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与节能减排

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与节能减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行业的发展变得愈发重要。
而电力负荷管理与节能减排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电力行业的电力负荷管理和节能减排方面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负荷管理1.1 电力负荷管理的定义电力负荷管理是指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负荷进行合理调控和管理,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高效供电。
其目标是在保证供电质量和电力可靠性的前提下,最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1.2 电力负荷管理的重要性电力负荷管理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电力负荷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可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
其次,电力负荷管理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电网的负担。
最后,电力负荷管理有助于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3 电力负荷管理的方法为了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有效管理,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负荷平衡控制:根据电力系统中各个节点的负荷需求,通过合理的调度和分配,实现各节点之间的负荷平衡,确保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
(2)负荷优化调度:通过对电力负荷的优化调度,如合理安排用电峰谷时段,降低电力系统的峰值负荷,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智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智能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负荷状况,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智能化管理和调控。
二、节能减排2.1 节能减排的概念节能减排是指在电力行业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有害物质,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2.2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随着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成为电力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节能减排可以降低电力系统的能耗和成本,提高电力行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通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的有害物质,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推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

王锦 洋 中平能化集 团电力事业部 4 7 0 600
【 摘
要】 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 促进 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 , 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工作 , 我 明确 了“ 十一五” 源消耗 和主要 污染物 能
排放 总量控制 目标。电力行业是节能降耗 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 , 本文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 重要性 、 现有 问题等 方面分析了电力行 业的节 能减排工作现状, 同时提 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清楚 的认识到 , 滥用资源 、 任意排放的后果是十分严重 的, 而在造成这个 结果 的背后 , 一方面是一些高耗能 、 高污染的企业仍在继续运行 , 个别地 方还存在违规新建小型发电机组 的现象 , 另一方面是一 些高参数 、 大容 量、 低污染 、 耗能较低 的大 机组 出力 不足 , 相对 不能正 常运行 , 长周期处 于不饱和的生产状 态, 不仅仅 不能充分发挥 其节能减排 的优势 , 相反还 造成 了新的资源浪费。在一些地 区, 由于经济发展好 、 电力负荷较高 , 仅 仅依靠高参数 、 大容量 、 低污染 、 相对耗能较低 的大机组暂时不能满足居 民和工业企业的用电需求 , 消耗 、 高 高污染 的机组依然起着 不可替代 的 作用 ;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 区, 高参数 、 大容量、 污染 、 低 相对耗能较低的 机组完全可以满 足用电需 求, 因为 在统筹 规划上存在 “ 平均调 度” 的传 统模式 , 导致以上问题 的存在 , 而在很 大的范围 内造成 资源能源 的浪 从 费 。这种问题应该 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优胜劣汰是 生物进化 的根本法则 , 场竞争也是如 此。高消耗 、 市 高 污染的小发电机组 在历史上 曾经 为我 国的经 济发展做 出了不可磨 灭的 贡献 ,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 是先进 的生 产力代表。然 而, 随着科 技不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技术方案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技术方案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 (2)1.1 智能电网的定义与特点 (2)1.2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第二章智能电网技术体系 (3)2.1 智能电网的架构设计 (3)2.2 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3)2.3 智能电网的技术标准 (4)第三章节能减排技术概述 (4)3.1 节能减排的定义与意义 (4)3.2 节能减排技术发展趋势 (5)3.3 节能减排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5)第四章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5)4.1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原理 (5)4.2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6)4.3 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案例分析 (6)第五章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 (7)5.1 分布式能源技术概述 (7)5.2 微电网技术概述 (7)5.3 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的应用案例 (7)第六章电动汽车与智能充电 (8)6.1 电动汽车概述 (8)6.2 智能充电技术 (8)6.3 电动汽车与智能充电的发展前景 (9)第七章能源互联网与大数据 (9)7.1 能源互联网概述 (9)7.2 大数据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0)7.3 能源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10)第八章节能减排监测与评估 (10)8.1 节能减排监测技术 (10)8.2 节能减排评估方法 (11)8.3 节能减排监测与评估案例分析 (11)第九章智能电网安全与防护 (12)9.1 智能电网安全风险分析 (12)9.2 智能电网安全防护技术 (12)9.3 智能电网安全防护案例分析 (12)第十章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政策法规 (13)10.1 智能电网政策法规概述 (13)10.1.1 智能电网政策法规的背景与意义 (13)10.1.2 智能电网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13)10.2 节能减排政策法规概述 (13)10.2.1 节能减排政策法规的背景与意义 (13)10.2.2 节能减排政策法规的主要内容 (13)10.3 政策法规在智能电网与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14)10.3.1 政策法规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4)10.3.2 政策法规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14)第一章智能电网概述1.1 智能电网的定义与特点智能电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安全、环保、智能运行的一种新型电网形式。
节能减排潜力分析(中电联讲座0530)

电力节能
输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节能技术改造
电力网升压改造 换粗导线截面 更换高损耗变压器 增加无功补偿 配电线路优化节能改造
电力节能空间
中美供电煤耗对比
390 供电煤耗(克 克/千瓦时) 380 370 360 350 340 330 320 31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年份(年) 2007 2008 2009 2010
对比项 供电煤耗g/kW.h 供电煤耗g/kW.h 热耗率kJ/kW.h 热耗率kJ/kW.h 高压缸通流效率% 高压缸通流效率% 中压缸效率% 中压缸效率% 7516 87.93 92.59 设计值 改造前 302.6 7866.1 84.37 89.63 改造后 295.8 7630.1 86.05 90.19 备注 综合煤耗下降6.8g/kW.h,减去大修效果 /kW.h, 综合煤耗下降 /kW.h 2.5g/kW.h,改造效果下降4.3g/kW.h /kW.h,改造效果下降 /kW.h /kW.h 汽轮机热耗下降236kJ/kW.h 汽轮机热耗下降236kJ/kW.h 高压缸通流效率提高1.68% 高压缸通流效率提高1.68% 中压缸效率提高0.56% 中压缸效率提高0.56%
电力在国家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从减排效果看
490 470 450 430 410 390 370 350 330
19 7 19 8 79 19 8 19 0 81 19 8 19 2 8 19 3 8 19 4 85 19 8 19 6 87 19 8 19 8 89 19 9 19 0 9 19 1 92 19 9 19 3 9 19 4 9 19 5 96 19 9 19 7 98 19 9 20 9 0 20 0 0 20 1 0 20 2 0 20 3 0 20 4 0 20 5 0 20 6 0 20 7 0 20 8 0 20 9 10
电力行业管理体系规范

电力行业管理体系规范第1章引言 (5)1.1 范围 (5)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1.3 术语和定义 (5)第2章管理体系要求 (6)2.1 领导与承诺 (6)2.2 策划 (6)2.3 资源 (6)2.4 运行 (7)2.5 绩效评价 (7)2.6 持续改进 (7)第3章安全管理 (7)3.1 安全生产目标 (7)3.1.1 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杜绝重大及以上人身; (7)3.1.2 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重大及以上电力安全; (8)3.1.3 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8)3.1.4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8)3.2 安全生产责任制 (8)3.2.1 企业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8)3.2.2 各级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本职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8)3.2.3 技术人员应按照安全生产要求,开展技术管理和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8)3.2.4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作业安全。
(8)3.3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8)3.3.1 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和操作要求; (8)3.3.2 安全生产计划与调度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8)3.3.3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8)3.3.4 应急预案和处理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3.3.5 安全生产信息与档案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8)3.4 安全生产投入与培训 (8)3.4.1 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用于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购置和更新,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8)3.4.2 安全生产培训:企业应开展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员工定期培训、特殊岗位专项培训等; (8)3.4.3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需求的增加,电力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电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和能源消耗问题,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担。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电力行业必须致力于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以确保可持续的发展。
一、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电力行业作为能源消耗最为巨大的行业之一,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电力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以及废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都会对空气、水源和土壤造成污染,威胁到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此外,电力行业的环境影响也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密切相关。
许多电力设施的修建和运营会导致栖息地破坏和物种灭绝。
因此,电力行业必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采取积极的行动减少不良影响。
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除了环境保护外,节能减排也是电力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电力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过度的能源消耗将导致能源的快速枯竭,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面临能源危机。
同时,节能减排也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密切相关。
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电力行业可以为国家的碳减排目标做出贡献,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三、电力行业的环境保护举措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目标,电力行业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技术手段。
首先,电力行业可以利用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风能、太阳能和水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较低的碳排放,可以有效降低环境影响。
其次,电力行业应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
通过应用先进的发电设备和节能措施,如热电联产和余热回收利用,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电力行业还可以加强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工作,减少固体废物和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
引入先进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设备,如焚烧、气化和填埋,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的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四、政府的角色政府在推动电力行业实施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加强对电力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行业实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能源企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能源企业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第一章总论 (2)1.1 项目背景 (2)1.2 目标与意义 (2)1.3 实施原则 (3)第二章企业现状分析 (3)2.1 能源消费现状 (3)2.2 污染物排放现状 (4)2.3 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4)第三章节能减排总体目标 (4)3.1 能源消耗目标 (4)3.2 污染物排放目标 (5)3.3 节能减排措施 (5)第四章节能措施 (5)4.1 技术措施 (5)4.2 管理措施 (6)4.3 技术创新与推广 (6)第五章减排措施 (7)5.1 污染防治设施升级 (7)5.2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7)5.3 环保技术引进与应用 (7)第六章技术创新与研发 (7)6.1 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7)6.2 低碳技术引进与推广 (8)6.3 产学研合作与技术创新 (8)第七章人力资源与培训 (9)7.1 员工节能减排培训 (9)7.1.1 培训目标 (9)7.1.2 培训内容 (9)7.1.3 培训形式 (9)7.2 建立节能减排激励机制 (9)7.2.1 设立节能减排奖励基金 (9)7.2.2 制定节能减排考核标准 (10)7.2.3 节能减排表彰与晋升 (10)7.2.4 节能减排积分制度 (10)7.3 人才培养与引进 (10)7.3.1 人才培养 (10)7.3.2 人才引进 (10)第八章节能减排监测与评估 (10)8.1 监测体系建设 (10)8.2 评估方法与指标 (11)8.3 数据分析与反馈 (11)第九章资金保障与政策支持 (12)9.1 资金筹措与管理 (12)9.1.1 资金筹措 (12)9.1.2 资金管理 (12)9.2 政策扶持与优惠 (12)9.2.1 政策扶持 (12)9.2.2 优惠措施 (12)9.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3)9.3.1 投资收益分析 (13)9.3.2 成本效益分析 (13)9.3.3 社会效益分析 (13)第十章实施进度与验收 (13)10.1 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13)10.1.1 项目启动阶段 (13)10.1.2 项目实施阶段 (13)10.1.3 项目验收阶段 (14)10.2 验收标准与方法 (14)10.2.1 验收标准 (14)10.2.2 验收方法 (14)10.3 项目总结与改进 (15)10.3.1 项目总结 (15)10.3.2 改进措施 (15)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挑战。
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研究

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减排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在电力行业中,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因为电力产业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之一。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减排措施引言电力行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措施对于应对气候变化非常关键。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减排措施,以帮助电力行业实现低碳发展目标。
1电力行业碳排放管理原则1.1全面减排原则通过综合手段降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包括提高发电效率、推广清洁能源、采用先进的脱碳技术等。
1.2依法依规原则电力行业的碳排放管理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严格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1.3科学合理原则在制定碳排放管理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水平,确保减排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建立严格的碳排放监管机制2.1建立严格的碳排放监管机制首先,政府对电力企业实施了强制性的碳排放监测和报告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电力企业必须安装并运行碳排放监测设备,定期向相关部门提交碳排放数据报告。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为后续的管理和减排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针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水平,政府设定了相应的减排指标和目标。
电力企业需要根据规定的指标和目标来调整生产运营方式,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水平。
政府通过监督检查、定期评估等手段,确保企业按照要求进行减排。
此外,政府对电力企业的碳排放实行了严格的监督和执法。
相关部门加强对电力企业的抽查检查,对违反排放规定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罚款、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
这将有效推动电力企业自觉遵守碳排放管理要求,减少非法排放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指标体系十一五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2010年万元GDP 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0.98吨标准煤左右,下降20%。
十二五提出十二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我们认为,随着节能减排边际效用的降低,未来5年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力度将有增无减。
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主要包括:供电煤耗、火电平均厂用电率、线损率、发电水耗、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脱硫机组投运容量、现有电厂二氧化硫达标率等。
现在重点分析“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指标。
国务院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该稿相较于此前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全文中关于节能环保部分的描述,本次工作方案不仅将众多指标进行量化,并将各地区的主要指标任务予以细化,明确将会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占较高权重,有利于环保实施力度加强。
工業和信息化部28日公布“十二五”期間和今年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
明確2015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確今年這四項指標同比要分別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個百分點。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28日在南京召開的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會議上表示,工業領域將堅決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
他透露,工信部正在組織編制的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初步確定“十二五”時期擬采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及工業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約束性指標。
他表示,這些指標比去年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初步確定的目標略有調整,除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之外,其他三項指標要求更高。
當時確定的是“力爭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對此的解釋是,這次提出的目標屬于“踮起腳來夠得著”的目標。
“工業作為我國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應發揮節能減排主體責任,對指標應該有更高要求,如果指標過低,約束力不夠,難以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蘇波認為,完成節能減排各項目標任務,一要繼續抓好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二要狠抓企業和行業技術進步,三要狠抓企業的節能降耗管理。
周長益表示,各地方將抓緊研究提出今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目標。
工信部不對地方提出考核要求,但將加大對重點用能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協助各地實現確定的目標。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6%,年均下降5.8%,實現節能量7.5億噸標準煤,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長支撐了年均11.57%的工業增長。
“十二五”与“十一五”指标的比较分析:节能减排指标大幅提高此次文件明确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至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整个“十二五”期间,共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至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下降10%.海通证券分析师陆凤鸣认为,从指标对比来看,“十二五”期间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较“十一五”还是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的减排压力尤为明显。
南都记者发现,此次文件在多个方面都有一些新的说法。
如在废气处理方面,对脱硫的要求更加全面,“十二五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现役燃煤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设施。
钢铁行业全面实施烧结机烟气脱硫,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脱硫改造。
”脱硝方面,要求“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机组全部加装脱硝设施。
新型干法水泥窑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配套建设脱硝设施。
”在污水处理方面,要求“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造提升现有设施,强化脱氮除磷,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在固废处理方面,要求“工业固废:推动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和道路废弃物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环保市场或正式启动中信证券王海旭称,锅炉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新增电力2000万千万)值得重点关注。
减排工程方面,工业领域的治理将不断深化,在即将公布的新排放标准要求下火电脱硫改造与新增脱硝的趋势十分明确。
循环经济方面,涉及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等多个方面,其中50个城市扩产示范基地、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等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机会。
节能环保相关行业除了能得到资金支持外,还能在所得税、增值税方面得到优惠政策支持,此外,以特许经营、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化机制有望在十二五逐步形成,节能减排综合解决方案将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
“‘十二五’期间,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将分解到企业头上。
”12月2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在“碳金中国策论坛”上表示,“十二五”约束性指标的分配对象将由地方政府转向行业和企业,国家重点监测考核的企业数量可能由“十一五”期间的1000家调整到3000家甚至5000家。
“未来要把80%以上的企业纳入到我们的管理范围。
”高东升希望,企业能由“被减排”走向“自觉减排”。
企业应加强与政府互动“中国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责任在于企业,出路也在于企业。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孙桢在论坛上指出,在资源环境领域,行政手段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需要加强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
在低碳经济的竞争中,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比如碳排放交易体制的建立、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的应用,”他说,“没有政府与企业的顺畅合作,结果简直不可想象。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对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表示了认同。
他认为,这种政府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应该是互动的、积极的,中国企业应当从被动服从或者主动配合,走向积极参与,甚至主动游说。
“政府很多政策是非理性的。
”他指出,为实现“十一五”约束性指标,地方政府拉闸限电、停产限产等强制性行政手段不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更不利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
“今年工信部已经公告了18个工业行业共计2087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下一步将把碳排放指标纳入到考核企业产能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当中,并按照这个综合指标来淘汰落后产能。
”高东升透露。
“十一五”期间,由于只设立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目标,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少数地区甚至采取了一些错误的做法。
据悉,针对这些经验和教训,“十二五”规划将出台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非化石能源比重、森林面积、蓄积量等多个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
这些指标会分配到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并落实到一些具体的企业和单位。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上,“十二五”期间将在“十一五”基础上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
”高东升说。
同日,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徐京生印证了这一说法。
他透露,氮氧化物会列入“十二五”节能减排的总量控制范围,而控制氮氧化物的实质就是“脱硝”。
今后会像强制“脱硫”一样实施强制“脱硝”。
环保部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赵华林11月29日表示,主要污染物约束性指标将由两项扩大到四项。
中国“十一五”两项约束性污染减排目标是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0%。
降损节能要建立供电所经济指标考核体系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供电监管办法》,要求城市地区年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87.6小时)。
此《办法》提出的指标过低:供电可靠性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停电损失巨大。
2008年,我国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超过10小时,农村用户年均停电时间高达40多个小时,而同期美国城乡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到2小时,欧洲发达国家在1小时左右,韩国不到20分钟,而在新加坡、日本则不到10分钟。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停电每少供一度电会给用户带来40元左右的经济损失。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此《办法》提出的指标就失去了引领意义,起不到促使供电企业改进供电可靠性的作用,提出的供电可靠性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巨大。
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供电可靠率的要求一般接近99.99%(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1小时),例如英国电监机构2007/2008财务年度为伦敦供电公司设定的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不超过40分钟。
《办法》提出的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00多倍,远大于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
在节能减排中,电所作为供电企业最基层的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
如何建立一整套科学的供电所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包括管理费用、供电量、平均电价、线损率、电费回收、优质服务、线损小指标等),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供电所经济指标体系的建立确立考核原则建立高效工作组织机构发展策划部作为指标的制定和考核部门,在考核中要坚持动态管理、量化考核的原则,积极推行标准化管理模式,彻底改变经济指标考核中出现的管理粗放、执行力不强、考核不严等薄弱环节。
供电公司成立由经济指标考核管理领导小组、各职能部室和基层执行部门组成的三级管理网。
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组成;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有关经济指标涉及专业的牵头部门)的具体工作由职能部门设定的专(兼)职经济指标专责或专业负责人负责;基层执行部门是落实经济指标措施的供电所和有关基层班组。
经济指标管理领导小组为公司经营管理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研究制订并组织落实公司有关经济考核指标体系、审批公司经济指标、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例会,并对经济分析会研究制订的整改措施进行监督落实。
发展策划部为公司经济指标管理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日常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考核工作;组织编制公司管理标准、制度和降损措施、指标计划;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例会及经验交流会,开展电网线损理论计算,监督有关管理部门经济指标管理职能的履行。
营销部、乡镇电管部等管理部门为各经济指标的主管部门,负责指标的统计、汇总、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找出各项指标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及措施。
供电所及有关班组,负责经济指标的基础数据,并根据改进意见落实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