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考编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考纲解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原理

考纲一: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性质和理念

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1)语文是人类社会生活中言语、思想、情感交流的最重要的工具;

(2)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

(3)语文是从事学习的基础工具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1)语文课程是文化课程。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载体,在交际的过程中承载、反映着民族的事、理、情、志;表现着民族精神、民族节操、民族审美情趣等,承载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2)语文课程是人化课程。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语文作为文化的特殊性:本身既是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

(2)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是负载着人文性的工具。

(3)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对立统一。

课程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反映的多元化,因此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用于创新的重要途径。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和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考纲二:掌握中学语文课程设计的特点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二、语文课程的必修、选修模块设计

(1)必修课程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2)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

(3)必修与选修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

(4)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考纲三:中学语文课程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

总目标与阶段目标

三个维度的总目标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经;

五个领域的阶段目标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为纬。具体内容详见教材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

1、总目标

(1)积累与整合2感受与鉴赏3 思考与领悟4应用与拓展5发展与创新

考纲四:理解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课型

考纲五:掌握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

1、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

1、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单读;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

2、背诵:大声诵读;抓住关键词;利用课本画面;遵循写作顺序;整分联背诵发;限时强制记忆;

3、默写 4 听写

2、选用语文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的组织形式、时间、设备条件等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3、选用语文教学方法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各异、教学环境多变,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灵活性原则——

(3)优化组合原则——

(4)教法与学法统一原则——

学法是教法的依据,教学是学法的示范

(5)创造性原则——

考纲六:掌握中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种类、特点和功能

教学评价的种类

1、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

(1)总结性评价——

定义:指在课程或一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定。

目的: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

作用:其可以成为确定学生在后续教程中的学习起点,预言学生在后续教程中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为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提供依据。

例子:期中、期末、毕业会考。

(2)形成性评价

定义: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目的:获取反馈,改进教学。

例子:单元测试

(3)诊断性评价

定义:为查明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实施的评价,一般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

2、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

3、评价方法的不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特点

(1)评价目的——促进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

(3)评价标准——分层化。

(4)评价方式——多样化。

(5)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通过评价能有效地判断学生的发展状况,帮助教学判断教学目的的实现程度,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教师和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和采取有效合理的对策提供依据。(2)导向功能

体现在对教学方向、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更换等等,使之向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