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书法简史

东汉:崔瑗《草书势》

许慎《说文解字?序》

赵壹《非草书》

蔡邕《笔论》《篆势》《九势》魏: 杨泉《草书赋》

西晋:成公绥《隶书体》

卫恒《四体书势》

索靖《草书势》

东晋:卫铄(shuî)《笔阵图》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记白云先生诀》

北朝:王愔《古今文字志目》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虞和《论书表》

南朝齐: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萧衍《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人书人优劣评》

庾肩吾《书品》

隋:释智果《心成颂》

唐: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传授诀》《用笔论》

虞世南《笔髓论》《书旨述》李世民《笔法诀》《〈王羲之传〉论》孙过庭《书谱》

李嗣真《书后品》

张怀瓘《书议》《书估》《书断》《文字论》《六体书论》《论用笔十法》、《玉堂禁经》《评书药石论》窦臮(jì)《述书赋》

窦蒙《〈述书赋〉注》

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韩愈《送高闲上人序》

韦续《五十六种书并序》

吕总《续〈书评〉》

张彦远《法书要录》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北宋:朱长文《续〈书断〉》米芾《海岳名言》《海岳题跋》《书史》《宝章待访录》

黄伯思《东观余论》

董逌(yïu)《广川书跋》

《宣和书谱》(二十卷)

欧阳修《六一题跋》

苏轼《东坡题跋》

黄庭坚《山谷题跋》

南宋:赵构《翰墨志》

陈槱(yǒu)《负暄野录》

姜夔(kuí)《续〈书谱〉》

岳珂《宝真斋法书赞》

陈思《书小史》(十卷)《书苑菁华》元:郝经《叙书》《移诸生论书法书》郑枃(jìn)《衍极》

刘有定《〈衍极〉注》

赵孟頫《松雪斋书论》《论宋十一家书》《阁帖跋》

陈绎曾《翰林要诀》

释溥光《雪庵字要》

韩性《〈书则〉序》

吾衍《论篆书》《学古编》盛熙明《法书考》

明:解缙《春雨杂述》

文徵明《文待诏题跋》

朱存理《珊瑚木难》《铁网珊瑚》杨慎《墨池琐录》

丰坊《书诀》

杨慎《升庵论书》

何良俊《四友斋书论》

孙鑛《〈书画跋〉跋(书跋)》项穆《书法雅言》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赵宦光《寒山帚谈》

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

宋曹《书法约言》

冯班《钝吟书要》

笪(dá)重光《书筏》

王澍(shù)《竹云题跋》《虚舟题跋》《虚舟题跋补原》

梁巘(yǎn)《评书帖》

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包世臣《艺舟双楫》

刘熙载《艺概?书概》

周星莲《临池管见》

朱和羹(gēng)《临池心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汪砢玉《珊瑚网》卞永誉《式古堂书画彙考》冯武《书法正传》

中国书法简史

目录: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二、“书同文字”的秦代书法

三、隶书大盛的汉代书法

四、完成汉字字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五、民间书法家大显身手的南北朝书法

六、书学鼎盛的唐代书法

七、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

八、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九、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

十、由宋元上追晋唐的明代书法

十一、书道中兴的清代书法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汉字书法的历史,可以溯到六千年前。最早的遗迹,要算仰韶文化期山东大文口的陶文和西安半破村的符号。春秋战国阶段,最终统一为小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汉字多是以篆书形体存在。

殷商的甲骨文发现于一八九九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刻写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经过巫史加工整理过的古汉字。他是从殷王盘庚迁殷(公元前1300年)到帝辛被灭,二百七十三年间王室的档案材料。

严格的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的上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子,章法。

从书法上看,我们以为甲骨文字大体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瘦硬挺拔的细笔道的;一是浑厚雄壮的粗笔道的。从结体上看,甲骨文错综复杂变化,大小不一,但均衡,对称,稳定之格局已定。从章法上看,或则错落疏朗,或则严正端庄,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状不同而异,都显露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给现代书法章法求新上以有益的启示。

在先秦书法中,洋洋大观最可称道的就是殷周以来铸刻在锺鼎彝器上的铭文。周所整理,推广的文字已是当时流行极为广泛的正统文字。特别是西周及秦戏文字,更是后来“书同文字”的基础。这种文字的书法也是我们要讨论的先秦书法的主要内容。

周初金文,从笔画到节子都与殷商甲骨文,金文相近笔画大都首尖细,中间较粗,收笔一画,起笔奸细,行笔渐重按成肥笔,落笔又归奸细,形成这时金文特有的头尖,腹大,尾尖短的蝌蚪尾巴形笔画。铭文中字形大小不匀,斜正不一,多具变化。

西周自昭王以后,其金文逐渐进入成熟阶段。主要特点是:一,笔画圆匀。起笔,收笔,转换都多为圆笔。使后人学习篆书必须用藏锋,裹锋,中锋运笔才能得到篆书笔意。这种原转,藏锋的笔画就是后来隶书,楷书中圆笔笔法的由来。草书的使转也从中得到启示。二,结体比周初金文更紧密,更平正,更稳定,更有规律性。三,从章法上看,除最末一行稍显拥挤外,通篇之中纵成行,行距小;横有列,字巨大。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动迁,开始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之后,古文大篆书法也随着社会的动乱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时期,秦系文字继承了西周金文的书法特点,产生了划时代的优秀书法作品《石鼓文》,他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用笔圆劲挺拔,圆中见方;结体有略趋方正之势,“促长引短,务取其称”;字距行距开阔均衡,疏朗若晴空星月。更兼字大愈寸,非有十分功利难以篆写,镌刻。过去有人成他为我国“书家第一法则”,当不为过誉。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所用系日人收藏最佳旧拓,是学习《石鼓文》的最好范本。春秋战国五百年间,东方诸国的书法,鲁,杞,纪,祝,齐,戴,燕,晋,较多地继承了成熟期的书法特点。此外,尚有字体柔婉流动,结体疏密有意夸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