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问题及对策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问题及对策

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问题及对策摘要:从经济角度来看,公路运输的节能减排是对能耗最低、排放最低的交通运输的最高要求。

碳排放过多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道路交通占总排放量的10%以上。

考虑到其行业的现状,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推动全面实施碳中和政策,合理利用资源,确保道路交通绿色、清洁、安全,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分析公路交通运输行业节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减排策略,以确保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路交通运输;污染排放;节能减排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在运输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量。

它还释放出许多有毒气体,如氮,碳和硫。

这导致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要着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积极发展绿色交通,确保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在有毒排放和能源消耗方面的发展日益重要,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必须在各个领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节能减排。

一、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一系列节能减排法规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运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能源消耗高。

因此,减少道路交通的能源排放是关注和实施的难点。

一是我国道路运输减排的主要问题是其法律法规尚未健全,法律支持不足,执法薄弱。

其次,公众特别是运输行业专业人士认识不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难以落实政府和行业对节能政策的支持,难以在交通领域采取有效、高效的措施。

三是运输行业能源消费统计基础薄弱,专业人才素质低下,缺乏能源消费统计方法和有效手段,统计质量低下。

第四,不合理的道路运输结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五是交通管理不善,经营单位数量少,规模小,分散性高,资源利用不足,多式联运市场经营单位数量少,运输方式复杂多样,设计组织缺乏与高端生产开发模式的整合。

第六,道路运输协调不充分,连接方式不畅。

枢纽站场和接口系统不完善,缺乏多式联运系统,城乡交通二级结构无法保证完美融合,运输效率低下。

七是交通安全标准并不统一,各种设备使用难度大,生产使用不统一、规范化,特种车辆、大型化、厢式化发展缓慢。

我国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国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一、当前我国物流现状存在的问题1. 运输成本高昂:目前,我国运输成本占比较大,主要原因是道路拥堵、能源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2. 车辆配备不足:由于物流车辆数量有限,尤其是大型载重车辆的数量不足,造成了部分运输过程中货品无法及时送达。

3. 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当前,我国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

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导致了物流信息无法实时传递,从而增加了操作风险和时间成本。

4. 物流服务质量差异明显: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物流服务质量差异。

部分地区受限于交通条件等影响,还没有形成全面规范和标准化的综合性配送体系。

5. 绿色环保意识薄弱:随着社会发展,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很多废气排放、资源浪费等情况。

但是许多企业或个人对绿色环保概念的认知并不深入,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二、解决我国物流现状存在问题的对策1.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特别是公路和铁路网覆盖面积的扩大。

同时还需要优化城市道路规划,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2. 发展多式联运:通过发展多式联运体系,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中转环节和成本,并且提高物流效率。

3.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平台和标准,实现与企业、政府之间信息共享。

借助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提升物流信息传递效率。

4. 加强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与管理素质的物流从业人员,提高他们在科学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同时还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改进物流配送方法和模式。

5. 引导绿色环保生产方式:督促企业执行绿色物流方案,加大对环保技术和设备的投入。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并倡导社会各界关注绿色物流发展。

6. 加强监管与规范建设:加强对物流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运输货品、违法营运等行为。

我国道路运输节能的现状和对策

我国道路运输节能的现状和对策
水准 较西方 国家 普遍落 后 ,一百 公里 油耗 比西方 发 达 国家高达2 . % 0 4 左右 。在车辆 维护 方面上 ,国内相
单公 司油耗 降低7 ,拖挂 比单车运输 降油耗3 . % % 0 5 的 目标 。为遏制超 载现象 ,应提 高营运车辆 的里程利用 率 ,如果运输 利用 率能够提 至 1 、3 、5 ,那 么汽 % % %
大力 倡导 小车 柴油 化 ,加 大对柴 油汽 车 、重 型 车 、特种专用车、大型厢式车和拖挂 车的运行 比例 , 重点发展适合行驶在高速、国家干线 公路 的大 吨位 多
轴 、重型汽车或者短途行驶的小型货运汽车 ,以合理
改善 车辆 构成 。确 定将货车载重平 均吨位提 高1 , 吨
大多数为我 国国内 自行研制 、生产 ,车辆的节能降耗

节 一 E 歉
减 拭一 豁
C_ 一
我 国道路运输节能的现状和对策
张 志 涛
( 宁夏 路桥 工程 股份 有 限公 司 , 宁夏 银 川 7 1 0 ) 5 4 1
摘要 : 随着我 国经济社会 的不 断发展 ,道路 交通 运输行 业 随之 蓬 勃兴 旺。 如何 实现 道路 交通运 输 的节能 利 用, 已成为当前广大交通运输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 了当前我 国道路运输领域所存在 的问题 ,并在此
辆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产品较少,技术 发展缓慢 ,公
路运输管理部 门只能是企业生产 什么样 的车辆 ,公路 上就让跑什么样的车辆,这也是我国的道路运输节能 指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 ) 路路 况 、 四 道 运输 效 率 有待 提高
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 内交通领域各有 关部门
之 间在 资源节 能上 没有 相对应 的 文件实 施办法 ,或 者有 的部 门制定有关办法但只是宏观 管理上 的,没具 体执行措施 。因此 ,相关执行机 构的在 具体执法 时力 度不够 ,实施 困难 ;或 由于没有 明确法规要求 ,交通

中国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绿色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绿色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

中国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绿色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中国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绿色发展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运输在整个交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道路运输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能源浪费、噪音污染等。

在中国,道路运输业占据了很大比例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因此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中国道路运输行业面临的绿色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空气污染道路运输中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石油衍生物,其中包括汽油和柴油。

这些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绿色出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来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停车优惠和免费充电等。

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可以减少道路运输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2. 优化路网规划合理规划道路和交通网络,减少拥堵和疏导交通,有助于降低车辆运行时间和能源消耗。

此外,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可以减少行车距离和车辆数量,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强化尾气治理对现有的机动车辆进行尾气治理是重要的一环。

政府应该加强对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监管,并严格执行。

此外,建立和完善尾气治理设施以及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能源浪费道路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巨大,尤其是柴油车辆的燃油消耗比较高。

为了降低能源浪费,中国道路运输行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高效能源利用和废气减排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道路运输的能源消耗。

政府应该推广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并给予相关企业适当的奖励和资金支持。

2. 发展节能车辆研发和推广节能型车辆是降低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以鼓励企业开发和推广更加节能的车辆。

交通运输的碳排放与减排措施

交通运输的碳排放与减排措施

交通运输碳排放的区域分布
东部地区排放量较高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交通运输需求量大,排放量也相对较高。
中西部地区排放量增长较快
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增加,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排放量增长较快,逐渐成为地区碳排放的重要 来源。
03
交通运输减排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燃油效率标准
制定严格的燃油效率标准,鼓励汽车制造商提高燃油效率,减少 单位里程碳排放。
,限制高排放车辆的使用。
推行碳税政策
02
对交通运输行业征收碳税,以经济手段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建立绿色交通奖励机制
03
对达到减排目标的交通运输企业和个人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减排协议
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和减排协议,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分享减排经验和技术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减排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减排水平。
骑行和步行
鼓励市民选择骑行和步行出行, 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共享出行
推广共享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 共享汽车等,降低个体出行碳排放 。
低碳出行意识
加强低碳出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低碳出行意识。
04
政策建议与展望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碳排放标准
01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交通运输工具,制定相应的碳排放标准
空气污染
交通运输排放的废气中含 有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 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能源消耗
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的重 要领域之一,碳排放增加 也加剧了能源紧张问题。
02
交通运输碳排放现状
国际交通运输碳排放现状
国际交通运输碳排放量持续增长
随着全球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际交通运输碳排放量不断攀升,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

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与对策

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与对策

文章编号:1005-0574-(2012)06-0070-02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与对策分析王鸿轶(锡林郭勒盟运输管理处,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摘要:介绍了道路运输业能源使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道路运输能源使用情况以及对大气的影响,结合目前节能减排方面的法制法规,提出了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道路运输;能源使用;节能减排;对策中图分类号:U49文献标识码:A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energy use in road transportation,and analysis of the road transport energy usag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the atmosphere,combining the legal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t present,put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trade.Key words:road transportation;energy use;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countermeasures对于道路运输行业,开展节能减排具有长远和重要的意义。

根据有关研究,载货车辆平均吨位提高1 t,可以降低燃料消耗6%;开展拖挂甩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料消耗30%,因此节能降耗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国外一直以来重视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工作[1],据统计,道路货运燃料成本占运输成本的35% 50%。

公路运输车辆节能减排措施

公路运输车辆节能减排措施

公路运输车辆节能减排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长,公路运输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然而,公路运输车辆的能源消耗和尾气排放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环境污染,采取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优化车辆技术(一)推广新能源车辆新能源车辆,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具有零排放或低排放的优势。

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车辆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运输企业和个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车辆。

同时,加快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新能源车辆的使用便利性。

(二)提高车辆燃油效率采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如涡轮增压、直喷技术等,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降低油耗。

此外,优化车辆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减少风阻,以及使用轻量化材料,降低车辆自重,也能有效提高燃油经济性。

(三)加强车辆尾气处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如三元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可以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

定期对车辆进行尾气检测和维护,确保尾气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也是保障车辆排放达标的重要措施。

二、加强运输组织管理(一)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通过科学的物流规划和路径优化算法,为运输车辆选择最优的行驶路线,避免迂回和拥堵,减少行驶里程和时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及时调整路线,提高运输效率。

(二)提高车辆装载率合理安排货物的装载,充分利用车辆的载货空间,避免空载和半载行驶。

采用共同配送、甩挂运输等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可以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减少车辆的运行数量和里程。

(三)加强驾驶员培训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对车辆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有着重要影响。

开展节能驾驶培训,提高驾驶员的节能意识和驾驶技能,如平稳加速、合理换挡、控制车速等,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能耗和排放。

三、完善政策法规(一)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政府应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修订和完善车辆排放标准,逐步提高排放限值,促使车辆生产企业研发和生产更加环保的车辆。

物流业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报告

物流业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报告

物流业能源消耗与节能减排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物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节能减排成为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报告将从物流业能源消耗现状、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物流企业提出节能减排建议,推动物流业向着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方向发展,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述和逻辑安排。

文章结构的设定对于读者理解全文的结构和主题内容非常重要。

在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报告的章节内容,以及各个章节之间的逻辑连接和关联,让读者能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将包括对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概述和逻辑安排的介绍,以及通过整体的框架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

json"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物流业能源消耗的现状,探讨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为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对目前能源消耗状况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提出节能减排的具体建议,帮助物流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的内容: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对物流业能源消耗和节能减排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意识到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巨大,并且这种消耗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在节能减排方面,我们也认识到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可行的建议并加以实施,以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通过共同努力,我们相信物流业能够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实质性的成就,迈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我国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现状分析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节能减排重点行业,道路运输业又是交通运输行业实施节能减排的关键。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道路运输汽、柴油消耗量在我国石油能源消费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近几年,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费总量约占全社会石油消费总量的1/3,其中道路运输石油消费量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比例超过50%。

截至2009年,全国道路运输车辆的保有量达到1087.4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5.8%,道路运输业所消耗的成品油占全国成品油消耗总量的30%左右。

当前,我国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明显偏低,我国机动车油耗水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25%,货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

1.1道路旅客运输2009年,全社会完成道路客运量277.9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3511.4亿人公里[1]。

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旅客周转量完成情况及同比增速见图2-1和图2-2。

图2-1 2005—2009年我国道路客运量及同比增速图2-2 2005—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周转量及同比增速1.1.1企业总体规模状况2009年,我国共有从事道路旅客运输的业户约22.5万户,其中企业业户1.9万户,个体运输户20.5万户。

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中,班车客运经营业户6.1万户、出租客运经营业户13.8万户、旅游客运经营业户0.2万户[1]。

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情况见表2-1。

表2-1 2009年我国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业户构成(户)类型合计客运企业个体运输户班车客运61036843152605出租客运1382556984131271旅游客运20761958118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3。

图2-3 2008—2009年我国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班车、出租和旅游客运企业中,分别有38.4%班车客运企业、26.4%的出租客运企业、49.5%的旅游客运企业的车辆数在10~49辆/户之间[1]。

2009年我国各类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见图2-4。

图2-4 2009年我国各类客运企业车辆规模构成情况1.1.2客运车辆结构状况2009年我国营运客车车辆数及客位数继续平稳增长,客位数增长继续超过车辆数增长,客车车辆大型化发展趋势显著。

(1)客车等级截至2009年年末,全国中高级客车达到50万辆、1542.5万客位,在全国营运客车中占比达到27.7%、55.1%[1]。

2005—2009年我国不同等级营运客车数及客位数发展情况见表2-2。

表2-2 2005—2009年我国不同等级营运客车数及客位数发展情况(2)经营结构2005—2009年我国经营不同业务的客车数量发展情况见表2-3。

表2-3 2005—2009年我国经营不同业务的客车数量(万辆)(3)个体客车2005—2009年,个体运输户的客运车辆逐步减少,由2005年占营运客车总量的23.5%,下降到13.9%,年平均下降1.9个百分点[1]。

个体运输户经营班车、包车客运的数量逐步减少,出租业务和旅游业务车辆规模总体呈现不规则波动,出租业务车辆数量在近几年下降之后2009年有所增加,旅游业务车辆数在2008年回升之后,2009年又出现下降趋势。

2005—2009年我国个体运输户不同业务类型客车的数量发展情况见表2-4。

表2-4 2005—2009年我国个体运输户不同业务类型客车数量发展情况(4)加装行驶记录仪和GPS的车辆我国客运车辆中,安装了位置跟踪和安全监控设备的车辆比重逐年升高,有力地支持了市场安全监管和企业运营调度。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有48.5万辆营运客车安装了GPS,有17.2万辆营运客车安装了行驶记录仪。

1.1.3节能减排总体评价(1)结构性因素①路面等级变化。

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各技术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6.5万公里,一级公路5.9万公里,二级公路30.1万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7.9%、9.7%和5.4%。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里程继续快速增长,对节能减排十分有利。

②运力结构变化。

2005—2009年,营运客车数由152.2万辆增长到180.8万辆,但总客位数却从1957.6万个增长到2799.7万个,说明客车车辆结构在向大型化、高等级化发展,对节能减排十分有利。

2005—2009年,个体运输户的客运车辆逐步减少,有利于行业向集约型发展,对节能减排十分有利。

安装GPS和行驶记录仪的车辆比重逐年升高,对调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能耗都非常有利。

③平均运距变化。

2009年,我国营业性道路客运平均运距为48公里,对比2000年以来的变化,已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

从开通的道路班线营业里程来看,400公里以下的短途线路占到了全部班线业务的89.4%。

受高铁、航空的竞争替代影响,道路客运为人们提供中短途客运和为铁路等其他大容量运输方式提供集散客运的趋势在加强。

这一点,加大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

(2)技术性因素虽然有些地方鼓励引进“节油添加剂”、“节油阀”等科技手段,大力推广节能知识和节油驾驶技能。

但受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影响,目前真正节油的产品非常少。

同时,在替代能源开发方面,尚未对新能源产品进行推广应用,政府缺乏对相关配套政策及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必要引导,造成新技术产品的市场认可度较低,没能实现产业化,目前技术性节能手段并没有大的突破,但有很大潜力可挖[2]。

(3)管理性因素①近年来,随着车辆的大量增加,管理水平的滞后,道路交通拥堵日趋严重,为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②交通运输部制定了《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筹建了达标车型信息查询网络和数据库,起草了核查工作规范,将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车辆进入市场[3]。

随着管理的深入和规范,行业节能潜力较大。

1.2道路货物运输2009年,全社会完成道路货运量212.8亿吨、货物周转量37188.8亿吨公里[1]。

2005—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量及货物周转量及其同比增速见图2-5和图2-6。

图2-5 2005—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量及同比增速图2-6 2005—2009年我国道路货物周转量及同比增速1.2.1企业总体规模状况2009年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经营业户为622.1万户,其中企业64.6万户,个体运输户557.5万户。

根据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所界定的经营范围划分,截至2009年底共有普通货物运输经营业户503.1万户、货物专用运输经营业户3.8万户(其中集装箱运输经营业户0.9万户)、大型物件运输经营业户3252户、危险货物运输经营业户8842户[1]。

2009年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业户构成见表2-5。

表2-5 2009年我国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业户构成类型合计货运企业个体运输户个体运输户比例(%)普通货物运输(万户)503.162.6440.687.6货物专用运输(万户) 3.8 1.8 2.052.1其中集装箱运输(户)94737684178918.9大型物件运输(户)32521857139542.9危险货物运输(户)88428728114 1.29在我国货运企业中,拥有车辆数在10辆以下的业户比例最高,有91.6%货运企业拥有车辆数不足10辆。

这些企业中,有92.8%的普通货物运输企业、61.7%的货物专用运输企业、57.5%的集装箱运输企业、72.1%的大型物件运输企业和38.2%的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拥有车辆数不足10辆[1]。

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企业(不含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车辆规模构成见图2-7。

图2-7 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企业(不含普通货物运输企业)车辆规模构成1.2.2货运车辆结构状况按标记吨位分,我国营运货车以大型车和小型车为主,其中大型车287.1万辆,小型车528.3万辆;两者车辆数之和、吨位数之和分别占总数的89.9%和93.9%。

中型车的车辆数和吨位数仅占货运车辆总数的10.1%和6.1%[1]。

具体构成见图2-8。

图2-8 2009年大、中、小型营运货车数量及吨位结构按照经营范围分,我国有普通货车859.3万辆,占总数的94.8%;专用货车47.3万辆,占总数的5.2%(包括商品汽车运输车4624辆、大型物件运输车21761辆、危险货物运输车21.6万辆等)[1]。

2009年我国营运货车按经营方式划分构成情况见表2-6。

表2-6 2009年我国营运货车按经营方式划分构成情况分类数量普通货车(万辆)专用货车(万辆)商品汽车运输车(辆)大型物件运输车(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车辆数859.3462421761216355吨位数(万吨)4002.8 4.041.5247.2按车型结构分,我国有栏板货车704.5万辆,占货车总数的77.7%;厢式车173.2万辆,占货车总数的19.1%(包括冷藏保温车10619辆);集装箱车10.7万辆,占货车总数的1.2%;罐车18.2万辆,占货车总数的2.0%。

在营运货车中,共有牵引车29.4万辆,挂车33.1万辆,其吨位总计755.1万吨[1]。

具体车辆数及吨位构成情况见表2-7。

表2-7 2009年我国营运货车按车型结构划分的构成情况分类数量栏板货车(万辆)(万辆)厢式车集装箱车(万辆)罐车(万辆)冷藏保温车(辆)车辆数704.5173.21061910.718.2吨位数(万吨)(万吨)(吨)(万吨)(万吨)3616.2545.448321246.5247.1 1.2.3节能减排总体评价(1)结构性因素①路面等级变化。

前面已有介绍。

②运力结构变化。

载货车辆平均吨位提高1吨,节能效果约为6%。

2005年以来我国普通货车数及吨位数保持持续增长。

2009年普通货车平均吨位为4.7吨。

2005—2009年普通大型货车平均吨位变化情况见图2-9。

图2-9 2005-2009年我国普通大型货车平均吨位变化情况到2009年末,我国普通货车数及吨位数分别达到859.3万辆和4002.8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19.3%和27.5%[1],吨位数增长速度一直略超过车辆数增长,对节能减排十分有利。

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经营业户平均拥有车辆数量情况见图2-10。

图2-10 2009年我国道路货运经营业户平均拥有车辆数量情况由上图可以看出,全国道路货运经营业户平均每户拥有的货车数量为1.5辆,企业平均货车数量远低于日本的23.2辆,我国道路货运经营业户多、小、散、弱现象较为严重,对节能减排工作十分不利。

(2)技术性因素同前面“道路旅客运输”中相关部分。

(3)管理性因素①市场环境差,扰乱了运力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货运市场普遍存在的超载和“大车小标”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扭曲了货运市场的价格,使运力结构得不到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