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doc
4.1建筑形体及结构布置的规则性(3)

这些连梁在地震时遭到剪切破坏,是整个结 构能观察到的主要破坏。 分析表明:1.对称的结构布置及相对刚强的
联肢墙,有效地限制了侧向位移,并防止了
明显构构件的损坏;3.当连梁剪
切破坏后,结构体系的位移虽有明显增加,
但由于抗震墙提供了较大的侧向刚度,位移
量得到控制。
对抗震有利的建筑平面应简单、规则、对称;平面不能过于狭 长、长宽比不能过大;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不能过大、宽度不 能过小;不宜采用角部重叠的平面图形和细腰形平面图形。
平面过于狭长的建筑,在地震、风作用下,有可能出现楼板在其平面内 弯曲变形;在地震下有可能由于地震地面运动的相位差而使结构两端的 振动不一致,产生震害。(表4-1书本p106)给出了不同抗震设防烈度 时平面长宽比(L/B)的限值以及突出部分长度(l/Bmax,l/b)的限值, 表中符号见图4-4(p105)
结构体型收进会造成竖向刚
上部结构的质量大,扭转
度的不连续,在收进结构的
惯性矩就大,而结构下部
层间位移会有突变,竖向构
的平面尺寸小,造成结构
件的内力明显增大,对抗震
整体的抗扭刚度相对较小,
不利。
扭转效比较显著。
立面收进结构特点
立面外扩(悬挑)结构特点
结构构件沿高度布置应连续、均匀,使结构的侧向 刚度和承载力上下相同,或分段下大上小,自下而上连 续、分段逐渐减小,避免出现刚度或承载力突然变小的 楼层。
造成该结构严重破坏主要原因:与上部各层相比,首层的承载能力低很多、侧向 刚度小,为薄弱层和软弱层,致使地震时首层柱屈服、严重破坏,且塑形变形集中 在首层。
奥尔弗医疗中心主楼剖面图
1)采用规则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
建筑包括平面规则和竖向规则两个方面:建筑平面对称、简单,抗侧力结构构件平 面布置对称、均匀;建筑立面简单、体型自下而上不变或变化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 的截面尺寸和混凝土材料强度自下而上分段逐渐减小,侧向刚度沿竖向变化均匀,避 免形成薄弱层(或薄弱部位)及软弱层,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及塑性变形集中。
高层建筑分析报告

高层建筑分析报告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展示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它们不仅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还承载着众多的功能和社会意义。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设计、结构、功能和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特点。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高层建筑通常指的是高度较大、层数较多的建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
在过去,十几层的建筑可能就被视为高层建筑,而如今,几十层甚至上百层的建筑屡见不鲜。
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当时,电梯的发明为建筑向高空发展提供了可能。
美国的芝加哥学派在这一时期率先探索了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他们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为高层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中叶以来,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得建筑的高度和规模不断刷新纪录。
同时,高层建筑的设计也更加注重美学和环保等因素。
二、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1、外观设计高层建筑的外观设计往往具有独特的造型和风格,以吸引人们的目光。
有的建筑采用流线型的设计,减少风阻;有的则通过几何形状的组合,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同时,建筑的外立面材料也多种多样,如玻璃幕墙、铝板、石材等,既能起到装饰作用,又能满足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2、内部空间布局高层建筑的内部空间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功能的需求和人员的流动。
一般来说,底层通常设置商业、大堂等公共空间,中间楼层为办公或居住区域,顶层则可能设置观景台、餐厅等特殊功能区。
在空间布局上,要注重采光、通风和交通流线的合理性,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3、绿色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高层建筑的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采用节能的建筑材料、优化的空调系统、太阳能利用等措施,降低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周边设置绿化景观,改善微气候,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
高层建筑超限判别说明

高层建筑超限判别
4#楼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高度为25.40m,大于24m,属于高层结构,需做超限判别。
①建筑高度H=25.40<50.00m,为A级高度建筑,故本工程建筑高度没有超限。
②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最大为1.61(第 3层),大于1.2,且1.5<1.61<1.8,扭转不规则程度为Ⅱ类。
故属于扭转不规则。
③结构平面尺度:L/B=60.0/30.0=2.0<6.0;l/Bmax=2.0/60.0=0.04<0.35;l/b=2.0/22.0=0.1<2.0,故不属狭长、凹凸不规则。
④楼板第3层为大开洞,开洞面积774m2,为该层楼面面积的43%,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30%。
故属于楼板局部不连续。
⑤在地震作用下,由于X和Y方向本层侧向刚度与上层侧向刚度的比值最小值为
81.3%(第 3层),大于80%。
故不属于侧向刚度不规则。
⑥本工程没有柱不连续情况,故不属于竖向构件不连续。
⑦抗侧力结构X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为0.75(第 3层),等于75%;Y 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为0.78(第 3层),大于75%。
故不属于楼层承载力突变。
结论:由于4#楼共有②、④两项不规则,少于三项,故不属于超限结构。
高层建筑分析报告

高层建筑分析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崛起。
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高层建筑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其定义、特点、发展历程、设计要点、施工技术、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高层建筑通常是指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当建筑物的高度超过 24 米或者层数超过 10 层时,就可以被视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可以根据其用途、结构形式和高度等进行分类。
按用途可分为住宅、办公、商业、酒店等;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按高度可分为小高层(一般指 18 30 层)、中高层(一般指 30 50 层)和超高层(一般指 50 层以上)。
二、高层建筑的特点1、垂直交通需求大由于高层建筑的层数较多,人员和货物的垂直运输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高层建筑通常配备多部高速电梯,以满足人们快速上下楼的需求。
2、结构复杂为了承受自身的重量和风力、地震等外部荷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非常复杂。
需要采用先进的结构体系和高强度的建筑材料,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消防要求高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疏散和救援难度较大。
因此,高层建筑需要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并制定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4、能耗大高层建筑的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的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因此,在设计和运营过程中,需要采取节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三、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功能,高层建筑应运而生。
20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和克莱斯勒大厦等高层建筑成为了当时的标志性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研究及优化

高层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研究及优化摘要:在实际工程中理想的绝对规则、对称的建筑物几乎上是不存在的。
平面凸凹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不规则、竖向刚度不连续性、不规则属于平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不规则,对结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简要阐述判断高层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重要性及意义,分析了与高层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相关问题,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设计中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平面不规则性优化措施1.引言在实际的工程中理想的绝对规则的、对称的建筑物几乎是不存在的。
平面凸凹不规则性、楼板局部不连续或不规则、竖向刚度不连续及不规则性等都属于平面不规则的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的不规则,对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对于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判断,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为对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的判断,可以直接影响结构的建模、布置、薄弱楼层的判断是否准确、位移比例的控制,以及最后施工图设计。
从而影响到整个结构布置的是否合理、安全、经济等方面问题。
结构的对称性内含于建筑结构之中,它主要指建筑中抗侧力的主体结构要对称。
对称的建筑如平面对称的框架结构、筒中筒结构、筒体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框架结构等,是一般比较容易实现的结构对称性。
不对称的建筑如平面形状复杂的L 型、T 型、ㄅ型等建筑,以及楼梯间、电梯间偏于平面的一侧或一角的建筑等,但内含结构的基本对称仍是可以实现的。
结构的较大不对称、不规则,将引起结构在水平侧力(风荷载、地震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扭转变形,不利于荷载结构抗侧力,不利于非结构构件如填充墙、幕墙的正常工作,同时要招致结构耗材、成本的较大增加。
所以建筑物的主体对称性十分重要,要注意在尽可能条件下尽量予以满足,这点在建筑平面布置中尤需特别加以注意。
2.高层建筑结构不规则性有关的问题2.1 高层建筑结构的对称性及均匀性的体现(1)高层建筑主体抗侧力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刚度是比较接近的、变形特性也比较相似。
建筑物结构鉴定报告

报告编号:2020-**-*****公寓检测鉴定报告编写:检测:审核:批准:*********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月***日**公寓检测鉴定报告一、工程概况**公寓位于**省**市**县**镇**街**号,为八层(局部九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m2,建于****年。
为了解该楼的安全状况,***先生委托******检测有限公司对该楼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
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7首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8二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9三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0四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1五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2六、七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3八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4屋面层建筑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5二层至八层结构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6屋面层结构平面示意图(本页以下无正文)图1-17出屋面层结构平面示意图二、检测目的为确保该楼主体结构正常安全使用,受***先生委托,******检测有限公司于****对上述房屋进行了结构安全性鉴定。
三、检测依据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19);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3)《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标准》(JGJ/T 152-2019);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7)《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2015);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9)工程结构图纸资料及其它必要的标准、规范、图集、计算软件等;10)技术服务合同等。
四、检测内容根据该工程具体情况,确定以下检测鉴定项目:1)结构布置调查;2)建筑外观质量检查;3)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4)混凝土构件钢筋配置检测;5)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检测;6)结构顶点侧向位移检测7)结构安全性鉴定;8)鉴定结论。
高层房子质检报告

高层房子质检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一栋高层房子进行质检,并详细记录检查过程、结果和建议。
高层房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建筑,其结构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质检,我们将评估房子的建筑结构、电路系统、供水设备、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并提供改善建议。
2. 建筑结构质检2.1. 地基和基础检查地基和基础的目的是确保房子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
我们对基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使用工具测量地基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地基和基础情况良好,没有发现明显的结构问题。
2.2. 墙体和承重构件我们仔细检查了房子的墙体和承重构件,包括柱子、梁和楼板。
经过观察和测量,没有发现墙体有明显的倾斜或裂缝现象。
承重构件的结构紧密,没有明显的损坏或腐蚀。
2.3. 外墙和屋顶检查了房子的外墙和屋顶,包括防水层和外墙保温材料。
结果显示,外墙的抗风性能和防水能力良好,屋顶的防水层完好且有效。
同时,未发现屋顶漏水或渗漏的问题。
3. 电路系统质检3.1. 电源线路我们检查了房子的电源线路,包括供电箱、开关和插座等设备。
通过测试,电源线路工作正常,无短路或漏电的情况。
所有开关和插座都安装得牢固,并符合安全标准。
3.2. 照明设备对房子的照明设备进行了检查,包括灯具和开关等。
所有灯具正常工作,灯泡的亮度和颜色均符合要求。
照明开关方便易用,没有操作上的问题。
3.3. 强电设备对房子内的强电设备,如空调、电视等进行了测试。
所有强电设备均正常运行,无异常声音或故障。
同时检查了插座的电压稳定性,测试结果符合国家标准。
4. 供水设备质检4.1. 自来水供应我们测试了房子的自来水供应系统,包括水管、水表和水龙头等。
供水系统正常运行,水管没有渗漏或破损问题。
水表准确计量水的用量,水龙头开关流畅且无渗漏现象。
4.2. 排水系统对房子的排水系统进行了检查,包括下水道、排水管道和马桶等。
结果显示,排水系统运行良好,没有堵塞或漏水现象。
马桶的冲水效果良好。
5. 消防安全质检5.1. 灭火器和消防栓我们仔细检查了房子的灭火器和消防栓设备,确保其处于可用状态。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理论.docx

1 引言高层建筑高度的定义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
从高度和层数上来说,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世界各国规范和规定都不太一致。
按照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将层数超过(含等于)10层,或者高度大于等于28m的建筑称为高层建筑,而往往把其中高度在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又叫做超高层建筑。
现代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
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轻质高强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计算机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等,又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是现代工业和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1.1高层建筑的历史概况在世界范围,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的发展大约只有120年的历史。
1883年在美国芝加哥建成的11层的家庭保险大楼(Home Insurance Building)是近代高层建筑的开端,随后在芝加哥和纽约开始了大规模的高层建筑的建设活动。
到1931年在纽约建造了著名的帝国大厦(Impire State Building),共102层,381m高,这个高度使它享有“世界最高建筑”的美誉长达40年之久。
20世纪50年代之后,轻质高强材料的应用,新的抗风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使用以及新的施工机械的涌现,使得高层建筑得到了大规模地迅速发展。
1972年,纽约建造了110层,高410米的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 Twin Towers);紧接着一年之后,在芝加哥又建成了当时世界最高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高度达到443米,这充分标志着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随后,超高层建筑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1996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建成的石油双子大厦,88层,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高度达到了45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工程名称:西部城市某地块
子项目名称: A 栋办公楼
编制单位:深圳市某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
有限公司(公章)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四月八日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西部城市某地块
子项目名称 A 栋办公楼
建设地点西部某市
建设单位西部某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深圳市某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建筑面积 / 建筑占地面积m2/ m2 建筑主要功能办公、商业建筑分类二类设计使用年限50 年
建筑层数25F( 地上 )/1F (地下)
建筑高度
结构类型
基础形式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框架核心筒平板式筏形基础
丙类
7 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建筑物场地类别II类
抗震等级二级
地面粗糙度C
类
基本风压KN/m2
基本雪压KN/m2
结构计算软件及版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
部
PKPM(2010 版 )
二、绿建评价标准要求
1.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的要求,应对建筑结构形
体规则性进行判定,依据判定结果,赋予相应的评价得分。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378-2014 条文原文如下:
择优选用建筑结构形体,评价总分值为 9 分。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规定的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结构形体不规则,
得 3 分;建筑结构形体规则,得 9 分。
3.表 1:评分表
评价内容得分(满分9 分)
规则9
建筑不规则 3
形体特别不规则0
严重不规则0
三、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的判定
1.主要依据
《结构计算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2.依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的定义和判断不规则程度如下表:
表 2: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序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
1a 扭转不规则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参见偏心布置偏心率大于或相邻层质心相差大于相应边长15% 参见2a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大于相应边长30%等参见2b 组合平面细腰形或角部重叠形参见3 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小于 50%,开洞面积大于 30%,错层大于梁高参见
4a
相邻层刚度变化大于70%(按高规考虑层高修正
刚度突变
) 或连续三层变化大于
参见时,数值相应调整80%
4b
竖向构件收进位置高于结构高度20%且收进大于
尺寸突变
25%,或外挑大于 10%和 4m,多塔
参见构件间断上下墙、柱、支撑不连续,含加强层、连体类参见
6 承载力突变相邻层受剪承载力变化大于80% 参见
如局部的穿层柱、斜柱、夹层、个别构件错层或
7 局部不规则
转换,或个别楼层扭转位移比略大于等
已计入 1~6 项者除外注:深凹进平面在凹口设置连梁,当连梁刚度较小不足以协调两侧的变形时,仍视为凹凸不规则,不按楼板不连续的开洞对待;序号a、 b 不重复计算不规则项;局部的不规则,
视其位置、数量等对整个结构影响的大小判断是否计入不规则的一项。
表 3:具有下列 2 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 2 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序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备注
1 扭转偏大裙房以上的较多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扭转位移比大于表二之 1 项不重复计算
2 抗扭刚度弱扭转周期比大于 , 超过 A 级高度的结构扭转周期比大于
3 层刚度偏小本层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50% 表二之4a 项不重复计算
4 塔楼偏置单塔或多塔与大底盘的质心偏心距大于底盘相应边长表二之4b 项不重20% 复计算
表 4:具有下列某一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不论高度是否大于表1)
序不规则类型简要涵义
1 高位转换框支墙体的转换构件位置: 7 度超过 5层, 8 度超过 3 层
2 厚板转换7~9 度设防的厚板转换结构
3 复杂连接各部分层数、刚度、布置不同的错层,连体两端塔楼高度、体型或沿大底
盘某个主轴方向的振动周期显著不同的结构
4 多重复杂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和多塔等复杂类型的 3 种
注:仅前后错层或左右错层属于表 2 中的一项不规则,多数楼层同时前后、左右错层属
于本表的复杂连接。
表 5:其他高层建筑工程
序简称简要涵义
1特殊类型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和高层钢结构规程暂未列入的其他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结构,特殊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及超长悬挑结构,特大跨度的连体结构等
2大跨屋盖空间网格结构或索结构的跨度大于120m或悬挑长度大于40m,钢筋混凝土薄壳跨建筑度大于 60m,整体张拉式膜结构跨度大于60m,屋盖结构单元的长度大于300m,屋盖结构形式为常用空间结构形式的多重组合、杂交组合以及屋盖形体特别复杂的
大型公共建筑
注:表中大型公共建筑的范围,可参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4.本项目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分项判定表
同时具有下列三项及三项以上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序不规则类型指标计算结果规范要求规则性判
断
1a 扭转不规则扭转位移
≤规则比
1b 偏心布置偏心率0 ≤规则2a 凹凸不规则凹凸比0 ≤规则2b 组合平面无规则
3 楼板不连续有效宽度
1 ≥规则
比
4a 刚度突变层刚比≥规则4b 尺寸突变收进比0 ≤规则
5 构件间断无规则
6 承载力突变层抗剪比≥规则
7 局部不规则无规则
总体判断
不规则项数规范要求结论
0 < 3 规则
具有下列 2 项或同时具有下表和表 2 中某项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序不规则类型指标计算结果规范要求规则性判
断
1 扭转偏大扭转位移
≤规则比
2 抗扭刚度弱周期比≤规则
3 层刚度偏小层刚比≥规则
4 塔楼偏置偏心率0 ≤规则
总体判断不规则项数规范要求结论
0 < 2 规则
总体判断
不规则项数规范要求结论
0 < 2 规则
本工程不属于特殊类型高层建筑,不存在表 4 中一项不规则即超限的项次。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筑结构形体规则性判定为规则,评价得分为 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