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引信安全系统通用环境信息

鱼雷引信安全系统通用环境信息
鱼雷引信安全系统通用环境信息

引信设计与应用总结

1.引信的定义:引信是利用环境信息(如发射条件),目标信息(如散射特点)或按照事先设定的条件(如时间,指令等),在保证弹药平时和发射时安全的前提下,对弹药实施起爆控制,点火控制及姿态控制的装置。 2. 现代引信的主要功能有: (1)安全控制:保证引信在预定起爆时间之前不起作用,保证弹药在储存、运输、处理和发射中安全; (2)起爆控制:在相对目标最有利位置或时机完全地引爆或引燃战斗部装药; (3)命中点控制:修正无控弹药的飞行弹道或水下弹道,提高对目标的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 (4)发动机点火控制:控制带有两级发动机导弹的第二级发动机的点火,或控制火箭上浮水雷发动机点火。 3. 引信的组成: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能源装置、爆炸序列。 4.引信的作用过程:引信的作用过程是指引信从发射开始到引爆战斗部主装药的全过程。保险(目标信息或预定信息)、解除保险过程、发火控制过程、引爆过程。 5.引信获取目标方式:触感方式、近感方式、接受指令方式。 6.对引信的基本要求有: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性、引战配合性、环境适应性、抗干扰性、标准化经济性、长期储存稳定性。 7.引信设计一般程序包括:引信总体论证、引信方案设计、引信工程研制、引信设计定型、引信生产定型。 8.引信安全性设计的一般要求:勤务处理安全性、装填安全性、发射安全性(膛内安全性,炮口安全性)。 计算题: 1.有一离心保险机构,其离心销质量m=0.32g,起始偏心距r0=8mm,今用于K1=1000,K2=5000cm-1炮系统,求该离心销所受的最大后坐力和最大离心力。 解:因为m=0.32g r0=8mm K1=8000 K2=5000cm-1 ∴该离心销所受的最大后坐力为:FSM=K1mg=8000*0.32*10-3*9.8=25.088N 最大离心力为Fcm=K2mgr0=5000*0.35*10-3*9.8*0.8=12.544N 2. 有一膛内针刺发火机构,已知弹簧预压变形量λ0= 3.79mm~ 4.81mm,截击行程l1=2.491mm,截击抗力FR1=22N~25N,惯性体换算质量m1=1.25g取β=0.5,试求安全

潜艇武备鱼雷的方方面面

潜艇武备鱼雷的方方面面 李伟副教授是山东即墨人,1989年西北工业大学鱼雷制导专业毕业至今,一直活跃在我军潜艇鱼雷科研教学应用一线,成绩卓然。记者在潜院期间,也听到有关人员对李教授的赞美之词,所以我带着很仰慕的心情采访了他。 李教授有着胶东汉子特有的爽快大方。在记者略讲了一下采访意图后,他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 潜艇自从问世就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然是用于战争的,就必须拥有能打击敌方目标的手段,也就是潜艇的武备。最原始的潜艇武备是挂在艇外的炸药包。后来在美国南北战争出现了“撑杆雷”,有点像我军在革命战争期间使用的长竹竿送炸药包的情形。世界上最早的鱼雷是英国人发明的“白头鱼雷”,它航速6?7节,航程约600米,装8千克炸药,是世界上第一型可以自动推进的鱼雷。由于它没有自动导引装置,只是像打枪一样直来直去,所以也叫直航鱼雷。这种鱼雷后来衍生了许多后代,我国60年代开始生产的蒸汽瓦斯鱼雷,严格地讲也是“白头鱼雷”的后代。 两次世界大战中,潜射鱼雷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对战争的进程起了很大的作用。有关鱼雷的战史,贵刊的兵器“发烧友”们想来已经很熟悉了,我不再赘述了。

现在世界各国潜艇主动进攻型武备主要有三大类:鱼雷、潜射战术导弹(反潜、防空、巡航、反舰)和战略弹道导弹。鱼雷仍是潜艇的主战装备,缺它不可。有人提出:现代潜射导弹已经发展很完善了,鱼雷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应该说,潜射导弹是很先进了,但“金无足赤”,世界上十全十美的武器是没有的。潜射导弹的最大弱点就是它一发射出水,马上就会被敌方密布于海陆空天四维空间无所不在的侦察手段发现。战争期间,马上就会遭到敌方的迅猛反击,命运可想而知。而潜射鱼雷则可以实施隐蔽攻击,让敌方舰船和潜艇防不胜防。再者,从对舰艇攻击毁伤效果来讲,鱼雷的毁伤效果要比反舰导弹大得多。因为鱼雷攻击部位在舰船水下,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同时舰船水下部分易破难堵,而反舰导弹攻击部位则在舰艇上部,很难使舰船进水沉没,所以杀伤威力比鱼雷要差。反潜作战是各国海军的重头戏,美军也历来把反潜作战列为潜艇的首要作战任务之一。综合各国反潜作战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可以得出“潜艇是最好的反潜手段”。这就像人们常讲的“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一样的道理。而鱼雷正是最好的反潜武器,在这方面拥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潜射鱼雷的发展和潜艇的发展是同步的,有了现代化潜艇(常规动力和核动力)才能装载性能先进的鱼雷;反过来,先进的鱼雷也大大提高了潜艇的作战效能。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工业园区VOC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深圳市圣凯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介绍 1、项目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污染源的种类日益增多,特别是化工区、工业集中区及周边环境,污染方式与生态破坏类型日趋复杂,环境污染负荷逐渐增加,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同时,随着公众环境意识逐渐增强,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日益频繁,因此对环境监测的种类、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打造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已经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目前环保部力推的“气,水,土三大战役”的初步效果来看,下一步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则是对于现有治理设施和治理手段的检验。而对于三个领域治理效果的检验,依赖于全面有效的环境监测网络。 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的通知》提出建设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根据调研大部分企业具备简单治理技术,即将生产车间内生产工艺所产生的VOCs污染物通过管道集气罩收集后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以后进行排放,但园区内存在着有组织排放超标和无组织排放的问题,为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治理装置,减少无组织排放,建议园区部署网格化区域监控系统。 系统部署可提高各工业工园区污染源准确定位能力,同时快速直观的分析出污染源周边的相关信息,通过整合各类地理信息资源和环境保护业务资源,建立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数据库,将空间数据与动态监测数据、动态监管数据、政策法规数据等业务数据进行无缝衔接。为管理者提供直观、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提高环保业务管理能力,综合管理与分析的决策能力。同时根据业务应用的不同,对数据进行横向的层次划分,通过应用人员层次的不同,对数据进行纵向的层次划分,明晰信息的脉络,方便数据的管理。 2、建设依据 2.1相关政策、规划和工作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42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 《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61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体系重点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13〕3号)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环发〔2013〕20号)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环发〔2011〕112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2010-2020)>的通知》(环 〔2009〕15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 《关于印发<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的通知》(环发〔2010〕146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环发〔2009〕130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2013年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环办〔2013〕10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7〕67号) 《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7〕67号) 2.2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电影信息管理系统理系统

标准文案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RFID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 题目: 电影信息管理理系统的实现 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物联网工程2014级 姓名: jjzjcjzc 学号: csjkkcskl 指导教师: csjklks 2016年6月28日

目录 1 绪论 (1)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 1.1.1 系统功能设计 (1) 1.1.2 系统设计 (1) 2 相关技术及工具介绍 (3) 2.1 系统功能设计 (3) 2.2 用户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4) 2.2.1 界面及数据库设计 (4) 2.2.1 RFID串口设计 (6) 2.2.1 日志查看功能 (7) 附录 (9)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1 绪论 在现实程序开发中, 我们开发的最多,最广泛的还是一些各类型的数据管理系统,当然不同的系统有功能上的差异,数据库也不一样,但最主要,最常见的功能无外乎对数据的基本操作(增删改查)。该简易电影记录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影记录的各项操作。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影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处理的电影信息日趋加大。为了提高电影记录管理的管理水平,优化资源,尽可能的降低管理成本。电影记录管理系统是从电影的现状出发,根据电影记录管理的新要求进行开发设计,它解决了电影记录管理数据信息量大,修改不方便,对一系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花费时间长等问题,帮助电影管理人员有效管理电影记录信息。 1.1.1 系统功能设计 1:用户登陆实现登陆界面跳转主页面。 2:增删查改实现电影信息的增删查改。 3:连接RFID数据实现将RFID标签数据读入系统。 4:密码修改实现用户密码修改功能,完善管理安全。 5:日志查看用于记录和查看用户的系统登录和退出历史。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班级:工业08班 组长:刘强兵 组员:刘谦梁强 徐麟王子斌

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一、设计系统的目的与作用 1.1设计系统的目 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对质量管理思想的技术实现,通过将控制图技术运用于质量管理过程,以系统分析代替手工操作,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迅速获得连续、综合而且及时准确的多种信息。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辅助企业进行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研究和开发适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产品质量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质量管理,是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品质量管理自动化不仅有助于改进产品质量,而且还有助于降低消耗,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实施产品质量管理自动化能使管理者和操作人员更早地发现问题,从而更合理地制定生产及决策。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经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环境紧密相关。通过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图的分析和控制,从而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提高管理的便捷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1.2系统设计的作用 ⑴能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与缓慢变异,预防不合格品发生,从而降低生产费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⑵能有效地分析判断生产过程工序质量的稳定性,从而降低检验、测试费用,包括供货方制造生产中有效的控制图记录证据,购买方可免进货检验,同时,任能在叫程度上保持进货质量。 ⑶可查明设备和工艺手段的实际精度,以便做出正确的技术决定。 ⑷为真正的制定工序目标和规格界限,特别是对配合零部件的最优化确立了可靠的基础,也为改变未能符合经济性的规格标准提供了依据。 ⑸使工序的的成本成为了可预测的,并能以较快的速度和准确性测量出系统误差的影响程度,从而使同一工序内工件之间的质量差别减至最小,以评价,保证提高产品质量。 ⑹最终可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系统的原理与分析 2.1质控图的预防原理 (1)应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不断监控,当异常因素刚一露出苗头,甚至在未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能及时被发现,在这种趋势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起到预防的作用。

环境自动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_运维管理操作手册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运维管理模块 操 作 手 册 省环境保护局监测信息处 省环境保护局信息中心 2011年7月

目录 1.前言 (1) 1.1目的 (1) 1.2围 (1) 1.3运行环境 (1) 1.4如使用本手册 (2) 2.概述 (2) 3.操作手册 (2) 3.1系统登录 (2) 3.2在线监控 (4) 3.2.1首页 (4) 3.2.2实时信息 (5) 3.3运维管理 (8) 3.3.1 运维单管理 (8) 3.3.2日常运维 (13) 3.3.3比对数据 (19) 3.3.4汇总查询 (21) 3.3.5消息转发 (24)

1.前言 1.1目的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对全省污染源在线监控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操作平台,实现了省、市、县(区)三级联动,数据整合交换,为环境执法人员及管理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与管理平台,提高了操作人员及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为改善全省环境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操作手册详细介绍了《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各种服务程序、应用功能、具体操作法及相关问题解答,为使用人员实际操作提供指导。 1.2围 本手册的编写对象:《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1.3运行环境 本系统运行环境要求如下 系统使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操作系统 浏览器版本:IE7.0、IE8.0 系统安装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 server2003操作系统(含:.netframework2.0,IIS6.0)数据库:oracle10g 发布平台:tomcat5.5

1.4如使用本手册 1)按顺序阅读每一章。 2)根据目录中的索引词条选择性阅读。 3)建议您完整阅读本手册,以便整体把握与操作。 2.概述 《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是原在线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版本,解决了之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系统缺陷,操作不便及人工耗时等问题,并针对新的用户需求进行研发,如:环境质量和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处理,有效性数据审核等。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公效率,加强了省、市、县(区)三级部门的信息联动,为管理者的有效考核与管理提供了支撑。 3.操作手册 3.1系统登录 (1)在浏览器中输入相应的网址,启动系统时,显示登录页面如图3.1.1。

《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系统要求规范》

2—4 小量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危险性建筑设计安全规范 WJ 2470-1997 1 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从事火药、炸药、弹药、引信、火工品研究与应用的研究所、院校、试验场及工厂,在新建、扩建、改建小量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危险性建(构)筑物时,应遵循的安全技术要求。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研究所、院校、试验场及工厂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小量火药、炸药及其制品的各种危险性建(构)筑物的设计。 2 引用文件 GB50154—92 地下及覆土火药炸药仓库设计安全规范 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JB2—82 常规兵器发射或爆炸时压力波对人体作用的安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火药、炸药、弹药、引信及火工品工厂设计安全规范》1990年3月26日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3 定义 3.1 危险品 研制、加工、试验、拆分、销毁和存放的各种火药、炸药、弹药、引信、火工品、氧化剂的成品和半成品及其有燃烧和爆炸危险性的原材料。 3.2 危险性建筑 研制、加工、试验、拆分、销毁和存放危险品的场所,包括危险品研制实验室、研制工房、试验工房、生产工房、拆分工房、理化性能实验室、试验和销毁用构筑物及存放间(库)等。 3.3 小量火药、炸药及其制品 危险性建筑物内(抗爆和抑爆间室除外)炸药及其制品的存药量不超过50kg(下述炸药质量均指TNT当量),火药及其制品的存药量不超过100kg。抗爆和抑爆间室内炸药最大存药量不超过50kg。 3.4 整体爆炸 全部危险品同时发生爆炸。 3.5 总药量 危险性建筑内研制、加工、试验、拆分、销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危险品实际的存药量之和。 3.6 计算药量 危险性建筑内研制、加工、试验、拆分、销毁、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使用的,能一次同时爆炸或燃烧的危险品的最大药量。用于计算危险性建筑的内部距离和外部距离。 3.7 设计药量 危险品一次可能同时爆炸的最大药量。用于设计抗爆间室、抗爆屏院、抑爆间室和防护墙(板)。 3.8 危险等级 依据建筑内研制、加工、试验、拆分、销毁和存放的危险品,发生爆炸或燃烧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和危害程度,将建筑划分成不同的危险等级。 3.9 危险区 研制、加工、试验、拆分、销毁、运输与存放危险品的区域。

物联网智能化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 术》 综合报告 题目:智能环境与物联网技术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二О一六年六月 摘要

环境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而物联网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智能环境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技术对空气环境,海洋环境,河,湖水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通过构建全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检测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建立全国性的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依据。 关键字:智能环境物联网技术传感器

目录 1引言 (4) 1.1 物联网简介 (4) 1.2智能环境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4) 2需求分析 (4) 2.1智能环境功能需求分析 (5) 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1大气污染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2海洋污染监测子需求分析 (5) 2.2.3水质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4生态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5城市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3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6) 2.3.1可靠性需求 (6) 2.3.2开放性需求 (6) 2.3.3可扩展性需求 (6) 2.3.4安全性需求 (6) 2.3.5应用环境需求 (6) 3详细设计 (6) 3.1各环境监测子系统解决方案 (6) 3.2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结构图 (5) 3.2.1各子系统环境监测拓扑结构图 (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引信

引信又称信管,是指装在炮弹、炸弹、地雷等上的一种引爆装置。引信是利用环境信息和目标信息或平台信息,在预定条件下引爆或引燃弹药战斗部装药的控制装置或系统。引信包括有发火控制系统、安全系统、传爆序列和能源装置4个基本部分。最简单的例子爆竹的火药捻子即是最早的引信。 暂时引信一般分三大类:触发引信,近炸引信和所谓的执行引信。 触发引信的特点是碰着物体即起爆。它大都由击针、火帽、雷管、传爆药和保险机构等组成。有瞬发引信、短延期引信和延期引信三种。瞬发引信,是弹丸在将接近目标时,发生爆炸,目的是消灭敌人暴露在外有生力量和集团目标,如:油库、停车场、集结部队等;短延期引信,是弹丸进入碉堡、桥梁等工事内发生爆炸,目的是破坏敌人的重要工事目标;延期引信:是弹丸进入坦克、装甲车、混凝土工事掩体后发生爆炸,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近炸引信是指通过对目标出现周围空间物理场特性的变化感觉目标的存在,并在预定的位置适时起爆战斗部的一种引信,比如非常有名的响尾蛇导弹采用的就是近炸引信。 在引信的大家庭中,不属于上面两种的引信就是所谓的执行引信。比如时间引信就是执行引信中的很大一类,它是利用钟表、火道等原理在预定的时间起爆,如空炸炮弹、定时炸弹上的引信。 当然引信的分类也有其它的标准。如按配用的弹药分为:炮弹、迫击炮弹、火箭弹、导弹、手榴弹、航空炸弹、深水炸弹、地雷、水雷、鱼雷等引信。按配置在弹药的部位分为:弹头、弹底(或弹尾)、弹身引信,以及弹头激发弹底引爆引信等。按安全程度分为:隔离雷管型、不需隔爆型、隔离火帽型和没有隔离等引信。按引信的保险型:一、当引信处于保险状态时,传爆元件均不隔离开的,称为非保险型引信;二、将大帽与下一级传爆元件隔离开来的引信,称为半保险型引信;三、将雷管与下一级传爆元件隔离开来的引信,称为全保险型引信。 国外引信技术的发展。 1. 小口径弹用引信目前已出现的理想班组支援武器(OCSW)和理想单兵作战武器(OICW)分别在25mm 和20mm 口径引信应用了新技术,实现了以空炸功能为主的新功能,成为目前小口径弹药引信技术发展的前沿。对于在35mm 以下口径的小口径武器,随着技术的推进,已由原来的单独的子弹发展成具有完善功能的含引信在内的炮弹,可实现对目标的爆破毁伤等功能。由于小口径武器的空间限制,使其在结构上和功能上均需有独特性,才能实现以上目标。因此随之产生了为适应上述功能的小口径弹用引信的专门技术,主要包括有:计转数技术;二次集成技术;MEMS 技术;感应装定技术;感应供电技术;微型全电子安全系统技术;小型高可靠性雷管技术。 2. 迫弹引信迫击炮弹以其独特的弹道性能、方便携带发射等优点,在发射武器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我国部队装备中也占据一定的数量。迫弹以攻击地面有生力量为主,一直多配备机械触发或无线电近炸引信。目前国外研究机构为实现迫弹的高效能,已将INS 惯性制导技术以及GPS 制导技术、激光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到迫弹引信中,从两方面提高迫弹的作战效能,即通过实现迫弹的末段精确制导与近炸,从弹道和起爆点的控制上改善引信。在芬兰已出现NF2000 的激光近炸引信原型样机,通过引信头部的光学装置发射和接收激光脉冲信号,实现对目标的定距起爆,可将起爆距离控制在5 米以内,精度为1 米。我国在迫

引信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引信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引信专业又称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传感与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机电系统控制技术、系统硬件与集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培养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引信专业的特点是在广泛学习现代电子信息处理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与现代信息处理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较强的系统分析与综合能力,信息处理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计算机软硬件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电子信息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科研、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实验测试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军事、经济、科研和政府部门从事系管理工作。 引信的发展趋势是高安全性、高可靠性和高有效性,灵巧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低成本化,简称“三高三化”。 轻武器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

轻武器又称轻兵器,是枪械及其他由单兵或班组携行战斗的武器的总称。轻武器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大、种类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步兵作战武器。按照作战用途,轻武器可分为枪械系统、榴弹武器系统及特种轻武器装备。 轻武器专业方向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轻武器总体技术,轻武器总体技术是综合运用系统工程、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力学分析、价值工程等理论方法,以拟研发的轻武器战术技术指标为依据,提出拟研发的轻武器的组成、确定设计参数、确定工作原理、确定总体布局以及制定轻武器系统总体性能的检验、实验方法及规程与规范。 轻武器总体设计的主要方法: 1.武器工程理论与方法; 2.优化方法; 3.动力学分析; 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轻武器总体设计的主要特点有: 1.轻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成为重要的结构材料,构件的力学结构设计与局部强化、镶嵌技术应用广泛; 2.广泛应用多功能、多用途的部件设计; 3.产量大,社会存储量大,产品的改动应十分慎重; 4.特别注重人机工程设计。 火箭炮专业方向的主要特点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质量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论文范文—质量管理 质量是项目交付成果在使用期内直接或间接对使用者需求指标的满足情况。按照PMBOK2004的中的定义,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包括质量计划的编制、执行质量保证和执行质量控制。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质量管理包括项目质量启动、项目质量规划、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控制及项目质量的结束和收尾工作。 范文八 论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管理 【摘要】 本文以辽源市医疗保险市级统筹项目为实例,探讨了在项目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认为评审过程可交付物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让客户实时了解开发过程能进一步树立客户对项目成功的信心。提出以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实施质量保证活动、质量控制为工作流程来指导项目的质量管理,对于质量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本人在该项目中担任了开发方的项目经理,自始至终参与了整个项目的建设,自2009年11月项目启动至2010年10月验收,历时近1年,系统至今运行稳定,取得客户的好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项目成功的质量管理。 【正文】 辽源市各区县现运行独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区县间业务相互独立,医疗保险基金也独立管理,城镇职工或城镇居民只能到其所属的区县按照所属区县标准进行就诊.系统采用C/S构架,均为本人公司开发,已运行近8年。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和增强基金保障能力,结合辽源市实际情况,辽源市根据吉林省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了辽源市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增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调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坚持市级统筹、分级管理、

定额调剂;坚持统一参保政策、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管理方式。 客户要求业务上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系统集于一套系统,达到参保人员持医保卡能在全市所有医院和药店享受医疗待遇,考虑到各区县地理位置分布不集中等原因,部门决定此项目采用J2EE+SPRING2.0+EXT2.0框架进行开发.本部门主要有二大块业务,医疗保险业务和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业务现在主要采用PB9.0+Oracle10.0开发的C/S系统,而农村合作医疗则是采用J2EE+Oracle10.0开发的B/S系统,二大块业务相互独立,从事医疗保险业务开发和维护的人员不懂J2EE技术,而从事农村合作医疗开发和维护的人员不懂医疗保险业务,形成了“懂业务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业务”的局面,完成客户要求的2010年9月1日试运行的任务困难非常之大。 在项目启动阶段,公司领导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会议。会议上,领导介绍了项目的前景以及项目的重要战略意义等。因运行近8年的C/S系统本人一直负责系统的维护与升级,对业务及客户关系都比较了解,会议上任命本人为项目经理,并对相关权限进行了授权,会议结束后本人便开始制订项目计划,计划中明确了项目的总体技术解决方案、项目全生命周期和相关阶段、项目过程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方法、变更流程和变更控制委员会以及进度计划等。因此次项目的试运行时间已被客户定性为硬性指标,所以在项目概括性进度安排上本人采取了倒推方式制定了项目进度计划。下面根据部门人员业务和技术的实际情况,论述一下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望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为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好的保证质量,在项目启动后本人组织编制了质量管理计划.计划中确定了质量标准和目标、质量管理小组、质量责任制、质量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制度以及质量检查程序.比如,质量过程控制中包括如下内容:1.编码规范.参照公司>,安排系统构架师每周进行抽查;2.测试控制流程⑴建立BugfreeBug管理系统,定义Bug处理流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水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 文章出处:北京安恒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万众华 引言 水环境是对应于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地质环境而言的陆地水域环境,是河流、湖泊、水库、河口湾和天然地下水体的总称,水资源是水环境的主体,管理、配置和保护水资源,必须放眼于宏观水环境。 我国目前面临的水环境恶化的情形十分严重,甚至已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河流枯萎、河口淤积、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水质型缺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海水入侵等等水环境问题,大多是人类违反自然水循环规律的活动,长期处于失控状态而造成的。 水利部门作为国家水行政的主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执行传统的水利任务:防汛、抗旱、水利水电建设与运行、河道整治、水资源配置等与自然水旱灾害作斗争,兴水利,避水害;另一方面,更要勇于进取、与时俱进,研究、关注、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诸多水环境问题,这是国家赋予水利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保护水资源的职能。 为依法行政、监督、管理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预防水旱灾害,水利水文部门必须执行统一规范、质量控制、计量认证等程序在严格的技术质量管理条件下收集、掌握水资源基本信息,主要包括: 1.水量:水位、流速、流量 2.降水:降雨量、蒸发量 3.泥沙:底质、悬浮质、输沙量 4.水质:地表水、地下水、降水水质,沉降物、水生物、主要排污口的水质、入河口的水质 在诸多的水环境状况的要素中,首先就要客观、科学、公正地监测、评价水资源质量这个首要表征,同时做到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配套,水文部门要为国家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快速、准确地提供水质动态信息,提出保护和改善的建设意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采用多样方式面向社会展开全方位服务。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水文部门作为国家水信息的收集、分析、管理的主管机构,制定了全国水质监测规划、完成了水环境监测中心的国家计量认证、监测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监测手段优先提高水质监测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和自动测报能力,在站网布局上加强了省界水体、入河排污口、大型引水工程、重要供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基本形成了历史长久、样本代表性典型、系统完整、水量水质配套、数据准确可靠、资料可比的水环境监测信息体系,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实施监督管理、做好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前,水利部门已经建立了以251个水环境监测中心为核心、3240个水质站为基础、覆盖全国江、河、湖、库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网络体系:(见附表1) 如何将现有条件下的水环境水质监测系统得到的实时、巨量的监测数据及时、有效地采集、存储、分析、报告、预测、公布,真正使之成为为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考量、执法的依据、管理的标准,这就成为了水文部门的当务之急。

信息管理系统笔记

第一章 1.管理信息的定义 :管理信息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为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 2.信息系统的定义: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面向管理,利用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应用三大要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内涵,从而形成系统性,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 4.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面向管理决策、综合性、人机系统、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第二章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原则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原则:用户参与;先逻辑后物理;自顶向下;工作成果描述标准化原则;充分预料可能发生变化的原则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开发人员通过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开发原型系统运行之后根据用户意见再进行进一步修改,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特点:遵循了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够有效得提高对中系统的质量;缩短了用户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了最新的软件开发工具,使软件开发的时间、费用大大的减少,效率、技术等方面都大大的提高;将系统调查、分析和设计合二为一,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第三章 诺兰阶段模式。第一阶段是初装阶段。初装阶段是指单位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第二阶段为蔓延阶段。信息管理从少数部门扩展到多数部门,并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使单位的事务处理效率有了提高。第三阶段是控制阶段。第四阶段是集成阶段。第五阶段是数据管理阶段。第六阶段是成熟阶段。 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对 MIS 建设的指导意义。诺兰模型和米歇模型是衡量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时,都应首先明确本组织当前处于哪一发展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 MIS 的建设。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 方法。他主要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自上而下的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的设计系统一支持目标。在企业系统规划法中有个重要概念,即企业过程,是指企业逻辑上相关的一组策略或活动的集合,是整个企业管理活动中独立性较强的单元。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SST)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 ,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等组成。 关键成功因素法(SET)所谓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和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组织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步骤: 1 了解企业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2 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因素。 3 确定关键因素 4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 第四章 1:按照结构化方法严格划分工作阶段,应遵循“先逻辑,后物理”的原则 2::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开发应用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来自实现开发任务的迫切性,而可行性则取决于实现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 3:可行性分析的定义:是从技术,经济,社会和人员等方面的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以最终确定整个醒目是否可行。 4:可行性分析的步骤:( 1)明确系统的规模与目标( 2)明确用户主要信息需求( 3)提出拟建系统的初步 方案( 4)审查新系统( 5)提出并评价可能的替代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6)给出该项目做还是不做的

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

安全性 □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威胁 任一系统,不管它是手工的还是采用计算机的,都有其弱点。所以不但在信息系统这一级而且在计算中心这一级(如果适用,也包括远程设备)都要审定并提出安全性的问题。靠识别系统的弱点来减少侵犯安全性的危险,以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提供满意的安全水平,这是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做得到的。 管理部门应该特别努力地去发现那些由计算机罪犯对计算中心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所造成的威胁。白领阶层的犯罪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存在于某些最不可能被发觉的地方。这是老练的罪犯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犯罪行为,而且这种犯罪行为之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普遍。 多数公司所存在的犯罪行为是从来不会被发觉的。关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任何统计资料仅仅反映了那些公开报道的犯罪行为。系统开发审查、工作审查和应用审查都能用来使这种威胁减到最小。 □计算中心的安全性 计算中心在下列方面存在弱点: 1.硬件。如果硬件失效,则系统也就失效。硬件出现一定的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预防性维护和提供物质上的安全预防措施,来防止未经批准人员使用机器可使这种硬件失效的威胁减到最小。 2.软件。软件能够被修改,因而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严密地控制软件和软件资料将减少任何越权修改软件的可能性。但是,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由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修改软件的可能性。银行的程序员可能通过修改程序,从自己的帐户中取款时漏记帐或者把别的帐户中的少量存款存到自己的帐户上,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其它行业里的另外一些大胆的程序员同样会挖空心思去作案。 3.文件和数据库。公司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始材料。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文件和数据库可以说是公司的命根子。例如,有多少公司能经受得起丢失他们的收帐文件呢?大多数机构都具有后备措施,这些后备措施可以保证,如果正在工作的公司数据库被破坏,则能重新激活该数据库,使其继续工作。某些文件具有一定的价值并能出售。例如,政治运动的损助者名单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所以它可能被偷走,而且以后还能被出售。 4.数据通信。只要存在数据通信网络,就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有知识的罪犯可能从远处接通系统,并为个人的利益使用该系统。偷用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存在这种可能性。目前已发现许多罪犯利用数据通信设备的系统去作案。 5.人员。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同样要更加注意那些租用灵敏的信息系统工作的人。某个非常无能的人也能像一个本来不诚实的人一样破坏系统。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分为物质安全和逻辑安全。物质安全指的是硬件、设施、磁带、以及其它能够被利用、被盗窃或者可能被破坏的东西的安全。逻辑安全是嵌入在软件内部的。一旦有人使用系统,该软件只允许对系统进行特许存取和特许处理。 物质安全是通过门上加锁、采用防火保险箱、出入标记、警报系统以及其它的普通安全设备就能达到的。而作为联机系统的逻辑安全主要靠“口令”和核准代码来实现的。终端用户可以使用全局口令,该口令允许利用几个信息系统及其相应的数据库;终端用户也可使用只利用一个子系统或部分数据库的口令。 □安全分析过程 大多数公司的办公人员询问关于信息和计算中心的安全时,往往问“一切都行了吗?”其实他们应该问“对于信息和计算中心的安全,我们应该做什么?”。 用户管理人员应该与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定期地共同研究,进行安全分析,这种安全分析为各方都愿意接受。简言之,这种安全分析意指决定要多大的一把“挂锁”。遗憾的是,某些公司乐意承担巨大的风险,但又侥幸地希望不要出现自然灾害或预先考虑到的祸患。“难得出现”并不等于“永不出现”,关于这一点某些公司发现得太晚了。 在进行安全分析的过程中,用户和信息服务人员要切实地审估几十种安全项目清单是否

俄罗斯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

俄罗斯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 “库尔斯克”号事故后的2002年7月26日,俄罗斯总检察长乌斯季诺夫宣布,鱼雷装置中易燃物过氧化氢泄漏并引发爆炸是该艇沉没的原因。当时,艇上人员正准备发射首部被称为“胖姑娘”的65—76型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由于作为燃料的过氧化氢从鱼雷上一个微小的裂缝泄露,导致鱼雷发射装置发生爆炸,使鱼雷舱内温度升至2000~3000C。2分钟后,潜艇内存放的其它鱼雷发生第二次大爆炸,最终导致潜艇沉没。库艇事件后,俄海军将具有650毫米鱼雷发射管的各型潜艇上装备有过氧化氢及煤油为燃料的65—76型鱼雷全部撤换为其它燃料的650毫米鱼雷,因其高速、远程和大威力依旧是敌方航母、大型水面舰的巨大威胁,所以俄罗斯还在不断对其进行改进,甚至推出出口型。随着印度租借阿库拉级核潜艇,印度海军或许也将拥有这型超大口径鱼雷,这也是我们极其关注这一型鱼雷的原因。 航母克星 由于航母编队有极强的对空、对海防御能力,故从空、海发起攻击通常很难奏效,往往需要靠潜艇隐蔽接近目标、在远距离发射重型自导鱼雷,才能重创或山沉航母这样的大家伙。650毫米超大口径、大爆破威力的远程重型热动力鱼雷,就是苏联在冷战时期研制的专打航母的鱼雷。我们耳熟能详的各国海军装备的重型鱼雷的口径多为533毫米,而苏/俄的650毫米口径堪称世界之冠,由于增大了鱼雷的直径和长度,使战斗部的装药量、燃料舱的燃料装载量都得到显著增加,大幅度提高了鱼雷的航程和爆破威力。因此,它也成为苏/俄海军武器库中的杀手锏,对敌方航母编队构成巨大威胁。 超大口径65型热动力鱼雷 65.73型超大口径鱼雷是苏联研制的第一型650毫米超大口径鱼雷母型雷,由著名的水中兵器研究中心——圣彼得堡中央水动力仪表所研制,于l973年装备部队。 该雷受到口本在二战期间使用过的93式系列多型、大口径反舰龟雷的启发。在充分考虑运输、装卸、维护保养及潜艇首舱空间大小等因素后,最终优化选定了650毫米直径,这与ss—N一16远程反潜导弹的直径一致,有利于实现鱼雷发射管的一管多用。为加快研制进度,该雷以l 960年代研制的53—65M型蒸汽瓦斯热动力鱼雷为基础进行研制。53—65M 型鱼雷采用涡轮机,使用煤油及过氧化氢为燃料, 航速70/44节,航程l2000/22000米,是当时号称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鱼雷。65—73型鱼雷是装有核战斗部的专用核装药直航鱼雷,由苏联V一Ⅱ型攻击型核潜艇携带,在艇首上方保留了2具533毫米常规鱼雷发射管,而将下排的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巾靠中线面的2具换装成650毫米的专用发射管,发射管长度也由8米增加到11米,为此,整个首舱的结构布局也进行r改装。65—73型鱼雷主要用来攻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及重要岸基设施,其直径为650毫米,长ll米,航速为50节,航程可达50千米,与53—65M鱼雷一样,也以煤油和过氧化氢为燃料,使用涡轮发动机。 该雷的总体性能、航行特性、热动力推进及爆破威力等综合性能指标都远远优于日本的93式系列610毫米大口径鱼雷,特别是其核威慑力更是无法相比,其核装药的核能足以摧毁一个航母编队及沿岸的一个大型港口和基地。核装药鱼雷的出现,构成了一种新的核成慑

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3.0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3.0版—用户手册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3.0版 用 户 手 册 2014年8月

目录 1.前言 (1) 1.1目的 (1) 1.2范围 (1) 1.3运行环境 (1) 2.平台详解 (1) 2.1系统登录 (1) 2.2在线监控 (3) 2.2.1实时信息 (3) 2.2.2监控信息 (4) 2.2.3监控管理 (9) 2.2.4数据查询 (12) 2.3运维管理 (13) 2.3.1设备维护 (13) 2.3.2设备维护 (14) 2.3.3实样校验 (14) 2.3.4校准 (15) 2.3.5故障运维 (15) 2.3.6生产负荷 (15) 2.3.7运行维护月报 (16) 2.3.7企业排放月报 (16) 2.4数据审核 (17) 2.4.1监督考核 (17) 2.4.2监控排放月报 (19) 2.4.3有效性审核统计 (20) 2.5数据应用 (21) 2.5.1站点报表 (21) 2.5.2区域性报表 (25) 2.6系统管理 (27) 2.6.1站点管理 (27) 2.6.2权限管理 (29) 2.6.3参数管理 (31) 2.6.4 其它参数管理 (32) 2.6.5日志 (33)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3.0版—用户手册 1.前言 1.1目的 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3.0平台是在2.0平台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系统平台升级,该平台增加了运维管理模块,数据审核模块,数据有效性状态判定等功能,更贴近环保在线工作人员日常监督管理。该用户手册分模块详解3.0版系统的功能,方便实际操作人员使用。 1.2范围 本手册的编写对象:《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系统3.0版》的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1.3运行环境 浏览器环境:ie8及以上 视频浏览需安装控件 2.平台详解 2.1系统登录 (1)在浏览器中输入以下系统地址:http://10.33.106.191:8080/zxjk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