 现微小的气泡。

水晶的分类及其市场前景

水晶的分类及其市场前景

第三章 水晶的分类
1.依据颜色的分类:白水晶、黄晶、芙蓉晶、紫晶、紫黄晶、烟晶等
水晶
黄晶
芙蓉晶
紫晶是一种紫色的水晶,成分中含有微量的铁,经辐 照作用,Fe3+离子的电子壳层中成对电子之一受到激 发,产生空穴色心FeO44-,空穴主要在可见光550nm 处产生吸收,而使水晶产生紫色。在加热或阳光暴晒下 紫晶中的色心会遭到破坏,发生褪色。紫晶的颜色从浅 紫到深紫色,可带有不同程度的褐色、红色、蓝色,紫 晶的多色性受体色的颜色特征及体色的深浅影响,一些 浅紫色品种仅有微弱的多色性,为浅褐紫一浅紫。深色 的紫水晶可有红紫一紫色、蓝紫一紫色两种类型的多色 性。
水晶产品的市场定位初探 水晶以其晶莹剔透的品质,坚硬耐摧的质地,丰富迷人的颜色与意境以及适中 的价格深受大家的喜爱。因此要结合产品的特性和消费者群体特征来进行市场定位, 不能盲目定位。水晶的饰品主要针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是年轻人、中年人,市场较 为广阔,前景也比较好。
水晶工艺品的目标市场则相对狭窄,粗略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于 礼品市场和个人市场。
紫黄晶是由紫色和黄色两种颜色构成,紫色和黄色形成各 自的色斑或者色块,往往没有明显的界线。有时也形成明 显的与菱面体生长区相关的色区。天然的紫黄水晶只产于 玻利维亚,但这种颜色特征可用紫晶或合成紫晶经过加热 处理来实现,处理的紫黄水晶与天然的目前还无法进行区 别。
发晶
2.依据包裹体的分类:发晶、水胆水晶、幽灵水 晶 发晶就是无色透明的水晶晶体中含有固态包体,主要有纤 维状、草束状、针状、丝状、放射状的金红石、电气石、 角闪石、阳起石、绿帘石、自然金等,这些包体常呈细小 的针状,纤维状,定向排列,犹如发丝。包体的颜色不同, 所形成的发晶也不尽相同,常见的颜色有黑色、金黄色、 铜红色、银白色、绿色等。例如:钛晶,铜顺发,绿发晶, 黑发晶,银发晶,杂色发晶,其中钛晶最珍贵,有些钛晶 价值可以和红宝石和蓝宝石,钻石以及祖母绿相媲美。 “水胆水晶”就是透明水晶内部含有较大的液态包裹体。这 类水晶形成是由于晶体生长速度较快,与它混合在一起的岩 浆热液、水溶液等被包裹所致。据说有的大型水胆水晶的晶 体在摇晃时,还能看到液体在里面来回的滚动。

水晶的快速鉴定技法

水晶的快速鉴定技法

水晶的快速鉴定技法【摘要】水晶晶莹剔透绚丽多彩,是当今最受喜爱的宝石之一。

为了提高人们的收藏鉴赏水平,下面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几种简单快速实用的鉴定技法,供广大爱好者共同研讨。

【关键词】水晶;快速;技法1.水晶的特性水晶是一种石英族矿物。

结晶体大多为透明或半透明,化学成分二氧化硅,摩氏硬度7,比一般的宝石硬度要高。

密度2.66g/cm3,抛光面呈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呈油脂光泽,折射率1.544~1.553,在偏光镜下察看有四明四暗的变化现象,并有特殊的压电性(在晶体的两端加压加热会产生电流和电荷)和光学性(猫眼效应、星光效应)。

在矿床中水晶最常见的结晶习性是短柱状、长柱状、宝塔状、双锥状,经常以晶簇的形式出现,偶尔也有“日本双晶”“道芬双晶”的双胞胎形式出现,在它的柱面上常有平行分布的横纹。

纯净的水晶是无色透明的无解理一轴晶非均质体。

当它含有微量的其它元素时便出现各种各样美丽的颜色,如紫色、黄色、粉色、黑色、褐色等。

在晶体上颜色常常分布不匀并有不规则的色带、色斑,颜色深的多色性强,颜色浅的多色性弱,用二色镜方可观察到。

受打击后可形成凹凸不平的单晶体贝壳状断口(玉石多为集合体参差状断口)。

水晶的特殊光学效应有“猫眼效应”(弧面形水晶在光的照射下表面呈现出一条可以平行移动的光带,像猫的眼睛一样)和“星光效应”(弧面形水晶在光的照射下表面呈现四射、六射或十二射相互交会的光线像天空的星光)。

紫外灯下无萤光。

放大检查:晶体常见色带、气液二相包裹体、气液固三相包裹体、针状金红石及负晶。

2.水晶的主要产地(1)中国:除天津、上海、宁夏以外其他20多个省都有产出。

其中江苏东海最为著名,为“水晶之乡”多产无色水晶。

山西五台山紫晶块大、色深、透明度好享誉中外。

新疆主要产出茶晶。

(2)国外:彩色水晶主要产地有巴西、美国、俄国、缅甸,紫水晶主要产地有巴西、乌拉圭、韩国。

其中巴西是出产大国,占世界总量90%。

盛产的紫晶粒大、色深,有目前世界最大的紫晶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晶
2020/8/11
1
水晶
• 一、文化赏析
• 古希腊人认为水晶是冰根据神
的意志演变成的石头,由于它晶莹、 透明、无瑕,欣赏水晶时使人联想 起清澈、纯净、没有任何杂质的山 泉溪水,令人心旷神怡,更有人相 信水晶中隐藏有神灵,把它做成圆 球加以凝视,可以预言未来。所以, 日本人很喜欢将水晶球陈列于家中。
19
三、水晶的品种
• 12.乳 石 英:
• 是乳白色或奶油色的水晶, 透明度较低,其原因是内 部充满气相、液相包裹体, 成品的外观容易与蛋白石 混淆。
• 另外,水晶中当含有金属矿物时,会 产生色彩斑斓的颜色,尤如一幅幅天 然的图画,为水晶凭添了几分神秘。 如针铁矿呈金黄色束状;赤铁矿呈鲜 红色,呈线状、片状分布;褐铁矿则 呈褐红色,呈鳞状、结核状。
2020/8/11
14
三、水晶的品种
• 7.水胆水晶:
指晶体内部含有较大的气液包裹体,每当摇动晶体 时,能看到晶体内部的水流动,并能听到水的声响。 水胆水晶是大自然赐予的珍宝之一。一般作观赏石。 水胆水晶中气液包裹体越大、晶体越透明则越珍贵。
3
二、水晶的基本性质
• 1. 化学成份 :SiO2 。
纯净时形成无色透明的晶体,当含少量Al、Fe时,经热处理 后形成色心, 因色心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颜色,如烟色、紫色、 黄色。
2. 晶体形态
顶端为锥状的六方柱状,柱面上发育横纹。
随着温度的升高,晶形从长柱状趋向短柱状,最后到六方双 锥。晶体大小相差很悬殊。小的几毫米,大的可达3.5吨 (中国 地质博物馆藏)
12
三、水晶的品种
• 6.鬃晶和发晶
指无色透明水晶中含有大量纤维 状、草束状、针状、放射状等形 态的金红石、电气石、阳起石等 矿物包裹体的水晶。其中包裹体 粗如鬃毛者称“鬃晶”,细如发 丝者称“发晶”。 金红石多呈褐-褐红色;电气石多呈 黑色;阳起石则为浅黄绿色至绿色
2020/8/11
13
三、水晶的品种
中国古代称水晶为“水精”、“玉晶”、“千年 水”,考古工作者已在许多古代遗址中发现有水晶制 品。
2020/8/11
2
一、文化赏析
• ①高贵典雅的紫晶被列为二 月生辰石,是
• “精力充沛、避邪、忠诚、 善良”象征。
• ②水晶的纯净、透明成为心 地纯洁的象征。人们把结婚 15周年称为“水晶婚”。
2020/8/11
2020/8/11
15
三、水晶的品种
• 8.晕彩水晶
• 当白光通过水晶裂隙中的 空气薄层时会发生干涉作 用,从薄层底部反射的光 与薄层顶部的反射光相叠 加,使本来无色的水晶呈 现五颜六色的干涉色。一 般做观赏标本。
2020/8/11
晕彩水晶
16
三、水晶的品种
• 9.石英猫眼
2020/8/11
17
比重为2.65 , 硬度为7
5. 透 明 度 :无色水晶透明度可达很高,清 澈如水,随着包体含量的增加或有色水晶的颜 色的加深,透明度降低。 6. 特殊性质:水晶具压电性,在高压下水 晶单晶体的两端可产生电荷(双晶不行)
2020/8/11
6
2020/8/11
三、水晶的品种
• 1.水 晶
• 指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
• 紫晶的颜色以带有紫红色为最佳。
9
三、水晶的品种
• 3.黄 水 晶
呈浅黄、黄色、黄褐色的水晶晶体。因Fe2+和结构水而呈色,黄水晶 在自然界产出较少,常同紫晶及水晶晶簇伴生,市面上流行的黄晶多 数是由紫晶加热处理而成。质量以金黄色、完全透明为最佳。一般切 磨成宝石戒面。
黄水晶一直被用来仿黄玉(即托帕石),并被称为“巴西黄玉”。
市场上的许多烟晶实际上是经辐射 处理的无色水晶。
11
2020/8/11
三、水晶的品种
• 5.绿 水 晶
• 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天然产出的绿水晶, 它们是紫晶在加热或黄水晶过程中的 一种中间产物,或是由于无色水晶含 大量的绿泥石等矿物的细小鳞片而被 渲染成绿色的一种水晶。
• 但据报道,1991年在江苏东海意外地 发现了绿色水晶,仅有玉米粒般大小, 这是我国境内发现的唯一的绿色水晶。
2020/8/11
8
2020/8/11
三、水晶的品种
• 高温下加热,紫色会消失,变成黄 色。巴西所产的高品质紫晶可以看 到紫红色的闪光,而非洲等到地的 紫晶则带有蓝蓝的色调。由于紫晶 在自然界产出相对较少,加之颜色 高雅,受人喜爱,价值较高,一般 用来做戒面,当杂质含量较多时用 于串珠项链或用于雕刻工艺品。
三、水晶的品种
• 10.星光水晶
• 含有两组以上定向排列的纤维状、针状包裹体时,其弧面 形宝石表面可显示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也可有四 射星光。星光水晶在自然界极少,价值相对较高。
2020/8/11
18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8/11三、水晶的品种
• 11.芙 蓉 石
• 一种淡红色至蔷薇红色的水晶, 其色泽是由于含有钛的缘故,主 要产于伟晶岩中,通常为致密块 状,透明度较低,多呈云雾状, 裂隙较发育。芙蓉石的颜色不太 稳定,在空气中加热可褪色,在 阳光下爆晒颜色也能变淡。一般 作玉雕件或串珠项链。
2020/8/11
4
二、水晶的基本性质
• 3. 颜 色
可有无色、紫 色、黄色、粉红色、 不同程度的褐色直 到黑色。有色水晶 可有多色性,一般 体色越深时,多色 性越明显。
2020/8/11
5
二、水晶的基本性质
• 4. 光泽 :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具油脂光泽。
折射率:1.544-1.553, 双折射率:0.009,相当稳定。
一般切磨成水晶串球项链、鸡 心坠、水晶球、玉雕刻品及改 色原料,由于无色水晶在自然 界分布较广,产出较多,因此, 对无色水晶的工艺要求较高, 应完全透明无缺陷,并有一定 的块度。
7
三、水晶的品种
• 2.紫 晶
呈淡紫、紫红、深紫色 的水晶晶体。因Fe3+ 而成色,一般分布不均 匀,最常见的是平直色 带,有时见色块,具有 特征的虎纹状内含物, 是由充满液体的平行凹 槽产生的。
2020/8/11
10
三、水晶的品种
• 4.烟 晶:
2020/8/11
呈烟灰、褐灰、褐色等水晶体, 其颜色与所含的微量Al有关。 烟晶的透明度从半透明到不透 明,含有丰富的气液包裹体和 金红石包裹体。
烟晶加热后可变成无色水晶。呈茶 色的又称茶晶;呈黑色、深褐色的 又称墨晶。
烟晶的分布比较广,主要用来做串 珠项链或改色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