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的T2D患者治疗有效性的研究
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在感染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

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在感染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在感染科病房病患中的运用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状况。
方法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123例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64例作为研究组,59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前提下予以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策略。
观察对比两组病患肺部感染出现状况。
结果研究组病患的真菌、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等例数都少于参照组,并且研究组病患肺部感染率(17.19%)低于参照组(45.76%),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能够充分减少病患肺部感染出现率,减少住院时长,提升病患的恢复成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肺部感染护理感染科病房护理满意度前言:感染科病房病患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则是肺部感染,严重者能够使病患死亡,很大程度上会威胁到病患术后恢复和预后生存情况[1]。
现代护理不单单需要在病患病症医治的过程当中给予专业的临床护理干预,还需要使用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方法[2]。
尽最大能力的使病患的肺部感染出现率下降到最低,以免病情进一步的严重[3]。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123例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64例作为研究组,59例作为参照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前提下予以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策略,其效果较为理想,现将报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123例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指标:(1)满足肺部感染特性:发热>38℃、短期内出现呼吸道病症或者呼吸道病症加剧,合并脓性痰、白细胞数量递增、肺实体征或者听诊肺湿啰音。
(2)院内感染科病房病患。
(3)病患与亲属均了解认可此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4)病患临床一般资料完整。
(5)此次研究通过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核并落实。
排除指标:由于各类因素难以配合实现此次探究的病患。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害肺部,但也可能侵害其他器官。
它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结核病,同时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结核病的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护理干预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讨。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发药,而且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这些都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出了挑战。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宣传,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信念,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按时、按量地服药,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肺功能和全身情况的损害。
三、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肺结核患者不仅需要对疾病进行长期的治疗,还需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手段,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这容易使患者感到疲惫和焦虑,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提供营养膳食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可以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护理干预还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结核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而医疗资源有限,如何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干预减少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

护理干预减少普外科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评价目的:探析整体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预防普外科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160例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普外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术后肺部感染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组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普外科术后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有效预防肺部感染,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标签:普外科;肺部感染;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肺部感染是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率较大,一旦遭受感染则可导致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甚至气喘等症状,极易牵扯手术伤口阻碍康复[1]。
故要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给予系统全范围护理预防感染,保证术后恢复[2],本次研究笔者对本院普外科手术患者给予全方位优质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随机选取普外科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手术患者,随机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20~78岁,平均(48.58±12.26)岁,手术类型:阑尾炎25例、肠梗阻28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6例、胃癌5例、结肠癌6例。
干预组80例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22~81岁,平均(49.26±12.88)岁,手术类型:阑尾炎26例、肠梗阻27例、胆囊炎合并胆结石18例、胃癌6例、结肠癌3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手术类型等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普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化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2.1 术前护理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个人习惯、过敏史等,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10月第29卷第10期• 1385 •细节护理的重视程度[4]。
研究指出B ],细 节护理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护理方法应用 于急诊内科中能促使患者配合工作,减 少输液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及家属对 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本文将细节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胃 出血患者,结果显示对照组再次出血率 18.84%,观察组为5.80%,两组再次出血 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提示 细节护理服务可减少急性胃出血在出血 率,减轻患者的疼痛。
顾玉霞等[a 指出对 急诊胃出血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细节护理可有效提高止血效果和护理满意 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 度明显高于对照组05 < 0.05)。
其原因 为通过细节护理,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出院前对患者细 节的交代也使患者倍感亲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进一步的研究 结果显示,给予细节护理患者不良反应 发生率低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患者,本 研究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9% (10/69),观察组为2.9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体原因可能 是细节护理根据急性胃出血患者的实际 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并完善急救细节,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 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调整好心 理状态,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和康复。
综上所述,细节护理能有效降低急诊胃出血患者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 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1]张海燕,黄绍刚,王静,等.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患者胃镜检查436例[J].中国老年学, 2013, 33(24):6322-6323,[2]吴月萍,张敬.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体会[J].健康研究,2014,34(1):109-110.[3] Qiao W, Ren Y, Bai Y, et al. Cyanoacrylate injection versus band ligation in the endoscopic management o f acute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 meta-analysis o f ran 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based on the PRISMA statement [J]. Medicine, 2015, 94(41):1725.[4]马翠兰.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 管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5, 26 ⑴:94.[5] 赵华,徐留庄.细节护理在提高急诊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L 中国医药 导报,2016, 13(35):151-153.[6] 顾玉霞.对急诊胃出血患者行细节护理的应用价值[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6):863-865.收稿日期:2017-03-07 (本文编辑:钟美春)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蔡方琼,崔萍儿1671-0800(2017)10-1385-02【关键词】肺部感染;手术室;护理 doi : 10.3969/j .issn .1671-0800.2017.10.068 【中图分类号】R 473.6【文献标志码】B肺部感染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 症,以儿童及老年人居多。
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护理干预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我们研究了文献中关于护理干预与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表明护理干预对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教育培训、药物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
总之,护理干预是改善COPD患者生活的重要手段。
1.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发病和死亡率。
COPD病程长,常常伴随着反复发作和慢性加重,并且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由于COPD缺乏根治方法,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来缓解其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中,护理干预是改善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途径。
2.方法我们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结合COPD的临床特点,对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我们综合了数量较多的相关研究,包括经验性学习、教育培训、药物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方面的护理干预。
3.影响因素护理干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COPD阶段:不同阶段的COPD患者需要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
(2)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更需要经济上的支持。
(3)时间:护理干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
4.护理干预的类型(1)经验性学习经验性学习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患者之间的互帮互助。
这种干预方法可以让COPD患者增加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2)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一种针对COPD患者和家属的常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如何管理和控制COPD的指导,同时也提供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
这些训练通常包括身体康复、插管术、运动锻炼、急救等方面的知识。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COPD症状的基本方法之一。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价值探究

2 . 1血 脂 、 血 糖 水 平 比较 .
选择 2 0 1 4年 1月一 2 0 1 5年 1 月 期 间 在该 院就 诊 治 疗 的 1 0 8例 2型糖 尿 病 合并 肺 部 感 染 患 者 , 运 用 计 算 机双 盲 法 进 行分组 , 每组 平 均 5 4例患 者 。 干 预组 : 2 5例女 性患 者 , 2 9例男 性 患 者。 年龄均在 4 9 ~ 8 2岁 之 间 , 平均年龄 ( 6 8 . 4 3± 5 . 2 2 ) 岁。 病 程时间 0 . 9 ~ 1 6年 , 平均 时间 f 9 . 3 7 ±4 . 0 9 ) 年。 对 照组 : 2 6例 女 性 患者 , 2 8例 男性 患 者。 年 龄均 在 4 7 — 8 5岁 之 间 , 平 均年 龄 ( 6 9 . 7 4± 5 . 6 1 ) 岁。 病 程时间 0 . 8—1 5 年, 平均时间 ( 9 . O 1 ±3 . 8 9 ) 年。 两 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统 计学处理 , J D > O . 0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试 验可 比性非常 突出。
1 . 2 方 法
干预组 患者 的胆 固醇 、 三 酰甘 油以及空 腹血糖 水平 均远 远 小 于对 照组 , 差 异有统计学意 义 ( 0 . 0 5 ) , 详 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 的血 脂, 血 糖水 平对 比分析表 ± )
对照组 : 5 4例患者接 受传 统一般护 理干预 。 传统 护理 : 病情 监测、 基础护理 、 健康 教育 、 血压及体重控制等 。 干 预组 : 5 4例 患者接 受优质化 护理 干预。 ① 健康 教育 宣传 :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科学的血压 、 血糖控制的方法 , 强调健康饮食 、 有 益运 动的重要性 , 对患者进行关 于糖 尿病 合并肺感染 的常识 、 危 害、 治疗 以及保健知识等重点教育 。 ②心理护理 : 患者住 院后 , 护 理人员应 以积极 的态 度迎合 患者 , 与患者 达成友好 的沟通 关 系, 尽量满 足患者疑虑 、 问题 , 及 时给予正确 、 合 理的解答 , 帮助 患者保持稳定乐观 的情绪 , 以利于血糖水平的稳定控制 , 让患者 正视疾 病 , 提 高患 者克服疾病 的信心 、 毅力 l 。 ③药 物护理 : 护理 人 员应该反 复叮嘱患者 有关糖 尿病 治疗 的用 药原则 , 告诉 患者 正 确应 用药物的益处 。 护理人员可为患者 准备 服药 盒 , 把 每天药 用 剂量分别装在 服药盒 内 , 并标 注使用 日期 、 时间 , 避免不 按时 服药、 错 服以及漏 服的现 象。 ④ 呼吸道 护理 : 保 证病 房 内充满 新 鲜、 清 洁的空气 , 定 时应 用紫外 线对 病房进行 常规消 毒。 嘱咐患 者 常饮水 , 水分可稀 释痰液 的黏稠度 , 有助于痰 液的排 出。 辅助 患者翻身、 叩背 , 进一 步促 进痰 液的咳出、 排 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的T2D患者治疗有效性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部感染的t2d患者治疗性。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t2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7例,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数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而干预组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
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另外,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的水平显著下降, 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对肺部感染的t2d患者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血糖血脂水平。
【关键词】t2d;肺部感染;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7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309-01近年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在我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据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教授牵头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该研究入选了我国14省市的46 239名成年人,对中国人群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进行调查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普通成年人中糖尿病已达到流行性的比例。
在9420万≥20岁的成年人中,糖尿病发病率达9.7%,其中有60.7%未得到诊断。
此外尚有1.482亿成年人(15.5%)处于糖尿病前期[1],糖尿病已成为当前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占第二位。
糖尿病的发病因素复杂,除遗传因素外,还有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作用、自由基、肥胖等作用下,出现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等诱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血糖升高,“三多一少”是典型临床表现。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和t2d,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占90%以上。
糖尿病因免疫抵抗力下降,易受微生物入侵而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性严重,因严重感染而死于者占糖尿病死亡的16.5%~37.3%,而肺部感染就占29.5%[2]。
2010年vallerskog, 等[3]研究发现糖尿病破坏了防御结核杆菌入侵的机制,成为感染结核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因糖尿病患者对感染的反应能力低下,肺部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如可以不发热、不胸痛、虽然缺氧明显但气喘不严重等易被临床医生忽视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常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而影响预后。
近年来,随着护理学的迅猛发展,医学科学的深入研究人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不断更新,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已获得广泛共识[4]。
因此,为增强肺部感染的t2d患者的疗效,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的t2d患者107例,分成对照组52例按传统护理模式护理,护理干预组55例按规划行护理干预。
结果2 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肺部感染的t2d患者107例,男61例,女46例,年龄43~85岁,年龄中位数55岁,病程1~16年,病程中位数7年。
全部患者均符合肺部感染的t2d临床诊断标准。
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常规性体检和相关的辅助检查,排除胰腺癌等恶性肿瘤及其他系统性疾病。
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偶为准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干预组55例,对照组52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按传统的一般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规划的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2.1 制订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护士在与新入院的患者交谈时,要做到态度和蔼、耐心讲解,使患者能较全面的了解所患疾病的概况,同时强调说明患者配合医护治疗的重要性,通过友善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资料。
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订切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案和措施。
1.2.2心理护理护士通过与患者耐心细仔的交谈,了解患者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如对目前自身疾病有恐惧心理,就要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恐惧只能增加病情,增加治疗的难度,只有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才能减轻病痛使病好得快。
对患者所提出的疑问和困惑必须耐心细致的解答,使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治疗。
1.2.3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护士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神志清醒度、呼吸难度、血压、血氧、尿酮体以及血糖的变化等,做到心中有数;当患者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清晰度降低、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变化时,要立即向医生汇报,在医生到现场前护士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2.4严格做好饮食护理对t2d患者来说,严格控制饮食是终身必须坚持的关键防治措施,并发肺部感染应更严格控制。
由于肺部感染身体耗能比平时要多,所以在计算所需食物量时要适当比平时多一点,主要以给予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以及适量脂肪的食物为主。
并要根据患者的血糖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提供营养饮食的数量和品种。
1.2.5严密观察预防感染 t2d患者由于抵抗力低下,高血糖有利病原体生长繁殖,属易感人群,所以护士要注意观察患者皮肤粘膜有无破损、红肿。
定时留取患者不同时期的标本,对咳嗽及咳痰的情况要详细的检测和观察,并准确记录痰量和外观特点。
对患者晨起漱口后用力咳出的气管深部痰液要全部留取,并装入无菌瓶内,及时进行送检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1.2.6 康复指导医护人员要向即将出院的患者详细地讲解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具体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出院后日常生活指导,同时做好患者相关信息的记录,为日后随访工作做好准备,在随访中为进一步制订治疗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观察指标:1.3.1疗效评定标准[5]: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均已恢复正常,x线片表现纹理增多、紊乱或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像等病理状况消失;②显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的不良状况基本消失,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恢复正常,x线片表现亦有明显减轻;③好转:患者病情有所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状况有所好转,x线片表现略有减轻;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状况均无改善甚至恶化。
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显效率之和。
1.3.2对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和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4 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分析。
见表1。
2组患者经相应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而无效率则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住院治疗前后血糖和血脂水平的比较分析。
见表2。
住院治疗前后相比:经住院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的水平均有所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的水平下降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糖尿病是由遗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等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减退和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t2d主要为成人发病,其发病高峰在30~40岁,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使人体摄入能量猛增,另外,以车代步、机械替代体力劳动等因素,使我国t2d的发病率在呈逐年上升的迅猛趋势[1]。
从目前的资料表明t2d的除遗传因素不能改变外,其他大多数因素都是能够改变的,因此,在住院期间通过护理干预,纠正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一些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对糖尿病人维持其正常生活时间长,减少并发症都是很重要的。
因此在出院时的嘱咐一定要耐心细致,使患者及其家属懂得今后该怎样生活,尤其是饮食的控制,不能存侥幸心理,来不得下不为例,一次暴食也不行,而且要坚持体力活动,等等。
这样就可以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超体重和肥胖。
因此,对t2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是可行的、有效的。
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和以规范化的护理程序为核心的护理干预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此类疾病的辅助治疗,可以极大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完成整个治疗过程,提高了疗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有55例病人通过护理干预与52例对照组相比照,干预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且无效率则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的水平在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相比下降显著,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文献报道相符[5-7]。
综上所述,对t2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系统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是行之有效地辅助治疗,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1]刘靖,陈婕,张利环. 为中国糖尿病事业做点事[n].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0年4月6日,c7[2] 王光明,吴沛霞,雷涛.肺结核合并糖尿病82例临床分析.临床肺科杂志,2007。
12(7):682-683[3] vallerskog t, martens gw, kornfeld h. diabetic mice display a delaye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to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j]. j immunol. 2010, 184(11): 6275-6282[4]杨华.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63例疗效评价.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2):219-221[5]刘莉. 护理干预对t2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 26(11中旬版):20-22[6]陈志琼. 护理干预对t2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处医学研究,2010, 8(24): 9-10[7]邓奋立.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转归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41-42作者单位:256617 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 1256600 滨州职业学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