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古典园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前言

0.1摘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大地山川的钟灵毓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

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菁华,显示出华夏民族无限的创造力与灵气。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学界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

0.2关键词

古典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城市私园、大内御苑、文人园林、江南园林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及历史分期

1.1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代世界的主要的园林体系之一,其所经历的大约三千年持续不断的延绵发展,始终在欧亚大陆东南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国土范围内进行着。换言之,中国国土的锦绣大地山川,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历来发展的自然背景,其所呈现出的平野景观、山岳景观、河湖景观、海岛景观、植物景观、天象景观等,为兴造风景式园林之利用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极为多样的临摹对象,这既是中国古典园林持续发展的自然背景,又为园林的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中国在漫长的古代岁月中始终凝聚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帝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这个大帝国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彪炳史册,又交织为“人文背景”,不仅孕育了古典园林的产生,并且自始至终启导、制约着它的发展。“天人合一”、“崇尚隐逸”、“寄情山水”成为了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封建农业经济、封建集权政治的产物,农业经济和集权政治成为决定园林性质的根本基因。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封建文化的一个部分,其发展兴衰与封建社会的产生、发展、兴盛、衰落亦是密切相关的,随着封建社会的繁荣而兴盛,亦因封建社会的衰微而没落

1.2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分期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三千余年慢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漫长的演进过程,正好相当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封建大帝国从开始形成而转化为全盛、成熟直到消亡的过程。根据这个情况,可以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史分为五个历史时期:

■生成期(公元前16世纪——公元220年)

■转折期(公元220年——589年)

■全盛期(公元589年——960年)

■成熟时期(公元960——1736年)

■成熟后期(公元1736——1911年)

1.3中国古代主要城市中的园林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典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个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的都可以归属于这个类型。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宫廷园居生活的日益丰富多样,皇家园林按其使用情况又有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之分,大内御苑在宫城和皇城之内、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风景优美的地方。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的,大抵都可以归入这个类别。建置在城镇立面的私家园林,绝大多数为“宅园”。宅院依附于邸宅作为园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还有少数不依附于邸宅的“游憩园”。

2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

2.1皇家园林的发展

商代和西周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大小奴隶主——王、诸侯、卿士大夫——均为贵族。他们占有土地、财富和奴隶,争逐生活之享乐。从偃师商城、安阳殷墟的布局和宫室建筑的情况来推测,当有园林建置的可能。而当时的园艺技术所达到的水准,也足以为造园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殷、周是的王、诸侯、卿士大夫所经营的园林,可统称之为“贵族园林”。它们尚未完全具备皇家园林的性质,但却是后者的前身。它们之中,见于文献记载最早的两处即:殷纣王修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文王修建的“灵囿、灵台、灵沼”。

秦始皇进行咸阳规划的范围为渭水北面和南面的两部分广大地域。渭北包括咸阳城、咸阳宫以及秦始皇增建的六国宫,渭南部分即扩建的上林苑以及其他宫殿、园林。

西汉时国力昌盛,迎来了一个皇家园林发展的高潮,上林苑、未央宫、建章宫、甘泉宫、兔园代表着稀罕皇家园林的几种不同形式,而汉上林苑规模空前绝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其中建章宫的园林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东汉的皇家园林数量不如西汉之多,规模远较西汉为小。但园林的游赏功能已上升到主要地位,因而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

2.2私家园林的发展

汉代之前的园林以皇家园林为主,武帝以后,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广置田产,拥有大量奴婢,过着奢侈的生活,关于私家园林的情况就屡有见于文献记载,所谓“宅”、“第”即包含园林在内,也有直称之为“园”、“园池”的。其中尤以建置在城市及近郊的居多。

东汉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私家庄园大量出现,“归园田居”的隐士庄园主出现,赋予了一定程度的朴素的园林特征,从而形成园林化的庄园。

2.3小结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持续了将近1200年。商、周是园林生成期的初始阶段,“贵族园林”相当于皇家园林的前身,但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相应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确立,出现了皇家园林这个园林类型。它的“宫”、“苑”两个类别对后世宫廷园林影响极为深远。东汉则是园林由生成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阶段。

3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3.1皇家园林的发展

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相继建立的大小政权都在各自的首都进行宫苑建置。

其中建都比较集中的几个城市有关皇家园林的文献记载也较多: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这三个地方的皇家园林大抵都经历了若干朝代的踵事增华,规划设计上达到了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邺城的铜雀园、华林园、仙都苑;洛阳的芳林苑、华林园;建康的华林苑、芳乐苑等为代表的园林,在设计手法上都大有发展。

3.2私家园林的发展

东汉末年,民间的私家造园活动已经比较频繁了,到了魏晋南北朝,寄情山水、雅好自然成为社会风尚,经营园林成为了社会上一项时髦活动,出现民间造园成风、名士爱园成癖的情况。这时期私家园林广泛见诸于各种文献,既有位于城市内或近郊的城市型私园——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庄园、别墅。

3.3小结

这一时期的园林的规模由大入小,园林造景由过多的神异色彩转化为浓郁的自然气氛,创作方法趋向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园林开始形成皇家、私家、寺观这三大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和略具雏形的园林体系,它上承秦汉余绪,把园林发展推向转折的阶段,导入升华的境界,成为此后全面兴盛的伏脉。中国的风景式园林,正是沿着这个脉络进入隋、唐的全盛期。

4园林的全盛期——隋、唐

4.1皇家园林的发展

隋唐时期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这三种类别的区分更加明显。太极宫、大明宫的太液池、洛阳宫的陶光园、禁苑、兴庆宫等园林充分展现出了此时期强盛的国力与高超的造园技艺。皇家园林的建设已经趋于规范化,大内御苑紧邻于宫廷区的后面或一侧,呈宫、苑分置的格局。郊外的行宫、理工绝大多数都建置在山岳风景优美的地带,许多行宫、离宫所在地直到今天仍然保留着它们的游赏价值,个别的甚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