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化接收机的梳状干扰效果分析
信道化接收机在引信干扰机中的应用

分制信道化接收机〔。 ‘ 〕
纯信道化接收机将要覆盖的频段直接划分为
压缩接收机和数字式信道化接收机。它们在需要
多信道应用场合是较好的[0 [ 2 1
带宽等于最终分辨率的相邻信道。这种纯信道化 接收机 的优点是 : 频率截获概率为 1 并获得最高 , 灵敏度。但它的缺点也不言而喻 : 体积 、 重量和消
第2 卷 3
第 3期
制
导
与
引 信
Vo . No 3 l2 3 .
20 0 2年 9月
GUI DANC & F E E UZ
Sp 0 2 2 0 e.
文章编号:6 1 56 0 ) 0 1 4 17- 7 (020- 4- 0 2 30 0
信道化接收机在 引信干扰机 中的应用
果苹1 沈巧蓉‘ 张旭东 , , 2
2 信道化接收机在引信干扰机中的
应用
2 1 引信的工作特点 . 引信的工作有其 自身的特点。引信辐射的信 号频率范围很宽。引信信号数量变化很大, 有单 发射击 , 多发 连射、 有 齐射 。引信信 号 留空 时 间
短[, 3 同时, 1 引信的抗干扰性能要求高。因此引
信干扰机对信道化接收机的某些性能指标要求L L - 雷达侦察机更高。如频率分辨力 、 截获时间等。 22 时分制信道化接收机结构 .
11 信道化接收机墓本原理 . 信道化接收机是由具有相同带宽的若干子信 道按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所组成 , 其原理框
图如图 1 所示。
0 1 2 3 4 n1 n -
厂 厂l 乃 \ 一厂飞 下--- 丫 入 尸 .-- --- -- --
子频段上 , 其它频段均断开, 避免了因折叠而引起 的接收机灵敏度 的下降。 信道化接收机是利用频谱分析技术来测量信
基于光频率梳的信道化信号处理技术

基于光频率梳的信道化信号处理技术本文基于光学频率梳和光外差技术产生了信道化接收机中的信道化多本振源。
实验中利用两个重复频率不同的光学频率梳通过拍频产生了2.5GHz、5GHz、7.5GHz、10GHz和12.5GHz信道化本振源,本振信号信噪比达到40dB以上。
标签:光学频率梳;光外差;信道化;电子对抗1 引言信道化接收机是目前电子对抗系统中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测频接收机体制,在雷达抗干扰措施中也有广泛应用[1,2]。
光波作为信息载体,具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带宽积、高度的并行性和抗干扰性,在信息高速传送和处理时具有功率损耗低、干扰小等优点。
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信道化接收机系统利用微波光子技术产生多本振源,将不同频段、不同带宽及不同信号格式的微波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利用光链路的低损耗、宽带及抗电磁干扰等特性,在光域进行处理和灵活交换.。
因此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信道化本振产生技术是新一代高频段、多波束、大容量信道化接收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2 工作原理光的频率很高,两束光波长间的微小差异所对应的频差就可以达到很宽的频率范围。
因此光生微波技术具有宽带、快速可调谐、结构简单紧凑、抗电磁干扰等有点。
光生微波将波长相近但频率不同的两束光波同时投射到高速响应探测器上,由于光探测器具有平方率电场检测特性,根据谐波叠加原理,就能产生拍频电信号。
拍频信号的线宽特性主要取决于两束光的频率相干特性而不单纯依赖于它们各自的线宽。
信号的相位噪声决定于两光束的相位相关性[1,2]。
3 实验及结果基于上述双光学频率梳的多微波本振信号产生原理,利用光外差技术产生多微波本振源,提出一种基于光学频率梳的多微波本振源产生的系统方案,如图1所示。
激光光源输出分成两路,一路经过移频(FS)后光载波输出给F-P腔相位调制器产生光学频率梳2(OFC2),一路是直接输入给F-P腔相位调制器产生光学频率梳1(OFC1)。
两个F-P腔相位调制器的调制频率存在由F-P腔相位调制器的自由光谱范围决定,我们系统中为2.5GHz。
跳频通信梳状谱噪声干扰方法研究

课题名称:跳频通信梳状谱噪声干扰方法研究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信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军事领域和民用通信领域都用到了跳频(F r e q u e n c y H o p p i n g)通信系统。
跳频通信系统将伪随机跳频图案算法和同步算法相结合,根据已经规定的频率表内,通过离散频率的形式,通信双方的频率呈现伪随机和同步跳变的特点,这种通信方式浪费了频率资源,但是系统的抗干扰性增强。
跳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跳频干扰技术的发展。
在目前使用的跳频通信系统以及技术的干扰方法中中,梳状谱信号可能对通信系统造成威胁,存在干扰F H通信系统的风险。
因此,本文在对F H通信系统对抗技术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增强针对F H通信系统的干扰性能的目的,对梳状谱信号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噪声调频建立了梳状谱信号,并利用M A T L A B做到了仿真设计与功能实现。
关键字:跳频通,Q P S K调制,梳状谱信号,干扰,仿真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1.2.1跳频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2)1.2.2F H通信对抗的发展现状 (2)1.3论文结构安排 (4)第2章跳频通信系统机理 (6)2.1跳频通信基础分析 (8)2.1.12F S K调制 (8)2.1.2Q P S K调制 (10)2.2跳频通信信号仿真 (11)2.2.1理想信道下的Q P S K仿真 (12)2.2.2高斯信道下的Q P S K仿真 (12)2.3本章小结 (13)第3章跳频通信对抗技术 (14)3.1通信对抗系统简介 (14)3.2干扰机理 (15)3.3干扰方式分类 (16)3.3.1阻塞式干扰 (16)3.3.2跟踪式干扰 (19)3.3.3其他干扰 (21)3.4本章小结 (22)第4章梳状谱信号生成 (23)4.1梳状谱信号波形 (23)4.1.1噪声调频梳状谱信号 (24)4.1.2锯齿波调频梳状谱信号 (26)4.1.3调频组合梳状谱信号 (28)4.2噪声调频梳状谱信号仿真 (28)4.2.1仿真具体流程 (29)4.2.2仿真实验 (29)4.3本章小结 (30)第5章对F H通信系统的梳状谱干扰效果分析 (32)5.1理论分析 (32)5.1.1信道干扰率的影响分析 (32)5.1.2干扰压制时间的影响分析 (32)5.2仿真实验 (32)5.2.1信噪比与误码率关系 (33)5.3本章小结 (35)结论 (36)参考文献 (38)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梳状滤波器功能介绍

梳状滤波器功能介绍
梳状滤波器是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工具,主要用于频域滤波。
其名称源自其频率响应曲线上密集均匀的峰和谷,看起来像是一把梳子。
这种滤波器常用于调频调制解调器、数字电视接收器、无线通信等领域。
梳状滤波器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强或者衰减特定频率成分,从而实现信号的去噪、滤波、频率选择等处理。
它通过将输入信号与一组延迟及权重不同的副本相加来实现频率响应。
这些延迟的副本叠加后,可以使得某些频率成分增强,某些频率成分抑制,起到滤波的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梳状滤波器经常用于去除信号中的周期性干扰或者噪声,以及在频率选择性通道中滤除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通过调整梳状滤波器的延迟和权重参数,可以实现对信号频率响应的调节,从而使得特定频率成分得到增强或抑制。
梳状滤波器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可以用来滤除相邻信道的干扰,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在音频处理中,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降噪处理,提高音质;在图像处理中,也可以用于滤波去噪,提高图像清晰度等。
除了在信号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外,梳状滤波器也具有一些特殊的优点,比如它的滤波器特性十分清晰,易于设计和实现;另外,梳状滤波器结构简单,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实时处理等场景。
综上所述,梳状滤波器作为一种常见的信号处理工具,具有滤波、去噪、频率选择等功能,广泛应用于通信、音频、图像等领域。
其设计简单、效率高的特点使得它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前景。
1。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干扰源分析:首先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干扰源进行分析。
常见的干扰源包括电磁干扰、电力线干扰、射频干扰等。
通过对各种干扰源的特性和分布进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抗干扰策略。
2. 抗干扰策略分析:针对不同的干扰源,需要采取不同的抗干扰策略。
对于电磁干扰,可以采用屏蔽、滤波等方法来降低干扰电磁波对设备的影响;对于电力线干扰,可以采用隔离、滤波等措施来阻断干扰信号的传播;对于射频干扰,可以采用频谱分析、频率选择性滤波等方法来减小干扰信号的影响。
3. 设备抗干扰技术分析:设备抗干扰技术是实现设备抗干扰的关键。
抗干扰技术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方面。
在硬件设计上,可以采用屏蔽、地线设计、电源设计等方法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在软件设计上,可以采用滤波算法、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来提高设备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4. 抗干扰性能评估:对于研发出来的抗干扰设备,需要进行抗干扰性能评估,以验证其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实验测试、仿真模拟等方式进行。
5. 抗干扰系统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设计抗干扰系统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抗干扰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设备之间的干扰相互影响,合理布置设备之间的空间位置,采取适当的干扰隔离措施,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的分析涉及到干扰源分析、抗干扰策略分析、设备抗干扰技术分析、抗干扰性能评估以及抗干扰系统设计等方面。
只有做到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解决设备抗干扰问题,才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GSM网络无线数据信道干扰问题分析和解决

GSM网络无线数据信道干扰问题分析和解决1、问题描述:近年来数据业务的超常规发展,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时给网络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整个中国移动集团各省2010年6月相比2009年6月的数据业务量增长2-8倍不等,无线资源利用率高达78.3%(2010年中国移动集团年中会议数据)。
数据业务的激增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载频资源,而且由于PS域无功控功能很大程度上抬升了无线环境的底噪,加速了GSM网络质量的恶化。
为了减少数据业务对网络质量的影响,本项目主要是从GSM功控原理的出发,设计和实现PS域的功控功能,达到降低网络干扰整体提升GSM网络质量的目的。
2、问题解决方案:PS下行功控是指用户进行数据业务时,BSC根据Um接口链路质量来调整BTS的发射功率,使得BTS在PDCH信道上不需要发射最大功率就能达到较好链路质量,由于BTS降低了发射功率,从而可以降低整网干扰,提升网络质量。
(一)算法主要思想及控制过程:MS测量每个下行无线块的质量(Mean BEP和CV BEP);MS将下行测量质量信息通过分组下行确认消息传给BSC;BSC进行下行测量质量预处理(滤波处理);编码方式稳定性判决BSC根据下行测量质量和相应的功控门限进行PS下行功控判决,如果需要进行功率调整,则BSC通过PS下行功控算法计算出功率衰减值Pr;BSC通过下行TRAU/PTRAU帧将Pr参数下发给BTS;BTS在当前无线块上使用Pr参数进行发射功率调整。
(二)控制过程:(三)控制参数设计(四)问题解决效果XX市区4个BSC,共255个基站769个小区、3364套载波开启PS域下行功控。
效果情况如下:1)语音业务提升情况CS话音质量:开启PS功控后,对CS话音质量改善明显:下行质量0-3比例提升0.5%,下行质量0-5比例提升约0.15%,对应质量差6-7比例下降:0.15%,改善幅度达到:25%(0.6%降至0.45%)。
质量差切换占总切换的比例降低约0.7%,降低幅度达到:26%;CS KPI影响:开启PS功控后,对TCH指配成功率、TCH掉话率、建立指示成功率、SDCCH掉话率等关键KPI指标无影响,对无线切换成功率提高约0.2-0.3%;语音业务DT/CQT路测:开启PS功控后,语音DT/CQT的MOS分略有提升(DT改善约0.02分,MOS分大于3.0分的比例提升约2%,CQT 语音MOS分提升约0.03),DT测试下行质量0-5比例略升约0.33%。
梳状谱射频噪声对相干接收FSK信号的干扰分析

pci t set m i pooe l S i a . n edti ddf io oeo epo oe et ae pc u rp sdt j nF K s nl A dt e l e nt ni d n fh rpsd n r s oa g s h ae i i s t jm n i a. h r r aef m l o se et n tecm u i t nrci r sd d cdu dr a mi s n1 T eer t o ua fi f c o o m nc i ee e eu e n e g g or r t f h ao v i
p o e h o e t e s o h o ei a n lssa d t e fa iiiy o cua p lc t n. r v st e c r c n s ft e rtc la ay i n h e sb lt fa t la p i ai o
Ke r s eeto i o neme s rs o y wo d : lcrnc cu tr aue ;c mmu iain jmmig nc t a n ;Ga si os ; cmmu iain o u sa n i n e o nct o
efc n t e r c pt n a d d mo u a in o o fe to h e e i n e d lto fc mmu ia in sg a .T e c n l so so ti e h tt e o n c t in 1 h o cu in i b an d t a o h
tert a a a s rvsta t Fs a wt epc n t set m h s h m ral jm ig hoe cl nl i poe th R i l i t et a p c u a er a be a m n i ys h e n g hh i e r t e k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旨在找出设备之间的干扰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干扰源分析和解决方案。
干扰源分析是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的核心。
干扰源可以分为内部干扰源和外部干扰源两大类。
内部干扰源主要来自于设备本身的元器件和电路。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振荡器的杂散输出等。
这些干扰源主要通过电路设计和元器件选择进行控制。
外部干扰源则来自于环境和其他设备。
电磁辐射干扰、共模干扰等。
这些干扰源主要通过屏蔽技术和滤波器设计进行控制。
解决方案是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的关键。
解决方案需要从干扰源的特点和设备本身的特点出发,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实施。
针对内部干扰源,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1. 优化电路设计:通过合理选择元器件和优化电路布局,减小非线性失真和杂散输出。
2. 优化供电系统:使用稳定的供电电源,减小电源波动引起的干扰。
1. 屏蔽技术:在设备外壳和关键电路部分采用屏蔽材料,减小电磁辐射干扰。
2. 滤波器设计:在设备输入和输出端口装置滤波器,减小共模干扰。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设备和干扰源,解决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的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
设备抗干扰问题分析是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干扰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通信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 本文拟采用梳状谱信号 , 对采用信道化测频接 收机 的雷达 侦 察 系 统进 行 干 扰 , 通 过 仿 真 测 量结 果可知 , 测量结果为一频率分集雷达 , 而被保护雷 达为常规雷达 , 达到了干扰 的效果 。这样能够干 扰其对我方雷达工作参数的测量而达到反侦察 的 目的 , 使 己方雷达降低或免于干扰。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2 2 3 0 . 2 0 1 3 . 0 4 . 0 1 2
J a mmi n g Ef fe c t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Ch a n n e l i z e d Re ce i v e r
2 信 道 化 接 收 机 测 频 原 理
雷达侦察 系统 中, 信道化接收机使用一组滤 波器 , 把瞬时频带分成相互毗邻或交叠 的多个信 道, 每个信道分别对应一个模拟滤波器 , 通过对每 个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检测和信道判别 , 判断信号 出现的信道位置 , 通过后期计算得出信号 的载频。 传统 的模拟式信道化接收机 中, 接收机有不 同的结构设计 , 如纯信道化接收机、 频带折叠信道 化接收机和时分制信道化接收机 L 1 j , 但 由于模拟 滤波器组的特性很难控制 , 存在相位非线性和各 通道之间的幅度增益差异等限制 , 影响 了接收机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 第2 8卷 2 0 1 3年 7月第 4期
张 国利 , 毕大平 , 杨 谢 信道化接收机的梳状干扰效果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 7
中图分类号 : T N 9 7 3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2 2 3 0 ( 2 0 1 3 ) 0 4 —1 3 0 4 7— 0 4
1 引 言
由于 现代 电子对 抗 侦察 系统 面 临的环 境 日益
复杂 , 要求侦察接收机能在宽的频率范 围内, 以一 定的测频精度快速地测定雷达的频 率 , 信道化测 频接收机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测频体制得到了 广泛 的应用。它是一种频域非搜索式瞬时测频接 收机 , 测频 精 度 、 频 率分 辨力 以及 灵敏 度 均可 达到 窄带搜索式外差接 收机的水平 , 并具有 1 0 0 %的 截获概率。信道化接收机对各种体制雷达信号适 应能力强, 它不仅能适应常规体制雷达信号 , 而且 能适应重频参差 , 重频抖动 , 频率捷变 , 频率分集 以及脉冲压缩等多种新体制雷达信号。随着数字 接收机技术 的发展 , 数字技术与信道化测频体制 结合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雷 达 电子 防御包 括反 侦察 、 抗 干扰 、 反 摧毁 等 手段 , 以往的反侦察措施 大多是从雷达 自身角度 的采用技战术进行对抗 。本文出于“ 进攻性反侦
c o u n t e r — r e c o n n a i s s a n c e , he t c o m b s p e c t r u m j a mm i n g t e c ni h ue q i s g i v e n t o d e s t r o y c h a n n e l i z e d r ce e i v - e r w h i c h r ce e i v e s b o h t r a d r a s i g n l a s nd a j a mm i n g s i na g l s . T h e s i m u l a t e d r e s u l t s p r o v e ha t t he t t e c h —
信 道 化 接 收 机 的梳 状 干 扰 效 果 分 析
张 国利 , 毕 大平l ' 2 , 杨 谢
( 1 . 电子工程学 院, 合肥 2 3 0 0 3 7 ; 2 . 安徽省 电子制 约技 术重点实验室 , 合肥 2 3 0 0 3 7 )
摘要 : 分 析 了雷达 侦察 系统 中信 道化 测频 接 收机 的原理 和 关键技 术。从 雷达 反 侦 察 的 角度 考 虑, 提 出“ 进 攻性反 侦 察” 的梳状 谱 干扰 方 法 , 使 干扰信 号 和 雷达信 号 同时进入 信道 化 测频接 收 机, 达到破坏其测频结果的 目的。通过对干扰效果仿真 , 验证 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 键词 : 反 侦察 ; 信 道化接 收 机 ; 梳 状谱 干扰 ; 仿 真
Ab s t r a c t :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a n d k e y t e c h n i q u e s o f c h a n n e l i z e d r e c e i v e r i s na a l y z e d i n t h e t e r m o f r a d a r
wi t h Co mb S p e c t r u m S i g n a l
Z HANG Gu o — l i , B I D a - p i n g L 一, YA NG Xi e
( 1 . E l e c t r o n i c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 H e f e i 2 3 0 0 3 7 , C h i n a ; 2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E l ct e r o i n c R e s t r i c i t o n , H e f e i 2 3 0 0 3 7 , C in h a )
n i q u e i s e f e c t i v e.
Ke y wo r d s : nt a i 一
; c h a n n e l i z e d r e c e i v e r ; c o b m s p e c t r u m j a mm i n g t e c h n i ue q ; s i m u l a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