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5单元测试卷2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复习卷 苏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复习卷 苏教版

第五单元复习卷(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4分)①huī()下②gōng()耕③存xù()④疲bì()⑤wā()然⑥门yíng()⑦蓬lái()⑧pī()雳2.给词语中加点的字写出拼音。

(4分)①咨诹.善道()②一箪.食()③以遗.陛下()④乞人不屑.也()⑤酒酣.()⑥千骑.卷平岗()⑦陇.亩()⑧倾颓.()3.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分)国险民付裨补缺漏行阵和睦凤夜忧叹订正:4.解释下列加点字。

(5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隆中对.。

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先生器.之。

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此人可就.见。

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由是先生遂诣.亮。

诣: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因屏.人曰。

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不可胜.数。

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____________________⑨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_____________________⑩以遗.陛下。

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尝极东方:曾经遍游东方(的名胜)。

极:穷尽。

B.以精力自致者:是自己用精力取得的。

致:取得。

C.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吃)。

尔:助词。

D.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是时机好,或者是人的筹划(得当)。

非惟:也许;抑:或者。

6.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自董卓已来 B.万钟于我何加焉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曾巩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旗靡.(mǐ)卑鄙.(bǐ)怒号.(háo)一蹴.而就(jiù)B.玉帛.(bó) 篁.竹(huáng) 崩殂.(cú) 法家拂.士(fú)C.清洌.(.liè) 翕.忽(xī) 驽.钝(nú) 陟.罚臧否(zhì)D.期.年(jī) 藻荇.(xìng) 布衾.(jīn) 裨补阙.漏(quē)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5分)(1)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B.乡为身死而不受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D.如鸣佩环,心乐之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B.参差..披拂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D.先帝不以臣卑鄙..6.下列加点词用法、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B.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C.饿.其体肤(意动用法,以……为饿)D.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7.名句默写。

最新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卷

最新语文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同步测试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嫣.然(yān) 骨骼. ( gé) 惬.意 (xiá) 融洽.(qià)B、绚.丽(xÙn ) 渣滓. (zǐ) 迁.怒(qiān) 吹嘘. (xū)C、侵蚀. ( shí) 呵.护 (hē) 繁衍. (yǎn) 锤炼. (liàn)D、纠.纷(jiū) 遵.守 (zūn) 份额. (é ) 商贩.(bǎn)2.在下面句子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4分)①这是铁的事实,不容犯罪分子任何,其出路只有一条:坦白交代。

②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是千千万万海外游子梦寐以求的最终。

③在检举信中,群众强烈有些干部贪污腐化,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严重败坏了党的声誉。

A、分辨归属反映B、分辨归属反应C、分辩结局反映D、分辨结局反应3.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生活中的种种苦涩,,历程中多少挫折,,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某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的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于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4.仿照下面画线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4分)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

5.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⑴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只要虫子在飞,不管飞得多快,飞向何方向。

青蛙都能分辨清楚;适时跳起来把虫子吃掉。

⑵说到青蛙捉虫的本领,首先得从它的舌头和眼睛谈起。

⑶捕食的时候,它只要认准目标,立即闪电似的突然向外翻,就把食物卷到口中。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1分)1.(6分)春天一旦跨到地平线这边来,大地便换了一番.风景,明朗又朦胧。

它日日夜夜散发着一种气息,就像青年人身体散发出的气息。

清新的、充沛.的、诱惑而撩.人的,这是生命本身的气息。

大地的肌肤﹣﹣泥土,松软而柔和;树枝再不抽搐.,软软地在空中自由舒展,那纤.细的枝稍.无风时也颤悠悠地摇动,诏.唤着一个万物萌芽的季节的到来。

湖水因为春潮涨.满,仿佛与天更近;静静的云,说不清在天上还是在水里……(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撩.人(liáo)一番.B.抽搐.(chù)枝稍.C.纤.细(qiān)充沛.D.涨.满(zhǎng)诏.唤(2)文中画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仿佛B.朦胧自由C.气息萌芽D.散发撼动。

2.(3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劫匪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抢夺行人财物,真是胆大包天。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我国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具体而微....地阐述了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推进强军兴军的坚定决心的观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

3.(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将“各类政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将“交往”改为“交流”)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在“审美”后加上“价值”)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4.(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这些绝壁上的松树就像__________的战士,__________的渔夫,__________的隐者,站立出自己的风骨。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基础卷及答案苏教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基础卷及答案苏教

九下语文第五单元基础卷及答案(苏教)卷面:100分时间:90分钟)基础卷第一部分(4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quǎn()亩yì()丽崩殂()旗靡()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分)(1)《曹刿论战》一文中与毛泽东的“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是。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某公司即将倒闭,新经理临危受命,挽救大局,用《出师表》中的话说是,。

(4)《愚公移山》中愚公坚信大山可以挖平的原因是,。

(5)安得广厦千万间,,!(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7),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B、既克,公问其故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D、诚宜开张圣听4.对对子。

(2分)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5.下面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用一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2分)A、惟妙惟肖B、妙手偶得C、巧妙绝伦D、异想天开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

(3分)“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

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1)根据上面的内容拟一个标题。

(2)引用名人格言或自拟警句是常见的座右铭形式。

请写出一条警示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7.依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2分)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评估练习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评估练习

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一、积累运用(33分)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目光灼灼.( ) 契.( )合处.( )子笑yè( )qiǎn ( )绻 lǐn ( )冽丰zī( ) 矇胧.(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8分)①五岛湖地处涟水老城区腹地,由于市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时有发生。

②五岛湖“脏、浑、臭”现象成为每一个涟城人揪心的问题。

③县委县政府顺应民心实施五岛湖景观改造工程。

④市民们为政府做了一件惠民利民的公益工程纷纷感到高兴。

修改句修改句3.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9分)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

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任选两幅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4分)①②③捕鸟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活无常选择和,篇名分别是《》和《》。

⑵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根据与图片相关的文章,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

(5分)4.诗、文名句填空。

(8分)①结庐在人境,。

②闲来垂钓碧溪上,。

③,亡,百姓苦。

④瀚海阑干百丈冰,。

⑤;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⑥天时不如地利,。

⑦,左牵黄,右擎苍。

⑧,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理解( 67分)(一)阅读《晚春》,完成5~6题。

(6分)晚春韩愈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3分)6.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3分)(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7~11题。

(2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苏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册)

(苏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册)

(苏教版)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册)(考查范围:九年级上下全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朔.方(shuò) 邂.逅(xiè)膂.力(lǔ)侏.儒(zhū)B 驰骋.(chěn)饯.行(jiàn)瘦削.(xuē)睿.智(rui)C 黏.性(nián)掺.杂(chān)腼腆.(tiǎn)恣.雎(zi)D 刬.袜(chǎn)憧.憬(chōnɡ)踌躇.(chú)鄙.夷(b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 恩惠发窘豁然贯通廓然无累B. 弥漫灵柩根深谛固强聒不舍C. 惬意商酌重蹈覆辙断章取意D. 消遣诓骗持之一恒弥留之际3、下列句中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许诺。

(2)这块将被后代永远怀着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3)围在四周的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

(4)我也不想这种观点。

A.奇妙畏惧稀疏保持B.奇特敬畏稀少保持C.奇妙敬畏稀疏坚持D.奇特畏惧稀少坚持4、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且壮士不死即已,,。

②,,右擎苍③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

5. 下面语段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和一处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①3月21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铜川市委、《当代陕西》杂志社共同主办的《陕西好人》现象研讨会在铜川新区举行。

②《陕西好人》体现了陕西人忠厚质朴的传统美德,也展现了陕西人豪放宽厚的时代特征。

③要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识陕西好人现象,深入研究陕西好人的示范、塑造、培养,做好“陕西好人”的品牌效应,为“三个陕西”建设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

6、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参考答案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

以下是本文库为您推荐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参考答案。

第五单元参考答案(基础卷)第一部分:1、2略 3、B 4、参考:大功夫崭露锋芒,我为联界颖才。

大人生历练功夫,我当时代强人。

大天空驾驭风云,我如世纪雄鹰。

大社会架设舞台,吾为人生主角。

5、C 6、(1)座右铭的由来(2)略 7、参考:我慨叹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蠃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的悲壮。

8、略 9、例;爸爸妈妈,我理解你们的心情,知道你们也是为了我好。

其实,劳逸结合,我会学得更好。

再说,我已经长大了,也应该替你们分担点家务事了。

10、(1)降职(或贬官)(2)寓情于景离别的忧伤等(3)C第二部分:11、略 12、略 13、个人、国家,乃至动物,如果缺少了忧患意识和忧患中的坚持与奋起,都将走向衰败或自取灭亡。

(3分。

范围1分,内涵2分,表述不完整或不顺畅最多得2分。

)14、(1)超迈、依归、次助、未三十、聪明。

(3分,答到任意三点即给全分)(2)提示:针对其学习不勤奋的原因,可用孟子文中"人才的造就也要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劝戒。

(2分,针对性1分,表述分析1分。

)15、略 16、略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分,每条1分。

)18、没有标准答案。

要点:"聚室而谋"表明是与子孙商量而非强加;"年且九十""以残年馀力"移山表明此举并非为自己着想,并非自私。

(2分。

能用文中内容作依据,从两方面反驳智叟的话,语言流畅即可。

)19、(1)要面对四极的塌陷、大地的分裂、天不盖地以及大火、大水、猛兽、鸷鸟的威胁;愚公发动群众,持之以恒地克服困难,女娲则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克服困难。

(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亦可。

)(2分,两问各1分。

)(2)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敢于面对困难,不折不挠斗争的精神,还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勇气和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检测卷(卷面:100分时间:90分钟)基础卷第一部分(4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quǎn()亩 yì()丽崩殂.()旗靡.()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3分)(1)《曹刿论战》一文中与毛泽东的“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是。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某公司即将倒闭,新经理临危受命,挽救大局,用《出师表》中的话说是,。

(4)《愚公移山》中愚公坚信大山可以挖平的原因是,。

(5)安得广厦千万间,,!(6)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7),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牺牲..一战 D、诚宜开张..圣听..玉帛,弗敢加也 B、既克.,公问其故 C、忠之属也,可以4.对对子。

(2分)小试卷铺开赛场,谁是语林高手?,5.下面介绍的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的设计,用一词语评价这一设计,最恰当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造型,是中国筑巢引凤、对外开放形象的象征,场馆灰色的钢结构框架与红色的碗状看台吻合了灰墙红门的老北京胡同特色。

(2分)A、惟妙惟肖B、妙手偶得C、巧妙绝伦D、异想天开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

(3分)“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

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

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

崔瑗自知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1)根据上面的内容拟一个标题。

(2)引用名人格言或自拟警句是常见的座右铭形式。

请写出一条警示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7.依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2分)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结识古仁人,。

8.名著阅读。

(4分)(1)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

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写出符合题意的话。

(3分)毕业前夕,父母对你百般呵护。

作为家里的一员,你很想替他们分担些家务,却常常被拒绝,为此,你十分苦恼,你既不想让父母伤心,又想主他们明白你的想法,这时,你应该怎样对他们说?10.诗词鉴赏。

(5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的手法,抒发了。

(3)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的地方。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代夜郎国,以见其僻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的想像,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第二部分(60分)(一)阅读下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段,完成11-14题。

(共20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6分)(1)百里奚举于市.()(2)劳.其筋骨()(3)人恒过.()(4)衡.于虑()(5)而后作.()(6)而后喻.()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1)(2)13.依据上文阐述的观点,结合下面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忧患意识”的理解。

(4分)(1)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

(2)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

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闲自在,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

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断,完成文后问题。

(6分)窃观足下天资超迈①,上有亲以为之依归②,旁有兄弟以为之次助③,春秋未三十,耳目聪明,若刻意④于德义经术,所至当不止此耳。

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⑤于众贤之间;但为⑥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⑦耳。

——(选自宋代黄庭坚的《答李几仲书》)注释:①超迈:超过(一般人)②依归:依从,楷模③次助:帮助④刻意:加深意念,加倍努力。

⑤豪:才力胜人,称雄。

⑥但为:只是⑦日力:好时候的精力。

(1)文中哪些词语能说明李几仲很好的学习条件,请一一列出。

(3分)(2)针对李几仲“未及古人”的原因,请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有关观点进行劝戒。

(3分)(二)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完成15——19题。

(21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5.说出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如涉及通假字须写出本字)(4分)(1)甚矣,汝之不惠.()(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河曲智叟亡.以应()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1)______ _______ (2)17.把下面含义与愚公精神一致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18.根据上文内容和下面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对话。

(4分)智叟:你的子孙可能会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比如说读书、当朝廷大臣之类的,可能有些人不愿意去参加搬山,你把个人的意志强加给子孙,剥夺子孙生活的自由,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愚公:19.读下面的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6分)往古之时,四极(天的四边)废,九州裂,天不兼覆(不能全部笼罩大地),火焱而不灭,水浩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善良的人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浮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1)女娲补天的困难有哪些?她和愚公克服困难的方式有何不同?(3分)(2)这篇短文与《愚公移山》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什么精神?(3分)(三)阅读《母亲河的自述》,完成20——23题。

(19分)母亲河的自述我叫黄河,全长5464公里,生于10万年以前,我的源头在青海巴颜喀喇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千百年来,我哺育着炎黄中华儿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把我认作民族的摇篮,称我“母亲河”。

从前,人们总爱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的是我含的泥沙大。

我每年要把16亿吨泥沙带走,淤在下游把河床担得老高,有人又叫我“悬河”。

这些我都没有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安排了我,几万年也都这样过来了。

最近又有一句话说我——“跳进黄河洗不净”,我听了很伤心。

要是以前“洗不清”,澄澄泥沙就清了;现在洗不净,可事关我个人“品质”。

不知道最近大伙到我那儿看了没有,我中游支流的汾河、渭河、洛河、新蟒河、沁河都脏得不得了,有的地方简直成为“排污沟”,脏东西超了好几倍,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前些年,我的水质都在三类以上,既能浇地,也能到机器里转转;现在好多河段的都不行了,就是放在池子里当景观用水,还有人提意见。

别人对我说,从来没有见过我这样脏过。

从三门峡以下到入海口,7个水质监测口,有6个说我脏。

他们对我说,中下游很多城市的饮用水都从我这里取,为了让人们喝得放心,处理脏东西花了好多钱。

我知道,今年这样脏,与缺水有很大关系。

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这样干渴,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水最少的年份。

而向我怀里排的脏水却是一天比一天多,10年间翻了一倍,现在一年有42亿吨,相当于我今年的来水的一半,过去叫“一碗水,半碗泥”,现在成了“一碗水,关碗污”,根本消化不了。

可能有人问了,不是说不让往你那里排污吗?其实也有人管,但总有人偷偷地排,检查的人来了,少排点,检查的人一走,照排不误。

管这种事的也不好办,有人总结得很形象,叫“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

更何况,还有一些不肖子孙说是当地挣钱重要,我干净的事往后放放。

我听说,天津已经不用我了,我真羞愧。

人们费老大劲修了引黄济津的水渠,我却帮不了他们的忙。

要是再这样给我身上泼脏水,我这母亲河就变成臭水沟了。

救救我吧!20.仔细阅读全文,从母亲河的自述中,你获取了哪些主要信息?请回答。

(4分)⑴⑵母亲河自述为何“洗不清”的原因(介绍黄河自古以来含泥沙量大的特点)。

⑶21.你能从文中发现造成黄河污染的主要原因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6分)我的理解:⑴⑵⑶22.细心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6分)⑴去年开始,我从来没有这样干渴,我一年的来水量比正常年份少了将近2/3,说是有.实测记录以来......水最少的年份。

(加点的短语能删掉吗?为什么?)⑵连我周围的农民都嫌我臭,浇地时掩着鼻子干活。

(请指出该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并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23.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3分)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

《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

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

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

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