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6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46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46例临床分析

记录 s T段最大 下 降 幅度 、T段 下 降时 间 、 血发 作 次数 。 s 缺 出院后每 2~ 4周 定期 门诊 复查 及 电话 主 动跟 踪随 访 6个 月 。观察随访期 间心绞痛发作次数 、 持续时 间及主要不 良心 脏 事件( C ) MA E 发生 率。使用 S S 40统计 软件包 , 间 P S1. 组 均数 比较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料 比较 采用 检验死之 间的一组 临床心绞 痛综合征 。冠状 动脉 内粥 样
斑块不稳定 和血栓形 成是 不稳定 型心绞痛发病 的主 要病 理 基础 , 也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 的主要原因 。他汀类 降脂 药
他汀 , 并含有 多种必需氨基 酸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可降
低血清 T T L LC浓 度 , 高 H LC浓 度 , G、C、D . 升 D— 抑制血 管平
维普资讯
山东 医药 2 0 0 8年第 4 8卷第 l 6期
机随机编码分成 治 疗组 4 6例 和对 照组 4 9例 , 两组基 本情 况、 冠心病高危 因素及不稳定 型心 绞痛危 险度分层及入 院时
血脂水平等均无统计学差异 。 为 差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总胆 固醇 ( C) T 、甘 油 三 酯 ( G) 高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T 、 ( D- 、 H LC) 低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D — ; L LC) 动态 心 电图 检查
有效率 7 . %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 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 30 P
>00 ) . 5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 C P变化见表 1 R 。两组 均未 发生骨骼肌溶解 、 重肝损 伤 等。在 随访 过程 中 , 严 治疗组 4 例 因病情加重行 P I 疗 , C治 1例行 冠脉 搭桥术 ; 对照 组 4例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维 生素 K缺 乏 ; 内出血 ; 颅 婴儿 中图分类号 :R 2 .4 73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5 1 (0 8 0 0 1 8 7 2 0 )6—1 3 0 5—0 1 缺乏维 生素 K缺乏性出血症 的知识 , 婴儿 出生后未 能采取维 生
随着住 院分娩率的提高 和预防性 使用维生素 Kl新 生儿 出 , 血症 明显 减少 , 但晚发性 维生素 K缺乏所致颅 内出血却 相继增 多; 且症状不典型 , 容易被延误 诊断 。为 探讨该 症 的发病特 征 , 寻找正确 的诊 断方法 , 现将 我院 2 0 0 0年 1 月 2 0 0 7年 1 2月共 收治 的晚发性 维生素 K缺乏致颅 内出血 5 例分析报道如下 。 2
晚发 性 维 生 素 K 缺 乏 致颅 内出血 5 2例 临床 分 析
黄 必政 ( 西 巴马 瑶族 自治县人 民医院儿 科 , 西 巴马 57 0 ) 广 广 4 50
摘 要 :目的 探讨晚发性维生 素 K缺乏 致颅 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5 2例 晚发性 维生素 K缺 乏致颅 内出血 患 儿进行 临床分析 。结 果 本症与母乳 喂养 等有 关, 发于 新 生儿 晚期 至 婴儿 期, 好 病死 率为 5 7 %, .7 致残 率为 1 . 4 1 5 %。 结论 孕母 围生期至婴儿生后 3个月 内, 推广应用维 生素 Kl 是预 防维生素 K缺乏致颅 内出血 2 -9 g L之 间, . 3 0 / 血小板计数均正常 , 凝 血酶原时 问( T)活 化部 分凝 血活酶时 间( P v) P 、 A 1r 均延长 , 肝功
示血性脑脊液 。症 状不 典型 者易 被误 诊 为化脓 性 脑膜 炎 或败 血症等 , 因此 , 突然起病 的幼小婴儿 , 颅 内压增 高及 意识 障 对 有 碍者 , 应仔细 检查 是否有其他部 位出血 , 有母 乳喂养 儿 , 遇 突然 出现颅 内压增高 , 病前无感染 中毒症状 , 血迅 速而严 重 , 贫 可首 先 考虑本病 , 并进 一步检查 , 定诊断 。C 确 T对本 病 的诊断 是重 要 的确诊方法之一 , T表 现不仅能 明确诊 断 , 且能 根据 出血 C 而 量 的多少、 脑水肿 的轻重 和有无 占位 , 以及有 无并 发脑梗 塞等 , 对病人 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J 。 3 3 预防婴儿维生素 K缺乏性 出血 症措施 维生素 K缺 乏常 . 突然发生急性或 亚急 性颅 内 出血 , 从本 组 病例 可 以看 出 , 死 病 率和致残率都 比较高 , 好本 病 的预 防工 作就 显 得 十分关 键 。 做 文献 报道 【4, 3 孕母 围生期 及婴 儿 生后 3个 月 内 , ’ J 口服维 生素 KI 可有效地预 防婴儿 维生素 K缺乏 性 出血 症是达 到全程 预 防 的较好 的办法 。维生 素 Kl 药源广 , 价廉 , 口服方便 , 从性 好。 依 因此 , 强围生期保健工作 , 在加 提高农 村孕 产妇住 院 分娩率 , 提 倡 母乳喂养 的同时 , 应加强 口服维生 素 K预防婴儿维生素 K缺 乏出血 症知识的宣 传 , 并对 基层 医生 的 培训 , 高 基层 医务 人 提 员对该 病的认 识 , 同时 指导 孕 产期 妇 女对 蔬 菜 水果 的合 理 添 加 , 可能提高孕 母 、 尽 产妇 血 中的维 生素 K 浓度 和胎 儿 、 儿 1 婴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8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8例临床分析
3 治 疗 结 果
例; 脐部出血 5 皮肤出血 8 , 例, 例 消化道出血 4 颅内出 例,
血 5例 , 皮肤 + 消化道 出血 4 , 例 皮肤 + 颅内出血 7 , 例 皮肤
+ 内 +消化道出血 5例。 颅 13 实验 室检查 . 血红蛋 白 3 O~8 gL9例 ,O一 O/ 8 O/ 6 9 g L1
肺炎 6 , 例 上呼吸道感染 2 , 例 肝炎综合征 2 , 例 化脓性脑炎
1例。
12 症状与体征 发 热 1 例 , 色进 行性苍 白 3 , . 2 脸 2例 针刺
或注射部位出血和皮肤黏膜出血 3 例, O 脸色苍黄6例, 尖叫 抽搐 1 4例, 烦躁不安 1 2例, 呻吟 8 昏迷 3 面瘫肢瘫2 例, 例, 例, 消化道出血 1 例 , 3 前囟饱满 1 7例, 瞳孔不等大 3例, 颅
胆邪气 , 以治其疼痛 ; 甘草调 和其滞气 , 又能与 白芍配合 以加
强缓急止痛之功 。
3 7
性三叉神经痛并无特殊病理改变, 近来有人对三叉神经痛作 感觉根切断术并进行活检 , 发现三叉神经半月节内节细胞消 失, 神经纤维脱髓鞘或髓鞘增厚, 轴突变细或消失 ; 或发现部 分患者颅后窝小的异常血管团压迫三叉神经根或延髓外侧
15 诊 断 门 . 诊及入院时确诊 3 例, O 入院时误诊 8 误 例,
诊率 2%。误诊为败血症 3 , 2 例 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病 2 , 例 脑
炎 1 血友病 1 出血性肠炎 1 例, 例, 例。误诊时间 1 3 — 天。
本病在 临床上诊 断并不 困难 。单纯母乳 喂养 ; 用抗生 应
逢裂 开 2 , 例 气促发绀 9 , 呕吐 1 例 恶心 7例, 肝肋下 > e 2m3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5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本症与母乳喂养等有关,好发于新生儿晚期至婴儿期,病死率为5.77%,致残率为11.54%。

结论孕母围生期至婴儿生后3个月内,推广应用维生素K1是预防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婴儿随着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和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新生儿出血症明显减少,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却相继增多;且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延误诊断。

为探讨该症的发病特征,寻找正确的诊断方法,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2例中,男31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48∶1,发病年龄24天~3个月;母乳喂养儿46例,人工或混合喂养6例;足月儿45例,早产儿7例;全组病例均来自农村,均在个体诊所或家庭分娩,生后一般情况好,分娩后未使用维生素K1预防;发病前患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肺炎6例,腹泻10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无明显诱因14例。

1.2 临床表现发病至入院时间:2~4h 6例,~12h 16例,~1天10例,~5天20例;消化道出血6例,皮肤黏膜出血12例,注射或采血部位出血10例;抽搐41例,呕吐30例,发热26例,烦躁20例,嗜睡萎靡18例,昏迷16例;前囟隆起饱满48例,瞳孔不等大32例,脑膜刺激征31例,肌张力增高或肢体活动异常28例。

1.3 实验室检查Hb 23~90g/L之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肝功能异常10例,全部头颅CT检查,均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脑出血。

1.4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5~10mg,每日1次,连用3~5天,同时输鲜血或新鲜血浆1~3次,每次10~15ml/kg,鲁米那镇静止痉,吸氧,脑疝明显或重度颅内压增高者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等降脑压,同时治疗原发病。

患病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临床预防探讨

患病婴儿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的临床预防探讨

产) 。操作方法严格按说 明书进 行。部分血样送检验科检测心肌酶 。
1 数据统计 处理方法 . 3 数据 以均数加减标 准差 (± ) 王 s表示 , 成组设
计资料 的均 数 比较方差 齐用 t 验 , 检 检验 水准为 O 5双侧 ) <. .( 0 , 05 P 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 医学 S S 1 . 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 P S3 0
1 一般资料 . 1
研究 对象为于 2 0 年 1 月~ 0 9年 4月期间 , 08 0 20 柳州
负荷 和压 力负荷增 加 , 致室壁 张力 增加 , 导 在受到有效 刺激后 早期
B P可迅 速 由储存 颗粒 内释放 , N 但若 刺激持续 存在 , 心肌细胞 可上 调对 B P的基 因表达 , N 以爆发式方法合成 B P的前体物质 , 成第 N 形 二次分泌高峰 , 并维持 在高水平。增加的脑钠肽 具有拮抗 肾素一 血 管紧张素一醛 固酮 系统 , 张血管平滑肌 , 舒 扩张血 管 , 降低周 围循 环 及 肺循环 的阻力 ; 提高 肾小球滤过率 、 利钠 、 利尿 , 表现出稳定心血管 系统 功能的作用[ B P与心衰的临床症状显著相关 , 以使用 B P 2 N 1 。 可 N 来 区别心衰 的呼吸困难与非心 衰引起 的呼 吸困难 。M i l 也认 a e 等日 s
市妇幼保健 院收住 院的肺炎婴幼儿 , 年龄 1 月至 3 。从 临床确 个 岁 诊为肺炎或肺炎并 发心衰 (er f l e E 者 中随机抽取并 划分为 ha ir h ) ta u H F组(= 5及非 H 组( 2 ) F n2) F n 5, 组为进入研究的连续病例 , = H 在本研 究中, 以改良 R s 标准评分 ≥1 o s 分作为诊断心衰参考标 准; H 非 F组 纳人方法 :每 5 个确诊 为肺炎而未发生 H F的患儿 中按入 院确 诊的 先后 次序 , 5 第 个纳入病 例组( 即每 5 抽取 1 ) 个 个 。两组 病例在 年 龄、 性别构成 、 咳嗽及发热 比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O 5 两组 .) 0。 均排 除原 发性肝肾功能障碍 、 电解 质平衡紊乱 以及 激素代谢平衡 水 紊乱者 。 1 . 2方法 研究 对象于安静状 态下 抽取肘静脉血 2 l m, 置依地酸二钠 抗凝管 ,0 i 3 m n内离心分离血浆(50 m n 1m n, 2  ̄低温冰箱保 30 d i,0 i 一 0 ) C 存, 采用 ( LS ) E I 法测定 B P A N 。酶标仪 电脑分 析系统 : L 8 8 美 国 E X 0(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50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干预的必要性。

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男性多于女性,均为单纯母乳喂养,98%患儿生后至发病未接受维生素K 预防,66.0%的患儿无任何诱因,突发出血倾向和急骤贫血,PT、APTT 明显延长,70.0%有颅内出血,头颅CT检查为广泛颅内出血,以硬膜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多见。

发生颅内出血者预后差,死亡率54.3%,好转者,均有不同程度脑损伤后遗症。

结论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并发颅内出血率高,死亡率及致残率高,预后恶劣,务必予以防治。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干预晚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VKDB)65%~100%并发颅内出血[1],该病发病急剧,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婴儿健康,预防工作十分必要,为此将我科2002年8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病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2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50例患儿,男36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2.5∶1;农村39例,城镇11例;年龄12~90天,其中12~28天6例,29~60天37例,61~90天7例。

所有病例否认家族出血性疾病史。

诊断标准[1]:(1)母乳喂养儿;(2)出生后2周~3个月突然发病;(3)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腰穿、硬膜下穿刺、颅脑CT等证实);(4)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5)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停止;(6)维生素K、输血等治疗后不能查明导致颅内出血的其他原因;(7)PT、APTT延长。

从发病到就诊时间30 min~15天,其中30 min~1天18例,2天11例,3天12例,7天7例,15天2例。

1.2 发病的相关因素 50例均为单纯母乳喂养,出生后48例未使用维生素K制剂,2例出生时肌注过维生素K1 1次,病前患呼吸道感染9例,有腹泻史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4例,其中有5例病后使用过抗生素,2例服用婴儿素,10例无用药史。

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2例临床分析

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42例临床分析

醇交替使用 )镇静 、 , 止惊 、 保持 昏迷者呼 吸道通畅 等治疗 。 病情稳定 出院后 门诊针灸治疗 2个疗程 以上 。结果 1 3例
例合 并 继 发 性 癫 痫 , 合 并 脑 瘫 , 痫 并 脑 瘫 2例 , 3例 癫 2例
未 见异 常 。 2 讨 论
由于条件限制未 能采用。本组 随访的 1 2例 中 l O例有不 同程度 的残疾 , 否与后 续治 疗不 力有关 有待近 一步论 是

4 O・ 7
中国医学文摘 儿科擘 20 0 8年 1 2月第 2 7卷第 6期
C ieeMei l i SP da i , e.20 , 02 N . hns de l t eir sD e 0 8 V l 7,o 6 aD ̄ e le
晚发 维 生素 K缺乏致 颅 内出血 4 2例 临床 分析
参 考 文献
[ ] 吴瑞平 , 1 胡亚美 , 江载芳, 等.实用 儿科学[ .6版.北京: M]
人 民卫 生 出 版社 ,9 64 9,89 19 :7 14 .
死亡 , 5例放弃治疗 。成活 2 4例中 l 2例随访至 20 - , 证 。 0 80 5 5
维 生素 K作为 羟化 酶参 与维生 素 K依 赖因 子 (Ⅱ、 Ⅶ 、 的合成 , Ⅸ) 新生儿肝脏对凝 血酶原 的合成不成 熟 , 维
王 文 星
作者单位 :6 10 贵州 遵义, 54 0 贵州省湄潭县人 民医院儿科

【 中图分类法1 R 2. 【 732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1 10 . 5 (080 - 00 01 38 20 )6 7- 1 4 1
晚 发 性 维生 素 K缺 乏 致 颅 内 出 血 是 指 生 后 2周 发 生 生在生后 0 5— . 3个月 , 且病情较重 , 多为颅 内出血 , 预后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35例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35例分析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年11月第24卷第l l期(总第299期)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35例分析关键词新生儿;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预后赖鹏程①[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10)11--0092---01新生儿晚期到婴儿期易出现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活性降低l l l。

其原因可能与维生素K摄入不足或因肝功能障碍。

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

医学上称之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田。

晚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以自发性出血为特点,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严重者预后不良131。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可通过补充维生素K得以纠正.此类疾病多见于出生后l~3个月母乳喂养J L I'R。

我院自2006年3月一2008年2月收治该病患儿35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

女1l例。

男女之比为2.1:l。

年龄28天一2个月20例,一3个月l O例。

4个月5例。

足月儿30例(85.7%),均未接受过维生紊K预防注射。

早产儿5例(14.3%)。

新生儿早期接受过维生素K预防剂量注射。

纯母乳喂养3l例(88.6%),混合喂养4例(11.4%),发病前患呼吸道感染15例,腹泻5例。

于发病24h内就诊20例。

24h以上就诊15例。

1.2临床表现颅内出血15例。

消化道出血8例,伴口腔黏膜出血5例,皮下出血3例。

发热9例.进行性面色苍白、拒乳21例,前囟饱满、呕吐、惊厥23例,昏迷18例,嗜睡l O例,呼吸节律不整5例,双瞳孑L不等大2例。

2结果2.1实验室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呈贫血象,血红蛋白90.0g,L以下,最低35.0g,L。

血小板计数和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2l例,凝血酶原时间测定20例延长13例。

肝功能轻度异常5例,腰椎穿刺3例,脑脊液均呈血性。

并可见皱缩红细胞。

头颅B超8例。

头颅C T15例.其中脑实质出血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硬脑膜下出血3例.脑实质合并脑室内、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实质合并脑窒内出血1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26例临床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临床特点
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临床
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晚发性维生素K缺
乏症致颅内出血占73.1%,单纯母乳喂养致本病占84.6%。经过早期
诊断,及时合理治疗,治愈率占73.1%,后遗症发生率23.1%,死亡
率3.8%。结论 单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发生率高。
本病常早期并发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治疗对提高本病治愈
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预防性应
用维生素K,母亲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食物对预防此病发生起重要作
用。
【关键词】 出血性疾病,新生儿; 维生素K/缺乏; 母乳喂养; 颅内
高压; 脑水肿; 脑疝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晚期(出生2周后)到乳儿期因缺乏
维生素K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是临床最常见的婴儿期出血性疾
病,多见于纯母乳喂养婴儿。本病在临床上发病急、病情重、易误诊,
合并颅内出血时预后不良,病死率高,存活者多数遗留永久性神经系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统后遗症。现总结本院收治的2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儿资
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202/200811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发病前均未予维生素K预防。其中男
14例,女12例;生后2周至1个月的患儿20例,~3个月6例;纯母
乳喂养22例(84.6%),混合喂养4例(15.4%);发病前使用抗生素8例
(30.8%),腹泻6例(23.1%)。26例患儿均无外伤史,否认家族中有
出血性疾病。
1.2 诊断标准 参考松坂哲应提出诊断标准:(1)母乳喂养;(2)
生后2周至3个月突然发病;(3)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4)呕血、便
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5)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倾向及贫
血表现得以改善;(6)予以维生素K、新鲜血后不能查明颅内出血的原
因。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予维生素K1 10 mg/d,连续3 d肌肉
注射。对出血严重者输入同型新鲜血浆及红细胞悬液。对颅高压、脑
水肿、脑疝患儿予降颅压,镇静,止惊等对症治疗。消化道出血患儿
予禁食水。上述患儿均予止血、酌情补液、防止离子紊乱、酸碱失衡,
合并感染者联合应用抗生素。病情缓解后出院。
1.4 观察指标 对患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颅脑CT检查结果进行
分析。
2 结果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1 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拒乳、呕吐15例;前囟饱满、呻吟10
例;意识改变4例;抽搐10例;颈强、肌张力升高7例;瞳孔不等大,
对光反射迟钝2例;注射部位出血不止10例;皮肤黏膜出血点11例;
呕血5例;便血、便潜血7例;贫血11例。
2.2 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血红蛋白60~89 g/L 4例,90~120
g/L 7例,≥120 g/L 15例。出血时间、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凝血
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26例患儿均行颅脑CT检查,示
颅内出血19例,脑疝2例。
2.3 治疗结果 1例患儿死亡。随访18例颅内出血者9个月至2
年,有3例肢体功能障碍,1例智能减退,2例癫痫。
3 讨论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维生素K摄入、吸收不足或肝功能障碍
不能利用维生素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维生素K作为羟化酶参与维生
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的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上述因子不仅
数量减少,且活性也明显减低。一般凝血酶原减少30%,可有出血倾
向,降低20%以下即有自发性出血表现[2]。胎儿期孕妇维生素K不
易进入胎儿体内,故新生儿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本研究中有22
例纯母乳喂养,4例混合喂养,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15 μg/L)明显
低于牛乳(60~100 μg/L),故纯母乳喂养婴儿更易发生本病。抗生
素的应用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腹泻可致维生
素K吸收不良致体内维生素K缺乏,本研究26例患儿中,发病前使
用抗生素8例,腹泻6例。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起病突然,病情较重,病死率高,常并发
颅内出血。文献报道本病所致颅内出血存活者致残率达33%~50%[3]。
本文26例患儿不同程度颅内出血占73.1%,其中脑疝2例,虽然明
确诊断后立即给予维生素K1,但其后遗症发生率仍占23.1%,所以晚
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早期诊断,及时应用维生素K1是关键,有报道
应用维生素K1后6 h能达到止血效果[4]。对出现烦躁不安、呻吟、
出血表现、颅高压、惊厥、意识改变等,且小于3个月的小婴儿应高
度警惕此病,及时行头颅CT检查。如对本病认识不够,延误治疗时
机,将严重影响预后。早期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防止病情进展,缩
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预防十分重要。已有大量资料证明,
出生后维生素K1补充比不补充的发病率明显减低[5]。所以对于新生
儿,纯母乳喂养小婴儿,长期腹泻或应用抗生素者应常规补充维生素
K1。纯母乳喂养小婴儿发病率高[6],故提倡母亲在围生期、哺乳期
要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黄豆、蛋黄等食物,增加维生素K的摄入,
从而提高母乳中的含量。
综上所述,为提高人口素质,远离本病,呼吁临床医生应做到“三
早”即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 宋宪蓉.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
技杂志,2009,16(8):631632.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15.

[3] 龙怀彬,龙政发.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5例临床分析
[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17.

[4] 王清江,郑之卿.临床小儿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
出版社,2000:407.

[5] 郭鸿雁,李敏.维生素K缺乏症31例诊治与预防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1(8):286.

[6] 庞颖晓,笪应芬.母乳喂养与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附
30例临床分析)[J].实用乡村医生杂志,1994,1(5):3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