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症状辨识川崎病
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小儿川崎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小儿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儿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小儿川崎病的典型表现包括持续性高热、结膜充血、唇、口腔和舌头黏膜充血、皮疹、手足红肿、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还可能出现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多器官受累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有些患儿可能并不具备典型表现,因此医生需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和体征,及时进行诊断。
二、实验室检查。
在诊断小儿川崎病时,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凝血功能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抗DNA抗体等免疫学检查。
这些检查项目有助于确认炎症反应程度、心脏受累情况以及排除其他类似疾病。
三、心脏超声检查。
小儿川崎病患儿在发病后2周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冠状动脉瘤、心肌炎等心脏并发症的情况。
心脏超声检查对于小儿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发现心脏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外,还可以进行其他辅助检查。
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心肌酶谱、心电图、血清抗心肌抗体等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合心脏超声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全面评估患儿的病情,及时明确诊断,有利于早期干预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对于小儿川崎病的诊断,医生需要全面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心脏超声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以期取得更好的疗效。
川崎病健康教育

川崎病健康教育川崎病是一种罕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疾病,主要影响儿童,特别是亚洲儿童。
它可导致血管炎症、发热、皮肤疹、淋巴结肿大、心脏炎症等一系列症状。
为了提高公众对川崎病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将为您介绍川崎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1. 川崎病的症状川崎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高热、红斑、结膜炎、口腔黏膜炎、手足红肿等。
发热持续时间通常超过5天,且不受抗生素的影响。
皮疹呈现鲜红色,常出现在躯干、四肢和臀部,可伴有脱皮。
结膜炎表现为眼睛红肿、眼结膜充血。
口腔黏膜炎可导致咽喉红肿、嘴唇干燥、舌苔剥落。
手足红肿主要表现为双手双脚的指关节和足跖关节红肿疼痛,常伴有皮肤脱屑。
2. 川崎病的诊断川崎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排除其他疾病。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详细的询问和体格检查。
此外,医生还可能要求进行血液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心脏炎症的程度和其他可能的并发症。
3. 川崎病的治疗治疗川崎病的目标是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并促进患儿的康复。
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高剂量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来减少血管内血栓的形成,以及使用免疫球蛋白来抑制炎症反应。
此外,对于存在心脏炎症的患儿,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心脏监测和治疗。
4. 川崎病的预防目前尚无特定的预防川崎病的方法,但一些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摄入可能与川崎病的发病率有关。
此外,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可以减少川崎病的传播风险。
总结:川崎病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儿童疾病,对儿童的健康和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了解川崎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该疾病至关重要。
同时,公众应该加强对川崎病的认识,提高对儿童健康的重视,以减少川崎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
如果您的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和其他上述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您的疑虑,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持续高烧起红疹当心患上川崎病

持续高烧起红疹当心患上川崎病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3期主任医师罗光荣(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荆州 434000)川崎病由日本儿科医生川崎富作先生于1967年首次报道,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包括皮肤、黏膜、淋巴结等综合性的病变。
它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急性高热、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管炎综合征,可出现高危并发症;也是一种免疫超强和免疫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易造成多脏器损害。
容易被误诊为幼儿急疹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高发于冬春季,发病年龄多在2个月~5岁,其中50%在2岁以下,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2倍左右。
其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确,容易被误诊为感冒、幼儿急疹、阑尾炎、肺炎、肝炎、猩红热、麻疹等。
有些孩子甚至为此做了阑尾炎手术,术后依然高烧不退,才被查出是川崎病。
川崎病尤其容易跟急疹混淆。
两者都会发烧、出疹子,但是幼儿急疹往往是在烧退后发急疹,疹子是一粒粒的;而川崎病在发烧的同时就出疹子,而且疹子也不是一粒粒的,可能是一片片的红疹,甚至表现得像湿疹。
川崎病的凶险川崎病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和慢性期,绝大多数患病的孩子预后良好,一般八周左右就能自然恢复。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血管免疫炎症,没有及时治疗会引发冠状动脉病变,造成动脉闭塞、动脉狭窄,严重的引发冠状动脉瘤;甚至对患者的肝、肺、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约5%的川崎病出现并发症,可因冠状动脉瘤破裂而猝死,或因冠状动脉狭窄、闭塞而致心肌缺血。
目前其病死率在0.5%以下。
出现6个症状要警惕川崎病的诊断有以下6个要点,如果孩子发烧的同时有以下症状,那就要当心了。
⒈持续发烧。
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3天左右就会退下去,而川畸病多在5天以上,且体温在39~40摄氏度波动,同时孩子食欲减退、精神差、嗜睡等。
⒉眼红。
孩子会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的情况,但通常没有眼部分泌物。
⒊杨梅舌。
口唇红、干裂;舌头像杨梅一样,在红肿的表面覆盖大量的疙瘩,医学上叫杨梅舌,但没有溃疡、伪膜现象。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

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引言川崎病,又称混合性血管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全身性疾病,起病急骤,可累及多个器官。
该病的早期诊断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和相关评估参数。
诊断标准川崎病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国际儿科学会议上提出的川崎病诊断标准(The 5th Revised Indian and American Criteria)。
根据该标准,川崎病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 5 个主要标准中的至少 4 个:1.持续发热:持续 5 天以上的高热(≥ 39℃),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热退或热型不符合抗生素反应。
2.蜜糖舌炎:舌黏膜出现鲜红的草莓状疹,伴随舌苔脱落。
3.双手掌红肿:双手掌红肿,可伴指甲剥脱;4.双脚足底红肿:双足足底红肿,足底可出现鲜红的草莓舌状疹;5.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性肿大,主要位于颈部区域。
在诊断川崎病时,如果孩子符合上述 4 个主要标准中的 3 个,但同时具备以下4 个附加标准中的至少 2 个,则也可被诊断为川崎病:1.口腔黏膜改变:咽炎、嘴唇炎、舌下疹等。
2.枕部淋巴结肿大:一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 1.5 厘米。
3.皮疹:包括四肢上非特异性皮疹、躯干红斑或斑块,或是紫疹。
4.结膜炎:双侧结膜充血、结膜水肿、结膜红斑。
评估参数除了诊断标准,还有一些评估参数可以辅助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1.血液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等。
这些指标在川崎病发病早期往往异常升高。
2.心肌炎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肌钙蛋白T是诊断心肌炎的重要指标,其临床表现可能与川崎病相关。
3.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评估心脏病变,例如冠状动脉或冠状动脉瘤形成。
4.足背动脉超声:足背动脉超声检查可用于早期评估年幼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损害。
5.心脏超声:心脏超声检查是评估川崎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首选方法,可以观察冠状动脉瘤、心功能降低等。
结论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早期诊断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川崎病

2020/8/6
精品课件
鉴别诊断
猩红热:根据起病急骤、典型皮疹、帕氏线、口周 苍白圈,结合全身发热、咽痛、扁桃腺炎、抗生素 治疗有效等特点,与川崎病容易鉴别。
重症多形红斑:尽管本病有发热、皮疹及粘膜损害, 但是皮肤和粘膜的大疱、糜烂、渗出、结痂是本病 的重要特征,而川崎病的皮损比较干燥,没有渗出 的表现。
2020/8/6
精品课件
治疗
抗凝剂:发热期给阿司匹林30~100毫克/公 斤/日,热退,再给2个月,剂量为30毫克/公 斤/日。其他抗凝剂如潘生丁、肝素、法华令 等也可使用。
支持疗法:必要时可输血或注射丙种球蛋白。
2020/8/6
精品课件
治疗
对症处理:对心肌损害者给予丹参、肌苷、 能量合剂、维生素。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
2020/8/6
精品课件
鉴别诊断
幼儿型类风湿关节炎:本病尽管有手足肿胀, 但是皮疹一过性、关节受累严重、病程长等容 易与川崎病鉴别。
婴儿多动脉炎:发病率低,一般在尸体解剖后 诊断,而川崎病其特殊的表现,两者容易鉴别。
2020/8/6
精品课件
治疗
原则:应用抗炎症及抗凝固药物治疗,关键 是防止冠状动脉并发症。
口腔变化: 发病2~3日口唇明显充血呈鲜红或绛红色, 稍后干燥、皲裂。 口腔、舌、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 但无溃疡和假膜形成。
2020/8/6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2020/8/6
眼结膜变化: 发病3~11日出现两眼球结膜充血, 但无结膜水肿、脓性分泌物或角膜溃疡。
精品课件
临床表现
颈淋巴结肿大: 见于急性期,位于颈单侧或双侧, 直径在1.5厘米以上、活动、有压痛、不化脓。 半个月内消退。
川崎病确诊金标准

川崎病确诊金标准川崎病,也被称为川崎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全身性血管炎疾病。
它通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结膜炎、口腔黏膜炎等症状。
尽管川崎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早期确诊对于治疗和预防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川崎病的确诊金标准,以便医生和家长对川崎病进行及时识别和治疗。
川崎病的确诊需要依据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
下面将按照常规的诊断流程,详细介绍川崎病的确诊金标准。
一、病史和初诊表现的评估在初步评估患儿时,医生需要了解病史和观察患儿的初诊表现。
一般而言,川崎病的特征性症状包括连续性高热超过5天、皮疹、结膜充血、咽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此外,患儿可能还会出现唇红、舌苔脱落、手掌足底红肿等非特异性表现。
二、全身炎症指标的检查川崎病是一种全身性炎症性疾病,因此全身炎症指标的检查对于川崎病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C反应蛋白(CRP)和血小板计数。
在川崎病患儿中,CRP水平显著升高,通常超过100mg/L。
同时,血小板计数呈现明显增加,可以达到50×10^9/L以上。
三、心脏病变的评估川崎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冠状动脉病变。
因此,对于川崎病的确诊,需要进行心脏病变的评估。
了解患儿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图结果对于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冠状动脉病变的典型表现为冠状动脉扩张、狭窄或闭塞。
四、其他可辅助诊断的检查除了上述几项重要的检查指标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辅助诊断的检查可供参考。
例如,川崎病患儿的白细胞计数和血沉常常升高,血沉可超过50mm/h。
此外,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的测定也有助于川崎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川崎病的确诊金标准包括病史和初诊表现的评估、全身炎症指标的检查、心脏病变的评估以及其他可辅助诊断的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临床表现和检验结果,医生能够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川崎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但需要注意的是,川崎病的确诊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没有单一的指标可以完全确定诊断结果。
怎样能精确确诊川崎病

怎样能精确确诊川崎病
一、概述
川崎病一般是儿童得的,所以大家要注意儿童,得了川崎病是要发高烧的,而且发烧的时间很长,最高的可以持续一个月。
得了川崎病儿童的眼睛是红的,烧退下来,就不红了。
得了川崎病的孩子,脖子是肿的,这是淋巴结的肿大,孩子的口腔出现出血和红肿,严重的还有糜烂。
身上出现红疹,这些红疹是可以引起骚痒的,孩子的手足可以出现水肿和大片脱皮的现象,有上述症状,就可以确诊为川崎病。
二、步骤/方法:
1、川崎病和儿童的各种出疹样疾病如麻疹、风疹、猩红热及淋巴结炎、风湿病有相似之处,大家要精确和准确的辨别,儿童似乎得了川崎病,以免不及时到医院治疗延误病情引起并发症。
2、一般诊治川崎病,儿童如果发热在一天或者5天以下,退烧不下,眼睛充血,同时还有手脚红肿,发硬,大面积的脱皮症状,身体出现红疹,就基本可以确定为川崎病,孩子这时不需要服用抗生素。
3、孩子得了川崎病一定要及早的治疗,如果治疗的不及时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还可以形成动脉瘤,这样孩子要一辈子吃药的,而且不能动不能笑不能哭,给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注意事项:
得了川崎病,大家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不该发生的事情,要
给孩子吃,好消化有营养的东西,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
川崎病临床表现及治疗

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 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 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
• 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 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 可见心影扩大。
川崎病患儿的其它症状
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嗽、流涕、 腹痛轻度黄疸或无菌性脑脊髓膜炎的表现。
• 约两周后表现为主动脉分支的动脉内膜炎和动脉周围炎 • 冠状动脉多易受累,部分病例形成动脉瘤内膜弹性板断裂。 • 急性期后动脉瘤可消退或持续存在。后者可有冠状动脉瘤
的血栓形成或内膜异常增厚等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阻塞或 血管再通。皮疹活检可见到毛细血管周围炎性改变,单个核 细胞浸润,皮肤水肿淋巴结活检呈现类似“急性淋巴炎”的 病变。
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淋巴细
• 6二维超声心动图
• 7冠脉造影
诊断标准
发热5天以上 + 以下5项中的4项即可确诊
1
2
3
4
5
四肢: 掌跖红斑, 肢端硬肿, 指趾端脱皮
皮肤: 多形性红斑
眼结膜: 充血
唇及口腔: 黏膜充血, 唇皲裂、 杨梅舌
颈淋巴结: 肿大
不足4项,而有冠状动脉损害者也可确诊
Pediatrics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急性期约20%病例出现会阴部、肛周皮肤潮红 和脱屑并于1~3年前接种卡介苗的原部位再现红
斑或结痂。
其它系统表现
• 1、心血管系统 听诊可有杂音、奔马律、心音低钝。 • EKG示P-R或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X线示心影扩大ECHO
示可见心包积液、冠状动脉瘤可有心绞痛。 • 2、消化系统 腹泻、腹痛、呕吐、胆囊肿大、麻痹性肠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6大症状辨识川崎病
作者:杜忠东
来源:《大众健康》2011年第12期
珍珍又发烧了。
这次与往常不同,烧了四天后,珍珍身上开始发小红疹子,密密麻麻一大片,眼睛发红。
因为疹子的特征不明显,县医院的大夫一时难以辨识,在麻疹和其他病毒疹之间犹豫不决。
着急的妈妈带珍珍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大夫仔细观察和验血后诊断为川崎病。
川崎病到底是怎么回事?
医学专家明确指出,川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了,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第一位病因,其并发症会导致儿童死亡。
川崎病又称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表现为持续性发热、皮疹、口唇红、手指及足底红肿脱皮和淋巴结肿大等,病因不清。
1967年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后被人称为川崎病。
川崎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其首发症状是发烧,口唇和眼睛发红,身上伴发有红点,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
目前正是感冒的高发期,如果孩子发烧,特别是持续高烧不退或有上述症状,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到医院诊治。
判断是否患有川崎病,主要看有没有以下六个方面的表现:
1、5天以上持续发烧,占全部患者的94%—100%。
发烧大多38度以上甚至40度。
与上呼吸道感染相比,川崎病患者发病初期一般状态不佳、哭闹、食欲不、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时就比较严重。
2、双眼球结膜充血,占全部患者的86%—90%。
双眼球结膜充血、发红,但没有眼部分泌物。
3、口唇和口腔的表现:口唇红肿潮湿、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口唇皲裂、草莓舌。
4、颈部淋巴结肿大:该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出现频率最低的一个,两岁以下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50%,很多两岁以下患儿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5、多形性皮疹:皮疹呈多形性,没有水疱或痂皮。
红斑或者是渐渐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图一样。
另一个早期诊断的关键是在发热的同时,其它部位出现皮疹之前,在卡介苗接种部位出现显眼的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