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植保

合集下载

中国植保无人机的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前景

中国植保无人机的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前景

兰玉彬 博士, 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海外名师”, 山东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广东省“领军人才”,北京市“海聚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

国家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田间管理机械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航空植保和农机创新专家,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和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同时任山东理工大学校长特别助理和农业工程学院院长,国家重点专项“地面与航空植保高工效智能装备”主持人和首席科学家,美国农业部兼职高级研究员、德州农工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师学会精准农业航空工作委员会创始人和主席, 国际精准农业学会美国国家代表,受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农业航空技术学科首席科学传播专家”,AOPA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和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

长期从事精准农业航空、航空施药技术和航空遥感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1 引言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

病虫草害是影响着粮食的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应的重要因素,在世界范围内,采用化学农药喷洒进行病虫草害的防治依然是综合防治方法中的重要手段[1]。

我国长期以来受制于落后的农药喷洒设备以及农药使用技术,农药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2],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7年我国的农药有效利用率仅为38.8%。

加之,农药乱用、滥用现象突出,造成了我国农药过量施用现象严重。

据统计我国单位面积的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造成农药污染的耕地面积高达1.5亿亩[3],在此条件下采用精准化的农药喷洒设备,提高我国的农药喷洒技术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的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向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发展。

在新型的经营主体下,原有的传统型植保喷洒作业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有大面积、规模化作业需求,同时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丘陵山地耕地面积比重大,南方部分平原地区也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这导致大型的地面机械很难进入田间进行植保作业,为此研发使用高效率、小型化、精准化的施药设备以解决我国当前施药困难的现状成为现代农业植保中国植保无人机的行业发展概况和发展前景兰玉彬 王国宾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必然。

中国农机化协会农用航空分会推促低空农业植保技术发展

中国农机化协会农用航空分会推促低空农业植保技术发展

菜新 品种 , 其菜苔可作 蔬菜 食用 , 油菜籽 亩产可高达 2 8 3 k g 台。 1 0月 2 7日, 新成立 的 中国农机 化协会 农用航 空分会 接着 且适 宜机械 收 割时 , 张副 省长 非常高 兴。他指 出, 农 业生 在青 岛主 办 了农 用航 空发展 研讨会 暨农 航现 场演 示 活动 , 旨 产 只有推广 机械 化 、 规模化 才 能实现现 代化 , 在 丘陵地 带 在进 一步 提高社 会认 知度 , 推广 农用 航 空在 现代 化农 业 上 的 简称 无人机 ) , 目 实 现农 业机 械 化要 多探 索 , 做 好土 地 流 转和农 业 合作 社 应用 价值 。小型 农用植 保低 空遥 控作 业机 ( 前被 应用 到农 田地理 信 息获取 、 农作 物长 势监 测和 病虫 害监 文章, 提 高机械 化水平 , 实现农 业增产 、 农 民增收。 现 场考 农作物 播种 、 施肥 、 施 药等领域 。无人机采 用低 量喷雾 , 可 察后, 张 硕辅对 同行 的娄底 市和双 峰县 领导 强调 , 双 峰是 测 , 节省 9 0 %的水 和 5 0 %农 药 , 农 药有 效利用 率 3 5 %以上 ; 空 中 农 业大县 , 稻谷 生产 、 水果 种植 等农 业产 业 以及 农机 工业
机 依 法行 政工 作纳 入 重要议 事 日程 , 成 立 了由局 长任 组 长、 副局 长任 副组 长 、 各股 室 负责 人 为成 员的县 农 机 局
相关单 位工作 人 员组成联 合督查 组 ,对 桂 阳县 2 0 1 3 年 第二
批( 2 0 1 3 年 第 三季度 ) 农机 购置 补贴机 具按 照单 台补 贴 5 0 0 0 依 法行 政 工作 领 导 小 组 , 制 定 了年 度 工作 要 点 , 并 将 任 元 ( 含) 以上 的机具 抽 查 比例 不 得低 于 5 0 %, 单 台补贴 5 0 0 0 务目 标 纳入年 度工作 考核 中。二是提 高依 法行政 的能力 元 以下 的机具 抽查 比例不得 低于 3 0 %的标 准进行 抽查 。 联合 和水平 。按 照从严 治政 的要 求 ,积极 组织农 机监理 大 队 督查 组人 员共 1 8 人分 成 3 个 督查 小组 , 分赴 舂 陵江镇 、 流峰 执 法人 员学 习法律 法 规 , 提高 依 法行政 水平 和准 确运 用 镇 、 敖 泉镇 、 四里镇 、 浩塘 镇 、 和平镇、 桥 市 乡等 7个 乡镇 , 以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公布实现飞行动态数据报送功能的民用无人机型号清单的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公布实现飞行动态数据报送功能的民用无人机型号清单的通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关于公布实现飞行动态数据报送功能的民用无人机型号清单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
•【公布日期】2023.10.17
•【文号】
•【施行日期】2023.10.1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民航
正文
关于公布实现飞行动态数据报送功能的民用无人机型号清单
的通告
按照《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和《轻小型民用无人机飞行动态数据管理规定》(民航规〔2018〕64号)的要求,从事轻小型民用无人机及植保无人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应当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真实飞行动态数据。

根据厂家承诺及后台数据核验情况,截止到2023年9月30日,附件列明的25家无人机制造商生产的162个型号产品,具备按规定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管信息服务系统(UTMISS)报送境内飞行动态数据的功能。

使用名单所列型号无人机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不得故意妨碍飞行动态数据报送。

无人机制造商应当在产品报送能力发生变化时,及时提出变更。

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
2023年10月17日。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与成就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与成就

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与成就中国航空航天技术领域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瞩目,不断取得重大的科技突破和成就。

本文将介绍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重要突破和成就,并探讨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载人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自2003年起开展了载人航天计划,并在2003年、2005年、2008年相继成功发射了“神舟”系列飞船。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天员通过航天飞行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如微重力科学实验、空间生物技术等等。

此外,中国还开展了空间创新实验,其中包括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和空间实验。

这些重大突破和成就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实力的显著提升,为未来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卫星技术的重要突破中国航天技术在卫星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与成就。

中国自1970年代起就开始了卫星的研制与发射,如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

随后,中国陆续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各类卫星,形成了完善的卫星应用系统。

尤其是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全球覆盖和商用应用。

这些突破和成就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自己独立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家之一,同时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火箭技术的创新突破作为航空航天技术的核心,火箭技术一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在火箭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与成就。

中国成功研制了一系列火箭,如“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和“神舟”系列飞船所使用的运载火箭等。

这些火箭技术的创新突破,不仅使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射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中国正在研发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经成功发射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综合实力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提升。

四、无人机技术的研究成果除了载人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的突破外,中国在无人机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不仅在无人机设计与制造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而且在无人机应用领域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植保无人机的价格

植保无人机的价格

植保无人机的价格竟是这样?!当前农业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为主。

据深圳亿天航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相关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

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

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能够代替人工进行喷洒农药的植保无人机已然成为广大农业工作者的救星。

那么现在市场上的植保无人机的价格怎么样呢?亿天航为大家来普及下:一般植保无人机的整体报价会综合两个因素:1、种植面积的大小。

一般种植面积越大那么整理下来单价越低,因为一台无人机成本本身也是比较大的,如果每次作业就只是几十亩的地就有点大材小用了,对于作业方也不划算。

2、地形发杂程度。

一般地形越复杂相对来说价格就越高,因为无人机作业难度加大,风险也会加大。

综合来说,目前市面上一个农业植保无人机价格至少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如果一般的农田或农场需要进行无人机喷洒农药的话,可能采用租赁的方式会更为划算。

而在价格方面,亿天航算是一家性价比很高的植保无人机企业了。

其农业植保无人机,专为农作物保护领域设计研发,耐用效率好,植保效率高;纯碳纤维制作,电机运转寿命长达1000小时。

在低空喷洒农药,每分钟可完成一亩地的作业,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

总的来说,一分钱一分货,农业植保无人机的推广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现状分析与思考

产业分析益阳市农业机械化管理局 赫山区八字哨镇水管站□ 阳湘林 □ 樊普云我国植保无人机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植保无人机相比其他地面机械,具有作业效率高、作业效果好、节水节药、适应性强、避免作业人员中毒、不损伤作物和田地耕作层等诸多优势,尤其适用于玉米、甘蔗、林果等高秆作物以及丘陵山区植保作业。

近年来,法规标准逐步完善,植保无人机获得较快推广和应用。

一、发展历程1.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关于无人航空器相关政策法规,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发布了14个。

2014年以来,在国务院农业现代化规划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农用航空,规范和促进植保无人机推广应用,充分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

在应用层面,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农业农村部共同制定了《农用遥控飞行器通过技术要求》《遥控飞行喷雾机试验方法》《农用遥控飞行喷雾机安全施药技术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分类及分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研制单位基本条件及评价办法》《无人机系统适航性要求》等国家标准。

据悉,湖南、重庆、江西、广西等省(区、市),先后推出了《超低空遥控飞行植保机》《农用航空器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农业植保无人机》《电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3.产品类别及推广应用根据动力不同,植保无人机可分为三类。

(1)油动力:具有载荷较大、续航时间较长的优点,缺点是机身大、灵活性差、起降过程较慢、价格较高、操控及维保复杂。

(2)电动力:具有灵活轻便、起降快、结构简单、价格低、操控及维保容易的优点,缺点是载荷较小、续航时间较短。

(3)混合动力:具有油电混合、续航时间长的优点,缺点是结构复杂、价格高。

根据升力结构不同,可分以下三类。

(1)固定翼:具有滑翔性能好、续航时间长、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的优点,缺点是受风力等天气影响大、需跑道起降。

(2)单旋翼:具有不需跑道起降、能悬停、飞行灵活、稳定性较高的优点,缺点是机械结构较复杂、价格较高。

无人机植保技术:国内植保现状

无人机植保技术:国内植保现状
至2016年中国农林业航空年作业量约为5.1万小时,比2015年增长21.3%,这期间以有人 驾驶固定冀飞机和直升机为主,作业面积约为200多万公顷。
同时从2017年开始,无人机用于航空植保作业正逐渐兴起,以有人驾驶主的中国农业航空 作业时间在通用航空总飞行时间中所占比例正逐年下降。中国通用航空起源于农业航空,1979年 以前,农业航空在通用航空中占有很大比例,农业航空飞行作业时间几乎等同于通用航空,然而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通用航空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航空在通用航空中所占比例 却越来越小。
国内植保现状
1.3.1 我国农业基本概况 一、人口状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0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 ,我国乡村人口55162万,占总人口比重39.40%,较2018年占总人 口比重下降了1.02个百分点。全国农民工总量29077万人,比上年 增长0.8%。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增长0.9%;本地农民工 11652万人,增长0.7%,增长率较上年均略有下降。
1.3.2 国内农业航空发展状况
1951年5月,应广州市政府的要求,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处派出一架C-46型飞机,连续两 天在广州市上空执行了41架次的灭蚊蝇飞行任务,揭开了中国农业航空发展的序幕。
自1973年以来,中国农业航空年作业量基本上在20000~30000小时上下波动,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中国农业航空作业量逐年增加。
谢谢聆听!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 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 部分和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航空在中国 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需求。
1.3.1 我国农业基本概况

我国航空植保技术的发展前景

我国航空植保技术的发展前景
虫 害 ; 受 作 物 长 势 的 限 制 , 于 作 不 利
o农是论衡 。
高防治效率 ; 提高作业可靠性 。航空 喷雾设备主要由供药系统 、 喷射部件 及控制部件等 组成 。供药系统 由药 箱、 液泵 、 管路等组成。目前我 国在用 的航 空喷雾设备 使用 的喷射部件采
用 的 喷 雾 方 式 有 低 压 液 力 喷 雾 及 离 心雾化两种型式 , 美 国、 在 日本 及 欧
201 0 0.3
总第 1 5 8 期
在 农 作 物生 长 过程 中 , 虫 草 鼠 病
害的有效 的 一个 不 可缺 省 的重 要 环 节 , 直 接影 响粮 食 的产量 与质 量 。 高效 植保
机械化技术是农 业生产综合能力 的
重要 组成 部 分 。 航空 植保 能 快 速高 效 地完 成 病虫 草 害 的 防治 , 特别 是 能 及 时 有效 地 防 治 大 面 积 爆 发性 有 害 生 物 灾 害 。 同时 , 不 受地 理 因素 的 制 它
约 , 论 山 区或平 原 、 田还 是 旱 田 , 无 水
农 业部 南京农 业机 械化 研 究所
薛新 字


傅 锡敏
以及 不 同 的作 物生 长 期 , 药 的喷 洒 农

般 不 受太 多 因素 的影 响 , 别 是 对 特
艇 , 已很 少 采 用 。截 至 20 底 , 后 04年 全 世 界 有 农 业 飞 机 2 0 610多 架 , 年 作 业 面积 2 5 h 5 万 m ,相 当于 全世 界 耕 地 面积 的 1%。 7 美 国 的农 业 生 产 高度 规 模 化 , 是 世 界 上农 业 航 空 最发 达 的国 家之 一 ,
目前使用的农业用飞机约 900架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农业航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该文在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对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及国内外航空植保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航空植保产业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

指出了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现有农业航空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配套核心科学技术研究不足、专业队伍人才匮乏、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与农业航空相适应的农田作业环境基础建设被忽略、制度上缺少支持农业航空发展的公益性安排等。

并从提高航空植保作业适应性的多机型多作业方式、加大资金投入增强配套核心科学技术的攻关、以及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加强管理和规范等方面提出了大力推进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及对策建议。

最后对未来个五年计划内中国对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

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

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引言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为主,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93.07%和5.53%,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0.57%,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

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

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5a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3a计),采用2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1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33倍和25倍,是人工手动喷雾(不计算人工成本)的133倍和93倍(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特别是对于玉米等高秆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高度一般都在1.2 m以上,与拖拉机配套的普通悬挂式、牵引式喷杆喷雾机难以进入进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催熟脱叶剂、增糖剂、叶面肥料等喷洒作业,尤其在丘陵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或内涝严重的地区,地面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航空作业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此外,与田间作业相比,飞机航空作业还有劳动用工少、作业成本低、不会留下辙印和损伤作物、不破坏土壤物理结构、不影响作物后期生长等特点,据统计报道,飞机航空作业与地面机械作业相比,每公顷可减少作物损伤及其他支出(油料、用水、用工、维修、折旧等)约105元。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高效、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因此,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农业航空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大需求。

应用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对提高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水平,实行统防统治的专业化服务,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能力,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在分析现代农业对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及国内外航空植保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航空植保产业体系进行剖析,预测未来3个五年计划内中国对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提出大力推进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战略及对策建议。

1 国内外农业航空产业发展现状1.1 国外的发展现状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航空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日本、韩国等国家。

美国是农业航空应用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已形成较完善的农业航空产业体系,据统计,美国农业航空对农业的直接贡献率为15%以上。

目前美国有农用航空相关企业2000多家,已成立国家农业航空协会(National Agricultural Aviation Association, NAAA)和近40个州级农业航空协会,NAAA有来自于46个州的会员1800个。

全国目前在用农用飞机4000多架(共有机型20多种,以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为主,约占88%),在册的农用飞机驾驶员3200多名,年处理40%以上的耕地面积,全美65%的化学农药采用飞机作业完成喷洒,其中水稻施药作业100%采用航空作业方式(此前,美国因农业劳动人工成本太高,一度放弃国内的水稻种植,大米全部进口。

后来使用了航空作业,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跃而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之一)。

国家大力扶持农业航空产业的发展是美国农业航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

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航空喷施作业技术参数的优化模型,用户输入喷嘴、药液、飞机类型、天气因素等,通过对内部数据库调用,即可预测可能产生的飘移、雾滴的运动和地面沉积模式等。

美国国会通过了豁免农用飞机每次起降100美元的机场使用费的议案,2014年白宫的预算中预计继续投入73亿美元支持该议案,以降低农业航空作业的成本;在NAAA的推动下,自2002年以来已投入约700万美元用于农业航空技术研发,参议院已通过议案将继续大力支持开发更高效、使用成本更低的农业航空相关技术。

俄罗斯地广人稀,拥有数目庞大的农用飞机作业队伍,数量高达1.1万架,作业机型以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为主,年处理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35%以上。

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农业航空的发展模式与美国类似,目前主要机型为有人驾驶的固定翼飞机和旋翼直升机。

加拿大农业航空协会(Canada Agricultural Aviation Association, CAAA)目前共有会员169个;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包括农业航空在内的通用航空发展迅速,农业航空协会(Brazilian National Agricultural Aviation Association, SINDAG)目前共有单位会员143个,截至2008年3月,巴西注册农用飞机约1050架。

日本农民户均耕地面积较小,地形多山,耕地面积较小,不适合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作业,因此日本农业航空以直升机为主。

日本是最早将微小型农用无人机用于农业生产的国家之一,1990年,日本山叶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架主要用于喷洒农药的无人机,无人机在农林业方面的应用发展迅速,日本农用无人机航空协会(Jap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ssociation, JUAV)目前共有单位会员11个。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截止到2010年10月底,登记在册的微小型农用无人机保有量为2346架,无人飞机操控手14163人,防治面积96.3万hm2,占航空作业38%,从2004年开始,水稻生产中微小型农用无人直升机的用量已超过有人驾驶直升机。

日本目前用于农林业方面的无人直升机以YAMAHA RMAX系列为主,该机被誉为“空中机器人”,植保作业效率为7~10 hm2/h,主要用于播种、耕作、施肥、喷洒农药、病虫害防治等作业。

目前,采用微小型农用无人机进行农业生产已成为日本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韩国于2003年首次引进直升机用于农业航空作业,农业航空作业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农用直升机121架(其中农用无人机101架,年植保作业面积43460 hm2;有人驾驶直升机20架,年植保作业面积55200 hm2),约80%的飞机归地方的农协所有。

韩国农林水产食品部和农协中央会计划2013年飞机数量增至500架。

综上所述,农业航空技术是上述国家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比重不断加大。

根据农田飞行作业环境的适宜程度,国外农业航空大致分为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2种作业形式。

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户均耕地面积较大的国家,普遍采用有人驾驶固定翼飞机作业,而在日本、韩国等户均耕地面积较小的国家,微小型无人机用于航空植保作业的形式正越来越被广大农户采纳。

1.2 国内的发展现状1951年5月,应广州市政府的要求,中国民航广州管理处派出一架C-46型飞机,连续2d在广州市上空执行了41架次的灭蚊蝇飞行任务,揭开了中国农业航空发展的序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农业航空作业量逐年增加,至2012年,中国农林业航空年作业量约为31900 h。

目前,中国农林业航空作业,以有人驾驶固定冀飞机和直升机为主,作业面积约为200多万hm2,无人直升机用于航空植保作业正逐渐兴起,但仍处起步阶段。

1973年至2012年中国通用航空及农业航空作业量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73年以来,中国农业航空年作业量基本上在20000~30000 h上下波动,增幅不明显;中国通用航空起源于农业航空,1979年以前,农业航空在通用航空中占有很大比例,农业航空飞行作业时间几乎等同于通用航空,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通用航空得到了长足发展,农业航空在通用航空中所占比例却越来越小,到2012年农业航空所占比例已降至6.2%左右。

中国农业航空作业时间在通用航空总飞行时间中所占比例正逐年下降,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农业航空的发展水平显然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及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极不相称。

2 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中国农业航空的应用水平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一方面是中国的农用飞机数量少(仅占世界农用飞机总数的0.13%左右),农业航空年处理耕地面积小(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70%);另一方面是农业航空配套技术及政策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农业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

制约中国农业航空植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业航空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缺乏详细的发展战略规划农业航空作业涉及到民航、农机、植保、质检等多个部门,目前存在监管部门不明确的问题。

尽管中国于2010年出台了1000 m以下低空空域将逐步对民用领域开放的政策,对农业航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