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doc
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中问题的解决与经验总结

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中问题的解决与经验总结近年来,毕业论文答辩已经成为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这个环节中,毕业生需要向专家委员会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并回答专家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但是,有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让毕业生感到困惑和难以回答。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毕业论文答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以及我们对这个环节的经验总结。
一、毕业论文答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中,毕业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来自于专家委员会中的各位教授和同学,他们会针对毕业生的研究内容、方法、实验结果等方面提出各种问题。
以下是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的具体例子:1. 毕业生的研究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有现实意义?2. 毕业生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3. 毕业生的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4. 毕业生的研究是否有局限性?研究成果是否可以得到更大的应用?5. 毕业生的研究是否有新的发现?是否可以给学术界带来新的贡献?以上是毕业论文答辩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毕业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做好准备。
二、毕业论文答辩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当遇到问题时,毕业生应该如何应对呢?1. 首先,毕业生应该保持冷静,不要慌张。
只有冷静才能更好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 毕业生需要对问题有全面的准备。
在答辩前,毕业生应该反复阅读自己的论文,对自己的研究内容、方法、实验结果等进行深入分析。
同时,毕业生还需要关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研究领域有全面的了解,为回答问题提供支撑。
3. 毕业生在回答问题时需要尽可能地准确和清晰。
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更不要出现错误或说谎话。
在答辩过程中,如果遇到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可以委婉地回答:“我需要考虑一下后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请您谅解。
”4. 最后,毕业生还需要考虑问题的背景和意图。
在一些情况下,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有意引导毕业生进行深入思考,或者确认毕业生对研究领域有全面的了解。
论文答辩问题及其答案(菁选(优秀)

论文答辩问题及其答案(菁选(优秀)问题一: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课题?这个问题需要从自身专业回答,比如这和自己专业相关,自己可以有很多想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等,关键点需要结合自己的专业。
问题二: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这实际上就是问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自己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这个课题背后所能带来的社会价值,做到游刃有余。
问题三:这论文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需要自己对论文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需要了解论文各章节的内容,大致就是围绕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结果怎样来展开叙述。
问题四:在研究该课题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就需要实话实说了,当然并不需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说出来,说出其中一两个,而且被自己解决的就可以了。
问题五:论文中没有提到但是和该研究课题十分密切的问题还有哪些?这个就需要拓宽自己的思维了,想一个和研究课题相关但是论文中没有提到的问题,自圆其说即可。
问题六:还有哪些问题自己到现在也没搞清楚的?这个问题也需要从实际出发,实话实说,但是问题不能太基础,也不能说太多问题,否则老师会认为你基础知识不扎实。
论文答辩提问问题篇二毕业论文答辩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谁都想给自己的大学时光叫上满意的答卷。
那么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有哪些呢?赶快来学习学习吧,让自己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大放异彩。
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
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
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
反之,如果提问的。
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论文答辩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文答辩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一篇学术论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而最终的论文答辩则是对研究成果的公开展示和评价。
在论文答辩中,考官们常常会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深度思考能力。
本文将探讨论文答辩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答辩。
1. 问题:论文选题的意义是什么?应对策略:回答此类问题时,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的核心意义和目标。
阐明选题的重要性,指出填补学术研究空白和实践应用的意义。
2. 问题:你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应对策略:描述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并说明其合理性和适用性。
如果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要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以及它们对研究的贡献。
3. 问题:你在论文中的主要发现是什么?应对策略:在回答时,突出你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并用简明的语言解释这些发现对于学术界和实践领域有何重要意义。
可以举例说明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
4. 问题:你的研究有哪些局限性?应对策略:坦诚地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解决这些局限性的方法或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同时,强调局限性对于论文整体结论的影响程度,并解释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这种影响。
5. 问题:你的研究与已有研究的关系如何?应对策略:详细描述你的研究与现有文献的关系,指出自己的研究在概念、方法或结论上的贡献。
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贬低前人研究,在回答中要彰显自己的创新点。
6. 问题:你在研究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应对策略:回答时,诚实地陈述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并详细阐述你采取的解决方案和相关改进措施。
同时,重点强调自己的坚持和付出,展现面对困难的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问题:你对自己的研究有何评价?应对策略:在回答中,要积极正面地评价自己的研究成果,突出研究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同时,也要诚实地介绍你研究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8. 问题:你如何看待你的论文的不足之处?应对策略:针对不足之处,要有清晰的认识,并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论文答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论文答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2023年,作为一名大学生,毕业论文是必须进行的一项任务,而论文答辩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因此,我们应该提前预习和准备,了解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应对论文答辩,更好地向毕业之路发起冲击。
首先,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观点和结论提出疑问。
这是因为学术界注重求证和唯实主义,有些研究结果与常理相悖或者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所以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讨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澄清问题。
答辩中,如果委员会对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质疑,我们要及时澄清问题,解释研究方法和数据的合理性,从而解决委员会的质疑。
二、列举相关文献。
为了证明我们的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可以在答辩中列举相关的文献,证明我们的理论基础是可靠的。
同时,我们也可通过文献来解答委员会的质疑。
三、认真听取意见。
在答辩中,委员会的提问和指导是很有价值的,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其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研究方法和数据的可靠性问题。
由于研究方法和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论文质量和研究结果的可信程度,所以这也是答辩中常见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详细解释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我们应该详细解释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同时注重归纳总结可能存在的限制和不足,这样可以更好的解答委员会的疑问。
二、测试数据可靠性。
尽可能多地进行数据测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以证明其可靠性和客观性。
如果有明显错误数据,应该加以说明,不能避免错误的存在。
三、设计可重复性实验。
为了证明我们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的可靠性,我们可以设计可重复性实验,以对自己的研究做进一步的证明,间接展示出我们研究的深度和完整度。
另外,在答辩中还可能会遇到其他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提问针对性不足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明确问题。
对于答非所问等问题,我们应该明确自己听到了委员会什么问题,从而明确自己的回答,以避免偏离正题,浪费答辩时间。
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_0402文档

2020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_0402文档EDUCATION WORD毕业论文答辩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_0402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例如写“孙子兵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回答问题时答“孙子兵法第36计”云云,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违反了起码的常识。
论文写兵法,却连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都分不清,缺乏起码的常识,犯了原则性错误。
还有,写区域经济问题,论文中贯穿着“长江三角洲”的用词,讲述中也一再提到“长三角”、“珠三角”如何如何,但被要求回答“什么是长三角?”这样简单的问题时,却一再说长江流域如何如何,原来该生连长三角与长江流域都分不清,经教师现场提示,仍然不清醒。
论文主题词都根本理解错误,而且大错特错。
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语,篇幅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增加太多,作者应当十分熟悉。
但实际上,有的作者不熟悉自己论文摘要的英语翻译。
例如,中文摘要中出现“金融危机”,摘要英译中也有“financialcrisis”,但被问及“金融危机”如何翻译成英语时,却答不上来,只回答说自己英语底子不好。
类似还有“centralgovernment”、“localgovernment”、“furiousmarketcompetition”等等,都是出现在论文中,但作者答不上来。
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往往不是作者自己完成的。
例如,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过度回答,画蛇添足。
胡蒙乱撞,信口开河甚至狡辩、强词夺理等。
教师看到论文摘要英译篇幅明显短少,并发现有整句甚至整段没有翻译,属于偷工减料或粗心大意,于是提出疑问,有的学生回答是意译,不肯承认是自己工作不足。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

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通用6篇】毕业答辩问题及回答篇一1、你的毕业论文采用了哪些与本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学术论文的方式,主要通过阅读书籍、报纸和网站查找大量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整理、系统分析,并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手段,就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和经验,对平度市旅游业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分析,提炼其成功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改进建议和推广方法。
2.论文中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旅游产业已成为平度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速度惊人,收益率高。
但是在平度市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我们需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不足和限制因素。
研究平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能帮助我们认清平度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对策,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平度市的综合优势,更好的发展旅游产业。
3.论文中的核心概念在你的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分析现状,提出问题并相应解决。
4、从反面的角度去思考:如果不按照你说的那样去做,结果又会怎样?阻碍旅游产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放缓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5、论文的理论基础与主体框架存在何种关联?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论文的主体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框架直接反应理论的理论概念。
主要理论基础:现代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第三产业经济学。
6.定性研究与访谈、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调查与实证研究有什么区别?质性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质性数据,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质性方法对研究现实问题和理论建构的作用与意义。
7、经过你的研究,你认为结果会是怎样?有何正面或负面效果?首先,我必须正面解读我论文的性质。
作为一个学士论文,我确实用心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论文的框架和引言一旦投入实际使用,还是简单不成熟。
该成果可能成为理论上的成功,也可能成为实际应用中的短板,但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微薄的补充。
正向:通过社会调查和资料查阅,分析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及回答技巧

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及回答技巧一、引言在毕业论文答辩中,学生会面临各种问题与质疑,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到论文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方法、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等等。
本文将针对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进行详细介绍,并给出合理回答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答辩。
二、问题一: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主题?回答技巧:1. 引言自己对该主题的兴趣和研究动机。
2. 解释该主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3. 阐述该主题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延伸。
三、问题二:你的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是什么?回答技巧:1. 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目标和问题。
2. 解释研究目标的探索性、描述性或解释性。
3. 澄清研究问题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四、问题三:你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为何选择这个方法?回答技巧:1. 介绍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2. 解释为何选择该方法来回答研究问题。
3. 强调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五、问题四:你的样本与数据收集过程是如何的?回答技巧:1. 解释如何选择样本,包括样本的大小和选取原则。
2. 详细描述数据收集过程,包括调查问卷、访谈或实地观察等。
3. 强调样本和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六、问题五:你的数据分析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回答技巧:1. 介绍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统计分析、质性分析等。
2. 解释为何选择该方法来回答研究问题。
3. 强调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七、问题六:你的研究结果和发现是什么?回答技巧:1. 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结果和发现。
2. 使用图表、统计数据等方式直观地展示研究结果。
3. 解释研究结果的实证性和可解释性。
八、问题七:你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关系如何?回答技巧:1. 比较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差异或一致性。
2. 分析研究结果对该领域理论或实践的贡献。
3. 提出研究结果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或改进建议。
九、问题八:你的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是什么?回答技巧:1. 自我评价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的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毕业论文的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在大学期间,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是每个学生必经的环节。
一旦论文写作完成,接下来就是面对专家教授的答辩环节。
面对答辩,许多学生都感到非常紧张和焦虑,因为他们不知道会被问到哪些问题,或者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然而,通过准备并掌握一些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学生们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毕业论文答辩。
下面将介绍一些毕业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1.问题的出发点论文答辩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针对研究问题或论文选题的出发点。
教授们可能会问:为什么你选择这个研究问题?有何研究的动机和背景?为什么这个课题对你个人和学术领域的发展重要?应对策略:a)思考并准备清楚自己选择该研究问题的原因和动机;b)通过深入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为自己的选题提供充分的学术支持;c)强调该研究问题的研究价值和对学术领域的贡献。
2.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涉及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过程。
教授们可能会问:你选择了哪些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手段?为何选择这些方法?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应对策略:a)回顾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部分的写作,确保对自己的选择和理解非常清楚;b)阅读与所采用方法和数据类型相关的学术文献,加强对方法和数据方面的理解;c)如果在数据收集过程中遇到问题,诚实地描述问题,并解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d)强调采取的措施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实证结果和结论在论文答辩中,教授们通常对实证结果和结论表达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可能会问:你的研究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否与你最初的研究假设一致?你的结论有什么实际应用意义?应对策略:a)阅读和理解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结论;b)准备相关数据和图表,以便能够清楚地传达研究结果;c)解释结果与研究假设之间的关系,包括与预期结果的一致性或不一致性;d)强调结果的实际应用意义,以及对相关领域的贡献。
4.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教授们通常也会关注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答辩常见问题与对策建议一、论文讲述中的常见问题1、仪表不够得体上场答辩,要求答辩人仪表不仅要整洁,而且要得体。
问题主要是个别女生不够得体,例如过度化妆,浓妆艳抹,不像是参加学术活动,倒像是参加舞会或相亲会。
男生装束打扮也可能出差错,例如有男生戴项链出场答辩,显得怪异,不够庄重。
2、仪态不够从容面对台下众人,尤其是面对众多教师,仪态不够从容,甚至神情慌乱,声音发抖,眼睛不知往何处看,低头不敢看台下,或看窗户外或天花板以躲避,手足无措,站立不正,或不自然扭动或走动。
有的笑不像笑,硬挤出来的笑,很不自然,甚至比哭还难看。
或者,死死盯住台下某人,令双方都很不自在。
或者说话不流畅,犯语病。
3、声音语速问题个人音质不由自己定,但声音高低由自己定。
有的学生声音太高,如同吵架;有的学生声音太小,如同蚊子在叫,连坐在最前排的教师都听不见,遑论坐在后排的人;更有甚者,简直是用鼻子发音,像是在哼哼。
语速,则语速偏快说不清楚的多,语速偏慢不连贯的少。
4、时间把握不准讲述论文时间太短或偏长。
短的,只有1分多钟。
报过论文题目,然后说分为若干章,第一章是什么,第二章是什么,直到最后一章是什么,接下来便无话可说。
长的,则超时,一般是念论文原文。
念论文原文,七、八千字的论文,也得半个小时左右,一万五千字左右的论文,得一个小时左右。
讲述论文限定时间十分钟之内,时间到了,才念了个开头,主持教师不得不叫停。
5、讲述不流畅多数学生不能脱稿讲述,而是念稿子,有的念都念不利索。
稍微好的,则是背稿子,不是讲论文,而是背课文。
最不好的,是念论文。
背论文的情况则显特殊。
曾有一名学生把7000多字的论文背下来,背诵约26分钟,一字不差,一气呵成,反映该生记忆力奇好而且对论文极其熟悉,但严重超时,因为讲述应该在10分钟以内。
6、其它问题例如支持手段不足,缺少挂图,甚至连个目录挂图都没有。
还有吐字不清,普通话不标准等问题。
综合问题,则是一个学生同时出现上述两方面甚至更多方面的问题。
例如,一名男生,上台后从头到尾一直埋着头,恨不得钻到讲台之下,念稿子,声音很软很小,哼哼唧唧,好不容易才把论文"哼"了一遍,严重超时。
二、回答提问时的常见问题。
1、回答问题态度不积极避重就轻,绕开主要的、复杂的问题,捡非主要的、容易的问题回答,或者,对需要重点详细回答的问题只作粗略回答,对只需要简略回答的非重点问题作冗长的回答。
回避问题,对某些问题避而不答,不作任何交代,好像这些问题不曾提过一样。
表情或语气显出不耐烦,等等。
2、老问题都回答不好有时候,多个学生写相同或相近的论文题目,可能被问到相同或相近的问题。
有的问题,前面学生答不好或答不上来,按理,后面的同学被问到同样问题,应该比前面的学生答得好,但实际情况有时是,前面同学回答过的问题,后面的人还答不好,令人失望。
例如,"策略"的定义是什么,第一个学生回答不了,过一阵第二个学生还回答不了。
3、回答问题数量少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属于本科或专科层次,不同于硕士生或博士生等的毕业论文答辩,问题不会太多,一般每生被提问5个左右问题,回答至少3个问题即可。
问题是有的学生只回答2个甚至1个问题,或者只能答好1个问题,数量太少,占问题总数比例太低。
4、答案有缺陷答案不完整,例如某学生写关于中国—东盟自有贸易区的论文,回答"东盟包括哪些国家?"时,列举目前东盟国家名称与数量,与标准答案相差不多,但毕竟不完整。
回答"中国与东盟哪些经济体经济往来最多?"时,缺陷更大。
某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党政官员带病提拔问题,不仅文字内容没有向商务领域倾斜或靠拢,回答问题时也对商务领域党政官员带病提拔的问题浑然不知,对商务部高官被捕概不知晓。
某学生撰写有关企业家能力的论文,但该生不仅没有在论文中对著名企业家进行列表分析对比,而且连国内最著名的企业家都数不上几个来,连大名鼎鼎的海信集团的负责人是谁都不知道,显然相关知识不足。
5、答案不正确或答不上来某学生论文一再提到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回答"沿海发达地区如何界定?"时,答案不正确,因为其答案是"沿海地区就是发达地区"。
实际上,沿海也有不发达地区。
某学生写地理文化对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回答"外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有哪些?"时,无言以对。
还有商科专业毕业生不知道wto的全称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更有甚者,连三个单词中的一个都说不出来。
6、答案根本错误例如写"孙子兵法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回答问题时答"孙子兵法第36计"云云,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混为一谈,违反了起码的常识。
论文写兵法,却连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都分不清,缺乏起码的常识,犯了原则性错误。
还有,写区域经济问题,论文中贯穿着"长江三角洲"的用词,讲述中也一再提到"长三角"、"珠三角"如何如何,但被要求回答"什么是长三角?"这样简单的问题时,却一再说长江流域如何如何,原来该生连长三角与长江流域都分不清,经教师现场提示,仍然不清醒。
论文主题词都根本理解错误,而且大错特错。
7、对论文摘要英译不熟悉4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翻译成英语,篇幅会有所增加,但不会增加太多,作者应当十分熟悉。
但实际上,有的作者不熟悉自己论文摘要的英语翻译。
例如,中文摘要中出现"金融危机",摘要英译中也有"financial crisis",但被问及"金融危机"如何翻译成英语时,却答不上来,只回答说自己英语底子不好。
类似还有"central government"、"local government"、"furious market competition"等等,都是出现在论文中,但作者答不上来。
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往往不是作者自己完成的。
8、其它问题例如,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过度回答,画蛇添足。
胡蒙乱撞,信口开河甚至狡辩、强词夺理等。
教师看到论文摘要英译篇幅明显短少,并发现有整句甚至整段没有翻译,属于偷工减料或粗心大意,于是提出疑问,有的学生回答是意译,不肯承认是自己工作不足。
三、对策建议1、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答辩学生务必要明白,毕业论文答辩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是管理方考察学生知识与能力以及论文真实性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学风度的难得机会。
答辩,既是一项责任,也是一项权利。
通过答辩,不仅可以锻炼提高自己,还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情谊等等。
答辩中学生辛苦,教师也辛苦,大家为了共同的事业而走到一起。
毕业论文答辩可能只是人生一系列答辩的开始,以后求职应聘或完成工作任务,都极可能遭遇答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则必然再答辩。
因此,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是人生一系列答辩的基石。
2、熟悉论文,了如指掌回答问题需要很多知识,需要熟悉论文,学生很难在短期内增加大量知识,但可以在短期内熟悉论文。
其实,论文写作几个月,真要是自己写的东西,早该滚瓜烂熟了,哪一章是什么,哪一节是什么,哪一段是什么,早该了然在胸。
抄袭拼凑则另当别论。
就算是抄袭拼凑,抄几遍后也该相当熟悉了。
对论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等要重点掌握,对扩展性问题、课题未来前景问题等也要有所准备。
3、写答辩稿有没有答辩稿,对答辩效果影响很大,所以学生最好写答辩稿。
论文,要短,可以短到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论文标题,一般只有十几个甚至几个字,几秒钟就能说完;要长,可以长到上万字,最长就是全文,几十分钟才能念完。
中间有许多状态,就是说论文可以缩写为各种篇幅,例如8000字、5000字、3000字、1000字、500字左右等等。
按一般的语速,如果要求讲述5分钟左右,答辩稿应在1000字左右,如果要求讲述8分钟左右,则答辩稿应在1500字左右,余类推。
当然,答辩稿与论文缩写稿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论文缩写稿是论述性语言,是书面语;答辩稿则是讲课语言,介于书面语与口语之间。
4、模拟试讲在正式答辩前搞模拟演习,可以由指导教师组织本组学生实施,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组织,可以以本组为单位,也可以以宿舍或其它为单位。
不论以何种形式组织,都可望取得明显效果。
试讲与不试讲,有云泥之别。
通过试讲,发现和纠正各种问题,可以大幅提高答辩质量。
多次试讲,效果尤佳。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行,只有亲自讲一讲,才能体察个中滋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这个意思,提倡模拟试讲。
模拟试讲,好比军事演习,也好比节目排练,作用不容忽视。
5、为可能提到的问题预备答案教师提问,问题可能是论文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基本概念、数据图表闭合或衔接问题、相关知识、英语(或其它外语语种)语法词汇等问题。
例如,某论文写报关行业题目,同时提到报关员、报关从业人员、报关专业人才三个名词,那么,就要从名词解释的高度分清三个名词的关系,搞清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再如,某论文写打造文化强市,那么,就需要搞清什么是文化、主要的文化产业有哪些、什么是文化强市等基本问题。
还有,写现代企业的题目,需要搞清现代二字的含义;写中小企业的题目,需要搞清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写中国汽车开拓国际市场,需要搞清怎样才算中国汽车、主要中国汽车品牌有哪些;写企业家能力,需要搞清什么是企业家、著名企业家有哪些等等。
当然,答辩人也不必过分紧张劳累。
论文涉及的问题无边无际,不可能准备完全;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考察督促,不是为难什么人。
6、每生用时15分钟左右为佳每生讲述论文时间限定8分钟左右较好。
时间太短,说不清楚,表现不出水平;时间太长,没有必要,容易浪费资源。
用时恰好8分钟者为最佳,短者不低于7分钟或长者不超过9分钟者为次佳,6-7分钟或9-10分钟者再次,低于5分钟或超过10分钟者为劣。
每次答辩的学生数量不同,时间紧张或充裕程度不同,每个学生享有的时间长短不同,但以不突破上述范围为佳。
每生回答问题的时间以7分钟左右为宜,灵活性稍大。
7、精心组织,虎头虎尾班级等要提前布置答辩会场,保证有个良好开端,自始至终同学之间要互相关照,互相服务,特别注意为最后几名同学的答辩捧场。
一般情况是,刚开始时,出于新奇感、观摩需要等因素,会场观众多,气氛热烈,接着,新奇感渐消,出现疲劳感,加之答辩过的人已经觉得万事大吉而逍遥去了,于是观众渐少,场面渐冷。
特别是,到了最后,学生已极度疲劳,已经没有人需要观摩,容易冷场。
精心组织,有意识地为后场捧场,有利于提升答辩人的信心,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