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PPT课件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30例临床分析

释 放 因子 引起 风 团 。
中 健 文 o ̄, 8第期wltlDo Mi] ri 外 康 摘2s2第卷 5 o a gteaPie o q rI t is d e d deh c o a i
荨 麻 疹 发 病 中 是主 要的 效 应 细 胞 , 巴细 胞 有 可 能 通 过 分 泌 组 胺 用 少 ,临 床 值 得 推 广 。 淋
不 会 到 患耳 聋 的病 程 是 影 响 疗 效 的 主要 因素 , 此 掌握 治疗 的时 机 人 应 按 急 症 处理 , 失 时 机 治疗 。 因 表 l 高压 氧治 疗 突聋 的 疗 效 与 开 始 治 疗时 间的 关 系 至 关 重 要 ,现 报 告 如 下 。
1资料与方法
高压氧治疗 突发性耳聋的时机 选择
李晓燕 赖婉玲 (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高压氧科 福建宁德 3 2 o ) 5 1 o
【 中图分类号】 R 6 .37 【 74 4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 7 — 0 5 2 0 )5 0 8 0 6 2 5 8 (0 90 - 1 — 1 1
1 1 一 般 资料 . 本组 l 8 ,男性 7 例 , 性 5 例 , 龄 2例 8 女 O 年
1— 7 岁 , 耳 聋 8 例 , 耳 聋 4 例 , 病 时 间 最 短 为 1 小 时 , 4 8 单 5 双 3 发 0
最 长 3 月 ,其 中 少 数还 伴耳 呜 、头 晕 。 个 1 2 治 疗 方 法 ( ) 高 压 氧 治 疗 :治 疗 压 力 为 0 2 P . 1 .M a (AT , 压 时 间 2 ri , 2 A)加 0 n 面罩 吸 纯 氧 2 mi 次 , a 0 n 3 中间 休 息 5 n m/ 2 ,减 压 时 问 3mi 每 天 治 疗 1 ,l 次为 l 程 。( )常规 次 0 n, 次 O 疗 2 治 疗 :扩 张 血 管 治 疗 :按 五 官 科 医 生 治 疗 ;精 神 疗 法 :鼓 励 病 人 和 家 属 树 立战 胜疾 病 的 信 心 , 病 人 交 流 并 宣传 高 压氧 治 疗 突 聋 和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预防PPT课件

新生儿由于肠道菌群尚未建立,维生素K的合成 能力较低。
为什么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
为什么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 母乳与配方奶的差异
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较低,相比之下,配方奶 中通常添加了足够的维生素K。
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缺乏。
为什么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 肠道吸收问题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维生素K水平,确保 婴儿健康成长。
必要时可进行进一步干预和治疗。
谁负责预防维生素K缺乏病?
谁负责预防维生素K缺乏病? 医务人员的角色
医生和护士应为新生儿提供维生素K的相关知识 与补充建议。
医务人员需要确保每位新生儿都接受适当的维生 素K补充。
谁负责预防维生素K缺乏病? 家长的责任
家长应关注婴儿的营养状况,配合医生的建议进 行合理喂养。
家长的配合能够有效降低缺乏风险。
谁负责预防维生素K缺乏病? 社区的支持
社区应提供育儿知识的普及,增强家长对维生素 K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家长的防范意识。
谢谢观看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是指婴儿在出生后几 周至几个月内,由于维生素K摄入不足,导致凝 血功能障碍。
该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 症状
该病的症状包括皮肤出血、鼻出血和粘膜出血等 。
及时识别症状对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什么是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 发病机制
这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预防措施。
何时预防维生素K缺乏病? 继续监测
在后续的体检中,医生应监测婴儿的营养状况, 确保维生素K摄入充足。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发现早治疗。
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病例分享、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幼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病例分享、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病例分享患儿,男,2 月,因呕吐1 天,间断抽搐2 小时来诊。
现病史:患儿昨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性,至今共 4 次,2 小时前突然出现抽搐,表现为双眼凝视、口唇发绀、四肢抖动、意识丧失,反复多次发作,每次发作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无发热,无咳嗽,无腹泻,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至我院儿科急诊就诊,予收住院治疗。
患儿自起病以来,反应差,拒食,大小便无特殊。
个人史:患儿足月顺产出生,出生时无窒息抢救史,出生后纯母乳喂养至今。
查体:反应差。
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斑。
前囟饱满,张力高。
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直径约4 mm,右侧直径约2 mm,对光反射迟钝。
双侧巴氏征未引出。
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主治医师查房患儿系婴儿期,出现喷射性呕吐、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查体前囟饱满,张力高,双侧瞳孔不等大,且无发热等感染中毒表现,考虑颅内病变可能性大,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应尽快完善头颅CT 检查明确诊断。
遂在主管医生的陪护下送CT 室紧急行头颅CT 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额颞叶脑出血伴血肿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系统内积血;中线结构右偏;脑疝形成改变。
主任医师查房患儿头颅CT 检查提示颅内出血,但是通过追问病史,家属否认患儿近期有头部外伤史,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结合患儿有皮肤出血表现(皮肤瘀斑),且出生后纯母乳喂养至今,考虑可能是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出血症所致,予完善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结果如下:血常规+ C-反应蛋白:凝血功能:最后诊断和诊治经过结合凝血功能提示PT、APTT 明显延长,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降低(贫血),血小板计数正常,最后明确诊断:晚发性维生素K 缺乏出血症并发颅内出血。
予吸氧、心电监护、静脉注射维生素K1、输注同型血浆补充凝血因子、控制惊厥发作、降低颅内压、补液等处理,但因患儿病情危重,且考虑到日后可能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最终家属放弃治疗。
第五章 营养性疾病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维生素D中毒(掌握)肥胖病(掌握)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中毒(了解)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微量元素缺乏(了解)第一节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1.病因:进食少吸收差需求多消耗大2.病理生理:新陈代谢异常系统功能低下2.病理生理——新陈代谢异常蛋白质代谢低蛋白水肿脂肪代谢血清胆固醇下降,肝脂肪浸润及变性糖代谢低血糖水盐代谢失常低渗性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体温调节能力下降体温偏低,热能摄入不足、散热快等2.病理生理——系统功能低下消化系统消化功能低下,易发生腹泻循环系统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减少,血压偏低,脉细弱泌尿系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尿量增多而尿比重下降神经系统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免疫系统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明显降低3.临床表现:呈现逐渐加重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重体重不增是最早出现的症状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腹部—躯干—臀部—四肢—面部各种症状身高停止增长,皮肤干燥、苍白,肌肉松弛病情加剧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消失,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儿,皮肤干燥无弹性,常有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水肿部分小儿营养不良性水肿轻度精神状态正常重度①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凹陷性水肿;慢性溃疡②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呼吸浅表等4.并发症营养性贫血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为常见维生素缺乏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常见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结核病、中耳炎等;腹泻自发性低血糖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等;若不及时诊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5.诊断指标内容意义体重低下体重同年龄、同性别均数中度:<2但是≥3个标准差重度:<3个标准差反映有没有营养不良不能区分急性慢性生长迟缓身长同年龄、同性别中度:<2但是≥3个标准差重度:<3个标准差反映过去或长期慢性营养不良消瘦体重同性别、同身高中度:<2但是≥3个标准差重度:<3个标准差为重度反映近期急性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最突出的是血清白蛋白降低,但不够灵敏。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52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本症与母乳喂养等有关,好发于新生儿晚期至婴儿期,病死率为5.77%,致残率为11.54%。
结论孕母围生期至婴儿生后3个月内,推广应用维生素K1是预防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关键。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婴儿随着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和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新生儿出血症明显减少,但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却相继增多;且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延误诊断。
为探讨该症的发病特征,寻找正确的诊断方法,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52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2例中,男31例,女21例;男女之比为1.48∶1,发病年龄24天~3个月;母乳喂养儿46例,人工或混合喂养6例;足月儿45例,早产儿7例;全组病例均来自农村,均在个体诊所或家庭分娩,生后一般情况好,分娩后未使用维生素K1预防;发病前患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肺炎6例,腹泻10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无明显诱因14例。
1.2 临床表现发病至入院时间:2~4h 6例,~12h 16例,~1天10例,~5天20例;消化道出血6例,皮肤黏膜出血12例,注射或采血部位出血10例;抽搐41例,呕吐30例,发热26例,烦躁20例,嗜睡萎靡18例,昏迷16例;前囟隆起饱满48例,瞳孔不等大32例,脑膜刺激征31例,肌张力增高或肢体活动异常28例。
1.3 实验室检查Hb 23~90g/L之间,血小板计数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肝功能异常10例,全部头颅CT检查,均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脑出血。
1.4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立即静脉注射维生素K15~10mg,每日1次,连用3~5天,同时输鲜血或新鲜血浆1~3次,每次10~15ml/kg,鲁米那镇静止痉,吸氧,脑疝明显或重度颅内压增高者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速尿等降脑压,同时治疗原发病。
维生素课件.ppt课件 共62页

素,可我怎么就找不着呢?
2、科大门诊部旁的一药店,大三数学系同学走进门,药店年青女老板热忱 问:“你买什么?”
同学:“我买维生素B2。” 女老板训练有素的将药包好:“给你药,一天2次,一次2片,给2元5。” 同 ” 学好奇的打开药袋看看:“不对!我买维生素B2。你怎么给我维生素B1? 女老板蛮有文化的:“你吃2片不是维生素B2吗?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嘛, 俺不知你是哪嘎教你的数学?!”
怕光、怕热、怕空气的氧化 、 怕酶的破坏。
中国居民缺乏维生素C吗?
A、有出血倾向的人; B、有创伤者; C、易感冒者; D、不爱吃水果蔬菜的人。
100毫克 50毫克
推荐量 实际量
维生素B族有多少种?
维生素B1(硫胺素) 维生素B2(核黄素) 维生素B6(吡哆醇) 维生素B12(钴胺素) 烟酸(烟酰胺、尼克酸 ) 叶酸 泛酸(维生素B5) 生物素 胆碱
防止组织器官老化 缓解呕吐 保持皮肤健康,维护神经功能正常解毒 具有抗过敏作用 利于脂类代谢,预防脂肪肝 减轻妊娠初期的抽筋症状,缓解月经前紧张症状 利尿、促进发育
吡哆醇
维生素B9缺乏症
神经衰弱、失眠、健忘、躁动不安 舌头红肿、疼痛,口腔炎 贫血、全身酸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心悸、气喘 食欲不振,易患胃溃疡 皮肤易出现褐斑 诱发结肠癌和乳腺癌,易导致动脉硬化 抵抗力下降,易患病 男子精子数量降低,女子易患宫颈癌 胎儿神经管畸形,婴幼儿发育不健全
哪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呢?
植物油 坚果类 蛋类 豆类
中国居民缺乏维生素E吗?
32.2毫克 20毫克 推荐量 实际量
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颅内出血的防治

9 8
北 方药学 2 1 年第 8卷第 7 01 期
如 何 打 造 无 偿 献 血 机 构 的服 务 品牌
李红珠 ( 天津市 血液中 天津 301 心 010 )
摘要 : 为一 支特殊 的社会服 务队伍— —采供血机 构的血液 中心 , 作 创建优质 的人性化服 务品牌更是我们一贯追 求的 目标 . 于 对
醇、 地塞米松 、 速尿等强力脱水降颅压 。同时止惊 、 预防感染 、 率 , 减少后遗症也有一定作 用。如果 出现手术指征 , 应及时手
保持水 电解质平衡及脑 活素 、胞二磷胆碱 等改善脑细胞 功能 术治疗 , 可有效 降低致残率 。 照全国维生素 K缺乏协作组提 参 药物等 。对于颅内有明显 占位效应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 。 出预防措施嘲本病 的预防首先要加强对母乳 喂养的指导。在 ,
2结 果
大力提倡母乳 喂养的今天 , 应鼓励 产妇多食含维生素 K的食 本组患儿大部分病例的 出血以及神经 系统症状在 发病 2 物 , d 提高乳 汁中的维 生素 K的含量 , 对长期腹泻及应用抗生素
者 , 预防性补充维生素 K 应 。临床遇 原因不明 出血 的婴儿 , 在
内得到控制 , 病情稳定 , 治愈出院 , 治愈率 9 . %。 例死于肺 59 1 8 部感染 , 2例患儿人院时均有极重度贫血及持续惊厥 伴 中枢性 呼吸衰竭 , 经抢救无效死亡 。 经过 6 月一 年 的随访 , 3 例 个 2 有 4 留有 不 同程度 的后遗症 , 表现 为发育 落后 , 主要 姿势异 常 , 单 个肢体或两侧肌张力不对称 , 惊厥发作 和斜视 。
血的病例报道 日益增多。 由于该病 临床表现特殊 , 误诊率高 , 起病急骤 , 发展 迅速 , 导致病 死率 高 , 幸存者遗 留神经 系统后 遗症 。因此 , 早期诊断 , 早期 治疗 , 加强预 防 , 对提高治愈率 , 降 低发病率 , 减少后遗症 ,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我 院 自 20 年 6 08 月 20 年 6 09 月共收治维生素 K缺乏症所致颅 内出血患儿 7 3 例, 现将防治情 况报道如 下。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谁会受到影响?
预防措施
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维生素K ,以预防该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的婴儿也应定期进行维生素K检测和 补充。
何时需要就医?
何时需要就医?
警惕症状
如果婴儿出现异常出血现象,应立即就医。
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皮肤、口腔及其他部位的 出血情况。
何时需要就医?
定期体检
定期带婴儿进行体检,尤其是在出生后几个月内 。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 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5. 为什么维生素K对婴儿重要?
什么是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 乏病?
什么是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 定义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K缺 乏而导致的新生儿和婴儿出血症。
严重时可引发内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未 接受维生素K预防性补充的婴儿。
这类婴儿更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病,需特别 关注。
谁会受到影响?
受影响的地区
全球范围内均可能发生,但发展中国家和一 些特定人群中更为常见。
饮食习惯和医疗条件都会影响此病的发生率 。
医生会评估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营养状态。
何时需要就医?
医生的建议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维生素K的补充和检测。
及时补充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维生素K缺乏病。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如何进行治疗和管理?
治疗方案
维生素K缺乏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补充维生素 K。
轻度缺乏可通过口服补充,严重缺乏则需静 脉注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应正常。
17
生命体征监测
发热程度:低热(37.4-38℃)、中度发热(3839℃)、高热(39-40℃)、超高热(>40.1℃)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不规 则热等 .
• 脑出血高热的特点 1)体温39-40℃以上,持续高热不退,无寒战 2)体温分布不均匀,躯体及头部温度高而肢体温度
3
实验室检查
1.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 原检测是维生素K缺乏的可靠证据。
2.维生素K检测 必要时可行维生素K的检测。 3.脑脊液检查 颅内出血患儿脑脊液呈现均匀
一致的血性和皱缩红细胞,但脑脊液检查 正常也不可以完全排除颅内出血。 且病情 危重者不宜进行该项检查。 其它辅助检查: B超、CT或MRI检查
4
临床表现 1.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多见于生后4~8周的母乳喂
养儿。 2.颅内出血:大多首发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
血,以蛛网膜下腔、硬膜下、硬膜外出血为多见, 脑室、脑实质出血少见,临床上有严重的中枢神 经系统机能失常及颅内高压的表现,表现为烦躁 不安、高声尖叫频繁呕吐、反复抽搐,严重的患 儿可出现昏迷,呼吸不规则,严重时形成脑疝。 体检发现前囟饱满,颅缝增宽,觅食反射消失 3.严重的出血倾向:可见皮肤紫癜、黏膜出血,注 射部位出血不止,常有呕血便血。 4.贫血:同时可有出血性贫血。
三度:
浅昏迷:患者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 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表情或肢 体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 球运动、吞咽等脑干反射可存在,肢体可呈伸直性 去脑强直,出现病理反射,呼吸、脉搏、血压等尚 无显著改变。
12
▪深昏迷:患者意识全部丧失,强刺激也不能唤醒。 肢体常呈弛缓状态,无自主运动,深、浅反射均消 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常有大小便
失禁、脉速、血压下降,呼吸频率与节律异常。
13
Glasgow昏迷量表评估法
本法主要依据对睁眼、言语刺激的回答及命 令动作的情况对意识障碍的程度进行评诂的方法。 总分15分,最低3分。按得分多少,评定其意识障 碍程度。13~14分为轻度障碍,9~12分为中度障碍, 3~8分为重度障碍(多呈昏迷状态)。
14
睁眼反应 语言反应
运动反应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吩咐动作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4 刺痛定位 5
刺痛睁眼 2 只能说话 3 刺痛躲避 4
不睁眼 1 只能发音 2 刺痛屈曲 3
无语言 1 刺痛强直 2
无反应 1
15
瞳孔监测
• 正常瞳孔 正常人瞳孔 呈圆形 边缘整齐 两侧对称、相等, 对光反应灵敏 在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2.5mm ~4mm。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脑出血的 护理
泰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陈霞
1
概述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deficiency of
vitamin K)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凝血 障碍性疾病。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母体缺乏维生素K 导致维生素K经胎盘转运不足。 2.孕期药物影响 母亲怀孕期间服用影响维生素K代谢及合成
(1)呼吸率、呼吸幅度 (2)呼吸节律 (3)肺部听诊呼吸音, (4)肺部X线检查,可早期发现肺部异常
情况 (5)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SPO2) (6)动脉血气分析
2)昏睡 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 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 强刺激有反应。不易唤醒,醒时睁眼,但缺乏 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作简单回答,回答时含 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11
3)昏迷
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
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
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
9
• 什么是意识? • 意识是指人们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状态,可
通过言语及行动来表达。 • 意识的内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括“觉醒状态”及“意识内容与行
为”。觉醒状态有赖于所谓“开关”系统——脑 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完整,意识内容与行为有 赖于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完整。
10
意识障碍的分类
1)嗜睡 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 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 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 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又 复入睡。
不高。 3)全身皮肤干燥无汗,一般药物降温效果不好,而
物理降温有效。 4)是病情危重的标志之一。
18
•脉 搏 脉搏,应观察频率、节律和强弱。 正常脉搏60~100次/min。 脑出血病人脉搏特点: 脉搏减慢结合瞳孔呼吸的变化提示脑疝 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提示中枢衰竭,是临危的 表现
19
呼吸功能的监护
16
• 通常随着昏迷加深,瞳孔相应扩大,对光反射逐渐减 弱至消失。
• 瞳孔改变的差异,常显示脑部病变部位的不同。 • 丘脑、下丘脑受损-瞳孔中度缩小,对光射存在。 • 中脑损害引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 脑桥病变导致瞳孔小如针尖 • 当发现双侧瞳孔大小不一致时,须确定何侧为异常。 • 小脑幕切迹压迫动眼神经时,最早出现该侧瞳孔改变,
的药物导致新生儿期维生素K的缺乏。 3.摄入不足 新生儿吃奶量少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低平均为
15µg/L(牛奶中含量为60µg/L)。 4.吸收、利用功能不良 因慢性腹泻等疾病引起的小儿肠道
吸收不良,以及胆道阻塞、胆瘘、胆汁缺乏性疾病。 5.合成减少 肠道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但新生儿出生时肠道
内无细菌,维生素K合成减少。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抑制 肠道内的正常细菌的生长可致维生素K缺乏。另外新生儿 肝炎新生儿败血症及病毒感染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 可影响维生素K依赖因子的合成。
5
并发症 颅内出血肺出血及出血性贫血,严重颅内出
血常遗留后遗症。
6
治疗要点
补充维生素K1 输血 降颅压 镇静 抗感染 手术治疗
7
护理评估
• 病史 高危因素、诱因、局灶和全脑症状、CT所见。
• 身体评估 肢体肌力、肌张力、血压、瞳孔、神志。
• 辅助检查 头颅CT或MRI。
8
• 意识监测 • 瞳孔监测 • 生命体征监测 • 神经系统功能监测 • 病情监测 • 心理状态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