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场景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研究综述_李泰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分析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分析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发展分析【摘要】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包括移动性管理、信道分配与调度、信号传输与接收、安全与保密等方面。

首先介绍了该系统的概述,然后详细探讨了各项关键技术。

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通信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总结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对于提升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推动相关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移动性管理、信道分配、信号传输、安全与保密、总结分析、未来发展、研究成果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移动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和普及,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显得尤为重要。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是指在高速列车上实现信号传输和数据通信的系统,为乘客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同时为列车运行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而要实现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良好运行,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则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通信的需求,提高高速列车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文将重点对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发展进行分析,探讨移动性管理技术、信道分配与调度技术、信号传输与接收技术以及安全与保密技术的应用,以期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移动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系统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张和运营速度的提升,乘客在列车上需要进行高效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可以提高乘客的通信体验,促进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GSM—R移动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GSM—R移动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

GSM—R移动通信系统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我们知道在一些专属的领域,进行通讯必须使用一些专用的通讯方式,比如飞机使用的导航系统就和我们平常用的导航系统在功能,频率上都是不同的;再说到火车,其实也是一样的,列车使用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就和我们生活中的不大一样,火车使用的就是GSM-R这样的一个通讯系统。

本文就是针对GSM-R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GSM-R的使用也谈了谈GSM-R在现在的高速铁路中的运用。

GSM-R;高速铁路;调度;无线通讯一、前言我们几乎都坐过火车,但是似乎都会发现,有时候我们的火车在某些路段的时候只有一条铁轨,但是从来也没有发生过撞车;我们也发现,铁路每个站都是很繁忙的,每天在铁路上运行的列车那么多,如何来保证这些列车正常的运行,可定是花费了不少的功夫的。

但其实,GSM-R移动通讯系统就是能够来很好的保证列车系统正常运行,能够保证列车与调度,列车和乘客很好交流的一个先进系统,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这样的一个系统有一些了解。

二、铁路GSM-R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述GSM-R就是铁路使用的专属的移动通讯系统,是一种专用的信号传输系统。

主要就是把铁路的通讯系统也民用的信号区分开来,避免民用的通讯系统对于铁路运输调度的影响。

GSM-R的运用有效的提高了铁路运输系统的调度能力,对于铁路运输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到了今天GSM-R更多的是体现着一种数字化传输的功能,在铁路调度中,能够很好地跟踪列车的位置,能够很好地进行列车的管理,然后GSM-R还有呼叫的功能,可以运用到列车广播系统中;对于乘坐如今火车的人来说,GSM-R还有了旅客电话的功能,能够运用GSM-R进行无线通讯有了更多的人性化。

当然还有一个功能并不能忽视,那就是在铁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出现故障的时候GSM-R也能为搜救起到有效的作用。

这一切都是靠GSM-R移动通讯技术的数字化功能来起作用的。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GSM-R移动通讯技术的起源不是中国,而是西方一些发达的国家,毕竟火车也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带进中国的。

LTE系统的切换及高速铁路环境下的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

LTE系统的切换及高速铁路环境下的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

LTE系统的切换及高速铁路环境下的改进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随着移动通信不断普及和发展,用户对于通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在高速铁路上,由于列车高速行驶和信号遮蔽等因素的影响,对通信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切换及性能进行改进与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二、课题意义本课题旨在研究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切换及性能优化问题,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 针对高速铁路环境下的信号遮蔽和干扰等问题,优化LTE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提高用户体验。

2. 研究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切换问题,提高切换效率和成功率,保证用户通信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分析LTE系统在高速列车运行状态下的各项性能指标,对系统进行改进优化,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 研究前沿技术:分析和探究目前国内外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系统改进提供理论支持。

2. 现场测试实验:通过实地调研和试验,对LTE系统在高速列车运行状态下的信号质量、覆盖范围、切换效率和容量等指标进行测试和评估,获取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优化: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所在,并进行优化改进,加强系统稳定性和容错性,提高网络传输速率。

四、预期目标本课题预期达到以下三个目标:1. 从理论上提出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切换及性能优化方案,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和实践指导。

2. 研究高速列车运行状态下LTE系统的实际情况,为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改进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3. 从实验数据中分析和总结出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推动LTE系统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PPT课件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PPT课件
分析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现状和 存在的问题。
探讨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 未来发展方向。
提出加强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建设和管 理的建议。
02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功能
系统定义
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是专门为铁路运输生产服务的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主要 提供列车调度、铁路公务、应急抢险以及旅客服务等移动通信业务。
运营管理模式及流程优化
01
02
03
运营管理模式
采用集中管理、分级负责 的模式,确保系统高效运 行。
流程优化
针对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 节,如故障处理、设备巡 检等,进行优化,提高工 作效率。
标准化管理
制定统一的运营管理标准, 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标 准化。
维护保养策略及成本控制
维护保养策略
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 包括定期检查、预防性维 护等措施,确保设备处于 良好状态。
当前阶段
目前,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形成了以GSM-R系统为主、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为辅的格局;同时,随着 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正朝着更高速度、更大容量、更低时延的方向发展。
03
关键技术分析
无线通信协议与标准
GSM-R
基于GSM的铁路无线通信系统,满足列 车调度和列车控制等业务需求。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和智能化铁路建设的推进, 对铁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的要求越来越高。
研究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 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 于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铁路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已经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高速铁 路、山区铁路等特殊环境下的应

高铁环境下LTE的切换研究

高铁环境下LTE的切换研究

高铁环境下LTE的切换研究作者:黄欣荣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3年第09期摘要:由于LTE系统采用扁平化的网络架构和精简的信令流程,大大减小了用户面的传输时延和控制面的时延,我们可以采用LTE技术来对高速铁路进行专网覆盖,提供稳定的高速宽带传输系统。

因此本文对高铁环境下LTE的切换解决方案进行研究,来满足高速铁路环境下LTE切换的要求。

关键词:高铁;LTE;切换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一、引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为了满足高铁旅客对于数据通信和数字娱乐的通信需要,在高铁车厢内应能够同时支持WiFi、3G、2G等无线通信技术制式,使得我们可以使用专网覆盖的方式,达到更好的覆盖效果,为高铁的旅客提供高速的数据通信服务。

二、高铁环境的特征和对切换的影响由于高速铁路列车的运行速度比较高,当高速铁路列车在35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速度运行时,在3GHz的载波频率下,最大多普勒频移将达到1kHz以上。

更加恶劣的是多普勒频移是时变的,尤其是当列车与基站间的距离较近时。

列车运动速度的提高导致的较大时变多普勒频移和信道的多样性结合导致信道的动态衰落特征更加恶劣,给通信带来了很多问题。

问题主要如下有:(1)车体穿透损耗大;(2)高速带来的频繁切换;(3)小区重叠区难以满足切换和重选的需求;(4)高速带来的多普勒效应难以克服;(5)复杂的电磁环境。

三、针对高铁问题的切换解决方案(一)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方案为解决高速铁路通信的覆盖方案,可以采用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是在高铁车厢内支持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制式(如2G/3G、WiFi),车厢到路边的数据传输系统采用TD-LTE技术的通信系统。

系统共分为车载子系统,地面子系统和核心网三个部分。

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当今高速发展的时代,高速铁路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

而在保障高速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众多技术中,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为高速铁路量身定制的一套通信解决方案。

它就像是一条无形的信息高速公路,确保列车上的工作人员、控制系统以及乘客之间能够顺畅、快速、准确地进行信息传递。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为什么高速铁路需要专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极快,这就对通信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在面对高速移动的场景时,往往会出现信号中断、延迟、数据丢失等问题。

想象一下,如果列车驾驶员与调度中心之间的通信出现了故障,无法及时获取前方路况信息或者接收指令,那将会给列车的运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再者,高速铁路上还有大量的设备需要实时监控和控制,比如列车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车门系统等,这些设备的数据传输也必须稳定可靠。

此外,随着人们对出行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乘客在列车上也希望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如流畅的上网、视频通话等。

那么,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呢?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站系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在铁路沿线,会设置一系列的基站,这些基站就像一个个接力站,确保列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始终能够接收到稳定的信号。

基站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经过精心设计和优化,以适应高速铁路的特殊需求。

核心网则负责对通信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

它就像是一个中央大脑,管理着整个通信网络的资源分配、数据路由等工作,确保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

终端设备包括列车上的车载通信设备以及工作人员和乘客使用的移动终端。

车载通信设备与列车的控制系统紧密相连,能够实时传输列车的运行状态数据,并接收来自外部的指令。

而乘客使用的移动终端则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系统,满足他们的通信和娱乐需求。

为了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速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还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

高速铁路LTE-R改进切换算法的研究

高速铁路LTE-R改进切换算法的研究

高速铁路LTE-R改进切换算法的研究
陈鹏;米根锁;罗淼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18(062)005
【摘要】针对高速铁路中 LTE-R越区切换对切换时延和切换成功率的严格要求,以3GPP TS 23.401协议中的A3事件判决公式为基础,利用滤波中的测量周期Tm对触发时延进行计算,并结合列车的运行速度,对传统切换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对改进算法进行仿真,得到最佳切换参数.最后对两种算法采用相同的基站布置进行仿真比较,得出传统算法在列车运行速度超过205 km/h时,无法满足我国无线通信系统对越区切换成功率99.5%以上的要求,而改进后的算法在速度达到400 km/h时,切换成功率为99.6%,仍满足此要求.
【总页数】5页(P150-154)
【作者】陈鹏;米根锁;罗淼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铁道技术学院,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8;TN929.5
【相关文献】
1.基于实时动态迟滞的LTE-R切换算法优化研究 [J], 杜涛;陈永刚;李德威
2.基于速度触发的提前切换算法在LTE-R中的应用研究 [J], 米根锁;马硕梅
3.基于功率-距离的LTE-R切换算法优化研究 [J], 陈永刚;杜涛;王攀琦;戴乾军
4.基于IGWO-RBF的LTE-R切换算法研究 [J], 苏佳丽; 伍忠东; 丁龙斌; 刘菲菲
5.基于位置信息与波束赋形辅助的LTE-R切换算法研究 [J], 王瑞峰;席皓哲;姚军娟;吝天锁;郭博迪;臧浩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解析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解析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分析解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高速铁路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

而与之相伴的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稳定的通信服务。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面临着一系列独特的挑战。

首先,高速列车的快速移动导致频繁的小区切换,这对通信系统的无缝连接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当列车以数百公里的时速行驶时,在短时间内就会跨越多个基站覆盖区域,如果切换不及时或不顺畅,就会出现通信中断、信号不稳定等问题。

其次,高速列车的金属车体对信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

这意味着车内的信号强度会大幅减弱,影响通信质量。

为了克服这一障碍,需要采用特殊的天线设计和信号增强技术。

再者,高速铁路沿线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山区、隧道、桥梁等。

这些特殊地形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阻碍和干扰,进一步增加了实现稳定通信的难度。

近年来,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速铁路移动通信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标准和技术方面,LTER(长期演进铁路)和 5G 技术逐渐成为主流。

LTER 基于成熟的 LTE 技术,针对铁路应用进行了优化,提供了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延迟。

5G 技术则凭借其超高的带宽、超低的延迟和大规模连接的特性,为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例如,通过 5G 网络可以实现高清视频通话、实时列车监控以及智能运维等应用。

在网络覆盖方面,运营商加大了对高速铁路沿线的基站建设和优化力度。

通过合理规划基站布局、采用高增益天线和波束成形技术等手段,提高了信号覆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同时,还利用分布式天线系统和中继站等技术,解决了信号盲区和弱区的问题。

在终端设备方面,专门为高速铁路设计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断涌现。

这些设备具备更好的信号接收能力和抗干扰性能,能够在高速移动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通信连接。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就,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不同地区和运营商之间的网络覆盖和服务质量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66·
第 48 卷
李泰,李烨:高速铁路场景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研究综述
第5期
率、降低切换延时、降低切换丢包率,而针对切换流 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化。
1 越区切换
越区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
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
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
Abstract:The fast and fully - enclosed high - speed train brings a big challenge to the performance of hando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thus resulting in a direct influence on user experience. Firstly, the concept of handover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iscussed,and the confronted problems by handover in high - speed railway scenario are also presented. Then,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re reviewed,including the optimization of network architecture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measurement,parameter setting,executive stratagy,data transfer in handover process. And fi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group handover scheme is a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deserving of public attention. Key words:high - speed railway;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ndover
的覆盖 范 围 对 TTT 的 影 响,TTT 可 如 下 计 算 上 报
周期:
Ts
=
R - x0 v·N
(7)
其中,Ts为上报周期,R 为基站覆盖半径,x0 为初始 位置,v 为列车速度,N 为切换决策次数( 统计量) 。
文献[22]将基站覆盖区分为重叠区和非重叠区,中
继基站根据信号质量可判断当前是处于重叠区还是
的特定小区偏置,Off 时间 A3 偏置参数。移动台无
线资源控制层进行层 3 滤波后向服务基站上报测量
结果。层 3 滤波采用一阶滞后滤波法:
Fn = (1 - α) Fn - 1 + αMn
(3)
α = 1 /2k/4
(4)
其中,Fn 为层 3 滤波结果,α 为层 3 滤波系数,Fn - 1 为前一次层 3 滤波结果,Mn 最新测量结果,k 为基 站下发的测量滤波因子。
天线立即正常执行切换,中继基站选择尾部天线进 行数据收发。如果首部天线切换成功,则首部天线 进行数据收发,而尾部天线进入基站覆盖区域后直 接与源基站断开连接并同步到目标基站。如果首部 天线切换失败,则尾部天线进入切换区域且满足切 换触发条件后执行切换。
图 2 架设双天线中继基站网络架构
2. 2 地面网络改进 相比传统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移动台,高速列车
Mobile Communications Handover Schemes in High - Speed Railway Scenario
LI Tai,LI Ye
(School of Optical -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服务基站在收到移动台上报的测量信息后,需 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做出切换判决。在切换判决阶段 为了抑制乒乓效应,定义了触发时延 ( Time - to - Trigger,TTT) ,即在触发时延内邻区信号质量始终大 于当前服务小区一个门限值,移动台才可以发送切 换流程才可被触发。切换流程被触发后,服务基站 将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目标基站与服务基站进行控制面的信令交互, 从而完成切换流程。于此同时在用户面服务基站与 移动台之间交互数据的会被转发给目标基站,数据 转寄可以降低因切换而导致的丢包率。基站之间的 数据转发有两种路径,基站之间直接进行数据转寄 或者通过服务网关进行数据转发。
2 优化网络规划
在高速铁路场景下,多普勒频移、穿透损耗以及 群切换带来的信令风暴,会导致切换流程不能被正 常触发。而传统网络架构对此无能为力,为此需要 在传统网络架构上进行相应改进。网络架构上的改 进包括车载网络和地面网络两部分。 2. 1 车载网络改进
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切换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切换测量、切换判决和
切换执行。切换准备阶段主要是移动台物理层启动
对基站信号质量的测量,以及向移动台无线资源控
制层上报测量结果。例如启动和停止同频测量的条 件可分别定义为[8]:
Mn + Ofn + Ocn - Hys > Mp + Ofp + Ocp + Off (1)
在高速列车上增加一个中继基站和一部收发天 线,列车上的移动台通过中继基站和收发天线接入 传统网络[9],即 在 传 统 网 络 基 础 之 上 增 加 了 一 跳。 中继基站可以对多普勒频移进行矫正,同时避免了 穿透损耗。此外中继基站代替高速列车上的所有在 线移动台执行切换流程,从而避免了群切换带来的 信令风暴问题。
能力较弱,反之,对信号变化的跟踪能力较强,但对
信号平滑作用较小。事件 A3 迟滞参数 Hys 如果设
置较大,则致使测量结果不能及时上报,反之则会频
繁上报。切换触发时延 TTT 设置较大,则容易导致
切换不能被适时触发,反之容易导致测量上报过于 频繁以及误切换发生[18 - 20]。
根据列车速度设置不同的移动台测量结果上报 周期,层 3 滤波系数 α 定义为[21]:
的运动轨迹固定的。地面网络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规 划,增强切换区域的信号质量,从而确保切换可以被 及时触发。采用分布式天线系统[11 - 13],根据列车所 处的天线位置进行天线功率配置。同时采用分布式 天线系统可以扩大基站覆盖区域,降低移动台在不 同基站间的切换频率。
图 3 分布式天线网络架构
3 优化切换流程
图 1 加装中继基站的架构图
·567·
www. txjszz. com
通信技术
2015 年
高 速 列 车 车 身 长 度 达 200 多 米,如 列 车 以 350 km / h速度完全通过一点耗时2 s。文献[10]据 此提出为中继基站在列车首部和尾部分别加装一部 天线,列车 可 以 执 行 切 换 流 程 的 时 间 相 应 增 加 了 2 s。当列车行驶在单基站覆盖区域时,中继基站会 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天线用于数据收发。当高速列 车驶入基站重叠覆盖区后,一旦满足切换条件,首部
10·log10 ( R(T,x) ) - 10·log10 ( R(S,x) ) = Γ (5) 其中,R(T,x) 为目标基站在点 x 处信号质量,R(S,x) 为 服务基站在点 x 处信号质量,Γ 为迟滞值。
以列车当前位置作为测量上报的触发条件,可 能会 导 致 选 择 的 目 标 小 区 并 不 是 最 优 的。文 献 [16]将列车位置信息作为测量结果辅助条件,通过 列车位置信息预测最优小区。如果该最优小区与根 据信号测量结果选出的最优小区一致,则周期性测 量上报最优小区信号质量,否则以信号测量结果选 出的最优小区为准。
3. 2 优化切换参数
切换准备阶段的参数如层 3 滤波系数 α、事件 A3 迟滞参数 Hys、切换触发时延 TTT,如果取值不合
·568·
第 48 卷
李泰,李烨:高速铁路场景移动通信系统切换研究综述
第5期
理则容易致使切换失败。层 3 滤波系数 α 如果设置
较大,则对信号平滑作用较强,但对信号变化的跟踪
本文首先介绍了切换的基本概念以及切换流 程,然后着重阐述了高速铁路场景下,为提高移动通 系统切换性 能,如 提 高 切 换 成 功 率、降 低 切 换 中 断
* 收稿日期:2015 - 01 - 10;修回日期:2015 - 03 - 28 Received date:2015 - 01 - 10;Revised date:2015 - 03 - 28
(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摘 要:高铁的高速、全封闭特性给移动通信系统的越区切换性能带来了极大挑战,直接影响用户体 验。阐述了移动通信系统中越区切换的概念,并指出高速铁路场景下越区切换面临的问题。回顾了 国内外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及最新进展,包括网络架构优化和切换流程中测量、参数 设置、执行策略、数据传输环节的优化,并指出群切换机制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切换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0802(2015)05 - 0566 - 07
第 48 卷 第 5 期 2015 年 5 月
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doi:10. 3969 / j. issn. 1002 - 0802. 2015. 05. 012
Vol. 48 No. 5 May. 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