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主要指标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首先,车辆数量是公路运输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公路运输车辆数量反映了运输企业运输能力的大小,通常以年末的车辆总数进行统计。
车辆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企业的运输能力提升,能够满足更多的运输需求。
其次,营运里程是反映公路运输生产规模的重要指标。
营运里程即车辆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运输距离总和,通常以年度为统计周期。
营运里程的增加代表着运输业务规模的扩大,反映了公路运输的发展水平。
货物运输量是衡量公路运输生产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货物运输量是指其中一时期内运输企业货物运输的总重量或总体积,通常以吨或立方米为单位。
货物运输量的增加意味着运输需求的增加,反映出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旅客运输量是公路运输生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旅客运输量是指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旅客运输总人数,通常以人次计算。
旅客运输量的增加代表着人们对公路客运服务的需求增加,反映出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水平。
运输业务收入是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是指运输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运输业务中获得的收入总额,包括货物运输收入和旅客运输收入。
运输业务收入的增加反映了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也是评价公路运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除了以上主要指标外,还可以对公路运输生产进行进一步分析,如货物运输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单位运输产值、单位运输能耗等指标,以更全面地了解公路运输生产的情况。
综上所述,车辆数量、营运里程、货物运输量、旅客运输量和运输业务收入是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和经营状况,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公路运输主要指标

公路运输主要指标一、运输生产1、货运量指报告期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
计算单位:吨。
2.货物周转量指报告期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
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3、集装箱运量指报告期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数量。
计算方法:(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计算。
计算单位:箱。
(2)按折算系数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的数量计算。
计算单位:TEU。
二、汽车运用情况的统计指标(一)车日统计1、总车日指报告期每天在用营运车辆的累计数。
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一辆营运车辆,不管其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每保有一天即计为一个车日。
计算公式:总车日=∑(每辆在用车辆×相应在用车日)如:某企业报告期有汽车500辆,全部投入营运,报告期日历日数为30天,报告期未发生车辆增减、调出、调入变化。
企业每辆车在这一报告期就是30个总车日,500辆在报告期共计30×500=15000总车日。
车辆数指标可以反映一个时点公路运输的规模或生产能力,它在报告期经常是有增减变化的,而总车日指标则消除了车辆变动对车辆数量的影响,若将时点数(车辆数)变为一个时期数(车日数)指标,可用车辆在企业保存天数之和反映企业对车辆使用的水平或规模。
2、完好车日指报告期总车日中,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
包括实际出车工作及由于各种非技术性原因而停驶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公式:完好车日=总车日-非完好车日3、非完好车日指报告期总车日中,因技术状况不好不能出车的车辆所占的车日。
包括正在进行或等待进行维护、修理的车辆及待报废车辆所占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4、工作车日指报告期完好车日中,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一辆营运汽车,只要当天出过车(以签发路单为依据),不管其出车时间长短,出车班次多少和完成运输量多少,也不管是否发生过保养、修理、停驶或中途抛锚等情况,均计为一个工作车日。
货运运输主要指标

货运运输主要指标
货运运输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货运运输的主要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走势。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货运运输主要指标:
1. 货物吞吐量:货物吞吐量是衡量港口、机场或物流中心等货运集散地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地区货物流通的活跃程度和物流能力。
2. 航运指标:航运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航运指标包括船舶数量、航线覆盖范围、航速和航程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航运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国际贸易活动的规模。
3. 铁路运输指标:铁路运输在国内货运中起到重要作用。
铁路运输指标包括货运量、运输时间、运输距离和车辆数量等。
了解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发展水平。
4. 公路运输指标:公路运输是最常见的货物运输方式之一。
公路运输指标包括货车数量、道路拥堵情况、运输时间和交通事故数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公路运输的质量和效率。
5. 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货运运输中的重要指标,包括运输成本、仓储费用、包装费用和相关手续费等。
了解物流成本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货运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了解并监测这些货运运输主要指标是评估经济和市场状况的重要前提,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指导意义。
因此,它们在决策和规划过程中应得到充分的重视。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定义

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定义公路运输是指通过公路进行货物和旅客的运输活动。
为了对公路运输的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需要明确并定义一些主要的指标。
以下是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几个主要指标定义。
1.营业性道路运输总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类道路运输企业(包括公路客货运输企业、出租车企业等)通过公路运输完成的旅客和货物的总量。
其中,旅客总量指运送的旅客总人数,货物总量指运送的货物总吨位。
2.公路货运量: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公路进行货物运输的总量。
这个指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细分指标,如货物运输总吨位、货物运输总车次等。
3.公路客运量: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公路进行客运的总量。
这个指标也可以进行细分,如客运总人数、客运总车次等。
4.营业性道路客货运输量比:指营业性道路运输中客运与货运的比例关系。
这个比例可以通过客运总量与货运总量的比值来计算。
5.运输工具数量:指一定时期内,完成公路运输任务所使用的运输工具的总数量。
这个指标可以分为不同类型的运输工具,如大型货车、小型客车等。
6.运输能力利用率:指一定时期内,运输工具的实际使用率与其总容量的比率。
这个指标可以通过实际运输量与运输工具的最大运输量的比值来计算。
7.货物平均周转时间:指货物从发出到到达目的地所需的平均时间。
这个指标对于货物运输的效率和及时性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8.公路货运成本:指进行公路货运所需的经济成本。
这个指标可以包括燃料费用、人工费用、车辆折旧费用等各项费用的总和。
以上是公路运输生产统计的一些主要指标定义。
这些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分析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运输效益、运输成本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指导公路运输的规划和管理工作,并优化运输资源的配置,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
运输业主要指标

运输业主要指标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监测运输业的主要指标对于评估经济发展和制定政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运输业的主要指标。
运输总量运输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运输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包括货物运输总量和旅客运输总量两个方面。
货物运输总量货物运输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输的货物总数量。
它可以以吨或吨公里为单位进行衡量。
货物运输总量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强度和物流运作的规模。
旅客运输总量旅客运输总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运输的旅客总数量。
它可以以人次或人公里为单位进行衡量。
旅客运输总量反映了人口流动和出行需求的情况。
运输方式运输方式是指货物或旅客在运输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例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路运输等。
公路运输公路运输是指通过道路进行货物和旅客的运输。
公路运输在运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因其灵活性和便捷性而受到广泛应用。
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指通过铁路进行货物和旅客的运输。
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和高效率的优势,在远距离货物运输和大规模旅客运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指通过飞机进行货物和旅客的运输。
航空运输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尤其适合长途和远距离的运输需求。
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指通过水路进行货物和旅客的运输。
水路运输在沿海地区和内河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运量大和费用低廉的特点。
运输效率运输效率是衡量运输业绩效的关键指标,它反映了运输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运输过程的效率。
货物运输效率货物运输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运输的货物量。
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旅客运输效率旅客运输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运输的旅客量。
提高旅客运输效率可以缩短旅行时间,提高出行便利性。
总结了解和监测运输业的主要指标对于评估运输业发展和制定相关政策至关重要。
货物运输总量、旅客运输总量、运输方式和运输效率是衡量运输业发展的关键指标。
通过加强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为运输业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15-07公路及民航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8 62.0 76.0
80102 33பைடு நூலகம்1 4596.5 9.0
86129 3243 5007.3 8.8
85127 3547 5823.8 8.9
73.4
76.5
76.3
载货汽车里程利用率(%) 载客汽车里程利用率(%)
vil Aviation Transport, 2010-2012
2010 2011 2012
62.5
59.0
62.0
95.0 7.6
96.0 8.5
96.0 8.0
7.8 5.9
8.0 6.5
8.7 6.0
6.5 57.0 75.0
6.1 60.0 80.0
15-7 公路及民航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010—2012年) Mai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icators of Highway and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
指 公 路 标 Highway Utilization Rate of Length of Trucks in Operation (%) Utilization Rate of Length of Passenger Vehicles in Operation (%) 载货汽车每百吨公里耗汽油(升) 载客汽车每百吨公里耗汽油(升) Gasoline Consumption of Trucks (L/100 ton-km) Gasoline Consumption of Passenger Vehicles (L/100 ton-km) 载货汽车每百吨公里耗柴油(升) 载客汽车每百吨公里耗柴油(升) Diesel Oil Consumption of Trucks (L/100 ton-km) Diesel Oil Consumption of Passenger Vehicles (L/100 ton-km) 载货汽车实载率(%) 载客汽车实载率(%) 民 航 飞行小时(小时) 平均每可用机飞行时间(小时) 正班飞行距离(万公里) 平均每可用机日生产飞行时间(小时) 正班平均载运率(%) Utilization Rate of Capacity of Freight Trucks (%) Utilization Rate of Capacity of Passenger Vehicles (%) Civil Aviation Flying Time (hour) Flying Time per Available Aircraft (hour) Distance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10 000 km) Average Daily Flying Time per Available Aircraft (hour) Average Utilization Rate of Capacity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 注:本表民航数据为国航天津分公司数据。 Note: In this table, data of civil aviation are provided by Air China Tianjin Company. Item
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四个指标

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四个指标
1.网络化-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
设和完善,形成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络,实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无缝衔接。
2. 智能化 - 高科技应用于交通领域,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管理中心等,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3. 环保化 - 推广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和绿色交通方式,如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4. 规范化 - 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监管和管理,优化经营环境,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确保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
- 1 -。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82]交计字916号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82]交计字916号](https://img.taocdn.com/s3/m/db0c40c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d.png)
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的通知(82)交计字916号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汽车运输总公司:统一的、科学的统计指标含义、范围口径、计算方法是提高统计数字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提高统计数字质量,在原《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研究,现将修改后的《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颁发,自一九八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各级交通部门、公路运输企业都必须认真按规定填报各种运输统计报表,并相应健全统计工作制度。
在执行中,遇有问题和意见,应及时反映,以便研究解决,不得自行修改。
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可根据本规定的原则,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作某些必要的补充规定或问题解答,补充规定应报部批准,问题解答也应抄部一份。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一日公路运输统计指标及计算方法规定第一章公路运输量统计公路运输量的统计目的是:反映和研究公路运输货物及旅客的运送数量、运送距离、流向与构成,检查公路运输量计划的执行情况,考核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输生产成果,并用来分析研究公路运输同其它运输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作为指导公路运输工作及编制运输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节公路运输量的统计范围公路运输量包括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运输量。
我国目前公路运输是由“交通运输部门”及“非交通运输部门”两个部分所承担。
所以对公路运输量的统计,应按照“交通运输部门”及“非交通运输部门”两个方面进行。
交通运输部门运输量的统计范围,按本规定执行。
“非交通运输部门”运输量的统计范围,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运输主要指标一、运输生产1、货运量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货物重量。
计算单位:吨。
2.货物周转量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实际运送的每批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送距离的乘积之和。
计算单位:吨公里。
计算公式:货物周转量(吨公里)=∑(每批货物重量×该批货物的运送距离)3、集装箱运量指报告期内运输车辆运送集装箱的实际数量。
计算方法:(1)按集装箱的实际箱数计算。
计算单位:箱。
(2)按折算系数折合为20英尺集装箱的数量计算。
计算单位:TEU。
二、汽车运用情况的统计指标(一)车日统计1、总车日指报告期内每天在用营运车辆的累计数。
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一辆营运车辆,不管其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每保有一天即计为一个车日。
计算公式:总车日=∑(每辆在用车辆×相应在用车日)如:某企业报告期有汽车500辆,全部投入营运,报告期日历日数为30天,报告期内未发生车辆增减、调出、调入变化。
企业每辆车在这一报告期就是30个总车日,500辆在报告期共计30×500=15000总车日。
车辆数指标可以反映一个时点公路运输的规模或生产能力,它在报告期内经常是有增减变化的,而总车日指标则消除了车辆变动对车辆数量的影响,若将时点数(车辆数)变为一个时期数(车日数)指标,可用车辆在企业保存天数之和反映企业对车辆使用的水平或规模。
2、完好车日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不需要进行修理或维护即可参加运输的车日。
包括实际出车工作及由于各种非技术性原因而停驶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公式:完好车日=总车日-非完好车日3、非完好车日指报告期内总车日中,因技术状况不好不能出车的车辆所占的车日。
包括正在进行或等待进行维护、修理的车辆及待报废车辆所占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4、工作车日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实际出车工作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计算方法:一辆营运汽车,只要当天出过车(以签发路单为依据),不管其出车时间长短,出车班次多少和完成运输量多少,也不管是否发生过保养、修理、停驶或中途抛锚等情况,均计为一个工作车日。
5、停驶车日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中未出车工作的车日。
计算单位:车日。
一般是因为无客、无货,燃料供应中断,缺司机,缺轮胎,路线阻障,以及风、雨、雪等气象因素及其他原因而未能出车工作的车辆所占车日。
工作车日与停驶车日之和为完好车日。
(二)车吨位日统计1、总车吨(客)位日指报告期内每天实际在用营运载货车辆标记吨位的累计数。
计算单位:车吨位日。
计算公式:总车吨位日(车吨位日)=∑(每辆车的总车日×标记吨位)如:某企业4月1日有标记吨位为4吨的解放CA-10B货车200辆,则4月1日该企业有200×4=800车吨位日。
若4月该企业未发生车辆及吨位的增减变化,则该企业4月份有200×30×4=24000车吨位日。
汽车的车吨(客)位日是在总车日的基础上消除了车辆变动的影响,又消除了车辆吨(客)位大小对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它反映了可供使用的以每日吨(客)位为计量单位的生产能力,使得总车吨(客)位日描述的各企业的生产能力在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以及据此计算的设备效率指标具有更广泛的可比性。
2、平均车数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车辆数。
计算单位:辆。
计算公式:平均车数(辆)=总车日÷日历天数如:某企业4月1日有车500辆,4月11日调入10辆车,并于11日办理了手续,4月20日报废2辆车,当天即办理手续没有参加运输。
以后至月末未发生车辆增减变化。
则该企业4月份平均车辆数为:总车日数=500×30+10×20-2×10=15180(车日)平均车数=15180÷30=506(辆)3、平均总吨位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所拥有的载货车辆的总吨位。
计算单位:吨位。
计算公式:平均总吨位(吨位)=总车吨位日÷日历天数如:某企业4月1日有车200辆,其中150辆为4吨解放牌汽车,50辆为5吨东风牌汽车,4月11日购入50辆标记吨位为5吨的东风车辆,同时报废10辆标记吨位为4吨的解放牌汽车。
直至月末再未发生车辆增减变化,则4月份的平均总吨位和平均吨位如下:总车吨日=4×150×30+5×50×30+5×50×20—4×10×20=29700(车吨日)平均总吨位=29700÷30=990(吨)在求平均吨位时,需求出平均车数。
本例平均车数为226.7辆,故平均吨位=990÷226.7=4.37(吨)(三)行程统计1、总行程(总车公里)指报告期内车辆在实际工作中所行驶的总里程数,不包括为进行保养、修理而进出保修厂及试车的里程。
计算单位:车公里。
总行程是重车行程和空车行程之和。
2、载运行程(重车行程)指报告期内总行程中车辆载有客、货(不论是否满载)的行驶里程。
计算单位:车公里。
3、空驶行程(空车行程)指报告期内车辆总行程中空车行驶的里程。
包括回空和调车等无载运行的里程。
计算单位:车公里。
4、总行程载货量指报告期内在用载货车辆的总行程载运能力。
计算单位:吨位公里。
计算公式:总行程载货量(吨位公里)=∑(单车总行程×标记吨位)5、载运行程载货量(重车行程载货量)指报告期内在用载货车辆的载运行程载运能力。
计算单位:吨位公里。
计算公式:载运行程载货量(吨位公里)=∑(单车载运行程×标记吨位)在运输生产过程中车辆空驶往往是为了维持运输生产过程的不可避免的环节。
重车行程载重量就是表明车辆在运行中扣除空驶因素后的最大运输能力。
如:某运输企业报告期有CA-10B车40辆,标记吨位为4吨,完成总行程240000公里,其中200000公里为重车里程,另有东风牌汽车10辆,标记吨位为5吨,完成总行程70000公里,其中60000公里为重车公里。
则该企业的总行程载重量及重车行程载重量为:总行程载重量=∑(总行程×标记吨(客)位)=240000×4+70000×5=吨位公里重车行程载重量=∑(重驶行程×标记吨(客)位) =200000×4+60000×5=吨位公里(四)车辆的时间利用统计1、完好率指报告期内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比重。
计算单位:%。
车辆完好率表明在报告期内,技术状况良好可随时出车进行运输工作的车辆的情况,是反映车辆的技术状况、车辆管理、运用和修理、保养工作质量的指标。
计算公式:完好率(%)=完好车日÷总车日×100%=(总车日-非完好车日)÷总车日×100%=(工作车日+停驶车日)÷总车日×100%2、非完好率指报告期内非完好车日在总车日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单位:%。
计算方法:非完好率(%)=非完好车日÷总车日×100%=1-完好率3、工作率指报告期内工作车日在完好车日中所占的比重,用以反映车辆的利用程度。
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工作率(%)=工作车日÷完好车日×100%=(完好车日-停驶车日)÷完好车日×100%车辆工作车日与车辆停驶车日之和为车辆完好车日。
可见,工作率增加必须提高完好率和减少停驶车日。
4、平均每车出车时间指汽车平均每一个工作车日的出车时间。
计算单位:小时。
计算公式:平均每车出车时间(小时) =总出车时数÷工作车日数由于车辆只要当天出过车参加营运性运输,不管出车时间长短,即计一个工作车日。
所以必须设置平均每日出车时间这一指标,才能进一步说明车辆时间的利用程度。
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可看作车辆工作率指标的一个辅助指标,它受企业工作制度和车辆运行组织工作水平的影响。
5、出车时间利用系数指在出车时间中车辆运行时间所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出车时间利用系数=运行时间÷出车时间式中,运行时间和出车时间,可以是一定时期内的运行时间和出车时间总数,也可以是平均每个工作车日的运行时间和出车时间。
(五)汽车运行速度性能利用统计1、技术速度是指车辆在运行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的里程。
计算单位:(公里/小时)计算公式:技术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运行小时数技术速度实际上是车辆的行驶速度。
2、营运速度是指车辆在出车时间内,平均每小时行驶里程。
计算单位:(公里/小时)计算公式:营运速度(公里/小时)=总行程÷出车时间3、平均车日行程指报告期内平均每一个工作车日车辆所行驶的里程,是车辆速度性能利用与出车时间利用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单位:车公里。
计算公式:平均车日行程(车公里)=总行程÷工作车日=营运速度×平均每日出车时间=技术速度×出车时间利用系数×平均每日出车时间(六)里程利用程度统计1、里程利用率指报告期内载运行程在总行程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里程利用率(%)=载运行程÷总行程×100%提高里程利用率是提高车辆运用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2、空驶率指报告期内空驶行程在总行程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空驶率(%)=空驶行程÷总行程×100%(七)车辆载重能力利用程度统计1、吨位利用率指报告期内载货汽车自载换算周转量与其载运行程载货量的比值,用以反映载运行程载货量利用程度。
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吨位利用率(%)=自载换算周转量÷载运行程载货量×100%2、实载率指报告期内车辆自载换算周转量占其总行程载货(客)量的比重,用以反映总行程载货(客)量利用程度。
计算单位:%。
计算公式:实载率(%)=自载换算周转量÷总行程载货(客)量×100%=里程利用率×吨(客)位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