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试卷3

《公共心理学》试卷3
《公共心理学》试卷3

1

《心理学》模拟考试试卷(3)(时间120分钟)

1、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想象

2、当知觉条件在一定生活方式上发生变化时,知觉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 。

3、记忆策略包括: 、解释策略、组织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

4、

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5、在心理学中, 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个人的“脾气”或“秉性”。

6、 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7、迅速和有效是思维的 两个重要指标。

8、能力按照它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 。

9、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

10、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表情一般分为 、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

11、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分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12、行为与心理的生物基础,感觉、知觉与意识,学习、记忆与思维,生命全程的身心发展, ,个别差异,社会心理,心理异常与心理治疗等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八大主题。

13、看见红色觉得温暖,这在感知觉中是一种 现象。 14、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可分为 、 和 三个部分。

15、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 、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环节。

16、1879年,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7、情绪这一心理现象最起码包括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 和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18、1985年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

智力、经验性智力和情景性智力。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习动机

2、学习策略

3、人格的整体性

4、特殊能力

5、教师心理枯竭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

学院: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2、简述开发儿童的智力的途径和方式。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4、简述学生学习的特征。

5、简述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6、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

2

2、试述情绪的功能。

3、你是如何看待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的?对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行

应如何矫正?

线

3

幼儿教育学基础试题

10.“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A.颜色 ? B.环境? C.遗传 ? D.物质 11.国外研究表明,3岁儿童如果接受过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那么他们在拼七巧板时,就会比没经过这方面培训的儿童动作更加准确、快捷,这表明()。 A.音乐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B.儿童的智力水平依赖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C.美育影响体育 D.美育影响智育 12.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 排教育活动。() 2.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3.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4.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 儿的智力发展。() 5.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6.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 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7.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道德认识。()? 8.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基本上是抄 袭日本的。()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 11.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教育的主要意义。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何特 点? 4.简述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涵义。

心理学试题三

公共心理学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个2分) 1、动机 2、意志 3、能力 4、思维 5、注意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脑是心理的,心理是脑的。 2、分析器由、和。 3、吃过梅子的人一听到“梅子”这个词就会分泌唾液。这属于第 信号系统。 4、中枢在大脑的颞叶;中枢在大脑的额叶。 5、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这属于注意的;走神属于注意的。 6、“自知之明”属于知觉;“度日如年”属于。 7、在100克的重量上增加3克,甲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当增加5克时,乙同学能觉察出重量的差异。这说明甲同学的差别阈限比乙同学的差别阈限,乙同学的差别感受性比甲同学的差别感受 性。 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属于知觉的;蓝光下的国旗我们仍然知觉为红色,这属于知觉的。 9、是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积累经验的功能表现。它包括、、或三个基本环节。 10、情绪发生快而多变的人是的气质类型,情绪发生慢而弱的人是的气质类型。 11、道德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的道德感、 的道德感和道德感。 12、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叫迁移。习惯于右脚起跳的人在学习左脚起跳的撑竿跳高就不容易,这是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学骑摩托车相对较容易,这是迁移。 三、选择题(共15分,前7题是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后4题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急状况下出现的情绪状态,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叫()。 A、热情 B、激情 C、应激 D、心境

2、用粉笔在黑板和墙壁上画同样一个圆,但我们看起来黑板上的圆清楚分明,墙壁上的圆模糊不清,这说明了我们的知觉具有()这一特性。 A、整体性 B、理解性 C、相对性 D、恒常性 3、当人或动物面临一个新的情境时,会进行各种尝试,以求得动机的满足,这种学习属于:() A、机械学习; 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4、人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高兴的,往往使人精神愉悦,心情激动;如果身体不适,情绪往往就不好,这表明 () A、人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心脏 B、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C、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器官是人脑 D、人的心理活动是通过人的言行来表现的 5、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意后注意 6、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表象比知觉() A、更具体 B、更形象 C、更清晰 D、更概括 7、人的性格的形成,主要由哪种因素决定。() A、遗传 B、社会环境 C、家庭 D、学校 (多选题) 8、按照记忆的时效可分为哪几种记忆()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运动记忆 D、长时记忆 9、请选择人与动物皆具有的心理现象。() A、感知觉 B、第二信号系统 C、情感 D、意志 E、情绪 F、具体思维 10、请选择下列现象那些是条件反射。() A、酸食物入口,唾液增多 B、小明家的小狗一听喊小虎就跑过来 C、谈梅生津 D、对钱的喜好。 11、下列哪些心理特征属于先天性的。 A、气质 B、素质 C、能力 D、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四、实例分析(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为什么A组的八条线段会感觉为四组,而B组的却首先知觉为三个长方形? 2、在我们背诵比较长的文章时,那些部分容易记,那些部分不容易记,为什么? 3、一些现代派的雕塑,有时刚开始看不出是什么,但当人家告诉你是什么时,你便会越看越像。

五年级科学综合测试卷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综合测试卷 一、填空: 1、种子发芽实验必需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举影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___________最长,______最短。 4、光是以_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_______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大约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_______分钟。 5、由于受水、空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 6、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7、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式,同样重量的物体,________时,受到的摩擦力小。9、人们生活中习惯用___________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__________作力的单位,用字母_____表示。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___________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__________的运动有关。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划“√”,错误的在括号里划“×”) 1、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出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水往

2014-2015学年度三上数学期末试卷1 (2)

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分) 米-3分米=( )分米 1吨-800千克=( )千 里面有( )个8 1 。 小明上午8:30到校上课,11:50放学,他.上午在校( )时( ) ),差是( )。 23人去划船,每条船限载5人,至少要( )条船。 )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错的打“×”)(5分) .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 ) .因为4<5,所以41<5 1。 ( ) .甲数是40,是乙数的5倍,乙数是200。 ( ) .一袋水果糖1000克,10袋水果糖重10千克。 ( ) .□÷□=□……5,余数最小是4。 ( ) (5分) 1.秒针从1走到2,经过了5( ) ①时 ②分 ③秒

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 ( )。 ①周长相等 ②正方形周长大 ③长方形周长大 3.一只老母鸡重4( )。 ①克 ②千克 ③吨 4.课桌大约高7( )。 ①米 ②分米 ③厘米 5. 从左边箱子里摸出一个球,你认为摸出( )球的 可能性最 大。 ①红 ②黄 ③绿 四、轻松口算,我能行(12分) 39+21= 58-9= 750+250= 800-330= 34-7= 9×9×0= 110× 8= 33÷9= 1-83= 74+7 3= 202×5= 198×3= 五、我会算(18分) 1500-837= 756+369= 358×6= 80÷9= 306×7= 870×6=

六、我会画(在下面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5分) 七、量一量,算一算。(共5分)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并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毫米 ()毫米 八、我能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到快乐(30分) 1.在东南亚地区发生海啸时,世界各国人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如果平均每个国家援助1200万元,8个国家共援助多少钱? 2.晨光小学一年级有男生378人,女生346人。已经检查身体的有398人,

《教育学基础》试题 (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5 ABBAC 6-10 CCCCC 11-15 BDBDB 16-20 DACDB 21-25 ACACC ACB 1.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2.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B )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画》 D. 《爱弥儿》 3.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4. 柏拉图的名著是( A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 C ) A. 《法律篇》 B. 《爱弥儿》 C. 《理想国》 D. 《教育漫话》 7.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8. 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10. 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 ( C )

A. 《孟子》 B. 《学记》 C. 《说文解字》 D. 《论语》 11.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 D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 B ) A. 《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 《学会生存》 C. 《大教学论》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D) A. 陶行知 B. 胡适 C. 胡克勤 D. 察元培 15.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关系起源说 16. 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D ) A. 公元前 B. 18世纪 C. 19世纪中叶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 ?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C)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 单项选择题 1、()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 B、1789 C、1689 D、1979 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的心理现象 B、人的行为 C、人的心理活动 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 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 A、注意 B、感知 C、思维 D、想象 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需要 B、兴趣 C、性格 D、动机 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 是人们在()上的差异。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生观 6、()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 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 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 C、人的言语活动 D、应激 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两部分 A、大脑和小脑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脑干 D、脑干和大脑 8、反射是通过()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A、脑 B、大脑 C、神经系统 D、中枢神经系统 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 A、能动性 B、社会文化制约性 C、观念性 D、主观性 10、神经系统可分为() A、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脑和脊髓

C、大脑和神经纤维 D、大脑和小脑 11、1879年()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 12、“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3、“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 14、“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 15、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 A皮肤觉;B听觉;C运动觉;D视觉 16、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长时记忆。 A 情景记忆; B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 17、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 A选择性; B个别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8、“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些”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 19、“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 20、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 A 愉快 B 悲伤 C 恐惧 D 想象 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情感不依赖情绪 B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 C 情绪依赖情感

五年级下册综合科试卷(一)(广东版)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知识质量测评 五年级综合科试卷(一) (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题每题3分,21—30题每题4分。 1、下列作品中表现民间说唱艺人的是()。 A、《兵马俑》 B、《说唱俑》 C、《加莱义民》 2、中国画《流民图》的作者是()。 A、丰子恺 B、张乐平 C、蒋兆和 3、具有“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历史画卷”之称的 是()。 A、《流民图》 B、《加莱义民》 C、《清明河上图》 4、傅天仇的作品《武昌起义》属于()。 A、浮雕 B、全雕 C、版画 5、巧妙地将力学和声学原理完美结合,厅内没有柱子,没有回 声的建筑是()。 A、人民大会堂 B、广州中山纪念堂 C、南京中山陵 6、()是一个产量大、用水多、污染严重的轻工业。 A、造纸工业 B、生产工业 C、制作工业 7、随着经济能力的提升和网络的高速发展,()逐渐地进 入人们的生活。 A、电子货币 B、虚拟货币 C、外国货币8、下列是校园中最大的浪费的是()。 A、金钱浪费 B、食品浪费 C、水资源浪费 9、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人们足不出 户就可以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商品,这种购物方式是指( )。 A、商场自选购物 B、朋友的代购 C、网上购物 10、《编花篮》是一首()民歌。 A、河北 B、湖南 C、河南 11、管弦乐曲《湖北小调》,选材于湖北民歌()、 A、《哪有空闲回娘家》 B、《哪有空闲去游玩》 C、《再忙也要回娘家》 12、()是曲式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歌曲、乐曲内部段 落划分的主要标志。 A、乐段 B、音调 C、简谱 13、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通称()。 A、音阶 B、音调 C、曲式 14、由自己或别人提名,愿意参加并接受投票选举的人,就是( )。 A、选举人 B、被选举人 C、侯选人 15、()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021年《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课题库 第四章感觉和知觉 一、填空 1、感觉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2、内部感觉分为:运动觉、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3、外部感觉分为:视觉、听觉、________、________和肤觉。 4、知觉分为:时间知觉、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二、概念解释 1、感觉: 2、知觉: 3、感受性: 4、观测: 三、选取 1、黑板上写白字,符合________规律。 a、适应 b、补偿 c、感觉对比、 d、联觉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________ a、感觉对比 b、适应、 c、后象 d、互相作用 3、一支白粉笔,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特性称之为知 觉________ a、选取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4、人在知觉时,从背景中选取出对象特性称为知觉________ a、理解性 b、选取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5、军人迷彩服运用了知觉________规律 a、理解性 b、选取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6、一副浮雕图,虽然图自身是平面,但采用它时,总会产生很强立体感,这是由于知觉

具备________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取性 7、电扇有四片叶子,转动时,咱们看到是一种圆盘,这是由于感觉________在起作用 8、蓝色墙围会使狭小房间有扩大感,这是________现象 a、适应 b、对比 c、联觉 d、遗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B) A、选取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下列哪种是内部感觉?(C) A. 味觉B.皮肤觉C.平衡觉D.嗅觉 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能力是:(A)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 感觉与知觉区别在于感觉是对客观事物:(C ) A、整体反映 B、综合反映 C、个别属性反映 D、直接反映 一支白粉笔,无论放在明处还是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粉笔,这种特性是知觉() A、选取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四、判断 1、“月明星稀“是视觉适应() 2、“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对比现象() 3、感觉是人们结识世界开端() 4、知觉是在感觉基本上产生() 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大。 胖人穿竖条纹或深色衣服显得瘦,这是错觉。 五、问答

小学五年级综合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第二次周考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 ______ 第一部分:科学(10分) 一、填空(5分) 1、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 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时就();当物体在水中受到 的()时就();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重力。 3、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越大,受到的()也越大。 4.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它受到的重力。 二、简答(5分) 你知道光有哪些特性吗? 第二部分:数学(90分) 一、填空(20分) 1.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72平方分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高( )厘米.5.用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形状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 体积是( )立方分米. 6.用3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 厘米. 8.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6立方分米,底面积是16立方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 9.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水池,蓄水的水面低于池口2分米,水的容量是( )升. 10.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

挖( )深. 二、判断(5分) 1.长方体中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 2.求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容器的体积。 (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 (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5倍,它的体积就扩大15倍。 ( ) 5.把2块棱长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厘米. () 三、选择题(10分) 1.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铅丝,正好可以焊成长6厘米,宽4厘米,高________ 厘米的长方体教具.[ ] ①2 ②3 ③4 ④5 2.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________ 倍.[ ] ①3 ②9 ③27 ④10 3.加工一个长方体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这个油箱的 [ ] ①表面积②体积③容积 4.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占地________平方 米. [ ] ①200 ②400 ③520 5.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正方体,棱长总和是________分 米. [ ] ①16 ②24 ③32 ④48 四、计算(18分) 1、口算(5分) 2.7÷0.3= 0.35×4= 0.5÷2= 8 ÷0.8= 0.4×0.8= 3.5+0.65= 0.48÷0.8=6- 0.6 = 10÷4=0.3÷0.15= 2、脱式计算(9分) 3.26×0.52+3.26×0.48+7.050.75×102

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2021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有0. A.不会B.一定C.不一定 2.面向西南方,则右方是() 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 3.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岁数比小明的4倍还多1岁,爸爸今年()岁. A.33 B.32 C.31 4.学校操场跑道一圈约是200() A.米B.分米C.千米 5.从小丽、小军、小杰、小阳4名同学中,选出2人代表学校参加全县“普通话演讲大赛“,有()种不同的组队方案. A.6 B.5 C.4 6.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列式为() A.892+265﹣403 B.892﹣265+403 C.892﹣(265+403) 7.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只大象重8吨800千克,合8800千克 B.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 C.两个数相除,除数是7,余数可能是5 D.拧水龙头和刷牙都是旋转现象 8.一头大象重5() A.千克B.吨C.克 二.填空题(共8小题) 9.1吨=千克1千米=米30厘米=分米5厘米=毫米.

10.在横线里填上>、<或=. 3kg3g999g1kg25×424×5 456g465g7000g7kg800×0800+0 11.丽丽有3件上衣,4条裙子,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任意搭配,有种不同穿法. 12. 7020千克=吨千克2分=秒5000千克=吨 90分=时分20毫米=厘米6米=分米 13.在横线里填上“>”、“<”或“=”. 9900千克9吨2分120秒38+4792﹣17 600米6千米400分4时644﹣328350 14.我校上午8:10上第一节课,一节课40分,应在上午下课;一场晚会7:30开始,9:20结束,晚会演出了小时分钟. 15.如图:一小杯水的重量是100克,那么一大壶水的重量是克. 16.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乘的积是.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7.65÷□,要使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里最大可以填6.(判断对错) 18.508的4倍也就是4个508相加.(判断对错) 19.时针在3和4之间,分针指向5,此时是3:15.(判断对错) 20.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一定是四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 21.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直接写得数. 46+34=980﹣76=920﹣860=1米+4分米= 61﹣40=365+43=470+390=1吨﹣800千克=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五年级期末试卷综合

五年级复习题(关联词语) 1.我们要组织到公园参加游园晚会,你不去,他()不去。 2.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高大,()庄严。 3.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美术组,()航模组。”5.()他不一定能来,我们()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很多,()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爱惜自己的时间,()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可以看见火力点,()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9.()天气很冷,爷爷()要坚持早锻炼。 1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11.很多同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12.()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 13.()他热情地为同学们服务,()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14.()你答应找小兰一起去看画展,()应该准时去找他。 15.刘胡兰()牺牲自己的生命,()说出党的机密。 16.放学后,我们()在街上乱跑,()回家读一读课外书。 17.我()知道这件事情,()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18.()你去,()他去,总得有一个人去。 19.他()牺牲自己,()暴露党的组织。 20.同学们()走着,()谈论着。 21.()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行。 22.小李在学习上()有这么好的成绩,是()他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23.()风浪再大,我()要把你送过河去。 24.王老师()关心我们的学习,()关心我们的身体。 25.()多读多练,()会提高作文水平。 26.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 27.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还要注意节约。 28.()没有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我()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29.()芦花村的孩子们几乎都会凫水,()能像雨来游得这么好的却没有几个。 30.()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31.()走到天涯海角,我()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 32.凡卡()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里去。 33.邱少云()牺牲自己,()暴露潜伏部队。 34.()工作再忙,他每天晚上()挤出时间学习英语。 35.每天上学,()王洁来找我,()我去找他,我俩总是结伴去学校。36.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个纸箱子。37.()我做了充分准备,这次试验()没有成功。 38.()困难再大,我们()要按时完成任务。 39.()明天下雨,我们()下个星期再去游乐园吧。 40.()石块有多重,小草()要从下面钻出来。 41.我()说了,()不怕发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小学人教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总分: 100分时间: 80分钟 序 号 一二三四五 得 分 试题的命题特色:本试题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以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为依托,以现行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为基准,涵盖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连线题,应用题等六大板块,旨在全面考察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运用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适中,密切联系实际,并适当增加了一定的开放性题目. 一、填空(共20分) 1、6 7 表示( )个 1 7 。 2、小明从一楼走到三楼用了8秒,照这样他从一楼走到五楼用()秒。 3、一米长的绳子,剪下它的1∕10,是()分米,剩下( )厘米. 4、任何数乘以一个数都等于原数,这个数是( )。 5、上午9点开始下雨,下了5个小时,下午( )时雨停. )。 6、 2600千克-600千克=()吨 3厘米-17毫米=()毫米 1吨-500千克=()千克

950米+1050米=()千米 7、(填“<”“>”或“=”) 3分()200秒 150分()3时 70毫米()7厘米 8、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个小格,是()秒。分针走1大格是()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 9、下图(左)中有()个平行四边形。 10、用一根3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10米,宽是( )米. 【设计意图:本题包括了单位换算,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的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等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二、火眼金睛(对的画“√”,错的画“×”。)(共20分) 1、把1厘米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1毫米。() 2、一个图形的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3、2与1的和、差、积、商中最大的是积,最小的是商。() 4、6×6和6+6的意义相同。() 5、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它的周长增加12厘米()

最新《教育学基础》试卷(三)

《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 1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3 1.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4 5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6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沛西?能 D.康德 7 3. 古希腊提出“助产术”(“产婆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8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9 4. 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10 11 5.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12 ()。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13 14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15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6 7.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17 A.社会研究 B.调查研究 C.职业培训 D.学校教育 18 8. 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 19 20 9. 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21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 22 23 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24 A. 白板说 B.外铄论 C.内发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 25 1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26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27 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 29 1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30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1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31 32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33 14. 双轨制形成于() 34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35 1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36 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37 38 1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39 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0 41 1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42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43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44 1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45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46 值观 47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48 1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五年级语文科综合知识竞赛试卷(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五年级语文科综合知识竞赛试卷 题次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正确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下列全部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 ) A、yɑn yin zhu zi B、yue er yinɡ yɑnɡ C、yun yi yuɑn wu D、ye yɑn yuɑn zi 2、下面音节拼写中,对的一组是( ) A、兴旺(xīnɡ wuànɡ) B、午夜(ǔ yè) C、律师(lǜ shī) D、明月(mínɡ yüè) 3、诗句“返景.入深林”和“风吹草低见.牛羊”中,带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jǐnɡ xiàn B、yǐnɡ jiàn C、jǐnɡ jiàn D、yǐnɡ xiàn 4、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偎依高梁小艇 B、奔驰奏乐矫键 C、抹去拨河跋涉 D、乞求书塾浆洗 5、下面三句话中可填的同一个词是( ) ①这东西( )从哪来的?②这东西是从哪来的,得探个( )。③他 ( )是个老手,三下两下就打开了。 A、到底 B、其实 C、毕竟 D、究竟 6、下列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犹豫不决忐忑不安左思右想 B、唇红齿白头昏眼花浓眉大眼 C、视死如归奋不顾身昂首挺胸 D、狂风暴雨大雪纷飞天长日久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不期.而遇期.待过期.作废 B、家喻户晓.知晓.公鸡报晓. C、万籁俱寂.孤寂.寂.静无声 D、问心无愧.惭愧.愧.不敢当 8、下列词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增长见识增加数量增强体质 B、改变面貌改善技术改良生活 C、珍惜时间珍藏照片珍贵黄金 D、出现现象呈现问题发现敌人 9、诗句中破折号的意思是( )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A、转折 B、解释说明 C、反语 D、声音延长 10、下列成语中没有打比方意思的成语是( ) A、如饥似渴 B、如愿以偿 C、心乱如麻 D、胆小如鼠 11、下列广告的产品依次是( ) ①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安乐窝。②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③为她的节日,献 上纯金般的心。④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A、鸟窝望眼镜黄金办公楼 B、鸟巢望眼镜首饰办公楼 C、房地产照相机黄金化妆品 D、房地产照相机首饰化妆品 1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今年“网购”成了大众消费的“黑马”。(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豆腐渣”工程和腐败往往是双胞胎。(豆腐渣:指质量差) C、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 (高台跳水:指水上体育项目) D、妈妈是网络上的“菜鸟”。 (菜鸟:指没水平的新手) 13、下面句子缩写正确的是( ) 高山上的崖缝里冷得像冰窖一样。 A、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B、崖缝像冰窖 C、崖缝里冷 D、冷得像冰窖 14、下列作品,作者不是安徒生的是( ) A、《白雪公主》 B、《坚定的锡兵》 C、《一颗小豌豆》 D、《丑小鸭》 15、《枫桥夜泊》的作者是( ) A、唐·杜甫 B、唐·李白 C、唐·张继 D、唐·张志和 二、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上“√”,错的打上“×”。(15分) 1、“母”的第一笔和“世”字的最后一笔都是“∟”。( ) 2、“招呼.折磨.动作.尺寸.”加点字都可读轻声。( ) 3、“一.成不.变”带点字应读为“yī”和“bú”。 ( ) 4、“微笑、苦笑、笑吟吟、开怀大笑”都适应于写正面人物。( )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一个成语。( ) 6、“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句谚语。( ) 7、中秋、重阳、国庆、春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8、“结果、后果、结局”感情色彩是相同的。( ) 9、“收拾房间”和“收拾恶狼”中,“收拾”的意思不同。( ) 10、古诗《村居》、《小池》、《山行》、《江雪》中所描述的季节依次是春、夏、秋、冬。( ) 11、《麻雀》和《小麻雀》都是童话,但作者不同。( ) 12、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所用的标点也不同。( ) 13、邱少云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士,许世友是解放战争中的首长。( ) 14、爱德华·格里格是挪威著名的音乐家。( ) 15、“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是“可爱”的意思。( ) 三、按要求填空答题(42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1、连一连。 (把后面的评语与前面对应的成语或书名连起来) (4分) 袖手旁观阴险︱《三国演义》失去的大观园 笑里藏刀冷漠︱《红楼梦》历史的长城 鹤立鸡群智慧︱《史记》书生现形记 神机妙算显眼︱《儒林外史》龙争虎斗 2、照样子,组词。(4分) 例:著(著名)(名著) 开( ) ( ) 水( ) ( ) 空( ) ( ) 国( ) ( ) 3、按要求写成语。(6分) 写友爱情谊的: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三年级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共5题;共11分) 1.天空有两群鸟,一群鸟有12只鸟,加法算式为________,乘法算式为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或“=”。 9.60________8.91 8.5+4.25________12.75 86+47________47+86 11.4________15.11 10-4.3________6.7 102×66________100×66+2 3.5千米=________米1厘米=________毫米 3000米=________千米40毫米=________厘米。 2米=________厘米17分米=________厘米 4.在横线上填“<”、“>”或“=”。 ×2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边长是7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分米。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6.要给一张桌面是正方形的桌子铺上桌布,桌子边长为1m,选()张桌布合适。 A. 边长为1m20cm的桌布 B. 边长为1m的桌布 C. 边长80cm的桌布。 7.一条鱼重2( ) A. 克 B. 千克 C. 米 D. 厘米 8.五月份产量比四月份增加,五月份产量相当于四月份的()倍. A. B. C. D. 9.把一个班的60个学生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A. 15个 B. C. D. 10.0乘351和0+351的结果()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