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常用机构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常用机构介绍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常用机构介绍

4—机架 1,3—连架杆→定轴转动 2—连杆→平面运动 整转副:二构件相对运动为
整周转动。
摆动副:二构件相对运动不 为整周转动。
曲柄: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摇杆:非整周转动的连架杆
C
2
B
3
1
A
D
4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常用形式
1、曲柄摇杆机构
(构件4为机架、构件2为机架)
2、双曲柄机构
}全回转副四杆机构
(二)曲柄为最短杆。 ▲铰链四杆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是:
(一)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 余两杆长度之和。
(二)机架或连架杆为最短杆。
4、曲柄滑块机构 二、平面四杆机构的内部演化:
第二节 凸轮机构
一、凸轮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运动方式:将主动凸轮的连续转动或
移动转换成为从动件的移动或摆动。 分类:1、形状
①盘形凸轮机构——平面凸轮 机构
②移动凸轮机构——平面凸轮 机构
③圆柱凸轮机构——空间凸轮 机构
2、运动形式
按从动件的运动型式:
①尖底从动件:用于 低速;
②滚子从动件:应用 最普遍;
③平底从动件:用于 高速
O
r0
1 2 3
4
5
6 7 8
二、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从动件在工作过程中, 其位移(角位移)、速度(角速度)和加 速度(角加速度)随时间(或凸轮转角) 变化的规律。
长 几何形状简单——便于加工,成本低。 3、缺点: ①只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 ②设计复杂;
③只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由转动副联接四个构
件而形成的机构,称为铰 链四杆机构,如图所示。 图中固定不动的构件是机 架;与机架相连的构件称 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 相连的构件称为连杆。连 架杆中,能作整周回转的 称为曲柄,只能作往复摆 动的称为摇杆。根据两连 架杆中曲柄(或摇杆)的数 目,铰链四杆机构可分为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 构和双摇杆机构。

机械基础(高职高专)第一章--常用机构

机械基础(高职高专)第一章--常用机构

B2 C3
1 A
自用盘编号JJ321002
例题
2 1

7 3
56 4

F=3n-2PL-PH =3 7-2 9 -1
=2
F=3n-2PL-PH =36-2 8- 1
=1
8
9
例题
6
7
5

8
4
3
2 1
第二节 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由若干个构件通过平面低副(转动副和移 动副)联接而构成的平面机构,也叫平面低副机构。
解决方法:计算时应将构件3及其引入的 约束去掉来计算
同理,也可将构件4当作虚约束,将构件 4及其引入的约束去掉来计算,效果完全 一样
3
C(C2,C3)
2B
1
D
A 4
F=3n-2PL-PH =3 3-2 -4 0 =1
平行四边形机构
b、 两构件某两点之间的距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 时
在这两个例子中,加与不加红色构件MN效果完全一样,为 虚约束
=1
=2
=1
F=3n-2PL-PH
=32-23 -0 =0
三个构件通过三 个转动副相连, 相 当于一个构件。
4.机构(运动链)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
有一个机架 自由度大于零(F>0) 原动件数 =自由度数
(通常,原动件为含低副构件且与机架相连, 只有一个自由度。)

5.注意事项
(1)复合铰链 —计算在内 要正确计算运动副数目
平面运动的一个转动副或一个移动副引入两个约 束,保留一个自由度。
一个平面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保留两个自由度。 综上所述,平面机构中: 每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两个自由度; 每个高副引入一个约束,使构件失去一个自由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机械常用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章 机械常用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图6-6 双曲柄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图6-7 机车车轮联动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3. 双摇杆机构 两连架杆都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 如图6-8a所示,双摇杆机构的两摇杆均可作为主动件,当主动摇杆1往复摆动时,
通过连杆2带动从动摇杆往复摆动。如图6-8b所示门式起重机的变幅机构即是双摇杆机 构,当主动摇杆1摆动时,从动摇杆3随之摆动,使连杆2的延长部分上的E点(吊重物
平面连杆机构中,最常见的是四杆机构。下面主要介绍其类型、运动转换及其特 征。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如图6-1所示,当平面四杆机构中的运动副都是转动副时,称为铰链四杆机构。机 构中固定不动的构件4称为机架,与机架相连的构件1和3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相连的 构件2称为连杆。连架杆相对于机架能作整周回转的构件(如杆1)称为曲柄,若只能绕机 架摆动的称为摇杆(如杆3)。
图6-3 缝纫机踏板机构
一、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应用
在双曲柄机构中,如两曲柄的长度相等,且连杆与机架的长度也相等,称为平行 双曲柄机构(图6-6的ABCD)。平行双曲柄机构有两种情况:图6-6a所示为同向双曲柄 机构;图6-6b所示为反向双曲柄机构。
图6-5 惯性筛
图6-4 双曲柄机构运动示意图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连接而成的机构。在连杆机构中,所有 构件都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连杆机构能够实现多种运动形式的转换,构件间均为面接触的低副,因此运 动副间的压强较小,磨损较慢。由于其两构件接触表面为圆柱面或平面,制造容易, 所以应用广泛。缺点是连接处间隙造成的累积误差比较大,运动准确性稍差。

机械基础第4章

机械基础第4章
杆机构的一种演化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 平面四杆机构
• 2.导杆机构 • 导杆机构可以看成是通过改变曲柄滑动机构中固定件的位置演化而来
的。当曲柄滑块机构选取不同构件作为机架时,会得到不同的导杆机 构类型,见表4-4。
上一页
返回
4.2 凸轮机构
• 4.2.1 凸轮机构的类型及特点
• 如图4-18所示,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组成的高副机构。 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主动件凸轮通常作等 速转动或移动,凸轮机构是通过高副接触使从动件移动得到所预期的 运动规律。
第4章 常用机构
• 4.1 平面四杆机构 • 4.2 凸轮机构 • 4.3 间歇机构
返回
4.1 平面四杆机构
• 4.1.1 平面机构概述
• 在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称为平面连杆机构。平面连 杆机构是由一些刚性构件,用转动副或移动副相互连接而组成,并在 同一平面或相互平行平面内运动的机构。平面连杆机构的构件形状多 种多样,不一定为杆状,但从运动原理看,均可用等效的杆状构件替 代。
运动特点来工作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3 间歇机构
• 4.3.3 不完全齿轮机构
• 不完全齿轮机构是由普通渐开线齿轮演变而成的一种间歇运动机构。 如图4-30所示,将主动轮的轮齿切去一部分,当主动轮连续转动时, 从动轮作间歇转动;从动轮停歇时,主动轮外凸圆弧和从动轮内凹圆 弧相配,将从动轮锁住,使之停止在预定位置上,以保证下次啮合。
4.3 间歇机构
• 4.3.2 槽轮机构
• 1.槽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图4-27所示为单圆销外啮合槽轮机构,它由带圆柱销的拨盘、具有径
向槽的槽轮和支撑它们的机架组成。在槽轮机构中,由主动拨盘利用 圆柱销带动从动槽轮转动,完成间歇转动。主动销轮顺时针作等速连 续转动,当圆销未进入径向槽时,槽轮因内凹的锁止弧被销轮外凸的 锁止弧锁住而静止;圆销进入径向槽时,两弧脱开,槽轮在圆销的驱 动下转动;当圆销再次脱离径向槽时,槽轮另一圆弧又被锁住,从而 实现了槽轮的单向间歇运动。

【可编辑全文】常用机构机械传动-ppt课件

【可编辑全文】常用机构机械传动-ppt课件
一般可先初选曲柄 长度和曲柄固定铰链与 已知轨迹的相对位置, 然后在连杆平面上选取 若干点(如图中M、C、 C’、C”等)。当令M点
沿已知轨迹运动时,连杆平面上的其余各点便 画出不同轨迹。找出轨迹最接近圆弧的点(如 图中C点)作为连杆上的另一个活动铰链,则可 得到能满足要求的铰链四杆机构。
若在连杆平面上找不出轨迹最接近圆弧的 点,应改变初选参数重新演试,直到得出满意 的解为止。
飞机起落架、钻夹具等 “死点”位置的过渡:
依靠飞轮的惯性(如内燃机、 缝纫机等)、两组机构错开
“死点”位置的过渡 “死点”位置的应用
2-1-2.实用示例 颚式碎石机
曲柄AB带动连杆BC和摇杆CD运动,固连在摇 杆上的动颚将矿石压碎。
锁紧夹具
利用连杆2和连架杆3成一线,形成机构死点, 来锁紧工件5。
件工作行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回程的平均速度,则称 该机构具有急回特性。 Ө(极位夹角):是摇杆处于两 极限位置线所夹的锐角 K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即空 回行程和工作行程平均速度 的比值:
K V 2 C1C 2 t2
V1
C1C 2 t1
t1 t2
180 180

180 K 1
K 1
只要极位夹角θ ≠ 0 , 就有 K>1 ;
ABCD组成的双摇杆机构的运动可以使悬吊 在E出的物体做平移运动。
上料机械手 通过连杆的上下运动,实现加紧与松开的动作。
手动抽水机中的定块机构
3为固定的机架(定块),通过手柄(1)的转 动使移动导杆(4)往复运动,实现抽水功能。
牛头刨床摆动机构
曲柄BC转动,带动AD摆动,EF在AD的作用 下做往复运动。
二.机械设计常用机构
2-1.连杆机构 2-2.齿轮机构 2-3.齿轮系机构 2-4.凸轮机构 2-5述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

常用机构汽车机械基础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向学生介绍汽车机械基础中的常用机构,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为后续的汽车维修和保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和常用机构。

2. 掌握汽车各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发动机1. 发动机的类型和结构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3. 发动机的维护方法第二节:传动系统1. 传动系统的组成2. 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传动系统的维护方法第三节:悬挂系统1. 悬挂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3. 悬挂系统的维护方法第四节:制动系统1. 制动系统的类型和结构2. 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3. 制动系统的维护方法第五节:冷却系统1. 冷却系统的组成和结构2.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3. 冷却系统的维护方法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各机构的基本知识。

2. 采用演示法,展示汽车各机构的实物和示意图。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汽车机构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汽车各机构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

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全面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案结构本教案结构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教案简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

每个部分都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共安排了十五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节:发动机(课时2)第二节:传动系统(课时2)第三节:悬挂系统(课时2)第四节:制动系统(课时2)第五节:冷却系统(课时1)第六节:润滑系统(课时1)第七节:燃油系统(课时1)第八节:电子控制系统(课时1)第九节:汽车电气系统(课时1)第十节:汽车车身结构(课时1)第十一节: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课时1)第十二节: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课时2)第十三节:汽车保养与维护(课时1)第十四节:汽车安全与环保(课时1)第十五节:综合练习与复习(课时1)八、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机械基础教材或相关资料。

机械基础(第5单元)

机械基础(第5单元)

a)机构结构图
b)机构运动简图
1—曲柄 2—连杆 3—摇杆 4—机架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
• 1.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根据两连架杆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曲柄
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三种基本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5-14 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
第一节 平面机构的组成
• 如果构件中转动副的间距较大时,通常将构件制成杆状,而且杆状构 件应尽量制成直杆;如果要求构件与机械的其他部分在运动时不发生 干涉(如碰撞),可将构件制成特殊的形状。如下图所示是具有转动 副的不同形状和横截面的杆状构件。
第一节 平面机构的组成
• 对于绕定轴转动的构件,常将构件制成盘状。有时在盘状构件上安装 轴销,以便与其他构件组成另一转动副。如果两个转动副间距很小时 ,难以设置相距很近的轴销(或轴孔),可将另一转动副尺寸扩大而 制成偏心轮,如图a所示。如果构件承受较大载荷时,采用偏心轮结 构庞大,则可以采用曲轴结构,如图b所示。偏心轮和曲轴常用于回 转运动与直线运动相互变换的机构中。
图a 电风扇摇头机构运动简图 图b 鹤式起重机机构运动简图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
• 2.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判定
• 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是否存在曲柄,取决于机构中各构件长度之间的关 系。
• 1)如果铰链四杆机构中最长杆与最短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 两杆长度之和(杆长和条件),则该机构可能存在曲柄,但还要看选 取哪一个杆件作为机架,才能确定是否存在曲柄。如果以最短杆作为 连架杆,以最短杆的相邻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一定是曲柄摇杆机构, 而且最短杆为曲柄,如图a所示;如果以最短杆作为机架,则相邻两 杆均为曲柄,该机构一定是双曲柄机构,如图b所示;如果以最短杆 作连杆,最短杆的对面杆作为机架,则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如图c 所示。

机械基础第4章

机械基础第4章

第4章 常用机构
3)
以杆3为机架, 便得到图(d)所示的曲柄摇块机构。
曲柄摇块机构 以BC 为机架 直动导杆机构 以滑块为机架
杆机构
BC )
为机架

C
4
C
4
C
4
1
3 3 B 1 2 B 2 A A 1
A
c)
(d)
(e)
第4章 常用机构
图 4-20 汽车自动卸料机构
第4章 常用机构 4) 直动导杆机构:以滑块4为机架, 则导杆1只相对滑块4作 往复移动。
第4章 常用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一、铰链四杆机构 运动副A成为周转副的条件: 由△BCD可得:
l2 l2 l1
l1 l1 ll l 4 4 4


l2 l3 l3
l3
l1 l 4 l 2 l3 由△BCD可得:
+
同理,可得:

第 4章 § 2常用机构 -2 铰链四杆机构有整转副的条件
第4章 常用机构
图 4-5 曲柄摇杆机构
(1) 具有急回运动。 急回运动(Quick Return Motion):主动件作匀速运动, 从动 件往复运动所需的时间不等的性质。 最大摆角: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φ。 在生产中, 利用机构的急回运动,将慢行程作为工作行程, 快 行程作为空回行程, 可提高生产效率。
第4章 常用机构
A
1 2 B
C 3
4
自卸卡车举升机构
第4章 常用机构
汽车转向机构
A A A E EE B B B
D D D C C C
第4章 常用机构 三、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机械基础
第三篇
常用机构与传动
机械基础—第五章 常用机构
第五章 常用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常用机构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简介:
根据各杆作用面可分为:平面连杆机构和空间连杆 机构。四杆机构是最常见的平面连杆机构。
连杆机构是由若干构件,通过低副联接而成的机构。 特点:
棘轮机构的特点:
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转角可调、转向可变; 运动可靠; 有冲击,平稳性差; 会产生噪声和齿顶磨损; 转角不宜过大; 只能有级变化。
应用:棘轮机构常用于低速轻载、要求转角不太大或需要经 常改变转角的场合。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1、工作原理及组成:
传动角 压力角的余角。(连杆轴线与从动杆轴线所夹锐角)
d
V F
d

=d
= 1800 - d
压力角越大,对传动越不利。
工程上要求:rmin≥[r]
min 40 ~ 50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死点
连杆与从动件共线的位置( =0)为死点位置。
应用
连杆式快速夹具
凸轮动画: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简介:
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机架以及附属装置所组成的高 副机构。当凸轮连续转动时,通过其曲线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高 副接触,推动从动件,使其按所预定的规律进行往复运动。
应用
靠 模 机 构
配 气 机 构
进 刀 机 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分类:
连杆
2 C
连架杆
B 1 A 4
3
连架杆
D
机架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只有一个曲柄
有两个曲柄
没有曲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应用实例:
曲柄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2、类型:
可 变 向 棘 轮 机 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2、类型:
偏 心 楔 块 式 棘 轮 机 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2、类型:
滚 子 楔 紧 式 棘 轮 机 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二)槽轮机构动画: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二)槽轮机构简介:
槽轮机构的特点: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运动较棘轮机构平稳; 转变转角较为困难; 不宜用于高速。
应用:多用于低速且不需要经常 调整转角的分度装置中。
六角车床刀架转位机构
电影机的送片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飞机起落架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急回特性
C
C1
C2
b
B
c
a
1

B2

A
B1
d
D
2
从动杆往复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等的现象称为机构的急回特性。
对应从动杆的两个极限位置, 主动件两相应位置所夹锐角称极位
夹角。 极位夹角0
机械基础—第五章 常用机构
第二节 凸轮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按凸轮的形状分: 盘形、移动、圆柱
按从动杆运动形式分: 移动(直动)、摆动
按从动杆形状分: 尖顶、滚子、平底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适当设计凸轮的轮廓曲 线,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缺点:凸轮轮廓加工困难,凸轮与推杆之 间为点或线的接触,磨损大,多用于传递动力 不大的场合。
3
H S
9
0
10
1 2 3 7 6 4 5
8
d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800 2100 3000 3600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滚子从动件设计:
1) 将滚子中心看作尖顶,然后按尖顶
推杆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确定滚子中 心的轨迹,称其为凸轮的理论廓线; 2)以理论廓线上各点为圆心,以滚子 半径rr为半径,作一系列圆; 3) 再作此圆族的包络线,即为凸轮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运动过程分析: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常用运动规律:
(一).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的速度为常数的运动规律称为 等速运动规律。
s= h
d0
d
★推程运动方程:
v=
h
d0
a=0
在起始和终止点速度有突变,使 瞬时加速度趋于无穷大,从而产生无 穷大惯性力,引起 刚性冲击。 推程运动线图
2
0
(d 0 - d )
2 2
d0
2
a=-
4h
d0
在起始和终止点速度有突变,但数值有限,引起 柔性冲击。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常用运动规律:
(三)、简谐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规律是当动点在一圆周 上作匀速运动时,由该点在此圆的直 径上的投影所构成的运动。 ★推程运动方程:
1 - cos d d 0 h v= sin d 2d 0 d0 2 h 2 a= cos d 2 2d 0 d0 h s= 2
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

曲柄滑块机构
导杆机构
定块机构 (直动滑杆机构)
A B
B A
C
C AB < AC
摇块机构
AB > AC
回转导杆机构
摆动导杆机构
几种机构动画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压力角与传动角
压力角 从动杆(运动输出件)受力点的力作用线与该点速度方
位线所夹锐角。(不考虑摩擦)
(二)槽轮机构简介:
槽轮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圆销
拨盘 槽轮
锁止弧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三)不完全齿轮机构动画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迹即为凸轮轮廓曲线。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对心尖顶盘形凸轮设计:
例: 已知 R0、H、 的方向、从动杆运动规律和凸轮 相应转角: 凸轮转角 0~180 180 ~210 210 ~300 300 ~360 从动杆运动规律 等速上升 H 上停程 等速下降 H 下停程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对心尖顶盘形凸轮设计: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平底从动件设计:
1) 将平底与推杆导路与推杆的交点 A视为推杆尖顶, 然后确定出点A在 反转中各位置1’、2’、…。
2) 过1’、2’、 …作一系列代表推
杆平底的直线; 3) 作出该直线族的包络线,即为凸 轮的实际轮廓曲线。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凸轮压力角:
回程时:
通常取700~800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二节 凸轮机构
基圆半径确定:
由图分析可知: v2 rb = -s t an 其中:r b——基圆半径; ω——凸轮角速度; v2——从动件上A点的速度; s——从动件位移; α——压力角; 经验公式:
r b>(0.8~1)ds
式中:ds——凸轮轴直径;
摇杆 棘爪 棘轮 止动爪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2、类型:
摩擦式棘轮机构
齿式棘轮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2、类型:
内啮式 外啮式
单 动 式 棘 轮 机 构
棘条式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2、类型:
双 动 式 棘 轮 机 构
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自动机上应用较多。
分类:间歇机构按其运动变换形式的不同分为间歇转动、摆 动和移动机构;按工作原理不同分类: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不完全齿轮机构等。 凸轮也可成为一种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动画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一)、棘轮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常用机构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三节 间歇运动机构
简介:
机构的主动件作连续运动时。从动件能产生“动作--停止-动作”的运动,我们把这类机构称为间歇运动机构。 应用:间歇机构以多种用途广泛应用在各类机械上,常被作 为分度、夹持、进给、装配、包装、运输等机构中的一个重
1.扩大回转副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
2.改变杆件长度
B A R D R C A B C
B A R
C
曲柄滑块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四杆机构的演化及应用
3.变换机架

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双摇杆机构
机械基础—第五章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
作图步骤(对心尖顶从动件): 1、作位移曲线。 2、将位移曲线的推程角d 0、回程角d 2分别若干等份。 3、以O为圆心,rb 为半径作基圆。 d1 、 d1 和 d 3 ,并将各阶段 4、BO开始按- d 方向取 d 0 、 的凸轮转角分别等分,得到一系列径向线。 5、径向线上自基圆开始量取与位移相等的点。 6、将各点连成光滑的曲线即为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