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点评:稳中求变
2019年全国课标2卷作文点评

全国卷新课标II材料题: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不要给风景区的小动物喂食,让他们自己去寻觅,避免其丧失觅食能力。
请根据此材料写一作文,800字,自拟题目。
1.紧扣材料,书写素养。
很显然,喂养动物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反了动物园的规则,考生可以写,遵守道德规范,做文明的旅游人。
2.遵守规则,规范行为。
这道题目背后隐含了一个规则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可以写“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由此也可联想到当前的“反腐”大潮,腐败者的实质是在破坏社会的大规则-----法律。
3.联系教育,充分联想。
这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教育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的给孩子喂食物,就会让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考生可以写学会独立,学会生存。
4.关注两端,充分审题。
材料中出现的要素有两个,即游人和自然保护区,考生可站在任何一端立意,亦可综合考虑来把握。
5.展开想象,童话书写。
考生可以站在动物的角度来立意,以动物的口吻告诉人们“喂食”的危害,这样会让作文更有新意。
1、自然生态的角度人类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尊重和保护自己。
可以通过想象,编写故事,或小说,或童话,反映人和动物的亲密关系,或人与兽之间的战争。
2、自然科学的角度遵循“规则”利与维护生存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可对某自然保护区遵循“规则”,科学管理前后,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变化进行描写,前后对比,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3、家庭教育的角度理性的爱,有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培养。
可对名家,比如“诺贝尔获得者差生格登”的成才道路发表自己的感想。
4、课堂教育的角度授人以鱼,有利于智力开发和新型人才的终身发展。
可采取课堂实录,将“启发式”教学与“一言堂”教学将进行对比,实录+评论,阐明“授人以鱼”的重要意义。
5、社会经济的角度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可针砭时弊,对经济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经济扶贫不如技术扶贫”等。
6、社会民生的角度反弹琵琶,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急需物质和精神援助。
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二卷作文范文

2019年语文高考全国二卷作文范文篇1:有你真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回忆几年前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回忆成长路上的每一处风景。
不可否认,成长的路是坎坷的,随时随地,你都有可能摔倒。
但摔倒了,却次地爬起,你会收获得更多。
它们如扎实又平坦的泥土,为你铺一条光明大道。
一年级时,刚迈入新学校的土地,看着操场上嬉戏的人群,教室里五十几张新面孔,班主任亲切的笑容也使我感到陌生、害怕和不可名状的孤独。
陌生、害怕与孤独,让我在自闭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是你,朋友,你伸出友谊的手,用力将我拉出泥潭。
你让我感到熟悉,亲切。
我们俩形影不离,无论是课堂、课间还是放学路上,都有我们的身影。
渐渐的,我不那么孤独,我在成长的路上收获了友谊,它如扎实又平坦的泥土,为我铺开一条光明的路。
二年级,我开始学习弹琴。
开始,我什么也不知道,琴谱的音符犹如别扭的符号,那双手有气无力。
但经过了五年的练习,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从无知到了熟练,双手大而有力,琴谱上写满的是灵动的音符。
我在成长的路上收获了美,它如扎实又平坦的泥土,为我铺开一条光明的路。
四年级,在校运会上800米倒数的我,不忍于心中耻辱,毅然加入田径队。
刚开始,我总是落在后头,因此我比别人更认真训练。
一丝不苟的态度固然使我进步了不少,直冲第三名,但也落下了脚伤,一个月未能训练。
等伤好了后,更加刻苦了,虽回家后晕头脑胀,竟坚持了下来。
六年级时,打破了学校记录。
在成长的路上,我收获了坚持,它如扎实又平坦的泥土,为我铺开一条光明的路。
友谊、美、坚持为我铺开一条光明大道,使我畅行无阻,勇往直前。
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篇2:犹豫不决今天,是我来到长沙的第一天。
早上,我在玩妈妈手机的时候,妈妈问我:“宝贝,如果妈妈给你生一个弟弟,你喜欢不?”我说:“可以啊,可以啊!”“那如果是妹妹呢?”妈妈又问。
“都可以。
”我说。
妈妈干嘛问这个呢?她现在又不生孩子。
中午,到吃饭的时间了。
我跟着妈妈来到店子里,给爸爸送饭吃。
讨论:2019年高考作文全国卷Ⅱ【高中作文考试题目】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适用地区:青海、甘肃、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海南、辽宁、陕西、重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许多同学不“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
上面这个,这就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
想对任务驱动型作文了解得更多,请在群文件找这个文件夹。
这个五个任务中,你要选择其一。
我们依次来看。
第一个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①号召大家勇于打破枷锁,投身爱国反帝运动,提倡科学、民主。
更有青年人的那种气魄感。
假如你是五四运动一个参与者——一个青年学生,你在运动当天要发表演讲。
这演讲应包括什么?要批判什么,弘扬什么,以及目标。
主要是号召同胞们站起来。
阐明眼前的民族危机——巨大的危机,面临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
这危机产生的原因是:从清末以来民族、国家的积贫积弱,政府的软弱,人民的不觉醒。
于求索中寻根 于“家国”中立身——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现代文阅读分析

2019年,注定是风云际会的年份,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应该说全面贯彻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新要求的背景下倡导的教育方针,落实了高考语文新课标引领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了语文教育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体系”的教育使命。
今年的高考,昭示着未来的高中语文,即将告别“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时代,大踏步地迈入“国事家事天下事”的担当时代。
无论是文本,还是文体,都会力求素养为基、家国为怀、担当为重、实用为先。
民族的复兴,必然需要新青年的崛起,而作为为国为民选拔优秀人才的高考,必将担此重任。
要求我们考生以更成熟完备的知识构架、更积极健康的思想意识、更敏锐细致的思维方法,更朴实厚重的情感积淀,紧跟时代步伐,迎接新时代的高考语文,做新时代的国家栋梁。
当然,高考语文也将继续坚持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试题更加注重学科真实情境设计,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挥学科优势,引导学生投身真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深入思考个人价值。
一、选材的广度与深度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材料选择,涵盖文化、人文、科技。
情理之中,又耳目一新。
在考查语文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多侧面、多角度地体现了人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和文学魅力。
叶嘉莹的《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源于教材,又深于教材。
作者叶嘉莹先生本身就是新时代的楷模,以生命奉献于中国当代教育教研事业。
高考选择叶先生的学术论文,本身就是时代的选择。
而杜甫更是于中国古典诗词、中国文人情怀有大贡献的诗人。
选文既利于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杜甫及其诗歌的成就,更助于考生思考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同时在阅读中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树立大国文化自信。
莫泊桑的《小步舞》,故事发生在法国,用一个法国大革命后期被时代淘汰了的小人物对于过时了的舞蹈的坚守,以微小的切口,剖析人物内心的波澜和脆弱,展现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和挣扎。
故事的时空虽然陌生,但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于变化中表现不变的人性,启发学生以更深广的心智,思考人生,认识自我。
高考作文2019范文全国卷2

高考作文2019范文全国卷2
2019年的高考作文是近几年来最具有挑战性的一次考试,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考试。
在本年度的高考中,有许多学生受到了全国一级作文的影响,因此,获得较高成绩的同学在仔细研究全国卷2的高考作文2019范文后,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考试中的各类试题以及如何答题。
在本次全国卷2的高考作文2019范文中,考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考试题目,一是要重点理解作文题目所描绘的特定场景,以便更好地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文章写作;另一方面,要着眼考试评分标准,从而根据考生的表达能力来确定文章的框架,选择最有利的写作方法,以达到更好的写作效果。
首先,考生要在文章写作中强调主题论述,即要重点强调文章主旨,如果提供的主题是围绕现实社会现象展开的话,那么考生可以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入手,结合自身的观点来细化论述,体现出自己的思想深度;如果提供的主题是围绕哲学理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则可以先粗略地介绍一下相关理论,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理解,深入剖析该理论,进而找出其中的启示。
其次,考生要注意文章结构的安排以及文章中所运用的语言,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既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又要突出自己观点的鲜明,可以使用一些典型的语言符号或表达方式来强调自己的观点,从而使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在文章的结尾处加上一句结束语,既可以总
结文章论点,也可以起到引导读者的作用,使文章有更好的收尾效果。
总之,本次高考作文2019范文全国卷2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写作优秀作文的指导,考生一定要将自身的思维与写作能力结合起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观点,用有力的言语将文章表达出来,以便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019年全国卷作文审题解析2卷教学文案

• 材料为我们展示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19年)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
年)的五个标志性历史节点:五四运动、新 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100周年、新 中国成立100周年,并突出了各自的历史意义。
而背景材料下的五个选择任务是与其相契合
的,这就提醒考生要上下勾连,代入情境, 体现“当事人”这一身份要求,阐发观点。
• 6.文体限制。材料下有“符合文体特征”的明确要求。考生要注 意每个任务后都有明确的文体限制,有演讲稿、有书信、有观后 感、有慰问信,写作时一定要符合各自的文体特征。
• 开放性 • 1.任务选择自由。材料中给出五个具体任务,考生可选择任何一
个进行立意,只要有所触动,都可入文。 • 考生可追溯历史,回到从前,书写那个时代人们的家国情怀;也
• 3.价值判断限制。材料隐含了命题人明显的感情倾向。这些标志 性事件体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 记录了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凝聚着人们对社会与国家的美好寄望。 这实际上暗示考生要从这些事件中感受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从 小我到大我,从个体到国家,注意与时代的联系,体现家国情怀、 民族自豪感。
参考立意
• 切题立意: • 1.国土沦丧,责任在肩,吾辈当自强。 • 2.国之新生,吾之大幸,迎接新时代。 • 3.科技兴国,拥抱世界,汇时代潮流。 • 4.百年征程,接力奋斗,奔向辉煌。 • 5.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英雄莫忘。
• 偏题立意: • 1.只突出青年学生的历史作用,未联系五四背景。 • 2.只突出对新时期的展望,未结合改革开放。
• 作文的情境性很强,考生需要将自己代入到所选择事件的具体 背景中进行写作。这提醒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熟识的背景、情境, 如此才能有话可说,也才可能成佳作。要注意每则任务前的具体 时间,如任务①:考生需要假设自己在1919年5月4日,面对当时 的历史背景、世界形势,体现出时代对当时学生的一种召唤、激 励,达成演讲的目的。而任务④则要求以当代青年的身份完成一 篇观后感,体现对五四运动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深刻思考,对国家 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限制性与开放性中舞蹈——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作文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作文解析大庆实验中学于帅在限制性与开放性中舞蹈考试作文兼具限制性与开放性。
限制性犹如城门与道路,进哪座城,走哪条路,指令尽在题目要求之中;开放性犹如进城方式,马车骡车、汽车跑步,呼朋唤友还是独来独往,任君选择。
具体而言,任务驱动型作文限制性清晰了然,多在写作要求中直接体现:体例、写作对象、写作者身份、写作目的……其他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同样不可忽略,如“选好一个角度”“综合材料立意”……此等限制,只要认真审题,自无偏跑之虞。
舍此之外,材料内容及讲述方式也内含限制性,这种限制性往往要从讲述倾向及关键词句中判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
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
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
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观察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作文题,我们会发现它的限制性如下:1.讲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民族实现伟大复兴(2049年)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五四运动成立100年,在讲述中突出了学的春天、强国有我、伟大复兴”是在写作内容指向上的限制。
2019年高考全国II卷满分作文欣赏

70年的风雷激荡,铸就了你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70年的大河奔流,涵养了你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70年的潮起潮落修炼了你处变不惊的非凡智慧。
70年,你告诉我们如何不忘初心,你引导我们走上富裕之路,你带领着我们走进新时代。
70年的历史并不算长,但你教会了我们坚强、睿智,教会了我们勇敢、担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站在这个历史与未来的时间的交接点上,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毫不退缩,肩负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将披荆斩棘,风雨兼程!
于是也想起了不久前刚开始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贸易战!记得曾有人说,美国如果真要打击中国,不用长枪大炮,一个小小的芯片就能搞定。一百年前的坚船利炮,一百年后的核心技术,此刻正值青春的我们,又该做何想?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是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追求权位与高薪?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我还小?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共同奋斗出来的。在革命年代,先烈们怀着一颗颗爱国心誓死保卫祖国,面对这鲜血淋漓的革命历史,就更应体会到新时代中国和平的不易、发展的艰辛。进入新时代,爱国主义有了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利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和团结最大多数人的新内涵,成为了指引奋斗方向的明灯。只有深爱祖国,才能甘愿为祖国奉献,奋斗中的青年人要坚定爱国情怀,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爱国报国的热血斗志投入祖国高质量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融入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中去,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019年高考全国II卷满分作文欣赏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点评:稳中求变
2019-06-07 14:32:37
重庆外国语学校童朝阳
2019年普通高考全国Ⅱ卷语文作文的命题仍保持了近几年的稳中求变风
格。
命题核心不变。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否在评价中得以体现,往往能从作文
的命题里找到答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要“坚持正确的政
治方向”,要“反映时代要求”,要“坚持继承发展”。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恢复高考、五四百年、新中国百年等等都满含着不同时代的个性和风貌,也串成
中国百年及更长时间发展脉络,课标理念明显。
命题思想明确。今年的作文命题继续延续“一点四面”的命题方向。引导考
生立德树人、继承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很明确的。而传统文化、依法治
国、创新精神和核心价值等则是考生在作文命题中可以找到的发散方向。2019,
对应着太多关键时间节点,传统、继承、发扬、创新都是理所当然的热点,虽在
意料之中,命题并不刻意回避,这是值得点赞之处。
命题新意明显。新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材新,今年选材既出人意
料又在情理之中,五四百年来发生的大事是师生乃至全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反倒
会因太“明显”而被忽略——出人意料就是新。二是形式新,多种身份、文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