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过去、现在、未来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中国自行车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调研1.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24年以来,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逐年缩小。

2024年,全国自行车总产量为4300万辆,同比下降了2.9%。

面对汽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竞争,自行车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2.品牌竞争:目前,中国自行车市场上存在着大量品牌,但大多数品牌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

一些传统知名品牌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压力,而一些新兴品牌则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和优势。

3.产品结构:当前,中国自行车市场主要以普通自行车为主,高端、专业、定制化的自行车产品占比较低。

随着人们对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高端自行车市场有望逐渐兴起。

4.渠道变革:传统的自行车销售渠道主要以实体店为主,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销售和新零售模式逐渐流行。

自行车企业需要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提供更加便捷的购车体验。

二、发展前景分析1.出行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绿色出行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

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经济的交通工具,有望满足城市居民短途出行的需求。

2.品牌升级:自行车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升级,通过技术创新、设计创意等方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专业化定制: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增加,自行车企业可以发展高端、专业、定制化的自行车产品,满足消费者独特需求,并以此获得更高的利润率。

4.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自行车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自行车企业可以通过结合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自行车产品,提供更加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5.多元化经营:自行车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经营,拓展相关产业链,如配件销售、骑行俱乐部、自行车旅游等。

这样可以提高收入结构多样性,降低对自行车产品销售的依赖。

综上所述,尽管中国自行车行业面临各种挑战和变革,但其发展前景依然可观。

随着城市绿色交通的需求增加以及消费者对个性化、智能化产品的追求,自行车企业有望通过品牌升级、专业化定制、智能化发展等方式实现转型和升级,并找到新的增长点。

自行车的历史与演变

自行车的历史与演变

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和运动方式,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自行车的历史与演变的主要里程碑:1. 早期原型:早在19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尝试制造类似自行车的交通工具。

最早的原型包括德国的木制平衡脚踏车(Draisine)和法国的装在前轮上的三轮车。

2. 踏板自行车:1817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冯·德雷斯创造了第一辆有踏板的自行车。

这辆木制自行车称为“德雷斯脚踏车”,骑手通过踩踏来推动它前进。

3. 安全自行车:1870年代,英国工程师詹姆斯·斯塔克利改进了自行车的设计,并推出了现代自行车的原型,称为“安全自行车”。

这种自行车采用了两个相等大小的车轮、链条传动和后轮驱动,提供了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4. 链条驱动和气动设计:在20世纪初,自行车设计经历了进一步的改进。

1890年代引入的链条传动系统使得自行车更加高效和易于骑行。

此外,气动设计的引入和改进,如降低前轮尺寸、弯曲把手等,提高了速度和操控性能。

5. 山地自行车: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山地自行车开始兴起。

为了应对崎岖的山地地形,自行车采用了特殊的轮胎、减震系统和坚固的车架设计,使其适应越野和山地骑行需求。

6. 折叠自行车: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折叠自行车开始流行起来。

这种设计可以将自行车折叠成更小、更便携的尺寸,方便携带和存放,适合城市通勤和旅行使用。

7. 电动自行车:近年来,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电动自行车配备了电机和电池,给骑手提供助力,使骑行更轻松和高效。

自行车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改进的过程,以满足人们对便利、速度、舒适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自行车可能继续发展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骑行方式和环境要求。

中国自行车历史概述(五篇)

中国自行车历史概述(五篇)

中国自行车历史概述(五篇)第一篇:中国自行车历史概述一、自行车的历史综合概述1.数据:中国的自行车数量世界第一、骑自行车的人数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人口”有多少?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官员张斌给出了这样一组数字:中国骑车人数以亿计,玩车人只有区区100万人,注册的运动员更是少得可怜的2000人。

而在人口6500多万的法国,玩车人近5000万,注册运动员50万人2.突破: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与欧美相比起步很晚,直至1985年亚洲自行车锦标赛上,中国自行车男队才首次在100公里团体计时赛上夺得冠军,之后,北京名将汤学忠也曾多次夺得亚洲锦标赛的男子公路个人赛金牌。

1987年,山西选手周素英在一次世界比赛中夺得女子争先赛第三名,这在当时是很轰动的新闻,而且从此女子场地短距离自行车项目也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在国际赛场上的“突破口”。

1990年北京亚运会,江苏女车手周玲美在女子场地1公里计时赛上夺得金牌并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不仅使她的名字在当时家喻户晓,也使更多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自行车运动的实力和希望。

1995年,大连女车手王艳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场地自行车赛上勇夺女子争先赛金牌,成为中国自行车运动的第一个世界级冠军,随后,王艳和另一位大连姑娘姜翠华又在世界杯场地自行车赛上先后夺得过女子争先赛冠军和女子500米计时赛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姜翠华夺得女子500米计时赛铜牌,实现了中国自行车运动在奥运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2004年北京选手江永华夺得奥运500米亚军,与冠军失之交臂,历史性的突破,2008年北京奥运会郭爽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下未能取得突破,但也是取得领奖台,至少代表我们的国家还有一些竞争能力。

直到2007年中国第一个加盟国际顶尖车队美国探索频道车队的李富玉,与阿姆斯特朗成为队友,带给了中国公路车走向国际的第一人,之后、金龙、计成、韩风等相继走进职业车队,为中国车手开辟了道路,国际上其他的国家也在慢慢地接受中国的车手,至少这些车手表现的还不错,像李富玉带给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入场券,就是作为职业车手参加奥运会以来中国公路车手首位取得奥运会人场卷的中国人。

自行车开发工作总结范文(3篇)

自行车开发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自行车行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作为我国自行车行业的一份子,我司自行车开发团队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行车产品。

现将一年来的自行车开发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概述1. 市场调研与分析为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团队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分析行业发展趋势。

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对比分析,确定了我国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2. 产品研发与创新在产品研发方面,我们团队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公司资源优势,进行产品创新。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外观设计:在保证产品实用性的基础上,注重外观设计,提高产品美感,提升品牌形象。

(2)材料选用:选用优质材料,提高产品耐用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3)技术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性能。

3. 产学研合作为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我们团队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4. 质量控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我们团队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5. 市场推广针对不同市场,我们团队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份额。

1. 产品创新成果:成功研发多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行车产品,包括山地车、公路车、城市车等。

2. 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外市场,我司自行车产品市场份额逐年提升。

3. 品牌形象:通过一系列市场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 产学研合作成果: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四、工作不足与改进措施1. 工作不足(1)研发周期较长,影响产品上市时间。

(2)部分产品在性能上仍有提升空间。

(3)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优化研发流程,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自行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自行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自行车制造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自行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是一些大中城市,政府对于自行车出行的扶持政策和投资力度加大,给自行车制造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技术创新提升:自行车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许多进展,出现了电动自行车、智能自行车等新型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便捷、舒适出行的需求,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3.品牌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自行车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与国内品牌进行激烈竞争,加大了自行车制造企业的压力。

4.产能过剩: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及行业竞争的加剧,部分自行车制造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困境,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1.绿色环保: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自行车作为环保出行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设计制造中,并推广绿色出行的理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可持续的产品。

2.低碳出行: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出行成为人们的共识。

自行车作为一种低碳交通工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出更加智能、便捷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低碳出行的需求。

3.创新发展:技术创新是自行车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尤其是在电动自行车、智能自行车等领域,应该加强创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4.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未来自行车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多种经营模式将同时存在。

除了传统的自行车制造企业外,共享单车等新兴经营模式也将发展壮大,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灵活应对,寻找合适的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结:自行车制造行业因其环保、健康、便捷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消费者对于绿色、低碳出行需求的增加,自行车制造企业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加强技术创新,推出更加智能、环保的产品。

自行车行业分析三篇

自行车行业分析三篇

自行车行业分析三篇篇一:自行车行业分析自行车行业状况和运行特点自行车行业国际需求状况、前景我国自行车行业的走向、问题中国制造网自行车会员状况的分析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前景一、国内行业状况和运行特点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1)行业概况企业:881家生产量:6732.7万辆工业总产值:518.3亿元自行车及其零部件销往176个国家和地区2)行业经济运行特点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产量、出口量、出口金额和平均出口价格均持续平稳增长。

07年出口自行车5923万辆环比增长5.8%,价值21.7亿,利润额增长14.9%。

由此可见我国是自行车出口大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自行车的需求还是持续平稳增长的。

但从整个贸易形势可以看出我国的自行车出口行业一般贸易出口占主导,而加工贸易出现下降。

由此可见加工贸易行业仍然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力。

在出口市场方面,需要及时地调整生产力和产品技术水平才能够实现加工贸易行业新的突破。

行业专业化程度高,生产体系日趋完备。

国内各种钢材、铝合金、钛合金等轻合金材料供应充足,原材料加工成形、整车生产涂装、各类各档次零部件的专业加工制造及配套齐备,已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

而镁是继钢铁、铝之后的第三大金属工程材料,被誉为“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

加快推进镁合金自行车产业化,则是我国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产业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

产业集聚化程度和效应明显。

自行车企业集中地天津、江浙沪、广东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不断提高。

优势地位愈加明显。

世界自行车年产量约为1.3亿辆,年贸易量约为7500万辆。

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美国、日本虽然是贸易额比较大的市场但当地没有产业基地,产品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代加工或者是直接进口,而中东、东盟地区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很难形成新的工业基地。

二、国际需求状况、前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消费市场,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自行车进口商。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自行车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自行车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还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

下面将详细介绍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一、早期自行车的出现早期的自行车并不像现代的自行车那样成熟和高效。

1817年,德国发明家卡尔·冯·德莱森首次制造了一辆具有两个轮子的木制车子,它被认为是自行车的雏形。

这辆车子没有脚蹬和链条,骑行者需要用脚来推动车子前进。

二、蒸汽自行车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蒸汽自行车开始出现。

蒸汽自行车是由蒸汽机驱动的,它可以更快地行驶。

然而,由于蒸汽机的重量和体积相对较大,使得蒸汽自行车并不方便携带和操作。

因此,蒸汽自行车并没有在市场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三、脚踏自行车的出现1860年代,脚踏自行车开始出现。

这种自行车采用了脚蹬和链条的设计,使得骑行更加轻松和高效。

脚踏自行车的出现标志着自行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

四、空气轮胎的发明1888年,苏格兰工程师约翰·邓洛普发明了空气轮胎。

空气轮胎的出现使得自行车的骑行更加平稳和舒适,同时也提高了自行车的速度和操控性能。

空气轮胎的发明对自行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成为了现代自行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多种类型自行车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自行车相继出现。

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折叠自行车等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逐渐流行起来,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出行需求和兴趣爱好。

六、电动自行车的兴起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发展,电动自行车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电动自行车采用电池和电动机驱动,可以辅助骑行或完全代替骑行。

电动自行车的出现使得长途骑行更加轻松,也减少了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

七、智能自行车的发展近年来,智能科技的应用也逐渐进入自行车领域。

智能自行车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导航、健康监测、防盗等功能。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简介100字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简介100字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简介100字自行车是一种行驶工具,由两个轮子、脚踏、传动链条等部件组成。

它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体育运动的发展方面,自行车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最早的自行车由一些富有想象力的人发明,并且经过了几次重大改进,才发展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

最早的自行车可以追溯到1817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冯·德西安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发明了第一辆脚踏自行车。

他的发明被称为“德西安机车”,是一辆由木头做成的两轮车,前轮用来转向,后轮通过踏板连接,可以让骑手通过踩踏来推动车辆。

虽然这辆自行车在当时并不受欢迎,并且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但是它却标志着自行车的诞生。

1855年,法国工程师皮埃尔·米歇尔·阿尔戈特改进了德西安机车,增加了一个由金属制成的框架和橡胶轮胎,这是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后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自行车的设计和制造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良。

1861年,法国工程师埃尔西尼陶尔发明了一个更加稳定的转向装置,使得自行车更加容易操控。

1885年,约翰·肖夫与阿尔弗雷德·爱尔登合作发明了链条传动系统,使得自行车更加高效,骑行更加轻松。

自此以后,自行车的设计和制造不断改进,各种新型的自行车不断涌现。

20世纪初,随着汽车的兴起,自行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健康的交通工具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自行车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自行车赛事和自行车旅行也成为一种时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是人类智慧和技术的结晶,它不仅对交通工具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自行车将继续发展,成为更加便捷、舒适、环保的交通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的过去、现在、未来
——文献综述

1.1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更新,自行车渐渐的成为了一钟安全,省力,绿色的方便人们出
行的现代化交通工具。现代意义上的自行车是指一种有前后两个轮子的人力交通工具。
它由人踩动踏板提供动力,踏板通过链条与后轮连接,车上有车把来控制方向,有一个
像马鞍的座儿供骑车人坐。如今交通发达的世界,仍然离不开自行车,毕竟有许多地方
其他交通工具是无法替代的。

2.2自行车发展史
2.2.1自行车的过去
追溯自行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行车的改变重点源于自行车车轮和自行车材质以
及 运动方式的改变。自行车过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过程:助走自行车,老颠
车,高轮自行车,高轮三轮车,高轮安全车,硬轮胎安全车,充气轮胎安全车„„
[1][1]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实物自行车源于1791年法国人布拉克发明的“木马轮”,而如
今关于自行车真正的始祖人们普遍相信是德国人德莱斯,该自行车由两个同样大小并处
于一条直线的车轮,前轮可以控制方向,车轮固定在一个车架上,人通过以脚蹬地来获
取动力向前滑动,因该材质完全木制,又称之为“玩具马”。当骑车人的脚真正离开地
面,是1839年苏格兰铁匠麦克米将自行车设计为前轮小后轮大,并装上实心橡胶轮胎,
在前轮处设有脚蹬,通过曲柄是后轮转动。自行车车轮增加钢丝辐条以及采用链条传动
是法国古里门先生于1870年制作。1874年英国人罗松造出一辆和今天大致相同的一辆
自行车车上装有链轮链条,以及使用后轮驱动,但前轮仍比后轮稍大,鞍座较低。而享
有“自行车工业之父”之名的英国机械师詹姆斯·史大雷,又在自行车上安装上前叉和
刹车,并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和自行车相关零件,为自行车大量生产创造了条件,后来
自行车在爱尔兰兽医邓禄普的改进下,将实心橡胶轮胎变成了充气轮胎。故直到1900
年自行车的结构就基本完善了。[2]
我国自行车的传入最晚不超过1868年,据该年11月的《上海新报》报道,上海出
现了既有原始的靠脚尖点地而行,也有装配了脚踏板的自行车,后来我国也有自我生产
的“永久牌”,“凤凰牌”两大老字号自行车。[3]

2.2.2自行车的现在
自行车发展日新月异,尽管越来越多的更便利的交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但自行车
这一古老的交通方式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目前国内外的自行车特点可概括为:新、
奇、特、轻。
新:迎合了用户的各种要求,具有代步、娱乐、健身、运动、旅游五大功能,如配
前后衣架、旅行袋、水壶等。
奇:在国际展览中,两千多种自行车千姿百态,奇特之造型完美只工艺技术,给人
以新奇美感。自行车的形是体,色是衣,功能与总体设计协调一致,一般车体的色调要
深一些,贴花和商标要鲜艳,这样可使自行车现出轻巧、明朗而又结实感。
特:各种健身、医疗、轮椅及折叠车。
轻:BMX自行车,国内的15kg,国外的11kg,有的赛车只有4.5kg。
世界上的自行车已有上万个系列、几万种花色品种。除了生活中最常见代步工具,
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自行车品种如越野车、山地车、折叠自行车、多人自行车、水陆两
用自行车等等,而对于自行车的材料也有了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
美国科学家参照航空技术、航天技术、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研制了一种新
型自行车车架。车架由合成纤维材料制成,采用液压车阀、自动变速装置和三辅式车轮。
车身轻,安全,易学,速度快。还有铝合金和钛合金自行车,流线型自行车,不充气的
自行车内胎。自写丰富的新型材料不仅丰富自行车的类型外表,还更加改善了自行车的
性能,促进了人们对自行车源源不断的热爱。[2]

2.2.3自行车的未来
在汽车如此普及的今天,自行车会不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自行车这种机械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交通工具,正在和当今社
会的各种高新科技相互融合。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公司-乐视就发布了自家的智能
自行车乐视超级自行车。除乐视之外,互联网巨头百度和小米也纷纷向自行车这一领域
抛出橄榄枝。2014年7月,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就在微博中晒出了一辆
碳纤维公路自行车的照片。相比于小米的含蓄,百度官方早已明确表示,其旗下的IDL
(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正在研发自行车OS。首辆搭载此系统的智能自行车样车“DuBike”
将由百度和清华大学练联手打造。[4]在新的世纪,自行车将更多的和人工智能系统相融
合,而不再是单纯的一种机械交通工具,同时与智能移动/智能运输系统(ITS)、智慧城
市和物联网(IoT)等各种系统相互连接,从而建立循环的,更好的公共卫生和健康,
减少废气排放,增加环境承受能力,增加个人体力活动,降低拥堵和排放的智能数字自
行车时代。[5]
除了各种高大上的互联网+思想催生出的超级智能自行车相比,传统自行车制造商
也并没有像其他制造业一样经历寒冬。自行车市场的两个巨头:捷安特和美利达的营业
额依然强劲。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行车最近也遇见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好几个城市都闹得沸沸
扬扬的“共享单车”事件。不难看出,政府是乐于见到人们采用自行车这种交通工具的,
但是需要政府进行正确的监管。[6]

3.1结论
参考文献
[1] Pedalinghistory. A Quick History of Bicycles[J]. NEW ORIENTAL ENGLISH, 2012(9):60-63.
[2] 刘合润. 自行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云南工业大学学报, 1995(01):47-52.
[3] 闵杰. 中国自行车的早期历史[J]. 炎黄春秋, 2003(02):75-77.
[4] 金楠. IT界入侵自行车业——互联网公司推出智能自行车[J]. 中国自行车, 2015(02):82-85.
[5] Behrendt F. Why cycling matters for Smart Cities. Internet of Bicycles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6,56:157-164.
[6] 雅一佐々木. The Shine and Shadow of the Bicycle[J]. Waste Management Research, 2011,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