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枢纽工程重力坝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书
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实用标准格式

标准文档混凝土重力坝坝顶超高计算书标准格式工程设计分院坝工室2006.3.核定:审查:校核:编写:——水电站工程(或水库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计算书1 计算说明1.1 适用范围(设计阶段)本计算书仅适用于工程设计阶段的(坝型)坝顶超高/高程计算。
1.2 工程概况工程位于省市(县)的江(河)上。
该工程是以为主,兼顾、、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本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设计报告已于年月经审查通过。
水库总库容×108m3,有效库容×108m3,死库容×108m3;灌溉面积亩;水电站装机容量MW,多年平均发电量×108 kW·h,保证出力MW。
选定坝址为,选定坝型为。
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工程等别为等型工程,拦河坝为级永久水工建筑物。
(因拦河大坝坝高已超过其规定的高度,拦河坝应提高级,按级建筑物设计。
)1.3 计算目的和要求通过混凝土重力坝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高差的计算,以确定防浪墙顶高程和大坝高度,为坝体断面设计及坝体工程量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
1.4 计算原则和方法1.4.1 计算原则(1)坝顶上游防浪墙顶与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包括最大浪高、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和安全超高。
(2)确定的坝顶高程不得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及设计洪水位。
(3)坝顶高程的确定尚需考虑枢纽中其他建筑物(如船闸坝顶桥下通航净空) 对坝顶高程的要求。
1.4.2 计算方法因选定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防浪墙顶在水库静水位以上的高差按《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 5108-1999式(11.1.1)计算,即:∆h=h1%+h z+h c式中,∆h—防浪墙顶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差,m;h1%—浪高,m;h z−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的高度,m;h c−安全超高,m。
重力坝设计计算(DOC)

山王庙水库大坝稳定及应力计算1 基本资料1.1坝型选择:山王庙水库大坝采用砼重力坝。
1.2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下游设护坦。
1.3大坝的高度:计算得上游校核水位为2108.98m设计水位为2108.71m,下游校核水位为2079.00m 设计水位为2078.60m,开挖高程为2075m坝顶高程为2111.00m,堰顶高程为2108.00m。
粗估最大坝高:2111-2075=36.00m。
1.4溢流堰:可用曲线型实用堰(长研型、克奥型、WES型)、折线型;利用当地材料,且为小型溢流坝,采用WES型。
1.5大坝的稳定及边缘应力计算:计算时可以考虑风浪及泥沙压力。
建筑物等级为5级建筑物。
1.5.1实用堰的剖面尺寸:坝轴线长12.0m;溢流堰口长10.0m;堰顶水深:校核水深为0.98m、设计水位为0.71m;下游水深t :校核水深为4.00m、设计水位为3.60m;1.5.2非溢流坝段的剖面尺寸:坝轴线长:左岸3个坝段、55.0m,右岸6个坝段、100.0m;上游水位:校核水位为2108.98m 设计水位为2108.71m;下游水深t :校核水深为4.00m、设计水位为3.50m;2溢流坝段的稳定和应力计算:只计算最不利情况一一校核洪水时溢流情况;下游水位:坝址水位~流量曲线得为2079.0m;上游水位:2108.98m;2.1荷载计算: 表2-1溢流坝段荷载计算表荷载及代号 荷载计算(10KN )方向力臂计算(m力矩(10KN.m )坝体自重G (1/2) X 27.4 X 33.0 X 2.4=1085.04+30.0/2-2.6-27.6/3=3.2 3472.128 坝体自重G 2 (1/2 )X 2.6 X 13.0 X 2.4=40.5630/2-2/3 X 2.6=13.267 538.096 上游水重W (1/2 ) (33.98+20.98 )X 2.6=71.44830/2-1.3=13.7 978.838 上游泥沙重W (1/2 )X 2.6 X 14.36 X 0.8=14.934 t 30/2-2.6/3=14.133 211.07 下游水重W (1/2 )X 3.2 X 4.0=6.40 + -(30/2-3.20/3 ) =-13.93-89.17 上游水压力P 2 (1/2 )X 33.98 X 33.98=577.32―33.98/3=11.33 -6539.11 上游泥沙压力P r (1/2 ) X 14.98 X 14.98 X 0.53 X 0.8=47.57 —14.98/3=4.99 -237.53 下游水压力P l 2(1/2 )X 4.0 =8.0V — (1/3 )X 4.0=1.333 10.67 堰面动水压力:1.94 X 20 (COS25^COS53) /9.8=1.2064— 6.07.23 1.94 X 20 ( SIN250+SIN530) /9.8=4.84 + 15-2.715=12.285 -59.40 浮托力V 30.0 X 4.0=120.0t 0渗透压力U (1/2 )X 29.98 X 0.25 X 25.0=93.69 t -(30/2-5-25/3) =-1.667-156.15 渗透压力U 2(1/2 )X( 29.98+7.495 )X 5.0=93.69t-(30/2-5/2 ) =-12.5-1171.10合计刀W刀P刀M不计入扬压力合计— 1218.382616.89 -1655.008 计入扬压力合计911.002616.89-2982.2582.602.2验算抗滑稳定性:(1) 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计算,其稳定安全系数为:K= (f,刀W+CA) / 刀P;查前述地质提供的数据:f,=1.0 , C=1.10Mpa,代入公式:K= (1.0 X 911.002+1.10 X 30.0 X 100) /616.89=6.83 > 2.5 (见规范要求), 满足稳定要求。
清水河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清水河重力坝设计说明书(总2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一章清水河某电站的工程条件1.1.气象、水文清水河流域属亚热带高原气候区,由于大气环流和流域地形影响,气候类型较为复杂,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多年平均气温为14.1C。
流域内降水较多,但年内及地区分配极不均匀,年降雨量为1130mm,4~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6.5%。
支流独木河上游为多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200mm。
每年5~8月为暴雨集中的季节,降雨量占全年的60%。
坝址集雨面积为4328km2,多年平均流量76m3/s,多年平均来水量23.97亿m3,径流系数0.48。
流域洪水特性与暴雨特性和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
洪水过程一般从5月份开始,到10月份结束,汛期洪水较为频繁,年最大洪峰多出现在6~7月。
设计洪水标准(P=1%时),洪峰流量为5240m3/s,相应3天为洪量6.0亿m3。
校核洪水标准(P=0.1%)时,洪峰流量为7430m3/s,相应3天洪量为8.4亿m3。
坝址多年平均年输沙量52.8万t,主要集中在汛期,占全年输沙量的92.8%,其中5~7月来沙量占全年的73.8%。
1.2.工程地质电站地处云贵高原的黔中地区,区域内碳酸盐岩广布,属中低山岩溶山地地貌,地层自寒武系至三迭系均布分布。
区域地处黔北台隆、遵义断拱南部,属扬子准台地中稳定的III级构造单元,自中更新世以来,区域内无断裂活动迹象,构造环境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水库河段均属峡谷型水库。
库区构造以南北向为主,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也很发育。
南明河近坝6km库段大部分为横向谷,上游库段为走向谷,左岸为顺向坡;独木河库段大部为走向谷,右岸为顺向坡。
水库两岸山体雄厚,其间分布有多层隔水层和相对隔水层,不存在向邻谷渗漏问题。
水库库岸多为坚硬的灰岩、白云岩组成,一般稳定性较好。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A江水利枢纽实体重力坝设计学院工学院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届别姓名指导教师职称目录摘要 (1)关键字1ﻩABSTRACT2ﻩKEYWORDS (2)第一章枢纽任务及枢纽基本资料 (3)第一节、枢纽任务3ﻩ(一)发电3ﻩ(二)灌溉 .......................................................................................................................................................... 3(三)防洪 .......................................................................................................................................................... 3(四)渔业3ﻩ(五)过木3ﻩ第二节、A江水利枢纽基本资料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自然地理 (4)(二)工程地质6ﻩ(三)筑坝材料 (7)(四)库区经济7ﻩ(五)其他ﻩ8第二章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枢纽的建筑物组成8ﻩ第二节、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 (8)第三节、建筑物形式的选择ﻩ10(一)挡水建筑物形式的选择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泄水建筑物形式的选择ﻩ10(四)其他建筑物形式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H江碾压混泥土重力坝设计辉的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对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某水利枢纽进行了以坝工为重点的工程设计。
经过对几种可建造坝型的经济比较估算,最终选择建造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
溢洪道为河川水利枢纽中必备的泄水建筑物,用以排泄水库不能容纳的多余洪水量,保证枢纽挡水建筑物及其它有关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重力坝通常设置坝顶溢洪道。
入库设计洪水的选择和确定,必须在充分研究流域水文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然后才能确定溢洪道尺寸。
对于过坝水流的调泄,需要有合理审慎的设计,以避免生命财产的损失。
本次设计的调洪演算在基于水量平衡的基础上,采用作图法,在可行的几种泄流方案中,择优选出采用的方案和相应的设计与校核水位。
然后进入主要建筑物设计。
确定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等。
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出大坝的型式。
在第一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确定出大坝的基本剖面和轮廓尺寸,拟定地基的处理方案和坝身构造。
之后依次进行了细部构造设计、稳定计算与分析以及材料力学法分析,从各个方面验证设计剖面的可行性。
在设计坝体断面时,必须本着重力坝依靠自身重量来维持结构稳定的原则。
本次设计中,下游面坡度是一致的,和上游面交于水库设计洪水位处。
坝体上游面垂直,只在坝踵附近有陡的折坡,溢流坝段上游顶部有倒悬。
重力坝坝体的应力以材料力学法分析,坝体稳定的条件是坝体和坝基的最大应力须在坝段混凝土和坝基岩石的容许应力范围之内。
重力坝以材料力学法分析,它可以直接求出坝体横剖面边界之内的任何一点的应力。
坝体稳定的条件是坝体和坝基的最大应力须在坝段混凝土和坝基岩石的容许应力范围之内。
溢流坝段的分析也是一样。
其次为第二主要建筑物设计。
确定出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和轮廓尺寸,进行选线布置。
进行水力计算,从挑距和冲刷深度等方面验证设计型式的可行性。
并进行细部构造设计。
通过本次设计我掌握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基本设计方法,了解了该类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步骤,完成了专业知识从理论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体会了身为一个水利工程项目设计者所应具备的精神和担负的责任,这些必将在我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H江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说明书1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重要工程,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实际考虑下游民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综合环境治理,走可持续发展战略。
通过本次设计,我初步掌握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设计方法,了解了这样一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步骤,学习如何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过程当中。作为一名水利设计工作者,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要本着献身,求实,负责的精神,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有限单元法;
Abstract
The design is designed for one river water control project lying to the Southwest of China and the dam construction is emphasized . After making and evaluating alternative economic estimates of the possible type of dam, we chose the type of high RCCD.
The spillway is a necessary discharge structure for a river project, which is used to discharge the excess flood that thereservoir can not accommodate so as to guarantee the project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other structure security run. Usually the gravity dam installs spillway in the crest.The design of the blood calculus based on the water balance, and I used the list algorithm, find out the best one in the practicable spilling alternatives, with their design water level and check water level together.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

XXXXXX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 XXX水库混凝土重力坝枢纽设计专业水工层次专升本姓名学号前言关键词:重力坝剖面稳定应力细部构造地基处理本次设计内容为河南南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选择和枢纽布置见1号图SG-01潘家口水库平面图所示。
整座重力坝共分53个坝段,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
其中非溢流挡水坝段每坝段宽15米,分布于大坝两端;厂房坝段每段宽16米,布置在靠近右岸的主河床上,装机3台机组;底孔坝段每段宽22米,布置在厂房坝段左侧的主河床上;溢流坝段每段宽18米,布置在滦河主河床上。
详见1号图SG-02下游立视图。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8米,坝顶高程为228米,防浪墙高1.2米,最大坝高为101.2m,属高坝类型。
坝顶宽12米,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688.98英尺,详细情况参见1号图SG-03挡水坝剖面图。
溢流坝段最大断面的底面高程为126米,堰顶高程210米,溢流堰采用WES曲线设计,直线段坡率为1:0.7,反弧段半径取25.0米,鼻坎高程取159米,上游坝坡坡率取1:0.2,折坡点高程为181米,上游坝面与WES曲面用1/4椭圆相连,详细情况见1号图SG-02溢流堰标准横断面图所示。
本枢纽溢流堰采用挑流方式消能,挑角取250。
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
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抗剪断计算法和材料力学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
本次设计只是部分结构物设计,考虑问题较单一,采用基础资料一般以书本为主,跟实际情况难免有出入,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08.9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 (2)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 (2)二、设计基本资料(参见附录一)………………………………………………………………………2附录一 (3)附录二水市库规划及建筑特性指标 (12)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方案比较.............................................14第一节、坝轴线选择 (14)第二节、坝型选择 (17)第三节、枢纽布置方案 (20)第三章坝工设计 (26)第一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6)第二节、挡水坝剖面设计 (28)第三节、溢流坝剖面拟定 (33)第四节、挡水坝稳定计算 (43)第四章细部构造设计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第二节、分缝止水 (56)第三节、混凝土标号分区 (58)第四节、排水 (60)第五节、廊道系统 (61)第五章地基处理 (63)第一节、清基开挖 (63)第二节、防渗措施 (64)第三节、断层破碎带的处理 (66)第四节、软弱夹层处理 (67)第二部分计算书表 1 设计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69)表2 荷载计算表(设计水位情况) (70)表3校核水位作用情况设计值计算表 (71)表4 荷载计算表(校核洪水位情况) (72)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潘家口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基本资料一、枢纽概况及工程目的: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和承德市两地区交界处,坝址位于迁西县洒河桥上游十公里扬查子村的栾河干流上。
大华桥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混凝土重力坝方案

大华桥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混凝土重力坝方案设计摘要:大华桥混凝土重力坝位于澜沧江干流上游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兔峨乡境内,是澜沧江上游河段梯级开发的第六级。
工程以发电为主要任务。
在设计中,首先根据给定的地质和水文气象资料,进行了重力坝坝型的选择,选定了混凝土重力坝。
然后由已有的洪水过程线,进行了调洪演算,得到设计洪水位为1478.35m,校核洪水位为1480.26m。
再对重力坝进行剖面设计,确定坝高为106m,采用16×15m表孔溢流,对非溢流坝段进行抗滑稳定分析和相应的应力分析,以及对溢流坝段进行了体形和消能防冲方案设计,结果均满足要求。
最后进行了细部构造设计和地基处理。
Abstract:Dahuaqiao hydropower station is the sixth grade of Recommended cascade development scheme. This project mainly for power generation,.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is based on the data of ge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and meteorological which is given, first select the roller-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to be the type of gravity, and then make the calculus of reservoir flood routing by the existing flood hydrograph, which the design flood level is 1478.35m and the check flood level is 1480.26m, also design the water discharge structure with surface hole to overflow which size is 16×15m, conducted a profile design for gravity to determine the dam is 106m.For nonoverflow dam monolith, carried out stability analysi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ess analysis, and design cross se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and erosion scheme for overflow dam monolith, the results meet requirements.Finally,conducted a detailed structural design and foundation treatment.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调洪演算剖面设计抗滑稳定分析应力分析消能防冲方案细部构造地基处理Keywords:the roller-compacted concrete gravity dam reservoir flood routing profile design stability analysis stress analysis energy dissipation anderosion scheme detailed structure foundation treatment前言本设计是根据教学要求,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的最后一项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河雷口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学生: ***指导老师:***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摘要:重力坝设计是电站工程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方案合理与否,将对工程安全及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根据所提供的地质、地形等基础资料,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坝轴线、坝型的选择,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理的枢纽布置方案,最后选定设计方案为混凝土实体重力坝,并分多种荷载组合情况进行稳定验算和应力分析,从而得到既安全又经济的最优剖面。
方案中重力坝设计共分两部分,即非溢流坝段和溢流坝段。
此外,为避免水流对坝体的冲刷作用,本方案还考虑设置溢流坝两侧导流墙,通过计算确定其高度及厚度等参数。
Abstract: The design of Dam is the main component in the design of power station engineering, which will hav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the security and investment of projects,wheather its programme reasonable or not. According to the giving geological,terrain and other basic informations,this paper choose axis and style of hub building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comparison to choose the concrete gravity dam as a reasonable hub layout programme.And meanwhile it makes checking stability and stress analysis in a variety of situations,so that it gets a safety and economic profile.The design of dam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the programmes, that is non-overflow dam section and overflowing dam section.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dam is erosioned by the impact of water, the programme also consider installing spillway diversion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and through calculating to determined its height ,thickness and other parameters。
关键字:混凝土重力坝枢纽布置坝型选择大坝设计稳定及应力计算Key words:concrete gravity dam layout of project selection of dam type damdesign stability and stress calculation前言青河发源于元县,流域内雨量充沛,由于河流坡度流急,每遇暴雨泛滥成灾,故拟修一工程。
本枢纽为一综合利用工程,以防洪发电为主,并结合考虑灌溉任务,工程建成后可以解决该流域洪水泛滥问题,为本地区厂矿、农业、居民提供电力,灌溉青河雷口下游的农田以及解决修坝后货物过坝问题。
本书为青河雷口水利枢纽的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内容共分十章,系统的介绍了青河雷口水利枢纽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青河雷口水利枢纽的基本资料;第二章结合工程实际条件介绍了坝型选择和枢纽布置的初步方案;第三章调洪演算及方案选择为下两章枢纽布置方案选择及大坝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第六、七、八章详细地阐述了大坝的综合设计,包括非溢流坝段、表孔坝段、深孔坝段;第九章细部构造设计了大坝的建造以及运用方面的细节;最后一章为地基处理的设计。
同时还附有三张图纸为大坝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深孔坝段的三视图,细部构造图以及大坝枢纽布置平面图及立面图。
本书在阐述过程中,尽可能的配置了许多的插图、附表和附录,以供参阅。
青河雷口水利枢纽设计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下完成的。
限于本人的水平和时间的仓促,以及以前从未进行过工程实践,特别是对本设计的工程所在地也未进行过实地考察,因此,设计成果与实际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书中如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望各位老师和领导不吝赐教及时给予斧正。
1水利枢纽设计资料1.1流域概况青河发源于元县,流径三叉口,张谷,米城,康镇等地至合县西南注入黑河。
全长230公里,流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
青河属山区河道,流域内多高山峻岭,平原范畴甚小。
只在北支上游元县附近及下游康镇附近有小平原。
三叉口以上河床坡度平均均为1/600,下游平均坡度约1/1000。
流域内雨量充沛,合县多年平均雨量为1000毫米,因之青河水量较丰富,年平均流量接近100立米/秒。
但河流破陡流急。
暴雨集流时间很短,每遇暴雨,山洪暴发,水势凶猛,泛滥成灾。
区域内人口分布在河谷两岸,计41000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7%,雷口以上耕地面积约100万亩,水田仅占1.5%。
其余均为地势较高之旱地。
但在雷口以下黑河右岸有大片平原耕地,缺水灌溉。
根据试验资料,在有水灌溉之后,这些耕地可有大幅度增产。
青河上游山区已发现铜,银,锌,镁,铝等矿蕴藏丰富。
因该地区无动力来源,各矿都用土法开采。
本流域交通不便。
除合县至元县有公路外,其余只有人行大道,陆路仅靠人力蓄力。
水路在张谷以下可通20吨小船。
上游缺乏森林资源,无筏运要求,青河左岸交通较方便,右岸仅有山区小道。
1.2 枢纽任务雷口水利枢纽位于合县青河上游4公里处。
根据国民经济情况及流域规划的要求。
本枢纽为一综合利用工程,以防洪发电为主,并结合考虑灌溉任务。
(1)防洪:免除洪水威胁为本枢纽的主要任务之一。
根据下游黑河的泄流要求,在正常洪水的情况下安全泄量为5800米3/秒,非常洪水安全泄量为7300米3/秒。
根据上游城镇矿山的位置及减少农业淹没损失,建议非常洪水位在234.5米以下。
(2)发电:利用廉价电力开发青河流域矿藏,为国民经济计划的近期主要任务之一,电厂建成后并可供应合县地区厂矿农村居民的用电问题。
电厂装机容量24kw,三台机组,每台最大引用流量33米3/秒。
按初步估算:厂房尺寸48×13米2。
机组间距10.45米,水轮机安装高程191.60米,尾水管底版高程185.0米,引水管管径3米。
(3)灌溉:灌区位于青河雷口以下黑河右岸地区,本区灌溉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水稻为主,灌溉田地共约750000亩。
除一部分灌区位置较低可利用发电尾水灌溉而外,右岸尚有一些位置较高的灌区不能利用发电尾水,这些位置较高的灌区所需灌溉流量如下表,根据灌区设计要求,渠道起点外的水面高程在最大引水用流量时不低于208.5米。
表1-1(4)航运:为便利货物过坝,须设置驳道,驳道宽度5米。
根据各水利事业部门的要求,须确定水库正常高水位为232.2米,讯前水位为225.8米,死水位为215.0米。
1.3水文资料青河属雨源河流,由于雨量较充沛,河流水量较丰富,每年7—10月为洪水期,因坡陡水急,洪峰涨落时间很短,一般仅2—3天,现将坝址处月平均流量,最大洪峰流量,实测的洪峰过程,列表于后:表1-2 1950—1975年月平均流量表1-3 各种频率的最大洪峰流量(立米/秒)表1-4 1954年实测洪峰过程坝址水位流量关系,见附图。
另外,枯水期最大流量为1100米3/秒。
1.4气候情况本流域内,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均为17°C,最低月平均温度为4.6°C,极少冰冻现象,最高月平均温度不超过30°C,故夏季亦不太热。
表1-5本流域内最多年雨量发生在1954年,计1357毫米,最少年雨量发生在1934年,计372毫米,日最大暴雨达196毫米,雨量大多集中在7,8两月,除12月和1月外,各月降雨日数甚多。
表1-6 平均降雨量,降雨日数如下表:1.5河流泥沙及风力情况泥沙大部分为页岩风化产物,颗粒很细,推移质也很丰富。
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35万公吨/年(即215×104米3/年),由于该流域内水土保持的开展,泥沙将逐渐减少,水土保持生效年限可初步确定为35年。
本区最大风力为8级,风速14米/秒(吹程可由附图中量得)。
1.6坝址地形及地质情况(1)地形:本工程坝段经研究比较,选择在雷口峡谷处,坝轴线235米高程处两岸相距约540公米,左岸山坡平均坡度为2:1,右岸平均坡度为1.8:1.0。
坝址左岸有马鞍形地形,水库处在四面群山环抱中,腹大口小,甚为理想。
表1-7 水库高程与容积,面积关系如下表:(2)地质坝址地质属震旦纪岩层,因系老岩层,经过多次地壳变动,使其组织趋于细致,因为受力之次数甚多,节理甚发达,又有石英脉侵入,致影响其强度,岩层走向大致与河流平行,坝址附近没有发现断层。
坝址基础岩石情况:(a)绢绿石英片岩——在坝址左岸及河床处,地质极坚,抗压强度为900-1000公斤/(厘米)2,摩擦系数为0.65。
(b)云母石英砂质片岩——云母石英砂质片岩,分布在坝址右岸,表层有些风化,强度仍佳,抗压强度为600-800公斤/(厘米)2,摩擦系数为0.62。
(c)片状石英岩——风化很轻,分布在河床底部,与绢绿石英片岩相间存在,层厚约30-50米。
抗压强度为900-1000公斤/(厘米)2,摩擦系数为0.65。
(d)片岩——主要分布在左岸马鞍形地区下部,强度较高,但节理甚发达,并有些风化。
(e)砂质粘土及卵石——在河床底部,有第4纪砂卵石覆盖层,厚度为2米,右岸为砂质粘土覆盖层,厚度为6-10米。
据中国科学院的统计资料,该地区地震强度约为5度。
1.7工程材料当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