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华中农业大学
2019园艺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

2019园艺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园艺专业是农业种植业的组成部分,对丰富人类营养和美化、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有重要意义。
园艺作物一般指以较小规模集约栽培的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
主要分为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3大类。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园艺专业怎么样、学什么、前景好吗,供大家参考!1、园艺专业简介园艺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2、园艺专业主要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农业气象学、微生物与植物病原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分子生物学导论、计算机农业应用、园艺作物育种学、园艺作物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园艺商品学、园艺产品采后与营销等。
3、园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园艺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商贸、园林管理等领域和部门从事与园艺科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解决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强调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园艺新品种选育及产品优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强化园艺产业的旅游观光和生态功能,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
4、园艺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本专业的就业面较窄,毕业生主要到园艺作物生产公司、园艺作物物流公司、园艺作物应用公司等从事园艺作物的繁殖、栽培、花卉代理、运输、销售、造景、绿化工程施工一级苗木养护等工作。
5、园艺专业比较不错的大学推荐,排名不分先后1. 华中农业大学 A++2. 浙江大学 A+3. 中国农业大学 A+4. 南京农业大学 A+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6. 沈阳农业大学 A7. 上海交通大学 A8. 山东农业大学 A6、园艺专业就业形势分析园艺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艺公司、园艺场等生产、贮藏、加工企业的技术管理员;园艺行业协会、园艺产品与农资销售企业的营销员;鲜切花生产经营企业及花店的插花员;园艺教育、科研、试验单位的试验辅助人员;农业科技推广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技术推广员等,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县(市)农业、林业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乡镇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旅游度假区(观光果园)及生态园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大中型果品批发市场的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自主创业,创办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
精品课程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08.07.08
•【字号】鄂教高函[2008]24号
•【施行日期】2008.07.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
程名单的通知
(鄂教高函[2008]24号)
各高等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评选200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并开展省级精品课程年度检查的通知》(鄂教高函〔2008〕8号)的要求,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通过,网上公示无异议,我厅审核同意武汉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等161门课程为200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现予公布。
省级精品课程有效期为4年,其间,课程内容按规定向全省高等学校免费开放。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各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加大课程建设投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有关高校要确保“省级精品课程”网站正常运行和免费开放,并不断更新和完善。
我厅将定期检查省级精品课程网站的网络运行情况和资源更新情况。
对于管理不善的课程,我厅将责令整改,整改不力将取消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未经学校和著作人许可,任何
人不得将省级精品课程内容用作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
附件:2008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名单
二OO八年七月八日附件:。
农业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书目

序号
教材名称
51 种子学实验技术
主编
尹燕枰 董学会
52 作物种子学 53 作物育种学各论
张春庆
盖钧镒 洪德林
54 作物育种总论
张天真
55 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研究生用) 陈温福
56 作物栽培学
于立河 李佐同 郑桂萍
57 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58 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 59 作物栽培学总论
-3-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5-
序号
教材名称
74 农药合成
75 农药学 76 杀虫生物学 77 杂草学 78 植物保护案例分析教程 79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 80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学 81 植物化学保护学 82 植物检疫学 83 植物免疫学 84 气象学与农业气象学基础 85 农业气象学 86 环境土壤学 87 气象学 88 植物营养学
70 农业植物病理学
高学文
71 农业植物病理学
董金皋
72 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实习指导 李洪连
73 农药残留分析
岳永德
主编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4.01.09•【字号】鄂教高[2014]1号•【施行日期】2014.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度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的通知(鄂教高〔2014〕1号)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办〔2013〕6号)的有关要求,经学校申报、资格审查、网络评审,我厅审核同意武汉大学《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气体保护焊工艺设计与实作》等149门课程(其中本科课程128门、高职课程21门)为2013年度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现予以公布。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需按照教高厅〔2012〕2号文及《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进行建设,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组织和制作,对课程内容实行严格的审查,课程视为职务作品。
所有批准立项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均应按照规定上网,向所有高校师生免费开放。
我厅将不定期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行跟踪和复核,根据复核情况决定是否保留或取消其称号。
各高等学校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费投入,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把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推广、应用、共享与教育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附件:2013年度湖北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名单湖北省教育厅2014年1月9日附件:。
面向农业发展需求 探索作物遗传改良——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面向农业发展需求探索作物遗传改良——作物遗传改良国家
重点实验室
佚名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22()4
【摘要】目标明确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1992年3月,隶属于科技部,依托于华中农业大学。
实验室围绕农作物遗传改良这一总体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延伸;瞄准学科前沿,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分别从作物的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作物性状的遗传、生理机理,进行品种改良;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途径、新材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和新方法。
实验室研究对象涉及水稻、玉米、油菜、棉花、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
【总页数】2页(P78-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2004年开放课题申请通知
3.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4.文化引领的拔尖创新博士生培养探索与实践
——以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5.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繁殖学》第十章 近交

结 论: 不改变群体基因频率
当近交程度达到最大即F=1时,群体将全部为纯合子, 其中AA的频率为p,aa的频率为q;
当近交程度最低(F=0)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为 通常的Hardy-Weinberg频率。
第三节 近交衰退
▪ 近交衰退(inbreeding depression)表现 • 生活力降低; • 繁殖力下降; • 遗传缺陷发生率增高; • 生长受阻; • 与生活力有关联的某些数量性状如泌乳量、剪毛量、 产蛋数的均值有所下降。
非亲缘交配 狭义:同品种内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间交配 广义:品种内杂交、品种间杂交及种间杂交
设有两个群体P1、P2 ,其基因频率、基因型 频率以及基因型值如表所示:
令p2=p1+y , q2=q1–y,则子一代杂合子的频率为 HF1= p1q2+q1p2 =p1(q1-y)+q1(p1+y) =2p1q1+y(q1-p1)
亲缘系数是平均概率 - 0 或 ½ 或 ¼
直系亲属亲缘系数:祖先与后代的亲缘关系 旁系亲属亲缘系数:旁系亲属间的亲缘关系
▪ 亲缘系数的计算
实习五
例:有两个在5个位点上不同的完全纯合的近交系小鼠。根据 下列条件填表: a.每个显性等位基因对6周龄体重的效应为+3mg; b.每个隐性等位基因对6周龄体重的效应为-3mg; c.部分显性存在,每个杂合位点的显性效应值为+2mg(即杂 合子比该位点纯合子育种值增加+2mg); d.纯合位点的基因型值等于育种值; e.环境效应见下表; f.无上位效应存在。
基因型
育种值 非加性效应值 基因型值 环境效应值 表型值
(1)AAbbCCddEE
0mg
(2)aaBBccDDee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农业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大学,自194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
社会服务和发展,不断提升和优化学科建设,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领导和科研人才,增强国家的科学素养。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集科研和新理论发展、开拓实
践性教育于一体,涵盖农学、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拥有一批博士后流动站、全国优秀博
士计划、政府拥护学科、湖北省“十三五”特色实验室,博士点、硕
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若干学术组织单位等。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园艺植物
保护、动物科学、植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植物
病理学、农业遥感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给排水工程等等。
此外,华中农业大学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学科设立,包括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决策和解决办法。
华中农业大学为各位考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科专业选择,同时专
业课程设置也得到了优化,旨在满足考生的实际需求。
华中农业大学
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不仅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术环境,还有国际领先的科研教育资源,是研究生就读的最佳选择。
马峙英,男, 1958 年 10 月生,河北省新乐市人

马峙英,男, 1958 年 10 月生,河北省新乐市人。博士、教授,澳大利亚留学访问学者( 1999-2000 年),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点负责人,学科带头人。 1986 年 7 月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98 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1996 年任河北农大农学院院长, 2001 年 12 月任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棉花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会理事、河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农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棉花专业组副组长、棉花生产顾问组副组长,河北省自然基金委员会委员、生物学科组组长。现被河北省科技厅聘任为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选育”首席专家。曾多次担任河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高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丰收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曾获得保定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劳模,全国 500 名农业科技骨干之一,河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享受津贴),河北省“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和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在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博士与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任务,指导 60 余名硕士研究生和 11 名博士研究生(包括 1 名留学生),其中博士已毕业 5 人并获得学位,硕士已毕业 42 人并获得学位,其中有 20 人分别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军事科学院、南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 2 人分别到美国和新加坡做博士后研究。讲授或主讲学校生物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分子生物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子遗传学》,本学科博士研究生《遗传学研究进展》、《作物育种学研究进展》、硕士研究生《高级作物育种学》、《作物抗病虫育种》、《研究生班讨论》等,副主编《作物良种繁育学》、《作物育种学》,参编了《棉作学》和《作物育种学论丛》。主持完成的教学项目“农学类专业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良性互动机制研究与实践” 2004 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的教学项目“作物育种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1996 年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现为首批省级本科生优秀课程《作物育种学》负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lant physiology phyto-biochemistry
Plant breeding
biochemical genetics
cytogenetics
phytopathology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bioclimatology
biostatistics
molecular biology
作物育种学_华中农业大学
PPT模板下载:/moban/
勤 奋 学 习 脚 踏 实 地 奔 向 目 标
主要参考书:
1、蔡旭主编,植物遗传育种学,第二版,1988,科学出版社.
2、中国大百科全书;1990,农业
3、刘后利主编,作物育种研究与进展(第一集,1993 ,第二 集,1994,)中国农业出版社。
§3 进化与育种的关系
四、进化类型:
自然变异 自然选择
自然进化Biblioteka 自然变异+人工变异 人工选择+自然选择
人工进化
§3 进化与育种的关系 作物进化的一般模式: 渐变式和突发式
自然加倍
AA
AAAA
AA X
ZZ
AZ
重组与选择 重组与选择
地理学分化 地理学分化
杂交
杂交
AAZZ 二倍体化与分化
地理小种 地理小种
二、作物育种学所涉及的学科示意图
§1 作物育种学概念与内容
三、作物总产的提高的原因:种植区域 的扩大和单产的提高 四、 作物育种的作用 30%-50%(FAO) 1、 提高适应性,扩大了种植区域。 2、 提高了产量潜力及稳产性,提高了单 产。 3、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提高了单产 4、提供了特定生长条件,扩大了种植区 域。
§5 品种的形成与类别
1、定义:品种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在 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某种作物 的一种群体, 2、品种必备的生物学特性: DUS,遗传学上 具有相对稳定性(stability),在形态学、生物学 和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一致性(uniformity),与 同一作物的其它群体在特征特性有所区别即特 异性(distinctness)。 3、经济学特性:作物品种是人工进化的结果 ,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区 域性,利用时间性。不同于植物分类学上的变 种(variety)(其是自然选择、自然进化的产物)。
c.个体群体水平。此水平上遗传学研究进行得最 不够,方法亦很原始。相比前两个层次,此水平 是最难的,风险亦是最大的,到现在为止,还没 有人能从遗传上阐明个体发育进程中的基因活动 规律及不同个体的基因活动情况间的相互关系。 而现代育种却主要在这个层次上进行。因此有人 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育种还是一门艺术,而不 是一门科学,要使它变成一门科学,还要待到遗 传学解决个体、群体水平上的难题。
4 、 Simmonds,N. W. Principles of crop improvement. 1979,Longman Grop Limited London.
5、 John M. Poehlman and David A. Sleper Breeding Field Crops. 1995,243-255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Amessss.
地理小种
§4 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1、时间先后:育种研究先于遗传研究。 2、遗传与育种的关系:似父子关系。遗传 学研究滞后于育种学研究。 3、遗传研究与育种研究层次比较: (1)过去100年,遗传学研究是从高等生 物→低等生物,从宏观→微观,而育种却 开始了微观→宏观研究,
§4 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6、Borojevic,S .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plant breeding ,1990 ,Elsevier,Amsterdam
7、Forbes,J.C. and R.D.Watson Plant in agri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England
(2)遗传学研究的三个层次即分子水平 、细胞水平和个体群体水平。 a.分子水平。此水平上的问题解决得较 多,较易阐明,诸如共用同一套定码, 遵从复制一转录—翻译模式。重复序列 (内含子)的存在及其与进化程度的关 系
§4 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b.细胞水平 染色体组 单个细胞,此水平存在诸多问题
§4 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关系
§2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简况
一、作物育种学的性质: 饶有兴趣、值得研究、有许多未知区域 有待探索,还不是一门很成熟的科学。
二、育种者成功的公式: 育种者成功的机会=育种者的理论基础+ 材料基础+付出的劳动+机遇。
§2 作物育种学的发展简况
三、作物育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原始自发选种阶段(无固定计划,凭感观 选择); 2、计划选种阶段 选种方法为系统育种和杂 交系谱法育种; 3、现代育种阶段 方法多种多样 4、不同作物所处的育种水平:有仍处在原始 自发选种阶段,如南瓜。
§1 作物育种学概念与内容
五、作物育种学的任务:
1、选育适于生产需要的高产、稳产、 优质、抗(耐)病虫害及环境胁迫、 生育期适当,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 杂种及新作物。
2、在其繁殖推广过程中保持和提高其 种性,提供足够量的、高质低成本的 生产用种。
§1 作物育种学概念与内容
六、作物育种学的内容:
1、育种目标的制订及实现目标的策略; 2、种质资源研究; 3、选择方法研究; 4、创造新变异的途径、方法与技术; 5、杂优利用; 6、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7、田间试验技术; 8、新品种的审定与与应用。
作物育种学(总论)
绪论 (Introduction)
§1 作物育种学概念与内容 一、定义: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综合利用多种学 科知识与技术,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 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1 作物育种学概念与内容
phytology
phyto-geography
agroecology
genetics
§3 进化与育种的关系
一、进化的定义: 由原始植物演变成现在的植物,由野 生植物演变成栽培植物即作物的过程 称之为进化。
二、进化的基本因素 : 变异、遗传和选择
§3 进化与育种的关系
三、三个基本因素的作用: 遗传变异:内因和基础, 选 择:进化方向 理由: 1、变异性使得生物得以适应新的环 境。 2、遗传性使得生物把已获得的有利 变异通过选择巩固起来并传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