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挤压阻尼器对网壳结构的减振控制
布置方式对MR阻尼器在网壳结构风振抑制中的影响及规律

粘塑体, 该粘塑体具有一定的剪切屈服应力 , 且该剪
切 屈服 应力 随着外 加磁 场 的加 强 而增 大 ,这 即是磁 流变 效应 。目前 , 为理 想 的 MR最 大屈 服应 力可达 较
TANG ha r n S o—o g
(co lfii n W a ro srac n ier gNigi S h oo c l d t cnevn ye g e n , n xa va e n i
2算例 分析
作 为 网壳 结构 的一 种基本 形 式 , 柱面 网 壳在 实际
工 程 中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 以三 向 网格 型 单 层柱 面
d s i u i n o a e a i e e te e t o h n — d c d it b t f d mp r h sd f r n f c n t e wi d i u e r o n
■ 唐 少容 ( 宁夏 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 学院, 银川 7 0 2 ) 5 0 1
【 要】 流变液( ) 摘 磁 MR 阻尼器是一种新型智 能材料 抗风减振
空 间 网壳 结构中, 研究风荷载 作用 下 , 流变 液 阻尼 器 磁
的布 置方 式对 空 间网壳结 构风 振抑 制 的影 响 问题 。
5k a 10P[。将 MR阻尼器 与 结 构杆 件 串联 , 0P- 0 k a ” 组 合 成 为 MR智 能构件 ,并 与 一 般 网 壳 结 构 构 件 并 联 [, 形成 了具有 智 能材 料杆 件 的空 间 网壳结构 。 2就 】
sai t ua d hlsutrsS S ) t m e dr p t lec le elt cue(R Swi M d p rio e ar i t s r h R a sn r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粘弹性阻尼结构是一种结构控制技术,常用于建筑物、桥梁等工程中,通过引入粘弹性材料以提高结构的减振性能和耐震能力。
本文将介绍(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深入探讨其原理、设计与应用。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它通过将铅等粘弹性材料引入结构,利用其特殊的动力学性能来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
铅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好的粘弹性能,具备良好的能量耗散能力和调节能力。
因此,将铅材料引入结构可以有效减小地震或风载荷引起的结构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能。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是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粘弹性材料来实现对结构振动的控制。
目前,常用的粘弹性材料有铅、黄铜、聚氨酯等。
其中,铅材料具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常被用于粘弹性阻尼结构中。
其次,需要确定阻尼器的数量、位置和刚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的选择与结构的减振要求、材料的特性和实际应用有关。
通过试验与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参数设置下结构的振动响应,并进行优化。
试验是研究(铅)粘弹性阻尼结构性能的重要手段。
试验可以通过模型试验和全尺寸试验两种形式进行。
模型试验通常采用减比例模型来模拟实际结构,通过加载震动,观察结构的振动响应。
全尺寸试验则直接对实际结构进行试验,获取真实数据。
试验可以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评估结构的减振效果,为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同时,试验还可以研究结构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响应特性,预测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在试验中,需要关注结构的动态特性和粘弹性材料的性能。
动态特性包括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可以通过振动台试验等方法测定。
粘弹性材料的性能包括刚度、阻尼比等指标,可以通过单轴压缩试验、拉伸试验等方法获得。
通过试验与研究,可以得出(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性能特点。
首先,该结构能够显著减小结构的振动响应,降低结构自身的振荡能量。
其次,该结构能够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
最后,该结构具备较好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结构类型和工程需求。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共3篇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共3篇(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1铅粘弹性阻尼结构是结构控制领域中一种常用的被动控制手段,在减震、减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
一、引言结构振动是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
因此,研究和探讨结构振动的控制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铅粘弹性阻尼结构作为一种被动控制手段,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以及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铅粘弹性阻尼结构原理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由铅、弹簧和阻尼器三部分组成。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阻尼器中铅的黏性特性和弹簧的弹性特性,将结构振动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结构的减振和减震效果。
三、铅粘弹性阻尼结构试验研究1.试验设备铅粘弹性阻尼结构试验系统主要由振动台、铅粘阻尼器和振动传感器等组成。
其中振动台为试样施加振动荷载,铅粘阻尼器作为结构的控制装置,振动传感器用于测量结构的振动响应。
2.试验方法在试验中,首先需要对试样进行预处理,即先对其进行单自由度系统结构参数的实验识别,比如质量、刚度、阻尼等,然后再选取合适的铅粘阻尼器和弹簧参数进行试验。
试验中可以采用单向或双向振动荷载,通过改变振动频率和振幅等参数进行试验,得到不同振动频率下的结构响应和阻尼比等数据。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比试验,比较结构在有无铅粘弹性阻尼器的情况下的振动响应和控制效果。
3.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铅粘弹性阻尼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结构的振动响应。
并且该结构在低频振动时的控制效果更好。
同时,铅粘弹性阻尼结构还具有阻尼力随振幅增大而增大的特点,这与实际工程中的情况较为符合。
四、结论本文介绍了铅粘弹性阻尼结构的试验与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铅粘弹性阻尼结构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和应用前景。
但是,该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还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结构的尺寸、质量、振动频率等等。
粘弹铅芯阻尼器在控制输电塔风振反应中的应用

振 动 与 冲 击第26卷第8期J OURNAL OF V IBRAT I ON AND SHOCKVo.l 26No .82007粘弹铅芯阻尼器在控制输电塔风振反应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06-10-30 修改稿收到日期:2006-12-05第一作者尹 鹏男, 博士, 1982年出生尹 鹏, 李 黎, 梁政平(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工程系,武汉 430074)摘 要 以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 V 输电线路中最常用输电塔为例,为高柔的风敏感结构,有必要对其抗风性能进行分析。
以此为工程背景,采用了双层粘弹性材料和铅组合的粘弹铅芯阻尼器进行风振控制。
为了不削弱塔杆,将粘弹铅芯阻尼器平行于角钢并联安装于塔杆上,对其具体构造进行了初步地设计。
然后根据本工程输电塔的特点,对单塔和塔线耦合体系采用7种方案进行粘弹铅芯阻尼器的布置。
编制了风速模拟程序,模拟了适用于本工程的横线向脉动风速场。
采用时程分析方法,针对7种阻尼器布置方案计算了单塔和塔线耦合体系在模拟的风荷载作用下的风振响应,进行了时域内的控制效果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达到了很好的减振效果,为将来的试验和安装提供了较为准确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输电塔,粘弹铅芯阻尼器,风振控制中图分类号:TU 311.3;TM 753 文献标识码:A输电塔是一种工程数量巨大而且做枢纽电力导线支架的高耸结构。
作为重要生命线工程的电力设施,输电线系统的破坏会导致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产建设、生活秩序,而且可能会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后果。
1 工程背景与力学分析的数值模型特超高压工程是我国/十一五0期间最重大的工程之一,举世瞩目。
它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产图1 呼高56m 猫头塔生重大作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而输电塔结构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支撑体,它的破坏会导致整个供电系统的瘫痪,这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生产建设、生活秩序,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还会产生火灾等次生灾害,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后果。
网架结构的粘滞阻尼器减震控制

S P00分析得 到的网架 结构在无控 状态下前 1 A 20 2阶振型 的
振动周期 。
裹 1 结构前 1 2阶 自振周期( ) s 阶 数 数 1 7 2 8 3 9 4 1 0 5 l 1 6 1 2 周 阶 期 04 3 0 2 1 0 2 1 0 2 9 0 29 0 16 .5 9 .9 5 . 9 5 . O 9 .O 9 .O 5
【 文献标识码】 A
滞阻尼器 阻尼系数均 为 C =30k s m, d 0 N・ / 阻尼 指数为 O= t
0 5。 .
而将其用 于工程 结构 振动控 制 的研究 始于 2 0世 纪 8 0年代 末。在 19 ,alr 96年 Ty 设备公司的阻尼孔流体阻尼 器进行足 o 尺结构 的实 际应用 , 这种技术 己被应用 到很多土木工 程 中以 减 弱风振 以及地震 。但是 , 无论理论研究 或工程应用 均集 中
惯量 ;
在多 、 高层建筑范 围内, 于大跨 度空 间结 构减震 控制 的研 对
究较 少。
网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 能,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但 在 罕遇地震作用 下, 部分杆 件会 出现破 坏。这 种大跨度 空间结 构在发生地震时产生破 坏, 后果不 堪设 想。因此 , 网架这种 对 大跨度结构进行减震 控制研究 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 它避免 了以往通过加大杆件截面等被动的方 法所带来的巨大浪费。
=1 时为线性粘滞 阻尼 ,t 时为 非线性 粘滞 阻尼 。O 的取 O<1 t
周
期 0 0 1 0 O 3 0 0 3 0 O 1 00 加 0 0 9 .8 1 . 74 . 74 . 69 .3 .2 3
5 阻尼器在不同布置位置下的减震效果比较
网架结构 为正 方形 , 采用 8个 阻尼 器 , 称 布置在结 构 对 四边 , 每边布置两个 , 阻尼器 布置位置沿 轴 , 和对角 线 Y轴 对称 , 14布置 图说 明 , 取 / 布置示意图如 图 1 。沿 方 向布置 阻尼位置见表 2 。输入加速度峰值调幅至 04g的三 向 E 一 . 1 cn o , et 波 以上 弦 19号点位移和 3 6号上弦杆轴力( 网架 r 9 5 在
MR阻尼器在空间网壳结构风振抑制中的结构几何参数影响

空间网壳结构 由于其美观的外形 、 合理的受力
而 在 国 内外 广 为应用 .空 间结构 的几何 参 数对 风 荷 载 作用 下 结 构 的动力 反 应 起 着 不 可 忽视 的作 用 . 磁 流 变 液 ( ge —hooi l简 称 MR) 可控 流体 Mant rel c , o ga 是 中的一 种 . 磁 流变 液制 成磁 流变 液 阻尼器 , 利用 并应 用于空间网壳结构的风振控制 ,将具有智能化和可
具有智能材料杆 件的空间网壳结构 , 以达到抑制结构风振 的 目的, 究 了结构几何参数对 空间网壳结构 的抗风 研
减振效果的影响. 究表 明 , 研 网壳结构 的几何参数 的改变对加入 MR阻尼 器后 的 网壳结构在风荷 载作用下的减
振 效果 具 有 一 定 程度 的影 响 .
关键词 : 网壳结构 ; 流变阻尼器 ; 磁 风振 ; 振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 :U T3 文献标志码 : A
流变 阻尼器 的工作 原理 ,采 用 2种基 于 主动控 制理 控制性能好等优点 ,是结构振动控制具有发展前景 论 的半主动控制策略,即速度控制策略和位移控制 的研究 方 向. 文将 磁 流变液 阻 尼器 按一 定 规律 置 本 策略 , 其算法意义分别如下. 于空 间 网壳 结构 中 , 风荷 载作 用下 , 间 网壳 结 研究 空 f)速度 控制 策 略. 磁 流变 阻 尼器 的构成 及 1 1 根据 构 的几 何参数 变 化对 风振抑 制 的影 响. 工作原理 , 以结构振动速度为反馈参数进行调节 , 可
段 , 由于是无反馈控制 , 但 因此 , 其控制效果不甚理
想, 某些 时候 可能 还会 放大 加速 度反应 [ 3 ] .
半主动控制策略兼备主动控制的效果和被动控
单层网壳结构的粘滞阻尼器减振分析

单层网壳结构的粘滞阻尼器减振分析
刘应扬;许文祥
【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2(034)003
【摘要】在单层网壳上设置控制系统,可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如何在结构中合理地布置粘滞阻尼器,从而取得理想的控制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无控单层网壳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所有时间增量步两端节点相对位移的绝对值的和较大的杆件所在的区域为粘滞阻尼器的优化布置区域.以单层柱面网壳为例,对比分析了按本文提出的粘滞阻尼器布置准则布置阻尼器与采用其他布置方法对网壳结构减振效果的不同,并讨论了布置粘滞阻尼器对结构节点位移和极限承载力的改善.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刘应扬;许文祥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3
【相关文献】
1.粘滞阻尼器在大跨度桁架结构减振中的应用
2.拟负刚度与粘滞阻尼混合减振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减振效果分析
3.工程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减振机制与控振分析
4.网壳结构的粘滞阻尼减振分析与试验研究
5.单层柱面网壳的粘滞阻尼器减振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盘阻尼器耗能减震的性能研究

铅盘阻尼器耗能减震的性能研究
尹新生;孙浩
【期刊名称】《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31)003
【摘要】本文基于结构被动控制的理论基础上,研制了铅盘阻尼器,阐述铅盘阻尼器的构造和材料组成.通过ABAQUS分析铅盘阻尼器的滞回曲线及其耗能性能,对比不同盘叠加数、盘间距,使其滞回曲线越近饱和,达到最佳耗能减震效果.
【总页数】3页(P9-11)
【作者】尹新生;孙浩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中心,长春130118;吉林建筑大学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中心,长春1301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75.3
【相关文献】
1.应用粘滞性阻尼器的耗能减震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 [J], 马腾飞
2.分层剪切式铅阻尼器耗能性能研究 [J], 杜传知;邱廷琦;骆明成;夏玉龙
3.火电厂悬吊煤斗结构限位铅阻尼器耗能减震问题研究 [J], 廖翌棋;高政国;姚德康
4.波纹钢管铅阻尼器耗能性能分析研究 [J], 周云;吴胜
5.双曲型不锈钢管铅阻尼器性能研究 [J], 曾一凡;邓雪松;周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 aoa r fC nrt adPet se o c t Src rso nsyo d ctn, o tes U iesy Naj g20 9 C ia K yL brt yo oce n rsesdC nr e t t e fMiir fE uai S uhat nvri , ni 106, hn ) o e r e u u t o t n ( c ol f vl nier g n u U iesyo i n eadT cn lg ,H ann2 20 , ia Sh o iE gnei ,A h i nv rt f c c n ehoo y uia 3 0 1 Chn ) o Ci n i S e
第4 2卷 第 4期
21 0 2年 7月
东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版 )
J R L OFS T E T U VE ST ( aua S i c dt n OU NA OU H AS NI R I Y N trl c n eE io ) e i
Vo . 2 NO. 14 4 J l 01 uy2 2
c o s b a ig a r n e e ,i ci e r cn ra g m e ta d m i e r c n ra g m e ,r s e t 一 r s r cn ra g m nt n l d b a i g ar n e n n x d b a i g a r n e nt e p c i n ve
Vi r to o t o o e i u a e h l s r t r b a i n c n r lf r r tc l t d s el t uc u e
wih l a x r so a p r t e d e t u i n d m e s
Y a g M i g e n n f i・ X u Zh o o g ad n Hu n i g u i a g X n h a
摘 要 :将具 有 良好耗 能特 性 的铅 挤压 阻 尼器 加 设 到 大 跨 空 间 网壳结 构 中, 过 L . Y A 软 件 通 SD N
对结 构进 行 了减振 效果 分 析. 以施威 德勒 球 壳为例 , 析 了铅挤压 阻尼 器不 同布 置位置 对 大跨 空 分 间 网壳结 构减 振效 果 的影 响 , 中 阻尼 器 的布 置 分别 为交 叉 支 撑 布置 、 撑布 1 . 9 9 ji n 10 — 5 5 2 1 .4 0 6 o :0 3 6 / .s .0 1 0 0 .0 2 0 .2 s
铅 挤 压 阻 尼 器 对 网 壳 结 构 的 减 振 控 制
杨 明飞 徐 赵 东 黄 兴 淮
( 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 09 ) 106 ( 徽 理 工 大 学 土 木 建 筑 学 院 , 南 22 0 ) 安 淮 3 0 1
A bsr c : Th ir t n c n r f l n — p n s a e r tc l td s e lsr cu e i c r rt d wih l a tat e vb a i o tolo o g s a p c eiu a e h l tu t r n o po ae t e d o e tuso d m pe s xr in a r wih e c le t e e g d s i to a su i d. Th ah m ai o l o h t x eln n r y ispai n w s t d e e m t e tc m des n t e sr c u e wih t a p r r sa ls e sn tu t r t he d m e s we e e tb ih d by u i g LS DYN A O t ae. Ba e n t e d n mi . S fw r s d o h y a c a n l ssoft e Sc w e e ei u ae h l sr cu e, t e i lu n e f d fe e td m p r a r n e e t a y i h h dlr rtc lt d s e l t tr u h nf e c s o i r n a e ra g m n s
o e ef c i e e s o e v b ai n c n r lwe e i v si td. Th a o so h a e s we e t e n t fe tv n s ft ir t o to r n e t e h h o ga e ly ut f te d mp r r h
置, 综合分 析表 明, 混合支 撑布 置铅 挤压 阻尼 器 的条 件 下 , 挤压 阻尼器 减 振 系 统 的减 振效 果 在 铅 最佳, 结构 顶 点位移 被 降低 6 .% . 00 同样在 混 合支撑 布置 铅 挤压 阻尼器 的条件 下 , 通过 使 用 I A D
的分析 方法 研 究 了该 减振 系统 对 大跨 空 间 网壳 结构 倒 塌 临界 荷 载 的影 响 , 结果 表 明结 构整 体 倒 塌 临界荷 载 提高 了 0 3 . 3倍 . 关键 词 : 挤压 阻尼 器 ; 铅 网壳结构 ; 力分析 ; 动控 制 ; 动 振 位移 时程 响应 中图分 类 号 : U 5 . T 32 1 文献 标志 码 : A 文章 编号 :10 0 0 (0 2 0 -7 30 0 1— 5 5 2 1 )40 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