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第一章:绪论1、研究背景企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创新,创新能力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而企业绩效则是企业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是当前企业研究的热点话题。
2、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的具体因素,从而提供有关企业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提高企业绩效的参考建议。
第二章:文献综述1、概述近年来,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
有学者认为,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改善企业的市场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本章将对有关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研究进行综述。
2、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有优势,能够鼓励员工的学习和创造,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取得更高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3、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
(2)企业领导力企业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塑造以及企业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可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方式。
(3)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加速创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时间,同时改善企业的产品质量。
第三章:实证分析1、数据来源和概述本章所选取的数据来源于某企业,从企业创立至今的年报和业绩报告中提取相关数据,用以分析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数据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该企业在最近几年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加强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取得了较高的营业收入和利润。
此外,企业领导力和企业文化也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影响,为企业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运营环境和人才资源。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社会和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吁,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兴趣与日俱增。
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旨在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双赢,通过环保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创新,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综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及其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以期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因素(一)内部驱动因素1. 资源优势:企业拥有丰富的资源可以支持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包括财务资源、技术能力、人力资源等方面。
2. 领导层承诺:企业的高层领导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领导层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承诺和支持能够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3. 员工参与:员工的积极参与能够为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提供重要保障。
员工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对于技术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外部驱动因素1. 政府政策:政府通过出台有关环境保护和绿色技术创新的法规和政策来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
2. 竞争压力:市场竞争的压力促使企业寻求绿色技术创新来获得竞争优势,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3. 利益相关者的压力:社会各界对企业环保行为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关注和呼吁,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促使企业积极响应。
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绩效影响(一)环境绩效1. 减少环境污染: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减少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2. 节约资源: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经济绩效1. 提高竞争力: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可以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环保产品,抢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降低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口碑影响1. 提升企业形象: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树立企业的环境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关于企业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创新研究文献综述企业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引入新的思维、方法、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等,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独特性的能力。
有关企业创新的研究已经成为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综述将围绕企业创新的概念、影响因素、创新类型以及创新绩效等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首先,企业创新的概念和定义是各种研究的起点。
根据不同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学者们对企业创新的定义也有所差异。
一些学者将企业创新定义为创造新的产品、技术或商业模式等。
而另一些学者则将企业创新定义为一种组织机构创新的能力,或者是一种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适应的能力。
其次,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如组织文化、领导风格、员工动机和拥有的资源等。
研究表明,创新导向的组织文化和支持创新的领导风格是促进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
另外,员工的创新动机和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也对企业创新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研究人员在研究企业创新时,通常也会将企业创新分为不同的类型。
最常见的创新类型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过程创新和市场创新等。
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创新对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影响较大,而技术创新则对企业的技术领先地位有着重要作用。
最后,研究企业创新的绩效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企业创新的绩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估,如市场份额的增加、利润的增长、产品质量的提升等。
研究发现,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存在一个阈值效应。
也就是说,创新带来的绩效提升在创新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会逐渐减弱。
综上所述,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概念、影响因素、创新类型以及创新绩效等方面的文献,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促进企业创新的发展。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摘要: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以合作为基础,开放获取外部资源和知识的创新方式,被广泛视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对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影响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关键因素。
一、引言近年来,全球经济竞争激烈,创新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长期发展的关键。
而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兴的创新方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开放式创新将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合作与共享,获取外部的知识和资源。
因此,研究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及特点开放式创新强调企业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与共享,获取创新资源与知识,以促进创新的产生和发展。
与传统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具有以下特点:(1)收集外部资源:企业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合作,主动获取创新资源和知识。
(2)整合内外部创新能力:企业在开放式创新中,将内部和外部的创新能力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3)扩大创新边界:开放式创新打破了传统闭合的创新边界,将创新的范围扩展到全社会。
(4)提高创新效率:开放式创新通过合作与共享,可以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创新的速度与规模。
三、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首先,开放式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促进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出,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其次,开放式创新可以通过合作与共享,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三,开放式创新可以扩大企业的市场渗透能力,加强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开放式创新可以促进企业的组织学习和知识积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能力。
四、影响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关键因素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组织因素和创新网络因素。
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综述

企业绩效评判探究方法综述一、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绩效评判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评判方法,可以援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发现问题并实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旨在对企业绩效评判探究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各种评判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
二、主要探究方法1. 财务指标法财务指标法是企业绩效评判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
常用的指标包括净利润率、资产回报率、流淌比率等。
优点在于数据来源广泛且具有较高的客观性,缺点是没有思量非财务因素对绩效的影响。
2. 市场指标法市场指标法主要通过分析企业在市场上的表现来评估绩效。
常用的市场指标包括市场份额、销售额增长率、客户满足度等。
优点是能够反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际状况,缺点是有时受到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
3. 综合评判法综合评判法结合了财务指标法和非财务指标法,综合思量了多种绩效因素。
依据企业的详尽状况,可以选择不同的评判指标,如财务指标、市场指标、员工满足度等,并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综合的评判结果。
优点是能够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绩效,缺点是权重的确定较为困难。
4. 专家评判法专家评判法是一种定性评判方法,通过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判来衡量企业的绩效。
专家依据自己的阅历和专业知识,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优点是能够综合思量各种因素,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因素,缺点是受到评判者主观认知的影响。
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 财务指标法优点:客观性高,数据来源广泛,易于计算和理解。
缺点:没有思量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估的状况。
2. 市场指标法优点:能够反映企业在市场上的实际表现,包括市场份额、客户满足度等。
缺点: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数据来源相对较少。
企业创新绩效研究评述报告

企业创新绩效研究评述报告引言企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市场份额和利润率等绩效指标产生影响。
本文对企业创新绩效研究进行评述,总结新的研究成果和对现有观点的评价。
企业创新绩效的概念与评价企业创新绩效是指企业创新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不同研究者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定义存在差异,但一般包括增加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效益、增加知识资本和技术优势等方面的绩效。
评价企业创新绩效可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考量,如研发支出、专利申请数量、产品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等。
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绩效受多个因素影响。
首先,创新战略和组织文化的支持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创新战略和政策,并在组织文化中强调创新和风险承担。
其次,研发资源投入与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关系。
研发投入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资金投入等,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创新绩效的达成至关重要。
再次,创新能力和创新过程管理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创新能力体现了企业在创新方面的资源整合和能力运用程度,而创新过程管理则关乎企业创新活动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最后,外部环境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如行业竞争程度、市场需求变化和政府支持等。
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估方法评估企业创新绩效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DEA)、回归分析、面板数据模型和贝叶斯网络等。
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常用非参数方法,可比较不同企业之间的创新绩效。
回归分析可通过统计建模分析创新活动与绩效之间的关系。
面板数据模型能够考虑时间和企业间的异质性,对创新绩效进行更加准确的估计。
贝叶斯网络则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创新绩效的综合影响。
已有研究进展与问题近年来,关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和模型构建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创新驱动、创新绩效评估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等问题。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研究方法和理论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和认可,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予以验证。
《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3000字》

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1股权激励实施的动因考虑到股权激励的作用,目前主要依托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
有些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可以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升企业绩效。
Jensen et al.(1976)基于利益趋同效应假说,认为对高管实行股权激励,可以减少股东和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谭洪涛(2016)认为股权激励可以减少企业管理者的短视行为,鼓励管理者投资风险较高但是回报丰厚的创新活动,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Ederer&Manso(2013)认为股权激励可以提升高管对于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更利于企业进行创新;何世文(2015)认为股权激励可以缓解委托代理问题。
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可以起到留住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的作用。
陈云萍(2006)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认为企业的知识员工,利用自己的脑力为企业创造价值,是企业发展和创新的主要人员,能否成功的吸引和留住此类人员,对于企业的成功也至关重要,因此便要对知识员工进行激励,股权激励通过满足知识员工的心理公平感,增强其主人翁意识,进而留住人才;唐昭(2013)通过对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实施大范围员工激励计划的效果,发现大范围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更好地留住现有员工,并且吸引新员工;同样的,龙丽群(2008)认为期权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可以把员工和企业的利益相统一,吸引并留住人才,对稳定公司的核心员工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陈艳艳(2015)通过对2005-2012年的41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大多是出于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原因,而激励员工的动因较弱;陈功焕等(2013)认为核心知识员工对于企业有深远影响,要从多个方面对这类员工进行激励,除去薪酬激励外,更要将其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可以给这类型员工部分股权,使员工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利益。
但是Hochberg(2010)认为员工激励的作用效果并没有那么好,对公司的业绩也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杨华领和宋常(2016)对2006-2015年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进行分析,认为扩大激励范围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工作效率,且可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徐宁(2012)认为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性、规模和成长性等因素,来划分股权激励的对象范围,通过股权激励,使核心员工与企业利益相一致,形成长期的利益共同体。
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9, 8(2), 161-167Published Online June 2019 in Hans. /journal/msehttps:///10.12677/mse.2019.82021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ingFactors of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Jing Zhan, Qiangguo Zhe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Received: May 15th, 2019; accepted: Jun. 3rd, 2019; published: Jun. 10th, 2019Abstract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an effective indicator of the results of an enterprise’s innovation out-put. Based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pendent variables, mediator variables and regulatory va-riables, and summarizes and forecasts.KeywordsTea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Summary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詹景,郑强国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5月15日;录用日期:2019年6月3日;发布日期:2019年6月10日摘要创新绩效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结果的有效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些年,研究者们对员工的创新绩效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并 且研究多集中在其前因变量方面,如管理者的行为风格、工作复杂 度、员工与领导 以 及 同 事 的 关 系、 评 估、 奖 励、 目 标 和 时 间 压 力、 工作环境的空间结构等因素。近两年来,研究者们对创造性绩效的 研究角度进一步拓展,已经开始探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交互影响方 面的研究。
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杨训娟
( 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本文从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维度、测量方式以及前因变量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 综述。
关键词: 创新绩效; 前因变量;源自测量一、前言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创新在不同的行业和职业中受到人们 越来越多的关注,创新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扮演着一个相当 核心的涌色。企业能 否 永 续 生 存, 取 决 于 企 业 能 否 持 续 不 断 的 创 新。企业要发展,增 强 竞 争 力 是 关 键,而 竞 争 力 的 提 高 要 靠 创 新, 所以,员工的创造性绩效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Freemen,Soete 从狭义的角度认为创新绩效是指将公司的实际 发明投入市场的程度,即新产品,新过程,新装备引进的程度。而 Ernst 则从广义的角度定义了创新绩效,创新绩效不仅包含专利内容 ( 专利的数量和引用率) ,R&D 输入,新产品发布等三个绩效测量 指标,描述了从创意的概念到将一个发明投入市场的程度。国内学 者韩翼等人认为员工创新绩效是在知识的转移与共享过程中不断地 转移知识的重心的行为。他认为不仅是员工内在的一种成长并且是 这种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外部行为,均是员工创新绩效所需要研究 的内容。郑建军指出员工创新绩效指的应该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提 出的有新意,有创意的产品,设计或者想法,这些有创意的产品设 计或者想法有利于组织或者团队的创新速度以及绩效的提升。因此 可以认为韩翼和郑建军两位学者均认为创新促进了绩效的提升,这 就是创新绩效,为进一步的测量提供了支持。 二、员工创新绩效的维度及测量 在对员工的创新绩效进行测量时,国内外的部分学者所采用的 是员工创造力或创新行为测量量表。Scott 等人提出创新绩效三维结 构分别为想法产生、想法提升、想法实践; 而 Janssen 等则认为当想 法变成具化的现实即是员工创新成果的体现而不一定有所应用才有 价值,因而将 Scott 等人三维结构中的想法实施变为想法实现。在中 国情境下,文化氛围及亚文化氛围影响下,又稍有区别,所以韩翼 进行了本土化研究后认为创新意愿、创新行动、创新结果能够更好 的体现中国员工创新绩效。 此外,在经济和管理领域中创新投入和产出也能够反映创新绩 效,如 Zhang 和 Li 在 2010 年编制的五题项的创新绩效量表中将新 产品的研发、推广速度和新产品质量等因素纳入; 罗颖等提出使用 当年专利数、工业总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创新项目成功率和新 产品开发速度五个测量指标来衡量产业集群的创新效益。 三、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新企业的成长,基于创新的创业,均与外部环境和内部创新活 动有紧密关系,有研究者对组织创新决定的因素中的相关研究进行 了回顾,利用三个理论基础来对组织创新的决定因素进行分类,高 阶理论为创新领导提供理论基础,动态能力理论为管理水平提供理 论支持,最后过程理论为商业过程提供理论根据。因此可以将创新 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两个部分即内部因素 ( 个人因素) 和外部环境 因素。 ( 1) 个人因素。国内学者侯二秀等人,认为创新绩效存在于个 体与组织之中,其中个体因素表现在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自我 效能感、情绪智力,创新能力,内在动机等。如董雅楠等人利用质
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 企业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对创新绩效 的影响: 面子的调节作用 ( GIP2019072)
参考文献: [1] 隋杨,陈云云,& 王辉. ( 2012) . 创新氛围、创新效能感与
团队创新: 团队领导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44 ( 2) ,237 - 248. [2] 张山虎,& 山西财经大学 太原工业学院. ( 2017) . 工作特 征与员工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会计之友 ( 5) ,91 - 96. [3] 王树乔,王惠,& 李小聪. ( 2017) . 情绪智力与高校科研团 队创新绩效: 工作嵌入的中介作用. 黑龙江高教研究 ( 4) . [4] 董雅楠,韩旭,杨博,& 贾佳. ( 2014) . 心理资本对个体创 新绩效作用机 制 的 个 案 研 究———以 钱 学 森 的 生 平 事 迹 为 例.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7 ( 3) ,233 - 247. [5] 韩翼,廖建桥,& 龙立荣. ( 2007) . 雇员工作绩效结构模型 构建与实证研究. 管理科学学报,10 ( 5) . [6] Janssen,O. . ( 2000) . Job demands,perceptions of effort - reward fairness and innovative work behaviour. ,73 ( 3 ) ,287 - 302. [7] 杨皎平,侯楠,& 邓雪. ( 2014) . 基于团队认同对学习空间 调节作用的成员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管理学 报,11 ( 7) .
性方法发现心理资本对个体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王树乔以高校科 研团队为研究对象,发现情绪智力与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之间 呈正相关。
( 2) 组织因素。主要体现在团队情境,领导情境,组织创新氛 围,工作特征,时间压力以及组织与环境。隋杨等人通过 51 个工作 团队的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的氛围对团队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其中创新自我效能感在两者之间起调节作用; 张山虎基于工作特征 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实地调研的数据表明工作特征与员工创新绩 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不仅如此,还有学者认为知识分享的能力以 及开发能力均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