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题库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1:[单选题]知觉的基本特性有(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3:(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
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心境)。
]7、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迁移)9、善于把已经开始了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坚韧性10瓦特从蒸汽把水壶盖推得上下移动而进入蒸汽机的发明制作,这是(原型启发)作用。
11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恒常性)1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及时复习6、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给以反映的特性被称为(知觉的整体性2、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位于( 丘脑)。
3、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信息受干扰4:思想开小差是注意的(分散)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感觉对比6、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能力)1、人脑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概括性)的一个特点。
2、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情绪)。
3、(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4、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道德感5、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实验证明对保持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量是(150%6、李平5岁,王方10岁,他们的智商都是110,如果李平与王方相比,那么(李平和王方的智商没法相比7、个性的核心(性格)。
8、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记忆的作用)9、"触景生情”是一种(无意回忆)。
10、人的听觉主要受(颞叶)的控制。
11、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对比12、[单选题]神经系统是由(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构成的13:[单选题]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知觉)14、可以被意识到的记忆系统是(短时记忆)。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

《公共心理学》总复习题1.什么是心理学?(第18页)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那些方面?(第18页)3.心理学研究中的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各有哪些优缺点?(第18页)4、谈谈你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这一命题的理解。
(第42页)5、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42页)6、什么是反射和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第42页)7、什么是感觉和知觉?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知觉的规律。
(第108页)8、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9、遗忘的规律是什麽?如何防止和克服遗忘?(第108页)10、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1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108页)12、试述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第108页)13、什么是想象?想象有哪几种类型?(第108页)14、试分析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及其与教学的关系。
(第108页)15、什么是注意,它可分为哪几种?(第126页)16、注意的品质是什么?(第126页)17、如何运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第126页)18、什么是情绪与情感?情绪和情感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第150页)19、情绪和情感有哪些种类?如何控制消极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20、青少年的情绪情感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第150页)21、什么是意志?它和认识、情绪的关系如何? (第172页)22、为什么说意志是自由的,但又是不自由的? (第172页)23.试分析意志行动的过程。
(第172页)2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类型。
(第172页)25、什么是挫折承受力?如何提高挫折承受力?(第172页)26、怎样培养青少年的良好意志品质?(第172页)27、什么是智力?(第212页)28、试述典型气质的类型及其表现特征。
(第212页)29、什么是性格?性格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212页)30.什么是调查法、情绪记忆、遗忘、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发散思维、应激、心境、道德感、气质?(第212页)。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D.人文科学2. 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3.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4. 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愤怒 B心境 C应激 D激情5.以下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6. 内驱力是指()A.愿望 B动机 C需要 D为满足需要而引起的内部推动力7.()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
A.知觉B.记忆C.思维D.注意8.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高创造力一定要高智力 B高智力一定有高创造力C低智力有高创造力 D高智力可能没有高创造9.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1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A.中间稍快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11.“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2.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A.调节B.维持C.集中性D.选择二、填空题13. 健康包括和。
14.动机按起源分和。
15.人的记忆系统主要包括、和三大方面。
16.情感分为理智感、、。
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18.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理解性和。
19.能力按特殊性分为、。
三、名词解释20.气质;21.自我效能感;22.意志;23.表象;24.人格;四、简答题25.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26. 气质有哪些分类?27. 如何保持快乐的心境?28. 需要与动机的联系是什么?五、论述题29. 了解他人气质特点对人际交往有哪些作用?30. 谈谈影响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公共心理学考试题库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一. 填空题1. 于1860 至1879 年间,和等人开始采纳实验法研究心理学,使之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 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论原则有:、剖析与综合的原则和。
3.心理学往常从两个方面去研究人的心理,一是 ____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____。
指的是根源于现实并为每一个人所意识到的各样映象自己, _________ 指的是这类映象存在的方式及其组织。
5.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它由两大多数构成:一是共同的,二是个性差异。
6.心理学于年由费希纳、等人开始采纳实验法并渐渐从哲学、生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可是一百多年的历史。
7.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有两项,它们分别是和。
二.名词解说1. 实验室实验三. 选择题1. 在小孩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意理学中,常用一种方法,即在平常的情境中进行心理实验。
这类方法是:A 察看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检查法2.研究男孩和女孩游戏方式的不同,最好采纳的方法是:A 实验室实验法B测试法C自然察看法D有关法3.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于 1957 做的“意愿对保持学习资料的影响”的研究,运用了:A、察看法B、实验室实验法C、检查法D、自然实验法4.经过与被观察事物的直接接触,发现问题或事实资料,而后依照必定的理论对现象本质或问题成因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心理检查B、访谈法C、个案法D、察看法5.依照研究目的控制条件,在平常活动的情境中主动惹起被试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实验室实验B、自然实验C、教育经验总结法D、作品剖析法6.在研究心理现象时,依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露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原则是: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剖析与综合的原则四. 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和教育的关系。
第一章答案:一. 填空题1.费希纳,冯特;2. 客观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 心理过程,个性差异;4. 心理内容,心理形式;5.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冯特; 7. 理论任务,应用任务。
公共心理学复习题库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反映的是感觉的哪种规律…………………………()A、适应B、对比C、联觉D、后像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B、知觉 C 、感受性 D、感觉阈限3、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看到绿色使人感到凉爽,这一现象被称为……()A、对比B、联觉C、适应D、后像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关键的步骤是……………………………………………()A、发现问题B、分析问题C、提出假设D、验证假设5、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6、当你中途离开电影院时,在强阳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慢慢地才能看清,这时人的感觉的()的例子。
A.对比B.明适应C.暗适应D.疲劳7、下列哪一项不是需要的特征………………………………………………………()A、集中性B、对象性C、动力性D、社会性8、甜甜的话语,轻快的音乐,体现的是感觉现象的…………………………………()A、对比B、联觉C、适应D、后像9、天空有大片云彩飘动时,有时人们觉知月亮在云中穿行,好象云彩没动似的,这是…()A、真动知觉B、似动现象C、诱导运动D、自主运动10、欢乐嫌时短,寂寞夜更长,这现象属于……………………………………………()A、运动错觉B、图形错觉C、时间错觉D、空间错觉11、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2.刚刚能感觉到的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是………………………………………()A、绝对感觉阈限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D、差别感受性13、煤不管多强的光照射它,我们也认为它是黑的;粉笔在黄昏时看也是白的,说明知觉具有…()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14、上课时,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这种活动中体现了的注意品质的………………()A、注意的分配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15、“础润而雨,月晕而风”反映了思维的……………………………………………()A、间接性B、概括性C、集中性D、指向性16、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A、流畅性B、变通性C、新颖性D、独特性17、“鹤立鸡群”容易引起无意注意,这属于………………………………………()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的对比关系C、刺激物的运动变化D、刺激物的新异性18、吃糖后再吃苹果,会觉得苹果很酸;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苹果很甜,这是因为……()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C、感觉的相互作用D、感受性的发展19、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受到的影响是………………()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干扰抑制D、双重抑制20、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灵活性21、教师上课时,突然飞进一只小鸟,学生均把目光投向它,这属于………………()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的转移22、由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新的感觉,这一现象称为…………()A、感觉融合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感觉的掩蔽23、“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是指…………………………………………( )A、情调B、心境C、美感D、激情24、在探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A、兴趣B、权力动机C、交往动机D、成就动机25、由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叫…………………………………………………()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26、“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这种情绪状态称之为……………………()A、激情B、心境C、情调D、应激27、上课时“左顾右盼”,“交头接耳”。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过程及其行为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部分代表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3.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尊重需求D. 物质需求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6. 以下哪个是情绪理论中的“三因素”理论?A. 詹姆士-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理论D.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7. 以下哪个不是记忆的阶段?A. 感觉记忆B. 短期记忆C. 长期记忆D. 永久记忆8. 以下哪个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A. 艾森克B. 荣格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9.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认知过程B. 情绪调节C. 社会影响D. 语言发展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心理实验B. 心理访谈C. 心理测试D. 心理观察答案:1-5 D C D C C6-10 C D D C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关注人类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过程。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例如,一个学生如果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成绩,那么他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3. 描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概念题1.1 什么是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是对社会群体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研究,旨在了解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1.2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公共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心理、性格与个体差异、健康心理、教育心理、组织与领导心理等。
1.3 公共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公共心理学注重研究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而个体心理学侧重于个人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2. 选择题2.1 公共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A. 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B.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C. 揭示个体差异对心理的影响D. 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答案:B2.2 群体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斯坦利·奥维C. 卡尔·韦斯特D. 卢·巴内斯答案:C3. 填空题3.1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个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答案:群体或社会层面的3.2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的__________。
答案:归因过程4. 简答题4.1 请简要解释以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基础的“权威实验”。
答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通过让被试者遵循“权威”的指令,调查他人服从指令的程度。
结果显示,很多人在权威的压力下会违背自己的良知和道德标准。
4.2 公共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如何应用于实际?答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制定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组织管理等方面,从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5. 论述题5.1 请阐述公共心理学在促进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
答案:公共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影响,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
例如,公共心理学可以研究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公共心理学还可以制定健康宣传和教育计划,提高人们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福祉。
《公共心理学》综合试题集

精品课程《公共心理学》综合试题集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2、心理过程3、观察法4、实验法5、反射6、条件反射7、第一信号系统8、第二信号系统9、反映 10、注意11、有意注意12、无意注意13、有意后注意 14、感觉15、知觉16、分析器17、感觉性和感觉或限18、适应 19、感觉对比20、观察 21、记忆 22、表象 23、遗忘 24、回忆和再认25、追忆和联想 26、机械识记27、意义识记 28、思维29、想象30、幻想31、创造性思维 32、心境33、激情34、热情35、情感 36、意志 37、意志行动 38、随意动作39、动机 40、个性41、需要42、动机43、兴趣44、能力45、才能性格46、气质二、填空题1、人的心理现象丰富多彩,但一般可以把它分为()和()两大类。
心理过程包括()、()和()三个方面。
2、人的认识过程是由()、()、()、()和()组成的。
3、()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4、()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5、神经元与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叫();神经元传导功能的实现是靠()来完成的。
6、大脑皮层的分叶是()、()、()和()。
7、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其基本规律表现为()、()。
8、反射有两种形式,即()和()。
9、()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装置。
10、注意的基本特征是()和()。
11、注意的主要功能有()功能,()功能和()功能。
12、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的努力程度不同,可把注意分为()、()和()。
13、根据分析器的特点,可见感觉分为两大类,即()和()。
14、根据知觉对象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
对物的知觉主要有三种,即()、()、()。
15、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和()。
16、观察离不开人的思维,因而观察也叫()。
教学中常用的直观形式有()、()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心理学》复习提纲单项选择题1、()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1879B、1789C、1689D、19792、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心理活动D、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的活动规律3、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始于()A、注意B、感知C、思维D、想象4、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A、需要B、兴趣C、性格D、动机5、有人的粗暴急躁,有的人安祥平和,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骄傲自满,这是人们在()上的差异。
A、性格B、气质C、能力D、人生观6、()不属于行为的表现形式A、内在生理性的反应B、外在的躯体性运动C、人的言语活动D、应激7、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两部分A、大脑和小脑B、脑和脊髓C、大脑和脑干D、脑干和大脑8、反射是通过()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A、脑B、大脑C、神经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具有()A、能动性B、社会文化制约性C、观念性D、主观性10、神经系统可分为()A、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脑和脊髓C、大脑和神经纤维D、大脑和小脑11、1879年()在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华生;B斯金纳;C詹姆斯;D冯特12、“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13、“刀子划玻璃,感觉到冷”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联觉14、“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很酸”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B适应;C相互作用;D强度15、以下哪个是内部感觉:A皮肤觉;B听觉;C运动觉;D视觉16、根据信息加工与保持时间的长短,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 )、长时记忆。
A 情景记忆; B情绪记忆; C 短时记忆; D 感觉记忆17、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A选择性; B个别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8、“同样一个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下显得暗些,放在黑色背景下则显得亮些”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19、“从太阳底下走进黑暗的房子里,开始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又能隐隐约约看见东西”以上生活现象属于感觉的: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强度20、下列哪些不属于情绪()A 愉快B 悲伤C 恐惧D 想象2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情感不依赖情绪B情绪不是情感的表现C 情绪依赖情感D 情绪和情感可以分割22、狂喜是一种()情绪体验方式A 心境B 激情 B 应激 D 应急23、()是人们在感知和欣赏事物时产生的优美的情感A 理智感B 道德感C 美感D 疑惑感24、意志行动的()越强,意志水平越高,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也就越小。
A 目的性B 随意性C 情绪性D 道德性25、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过度学习 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26、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
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先快后慢的C.遗忘是逐渐产生的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27、与盲目性、独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果断性;B自制性;C坚持性;D自觉性28、“前怕狼,后怕虎”是指()的动机斗争A 趋避式B 双趋式C 双避式D 逃避式29、()在个性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重要心理生活标志。
A能力;B气质;C性格;D价值观30、马斯洛认为,人类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归属爱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31、马斯洛说:“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绘画,一个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定。
”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称为:()A归属爱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32、马斯洛认为,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归属爱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33、以下哪项不属于个性心理倾向性的成分?()A动机;B兴趣;C价值观;D人格34、上课时,学生被突然飞进的小鸟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前注意D.有意后注意35、在中学生的思维中,()成分已在一定程度上占优势这是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A、抽象逻辑B、具体形象C、直观动作D、直观形象36、诵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句时,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 )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37、下列四种情形中,智商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和子女B.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C.在一起生活的异卵双生子D.在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38、学生在考试时,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主要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39、根据米勒(G . Miller)的研究,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2组块±2组块±2组块±2组块40、公安机关有时会使用测谎仪帮助鉴别犯罪嫌疑人,其使用原理主要是()A.情绪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B.人在情绪反应时,常常伴随一定的生理唤醒C.情绪产生时,伴随外部表现D.情绪情感是一种自我察觉41、一件白衬衫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和在阳光明媚的户外亮度不同,但是人们仍然将其知觉为白衬衫。
这种知觉特性是(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42、“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嚎啕大哭”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43、小张是一个多愁善感、孤僻内向的人,即使遇到一些小事情,也会产生深刻的情绪体验。
他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胆汁质C.抑郁质D.黏液质44、天空出现朝霞,就会下雨;天空出现晚霞,就会放晴。
人们由此得出“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结论。
这主要体现的思维特征是( )A.间接性B.抽象性C.概括性D.理解性45、以下哪个是关于思维定势的例子(A )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而把它放在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B、瓦特看到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C、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伞去上班D、一个人因为与我的朋友长的很像,我就把这个人当成我的朋友案例选择题1、魏征曾对唐太宗说“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每致所失”。
请结合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分析意志的特征和品质。
意志的特征包括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困难相联系及与随意动作为基础。
意志的品质包括:(1)自觉性,是指一个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于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2)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3)自制性,是指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并能有意识地约束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意志品质(4)坚持性,是指在行动中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坚决地实现预定目的的意志品质题中魏征对唐太宗提及的意志品质主要是指贤人由于具有自制性,能节制自己的情绪,而愚蠢之人对自己的情绪不加以约束,放任自己,往往导致失败。
2、1970年在美国加州发现的“现代野孩”——吉妮,自1岁到13岁为止一直被父母隔离,禁闭在一个小孩子里,赤裸的身上套着套具,天天坐在固定的角落里,父母从不对她说话,也不准她说话。
1970年11月吉妮被发现时,经专家检查、测验,她的智力水平如同1岁的婴儿。
尽管人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去训练她,吉妮仍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发展。
她从来不提任何问题,也不懂任何语法,语言发展异常地慢。
1974年她才开始组句,“讲的话大部分像摘要的电报”。
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答:“现代野孩”吉妮,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她并没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心理来.这说明:(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才会产生心理现象。
(3)社会生活实践是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泉和必要条件。
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
3、我国明代初年,明成祖朱棣杀了建文帝夺得皇位之后,把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圭带到北京关起来,从两岁一直到五十七岁,其间除供给饮食外,不许别人与他接触,等放出来时,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
请用相关的心理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
答:朱文圭有着人类的遗传基因和生理解剖结构,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正常人的心理来。
这说明:(1)人的心理并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脑的一种自然属性;人脑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2)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在客观现实的作用下,人脑才会产生心理现象。
(3)社会生活实践是人接触的主要的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源泉和必要条件。
人的心理实际上是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离开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就不可能有人的心理,更谈不上心理的丰富与发展。
4、为什么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为什么有时教科书某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为什么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试用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
答:根据知觉的选择性规律,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反映的比较清晰,其余的事物则作为知觉的背景,比较模糊。
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
教师板书时,有时用彩色粉笔,教科书某些地方用粗体字或加上着重点;有些人读书,在书上做上各种记号就是为了使对象与背景在色彩、线条粗细、形状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的对象重点突出、形象鲜明,才容易吸引注意力,清晰地被感知和记忆。
5、初中学生看一部电影或听一个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可是对书本上的东西,有时再三教还是记不住,这是为什么?答:这涉及到不同的记忆内容的兴趣和类型。
初中学生看一部电影或听一个故事,很容易地把它记住,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说明他比较擅长对情节性内容的记忆和形象生动的内容的记忆,生动有趣的内容易于引起他的兴趣;而课本上的内容比较多地属于语义记忆,或者抽象逻辑记忆,如果再三教还是记不住,说明他可能因对抽象性的内容不感兴趣,而影响了对课本知识的记忆效果,不擅长于对抽象逻辑性的内容的记忆,表现出了对不同记忆内容的差异性。
6、今天是林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她穿着漂亮艳丽的新衣服提前来到教室,带来了很多直观教具,有实物、模型、图片。
进教室后,她把这些教具放在讲台上或挂在黑板上,然后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
开始上课了,林老师显得镇定自若,她先宣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