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织

合集下载

图书馆建筑设计

图书馆建筑设计

4 建筑设计4.1 一般规定4.1.1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根据馆的性质、规模和功能,分别设置藏书、借书、阅览、出纳、检索、公共及辅助空间和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4.1.2 图书馆的建筑布局应与管理方式和服务手段相适应,合理安排采编、收藏、外借、阅览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读者、管理人员和书刊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3 图书馆各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使用的灵活性。

藏、阅空间合一者,宜采取统一柱网尺寸,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

4.1.4图书馆的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两用电梯。

4.1.5图书馆各类用房除有特殊要求者外,应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外墙、外门窗和屋顶等围护结构应区别使用要求,按照本规范第7.2.1条所规定的温度、湿度指标及当地室外气象计算参数和有、无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等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合理的构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需要采暖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2当需要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执行。

3当无采暖和空气调节时,书库的外墙和屋顶的传热热阻值分别不应小于0.66m2·K/W 和0.90m2·K/W4.1.6各类用房的天然采光标准,不应小于表4.1.6中的规定。

4.1.7各类用房在平面设计时,应按其噪声等级分区布置,其允许噪声级不应大于表4.1.7中的规定。

4.1.8电梯井道及产生噪声的设备机房,不宜与阅览室毗邻。

并应采取消声、隔声及减振措施,减少其对整个馆区的影响。

4.1.9建筑设计应进行无障碍设计,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JGJ50的有关规定。

4.1.10建筑设计应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宜根据建设条件为建筑物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性。

图书馆的房屋构造

图书馆的房屋构造

图书馆的构造胡冯伟武汉大学测绘学院2009301610284建筑物是人类为了避风雨,避严寒和防备野兽或者其他自然侵袭的需要而建造的,因此它首先要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风、雨、雪、火等性能,这是人们对建筑物的基本要求。

其次,任何建筑都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满足某种具体的使用要求而建造的,一次它具有不同的,各具特点的要求,这些就是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如住宅是人们为了居住与生活而建造,商场是人们为了买卖交易而建造的,厂房是人们为了在其中生产某些产品而建造的。

各类建筑的基本功能都是相近的,而其使用功能则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以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图书馆为例来详细介绍建筑物的各个构件。

图书馆作为一栋公共建筑,它的使用功能有:①收藏更多的书。

②为学生提供看书的场所。

根据图书馆的使用功能,对它的建造有着不同的要求:建筑必须保温,如果室内温度和外界气温一样变化,长期会对图书馆的各种设施,书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图书馆必须保温;建筑必须防热,武汉处于中部地区,夏季气候炎热,高温持续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高,图书馆在强烈的太阳辐射和高温,高湿气候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维护构件将大量的热传入室内,室内各种人类活动也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会引起室内过热,严重影响室内学生学习和工作人员的工作。

通过采取合理的布局和良好的朝向,尽可能争取有利的通风条件,绿化周围环境等措施以降低室外综合温度,尽可能提高户外构件的防热和散热性能;图书馆要节能,在空间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布局,最大化得利用室内空间(门窗的开启方式等),这样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自习看书;作为一个公共的建筑,而且还是一个要求非常安静的地方,隔声是必须的,这样既不影响其他人的学习和工作,也可以凸显学习的氛围;一般一栋建筑是有基础、墙、楼板层、地坪层、楼梯、屋顶和门窗等六大部分组成。

1.地基与基础部分基础是建筑屋得重要组成部分,是位于建筑物得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图书馆的自重再加上所有的学生荷载通过楼板层传给墙和柱,然后传给基础在传给地基。

图书馆的环境与空间设计

 图书馆的环境与空间设计

图书馆的环境与空间设计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拥有着丰富的图书资源,为人们提供学习和阅读的场所。

而图书馆的环境与空间设计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因此,在设计图书馆的环境与空间时,需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与感受,创造一个理想的学习场所。

首先,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应该注重安静与舒适。

安静是图书馆的基本要求,人们来到图书馆是为了学习和阅读,因此需要一个宁静的环境来帮助集中注意力。

可以通过合适的隔音材料和隔断设计来降低噪音的干扰,同时加强空调系统、采用舒适的座椅和照明设计,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读者感受到宁静与温馨。

其次,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应该注重开放与灵活性。

现代图书馆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图书馆,还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和交流空间,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可以设置独立的学习区、小组学习区和社交互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同时,灵活的书架布局、可移动的家具和自由组合的学习空间,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和人数,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可能性。

此外,图书馆的环境设计应该注重可持续性与自然元素的融入。

可以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引入自然光线,减少能源的消耗。

同时,可以将绿植引入图书馆,营造一个更加舒适和美观的环境。

研究表明,自然元素的存在可以提高人们的情绪和专注力,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

除了以上几点,图书馆的环境设计还应该注重现代化的科技应用。

可以设置多媒体展示区、电子阅览区和虚拟现实体验区等先进的设施,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同时,可以提供无线网络和充电设施等便利的服务,满足当代读者的学习需求。

总之,图书馆的环境与空间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读者的学习效果和体验感。

通过注重安静与舒适、开放与灵活性、可持续性与自然元素的融入以及现代化的科技应用等方面的设计,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图书馆学习环境,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愉悦的学习体验。

对于未来的图书馆设计,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打造更加理想的图书馆空间。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2006-10-27 14:16:39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7】71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原《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87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选址和总平面布置;4、建筑设计;5、文献资料防护;6、消防和疏散;7、建筑设备以及附录。

修订工作主要是对上述技术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其中主要有:1、增加了开架阅览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2、增加了藏、阅空间合一,采用统一柱网、层高和荷载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3、增加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有关技术内容和规定;4、根据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对藏书量设计估算指标进行了修订和补充;5、对照现行防火规范修订和补充了相关内容。

本规范容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西七路173号;邮政编码:710003)。

本规范参编单位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文化部文化设施建设管理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是:王天星、梁永直、高冀生、冯金龙、罗淑莲、金志舜、何大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 B J38—99主编部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施行日期:1 9 8 7 年 1 0 月 1 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第一批)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7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JGJ38-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建筑知识:建筑空间的划分与功能分区

建筑知识:建筑空间的划分与功能分区

建筑知识:建筑空间的划分与功能分区建筑空间的划分与功能分区建筑空间的划分和功能分区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个好的建筑空间划分能够充分发挥建筑的功能和美学价值,实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分配、空间组合和利用等要求,进一步展现建筑物的功能、形式和文化意义,同时也是优化设计成本的重要途径。

建筑空间的划分主要涉及建筑整体布局、楼层、房间和区域等方面。

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需要与建筑功能、使用需求和空间利用率相结合。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行为、情感、文化背景、社交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基于这些要素,建筑空间的划分可以从以下方面分类:1.建筑整体布局建筑整体布局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建筑功能和空间分配的重要环节。

整体布局需要考虑城市环境、自然环境和建筑使用功能等方面因素,实现整个建筑的功能、美学和文化价值。

在整体布局上,可以根据建筑用途和需求分为单体布局、群体布局和住宅小区布局等多种类型。

单体布局一般适用于商业、行政或公共建筑,其建筑形式和构造上多以塔楼、大楼和展馆等为主。

群体布局一般适用于城市规划、公园、商业中心、文化广场等地区。

住宅小区布局则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用地利用率等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定。

2.楼层划分建筑楼层划分是建筑功能和空间分配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建筑类型需要不同的楼层设置。

在楼层划分上,可以根据建筑用途和需求分为一层式、多层式、双层式等多种形式。

由于楼层高度的限制,楼层间的空间联系和交流也是考虑的重点。

楼层划分应根据使用需求、安全性和社交空间等方面因素进行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需求的同时,保证空间的舒适性和美学价值。

3.房间划分建筑房间划分是建筑设计的细节部分。

房间内部的空间组织和功能需求需要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和建筑形态进行设计。

在房间布局上,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分为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和服务空间等。

公共空间包括大厅、休息室、会议室等,需要考虑到社交空间和交流空间的要求;私人空间包括卧室、书房、餐厅等,需要考虑到私密性、舒适性和功能性的要求;服务空间包括厨房、洗手间、储藏室等,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和卫生性的要求。

高校图书馆建筑功能设计与空间布局——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新

高校图书馆建筑功能设计与空间布局——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新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100 –高校图书馆建筑作为高校师生的第二知识殿堂,承载着校园历史文化,是重要的信息中心,因此高校图书馆既要体现该校的文化底蕴和建筑特色,又要功能先进、富有现代气息。

1 图书馆工程简述该项目规划用地位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中心文化广场,教学区与生活区交汇处,南北中轴线上,交通较方便,可以形成环线,地势高差较大,自然环境良好,地质条件良好,道路、水电、通讯设施齐全。

图书馆主体建筑 9层以下,地上共7层,其中底层架空,底层架空层高为4.5米,其他楼层层高均为4.5米。

顶层多功能报告厅局部层高6米,屋顶女儿墙3.6米。

2 图书馆建筑功能设计图书馆建筑面积约20662m 2,拟藏书150万册,阅览座位30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5000人次,可以同时为3000人提供信息服务。

馆中建有大型学术报告厅1个,300-400座位,也可设计为附楼;2个100座左右的小型报告厅,可和会议室、培训区功能重叠。

功能布局上,重视大楼整体功能多样化和分区管理。

藏书、阅读功能分区,服务功能分区,基础设施设备分区,提高馆内空间使用效率,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又互相联系。

在功能空间设计上,注重未来可持续发展,采用大柱网,空间灵活性强,且各功能均满足三通透原则(空间通透、光线通透、空气通透)。

2.1 设计条件及要求。

图书馆建筑应设计前瞻、美观实用,紧密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以高效、安全、舒适为原则,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等功能要求,并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现代化服务手段,为读者、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工作条件,以及灵活性强、适应性高的空间;图书馆要体现学院生态环境特色,与广场、周边建筑有机结合,凸显出庄重的现代风格,力求成为学院标志性建筑。

既要凸显图书馆的文化品位及其功能,又注重智能设计,节约资源,富有现代气息。

图书馆的各种使用功能和现代化管理与服务要求既适应时代发展,又有艺术欣赏价值;体现“读者为主,服务第一”的宗旨,设计以人为本,力求人文与科技能完美结合,兼具学术功能与休闲娱乐,努力营造求知、创新、高雅、自由的学术氛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应有灵活性和发展余地,对于目前不可预测的因素,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合今后的发展需要。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与要求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开拓思维的重要场所,而图书馆的建筑设计必须能够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学习环境,并给人以舒适感。

因此,图书馆建筑设计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规范与要求。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光照与通风、噪声控制及环保等方面论述图书馆建筑设计的规范与要求。

一、空间布局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对读者的使用体验至关重要。

首先,图书馆必须合理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区域,如阅览区、研究区、儿童区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同时,每个区域应提供足够的座位和工作空间,以便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活动。

其次,图书馆的布局应考虑到读者的舒适感。

座椅、桌子的摆放应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以提供舒适且健康的工作姿势。

此外,图书馆应当合理设置休息区、交流区和自习区,为读者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环境。

二、光照与通风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对于图书馆的使用者来说至关重要。

图书馆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设计师应合理选取窗户的位置和面积,确保光线能够均匀地照射到整个室内空间。

此外,通风系统也是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通风系统应保证空气流通畅通,避免在闭门空间内产生异味和不适感。

设计中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以提供清新、舒适的学习环境。

三、噪声控制图书馆是一个安静学习的场所,因此,噪声控制尤为重要。

建筑设计师应从建筑结构出发,考虑到隔音效果。

使用隔音材料和隔音设备,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

此外,人流量大的区域应与安静的区域相分离,以避免噪音传播。

四、环保图书馆建筑设计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师应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来供电、采暖和通风,如太阳能板、地热能等。

此外,图书馆应合理利用雨水,用于灌溉和建筑清洗等方面。

设计中还应注重节能,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与要求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以提供满足读者需求的学习环境。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图书馆案例分析 ppt

-
5
建筑概况:
项目名称:西雅图中央图书馆 日期:完成于2004年5月23日 设计师:库哈斯 遵照了美国 LEED 节能环保条例, 在材料的循环使用上具有绝对的 指导意义
-
6
地理位置
位于市中心,由玻璃和 钢铁组成。
占地5000㎡左右 面积:38300 m2(包括
办公、阅读、存书、会 议 室、停车场等空间) 造价较低是竞标成功的 原因之一
-
21
以“层”为基本单元 错位的五个功能体块,功能大小体量各不不同,根据使用功能采用 不同透明度的墙面。 流动空间,分别是阅览区、休闲区、多功能区、儿童区。
功能分区
图底关系
藏书空间
服务空间
-
22
流线分析
西雅图图书馆的交通流线 与传统图书馆流线比较
-
23
水平交通流线
次要交通
-
主要交通
主要交通
-
3
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小组成员:
组长:王一帆 组员:曾于舒、李云辉、张亚举、苏荣斌、李桥
任务分配:
李云辉:建筑概况、建筑师背景、设计思路分析 张亚举:功能分区 苏荣斌:立面剖面分析、流线分析 曾于舒、王一帆:国内外最新图书馆亮点分析
节点分析 李桥
-
4
西雅图图书馆分析
建筑概况 建筑师背景 设计思路 功能分区 流线分析 立面剖面分析 节点分析
2注重空间气氛的营造;
3服务空间配合公共空间 布置,以方便服务,有 一定的休闲交流空间以 及室外活动空间,同时 尽量互不干扰。
-
55
荣斌:
-
56
参考文献:
西雅图图书馆:
《时代》杂志(Time) 《建筑师》 《世界建筑》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 《南方建筑》2006年1期 《时代建筑》2004年03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