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考场小小说写作技法与佳作赏析
考场作文创作小小说不失为赢得高分的好方法之一。下面,笔者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在考场上“创作小小说赢得理想分”的写作方法。
一、小小说的文体特征
要想写好小小说,必须先明白何为小小说。小小说又称微型小说、袖珍小说、迷你小说。小小说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比短篇小说篇幅更短、情节更单纯的小说。小小说往往只撷取社会生活中的片言只语——或是一个生活片断,或是一个生活场景,或是几句对话,或是一段心曲,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地反映社会生活。小小说虽然“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说首先是小说,也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段,并运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进而在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中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主题思想。与其他类型的小说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小”。小小说一般几百字,最多也就千字左右,所以要写好小小说必须在“小”上下工夫,即应该在小而精致、小而巧妙、以小见大、以微显著等方面下工夫。当然,小小说之所以会被人们珍爱,会令人们着迷,不仅在于它篇幅短小,更在于它特有的高超巧妙的艺术性。
二、小小说的写作技法
小小说必须具有人物、情节、环境等小说的要素。考场上要写好小小说,还应该在立意、情节和结构上体现以下三个“追求”。
1.追求立意上的“标新领异”。
小小说因受字数限制,往往不能设置复杂的情节,讲述曲折的故事。小小说能深深打动人的应该是其较大的社会容量。因此,写好小小说的关键就是它的立意,即小小说的立意一定要新颖、深刻。换句话说,就是要如同郑板桥所说的“领异标新二月花”一样,小小说的立意必须选好角度,充分寻找那些能够体现此事物有别于彼事物的个性特征,站在时代的前沿,关注并审视社会生活,言他人所未言,道他人所未道,给读者以思维的独特感、见识的卓然感、时代的新鲜感,从而使读者获得新的信息,进而激发新的联想,获得新的感悟。
2.追求选材上的“小中见大”。
小小说要在有限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至关重要的是要有能够小中见大、以一当十的选材。“小中见大”,就是可以从一点看到全局,或可以在个别中体现出一般,或可以从现象中揭示出本质。“小”,不仅指形式短小,更主要的是主题思想要凝练;“小”,并非思想意识窄小,而是要把思想意识压缩成大问题的结晶。因而,要想写好小小说,一定要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和概括力的材料,如某个特定的场景、细节或侧面,才能揭示生活的本质,给读者以心灵上的撞击、精神上的鼓舞、思想上的启迪。值得注意的是,小小说的细节还往往不仅是小小说的主要情节,更是吸引读者、塑造人物形象和反映主旨的根本。
3.追求结构上的“新奇巧妙”。
小小说无法以复杂多变的情节取胜,因此必须有巧妙的构思、独特的布局,或以匠心独运、尺水兴波的方式制造巧合,并设计“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有人说,“短篇小说是写高潮的艺术,小小说是写结局的艺术”。此话的确精辟。还有人说,小小说是“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此话也很有见地,因为它明确指出了小小说对结局的要求比任何一种小说形式都要高、都要难、都严格的标准。关于小小说的结尾方式,最常用的是“反常合道法”。所谓“反常”,是指故事情节要出人意料,即要使人物、情节在出人意料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所谓“合道”,是指故事情节要合乎逻辑,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事件发展的必然。
【佳作赏析】
最贵的捐赠
去捐赠的路上不少人都沉默着。大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衣服、被子,不说话,脚步却在不断加快。“5·12”深深刺痛了每一个人的心。我紧了紧有些松的绳子叹了口气,头却撞上了一对母女。母亲将一大床崭新的被子放在地上,低着头似乎在跟女儿说些什么。因为好奇,我放下我的捐赠品凑了过去。(不仅场面描写细致、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还巧妙地展示了人们内心的沉痛。开篇即点明背景、环境、人物,并预示了情节的发展,的确相当精警。)
小女孩的脸涨得红红的,手指不停地摩挲着她怀里的洋娃娃,眼泪不停地打。(描写细腻、精练。)
“发生什么事了?”我探头问道。
(看似随意一问,却问在了读者的心坎上,起到了很好的设置悬念的作用。)
母亲抬起头,无奈地看了我一眼说道:“你看这孩子,明明说好要把自己最喜欢、灾区儿童最需要的东西拿来捐,可她却只拿了一个旧得不行的洋娃娃。”(欲扬先抑。)我正想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可还未等我说完,小女孩便开口了:“可是,灾区的小朋友最需要的——我舍不得送给他们呀!”(不仅真实地刻画了孩子心灵的纯真,而且还巧妙地营造了误会,从而更加牵动了读者的心。)
“有什么舍不得呀?”母亲似乎生气了,“地震让他们失去了那么多,你只是捐了一样东西,有什么呢?妈妈以后再给你买。”(误会加深,高潮渐起。)
“可是,可是——”小女孩擦着眼睛,小脸越来越红,小嘴一直撅着,说不出话来。(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矛盾心理的深入刻画,这就使孩子的形象慢慢地清晰起来。)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接着母亲的话说:“是呀,小妹妹,灾区的小朋友多可怜啊!他们的家没有了,甚至有的连亲人也没有了,我们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捐给了他们,即使是你不要的东西,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从另一个侧面渲染了矛盾。)谁知,我刚说完,小女孩就急了。“什么不要了呀!我也离不开!我也得要!”小女孩跺着脚,满脸通红地说。
(小女孩急了,是什么使她“急”了?是什么她“离不开”呢?简略的几笔,写得既形象又真实,而且还波澜再起。)
“要也不行,走,回家拿去!”母亲喊道。(既刻画了母亲的一片爱心,又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小女孩被母亲吓了一跳,低声说道:“真的要捐吗?”母亲和我都认真地点了点头。女孩咬了一下嘴唇,抬起头说道:“那——不用回家拿,走吧。”(又给读者留下一个谜,有层层设置悬念之妙。)
到了捐赠点,母亲把被子拿给志愿者后低头对小女孩说:“你的东西呢?”(蓄势渐至高峰。)
小女孩抬头看了妈妈好久,然后把妈妈拉了过去。(以行动展示心理。)
“叔叔,”小女孩对志愿者说,“我捐妈妈。”(高潮陡升,令人沉思。)
全场一片哗然。
小女孩又一次低下头,小声地哽咽道:“地震了,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他们好可怜!我想,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妈妈——”说着,眼泪不停地掉落到地面上,溅起的灰尘还形成了一朵朵美丽的小花。(至此,谜底揭开,不仅小女孩纯真无瑕的心灵被展示得淋漓尽致;而且结尾还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思索空间。)
【评析】
这篇小小说是2008年全国卷的满分作文。文章在大中取小中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又在小中见大中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选取了生活中一个小小的捐赠事件,从儿童的内心世界出发,再现了大灾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感人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