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行业统计指标
邵阳市统计年鉴2020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全市交通运输主要统计指标

7517.77 20990.58 20771.99
218.59 331504.93 331344.15
160.78 8616.08 8593.53
22.56 67.04
0 64 64 6423.78
781.5 .2
2018年 22533.00
582.15 80.39 1453.41 611.39 16639.31
9-1全市交通运输主要统计指标
指标名称 一、公路线路到达数
1、高速公路 2、一级公路 3、二级公路 4、三级公路 5、四级公路 二、天然河道里程
其中:通航里程 其中:全年通航 三、公路桥梁年末实有数 四、民用营业性客货车辆 1、营业性客车 2、营业性货车 五、民用运输船舶数 净载重量 载客量 功率
六、全社会客货运输量 货物周转量
公路 水运 货运量 公路 水运 旅客周转量 公路 水运 客运量 公路 水运 七、港口货物吞吐量
其中:出口 八、汽车站个数
其中:客运站 发送旅客运量
九、铁路运输 旅客运输量 发送 货物吞吐量
计量单位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公里 米/座 辆 辆 辆 艘 吨位 客位 千瓦
万吨公里 万吨公里 万吨公里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人公里 万人公里 万人公里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吨 万吨 个 个 万人
万人 万吨
*市交通局表示省局未反馈数据
2019年 22585.02
582.15 89.53 1484.44 627.25 18260.07
837 837 91063.38/3649* 17778 4015 13763 42 4202 340 3435.56
837 837 190269/4092 29080 4121 24959 64 4590 440 3574.74
交通运输的统计与数据分析

交通运输统计的范围和分类
范围:包括 公路、铁路、 水路、航空 和管道等五 种运输方式
分类:按运 输方式分为 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水路运输、 航空运输和
管道运输
按运输对象 分为货物运 输和旅客运
输
按运输距离 分为短途运 输、中长途 运输和长途
运输
按运输规模 分为大规模 运输和小规
模运输
按运输时间 分为定时运 输和不定时
铁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客运量:反映铁路运输的客运能力
货运量:反映铁路运输的货运能力
运输收入:反映铁路运输的经济效 益
运输成本:反映铁路运输的成本控 制
运输效率:反映铁路运输的效率水 平
运输安全:反映铁路运输的安全状 况
航空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旅客运输量: 包括旅客人 数、旅客周
转量等
货物运输量: 包括货物吨 数、货物周
运输
交通运输统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准确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代表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代表性 和普遍性
完整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完整性 和全面性
科学性原则:确保统计方法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
及时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和 时效性
保密性原则:确保统计数据的保密性 和安全性
道路运输统计指标体系
单击添加标题
交通运输统计指 标体系
交通运输数据质 量评估与保障
交通运输统计概 述
交通运输数据分 析方法
交通运输大数据 技术应用
统计的概念和目的
统计概念: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预测的过程 目的:了解交通运输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预测性统计 统计数据来源:包括政府统计、行业统计、企业统计等
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

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评估和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政策,我们需要进行经济统计。
下面是2024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方案。
一、统计指标的确定1. 行业总体规模统计全国交通运输业的总体规模,包括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等指标,以便评估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2. 分行业规模统计各个交通运输领域的规模,包括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子行业的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等指标,以便分析各个子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比较不同子行业之间的差异。
3. 运输能力统计道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的运输能力,包括运输量、运输速度、运输效益等指标,以便评估交通运输设施和设备的利用情况,为合理规划交通网络提供数据支持。
4. 服务质量统计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包括客运和货运的准点率、投诉率等指标,以便评估服务水平和改进服务质量。
5. 技术创新统计交通运输业的技术创新情况,包括研发投入、专利数量等指标,以便评估技术进步对行业发展的贡献。
6. 人员和资金投入统计交通运输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培训状况、平均工资等指标,以便评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培养情况。
同时,统计资金投入情况,包括国家投资和企业自筹资金,以便评估资金供给状况和合理利用情况。
二、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1. 主要数据来源主要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交通部、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行业协会等各个部门和机构的统计数据。
2. 采集方式通过定期组织调查、审核报表、数据对比等方式采集数据。
并且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三、统计调查的周期和时间安排1. 周期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调查的周期为一年。
2. 时间安排根据各个指标的季度、月度、年度变化情况,确定统计调查的时间节点。
例如,年度调查可以在每年年底进行,季度调查可以在每个季度末进行。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1.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统计管理规定一、总则本规定旨在规范交通运输领域的统计管理工作,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交通运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规定适用于交通运输统计工作的组织、进行和监督。
二、统计对象1. 统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等各个交通运输行业。
2. 各个交通运输行业需按规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保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三、统计指标1. 统计指标包括交通运输量、运输工具数量、运输收入、运输费用、运输效率等。
2. 统计指标需科学合理,具备可比性和可比斯基原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统计指标的统一计量单位为国际标准单位,严禁使用非法规定的计量单位。
四、数据采集1. 数据采集应采取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 数据采集应按规定的时间节点和频率进行,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3. 数据采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抽样调查、在线监测等方式,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五、数据处理1. 数据处理应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处理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 数据处理应注意数据的有效性和逻辑性,确保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六、数据报送1. 数据报送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形式进行,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数据报送应采用规定的报送渠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 数据报送应附上必要的说明和解释,确保数据的理解性和可读性。
七、监督管理1. 监督管理应加强对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的监督,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监督管理应对数据报送和发布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监督管理应及时处理数据异常和错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八、法律责任1. 对于故意提供虚假数据或不按规定提供数据的单位和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对于违反统计管理规定严重影响数据质量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相应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数据与统计分析

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的交通数据与统计分析交通运输部是负责协调和管理国内交通运输的机构,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交通数据,以便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在处理交通数据与统计分析方面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为了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从各方面收集大量的交通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车辆数据:包括车辆类型、数量、行驶里程、燃料消耗等信息;2. 道路数据:包括道路里程、道路等级、道路拥堵情况等信息;3. 运输量数据:包括货物运输量、旅客运输量等信息;4. 交通事故数据:包括事故类型、事故数量、伤亡人数等信息;5. 其他相关数据:如气象数据、人口数据等。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建立相应的数据表格,并进行数据输入和整理。
在整理数据时,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注意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二、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交通数据进行整体的描述和总结。
例如,可以计算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常用统计指标,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
2. 相关性分析:交通运输数据中的各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强度和方向。
这有助于发现和理解交通运输数据中的潜在规律和因果关系。
3. 趋势分析: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需要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便预测未来的发展和制定相应的政策。
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数据的历史变化进行建模和预测,从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空间分析:在交通运输数据中,地理空间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将交通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82]交计字916号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82]交计字916号](https://img.taocdn.com/s3/m/db0c40c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d.png)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的通知(82)交计字916号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汽车运输总公司:统一的、科学的统计指标含义、范围口径、计算方法是提高统计数字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提高统计数字质量,在原《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研究,现将修改后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颁发,自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各级交通部门、公路运输企业都必须认真按规定填报各种运输统计报表,并相应健全统计工作制度。
在执行中,遇有问题和意见,应及时反映,以便研究解决,不得自行修改。
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可根据本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作某些必要的补充规定或问题解答,补充规定应报部批准,问题解答也应抄部一份。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一日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第一章公路运输量统计公路运输量的统计目的是:反映和研究公路运输货物及旅客的运送数量、运送距离、流向与构成,检查公路运输量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生产成果,并用来分析研究公路运输同其它运输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作为指导公路运输工作及编制运输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公路运输量的统计范围公路运输量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运输量。
我国目前公路运输是由“交通运输部门”及“非交通运输部门”两个部分所承担。
所以对公路运输量的统计,应按照“交通运输部门”及“非交通运输部门”两个方面进行。
交通运输部门运输量的统计范围,按本规定执行。
“非交通运输部门”运输量的统计范围,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执行。
交通运输邮电业统计

1. 铁路系统的铁路局一级单位为企业法人单位,其下属的站段、铁路办事处(包括原铁路分局)一级单位为产业活动单位。铁路运输企业法人单位所属的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疾病控制所、防疫站等视同法人单位,但不作为铁路运输业统计单位。
2. 省、地级邮政局作为法人,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作为产业活动单位。
3. 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星通信等通信公司省、地级分支机构视同法人单位,
邮政业指国家邮政局系统提供的邮政服务,以及国家邮政局系统以外的单位提供包裹、小件物品的收集、运输、发送服务和为顾客提供快速、便捷、灵活的商务快送服务。
电信指通过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传输的通信服务。或者说利用有线、无线的电磁系统或者光电系统,传送、发射或者接收语音、文字、数据、图像以及其他形式的信息传输活动。包括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和其他电信服务。
公式为:
货运机车平均日产量=货运总重吨公里数/货运机车台日数
6.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指经水运进出沿海主要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包括部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运输船舶的燃、物料和淡水。货物吞吐量按货物流向分为进口、出口吞吐量,按货物交流性质分为货物吞吐量和国内贸易货物吞吐量。货物吞吐量的货类构成及其流向,是衡量港口生产能力大小的重指标。
2. 铁路正线延展里程:指正线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和其他正线建筑里程之和,不包括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殊用途线的延展里程。它是作为计算铁路线上钢轨、枕木及路基砂石需要量的主要依据。
3. 铁路电气化里程:指在全部铁路营业里程中已安装了供电线路及设备,可以供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区段的总里程。
11. 住宅电话:指话机装在居民住宅里的电话,包括私人付费、公费和免费三个部分。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