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震生命探测系统

合集下载

(完整版)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完整版)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澳大利亚矿震研究院IMS微震监测系统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SOS微震检测系统基本操作与维护

SOS微震检测系统基本操作与维护

SOS微震检测系统基本操作与维护SOS微震检测系统是一款用于监测地震的设备。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使用。

系统安装在安装SOS微震检测系统前,您需要选择一个安装位置。

该位置应尽量远离其它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以减少干扰。

同时,该位置应尽量平稳,不易受地震和风的影响。

安装步骤如下:1.确定安装位置2.拆卸设备包装3.将设备放置在安装位置上4.按照说明书设置设备参数5.连接设备电源6.启动设备系统操作1. 系统启动当电源接通后,系统会自动启动。

在启动过程中,您会听到设备发出嗡嗡声。

当绿色指示灯亮起时,系统即可正常运行。

2. 参数设置在系统启动后,您需要设置一些参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这些参数包括:•检测灵敏度•采样频率•采样时间•检测阈值您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使用键盘或鼠标对这些参数进行设置。

3. 数据保存和传输SOS微震检测系统可以将检测到的数据保存到本地或上传到云端。

您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保存。

4. 系统停止在使用SOS微震检测系统后,您需要及时停止系统并关机。

您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系统的停止和关机。

系统维护SOS微震检测系统需要定期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维护步骤:1.每周清洁设备外壳,并确认设备连接是否松动2.检查连接线路是否有损坏或者松动3.检查电源和UPS是否正常工作4.定期更换设备的电池,以确保设备的持续运行5.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系统的升级和维护SOS微震检测系统是一款可靠的地震监测设备。

在使用该设备时,您需要正确安装和操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您需要定期维护该设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长期使用。

论生命探测仪在地震救援中重要性

论生命探测仪在地震救援中重要性

论生命探测仪在地震救援中重要性摘要:在地震救援过程中,生命探测仪作为生命探测和寻找受困人员的重要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生命探测仪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受困人员是否还有生命体征,并确定其大致位置和情况,为救援人员提供宝贵的时间和信息。

其次,在复杂多变的地形环境下,生命探测仪能够穿透障碍物、深入废墟内部,发现被埋压的受困者并给出位置指示。

基于此,本文将从生命探测仪介绍、工作原理、多种类型及其特点等方面详细阐述它在地震救援中的重要性,并将结合案例分析,证明其在降低救援时间、提高生还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生命探测仪;地震;救援;重要性引言地震是自然界极具破坏性的一种灾害,常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地震救援过程中,生命探测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能够有效地帮助寻找被埋压的幸存者。

由于地震破坏地形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等特点,传统搜救方式往往难以及时找到被埋压的人员。

而生命探测仪能够通过探测被埋者的生命体征或声音等信息,为我们工作提供重要线索。

因此,在地震救援中广泛采用生命探测仪已成为一种趋势[1]。

一、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测仪的作用1.1 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测仪的定义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测仪是一种应用于灾难救援、搜索和救援和其他人力资源无效的情况下,通过检测被埋压者的脉搏、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实现快速发现被困者位置的设备。

它可以通过声纳、热成像、光电技术等多种传感器技术来检测被困者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帮助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被埋压者并展开紧急救援。

1.2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测仪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超声波或类似的技术,生命探测仪可以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声波,如果声波碰到了人体或其他物体,就会发生回声。

反射回来的信号会被传感器检测和分析,从而判断人体是否存在。

其次,生命探测仪可以通过红外线等技术检测周围环境和人体表面的温度差异。

当人体处于昏迷、失去知觉等情况时,体温往往比正常时低一些,利用这个特点可以判断出人体是否存在。

ESG微震监测系统简介

ESG微震监测系统简介

2008
8
望风岗煤矿
2008
9
千秋煤矿
2008
10
跃进煤矿
2008
11
石人沟铁矿
2008
12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13
锦屏一级水电站
2009
14
锦屏二级水电站
2009
15
新立煤矿
2009
16
大岗山水电站
2010
17
锦屏二级水电站
2010
18
石人沟铁矿
2010
19
神20
煤矿
2011
1
定位过程,如图2所示。
微震位置
西安科技大学
传感器 1
传感器 2
传感器 3
图2 微震定位原理
3、系统优势
与传统技术相比,微震定位监测具有高精度、远距离、动态、 三维、实时监测的特点,还可根据震源情况确定破裂尺度和性质。 微震监测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给出煤岩体破坏的时间、位置并 使灾害提前预报。因此,技术和管理人员可以有较为充足的时间 采取措施,避免或极大限度地降低生命和财产损失。
2、系统监测原理
在采动的影响下,煤岩发生破坏或原有的地质缺陷被激活产 生错动,能量是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并传播出去,微裂隙的产生 与扩展伴随有弹性波或应力波在周围岩体快速释放和传播,从而 产生微震,如图1所示。
微震
弹性波
煤岩体
图1 微震监测原理
如果在震源周围以一定的网度布置若干数量的传感器,组成 传感器三维几何阵列,当监测范围内出现微震时,传感器即可将 信号拾取,即可确定微震源的时空参数,达到定位的目的,微震
4、系统简介
微震(声发射)现象是 20 世纪 30 年代末由美国 L.阿伯特及 W.L.杜瓦尔发现的。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震监测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改善,逐渐得到

微震监测系统

微震监测系统
内容提纲
1 概述 2 设备用途、组成 3 设备技术指标、特点 4 数据采集、分析软件 5 工程实例 6 致谢
微震监测系统
1
1 、概述
矿山、边坡、大坝、隧道与地下硐室的安全稳定性监测,一直是 国内和国际上非常重视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目前,在超大隧道及地 下硐室稳定性监测方面大多采用非常原始的方法,如应力变监测、移 位及形式监测等。这些监测的局限性是只能对岩体局部点进行监测, 难以对大范围岩体稳定性进行全面的宏观评价。
微震监测系统
11
3、设备技术指标、特点
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
灵敏度 :30V/g 量程:0.16g 分辨率:0.00005g 频率范围:20-5000Hz(±3dB) 抗冲击:50g 适用温度:-30~+80 ℃
微震监测系统
12
3、设备技术指标、特点
时钟同步主要技术指标
输入接口:用于外部同步信号输入 输出接口:为采集模块提供同步信号输出 传输距离:15Km(单模) 同步方式: GPS方式 ,外部同步信号,自主产生 同步精度:所有同步方式精度均为百万分之一秒
微震监测系统
13
3、设备技术指标、特点
其他技术指标
现场布线支持串联、并联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100米内可使用网线或光纤实时传输采样数据 80千米内采用光纤实时传输采样数据 远程通过手机GPRS无线邮件传送微震事件,
实时发送故障信息
微震监测系统
14
3、设备技术指标、特点
设备特点(1)
➢ 高精度、高灵敏度单轴、三轴速度/加速度型传感器
程度高
➢ 多种同步方式:GPS同步、时间同步模块同步。有GPS信
号时,系统通过内部集成的GPS模块进行时间同步。无GPS

微地震监测方案

微地震监测方案

微地震监测方案地震是地球表面因地壳断裂导致的振动现象,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而微地震作为地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地震的监测与预警工作中。

本文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微地震监测方案。

一、引言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而微地震监测则是通过监测和研究微小地震信号,以了解地壳的活动状况,更好地预测和防范大规模地震事件的发生。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微地震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二、设备和技术1. 声波传感器声波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地震信号的关键设备。

它能够测量地壳中微小地震波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判断地壳的活动情况。

2. 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用于收集和记录声波传感器所感知到的地震信号的设备。

采集系统应具备高灵敏度、高采样率和较大存储容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能够提取出地震信号的关键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有助于判断地震的发生原因和趋势。

三、监测范围与布点微地震监测的范围应根据地震活动频率和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确定。

选择地震频繁的地区进行监测,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布点方面,应充分考虑地震监测站之间的辐射覆盖范围,布设足够数量的监测站点,并确保各监测站点之间的距离适当,以便有效监测地震信号的传播路径。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1. 地震事件识别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地震事件的发生时间、震级和震源位置等关键信息。

这有助于及时了解地震活动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地震波形分析地震波形分析是对地震信号的振幅、频率和持续时间等进行详细分析的过程。

通过对地震波形的分析,可以判断地震的来源、运动性质和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的影响。

3. 数据趋势分析通过长期对微地震监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可以发现地震活动的趋势和规律。

这对于预测地震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可能性有很大的帮助。

五、监测结果的意义与应用微地震监测的结果可以为地震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科学家们对地震活动机制和震源构造的认识。

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IMS微震监测系统介绍

IMS微震监测系统产品概览IMS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高分辨率的地震监测和控制系统,具有在线地震信息处理,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该系统易于使用,可在Microsoft Windows或Linux操作系统下运行。

除地震方面,许多非地震岩土工程传感器也可以用于监测。

当信号或某些参数超过阈值时,具有报警、控制和(或)停机功能。

该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展,可从自记式监测单元扩展成连接数个台站的复杂网络。

并提供全天候24小时技术支持。

硬件概览IMS微震系统的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通信部分。

●传感器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

非地震传感器也可以用于IMS地震网络。

●数据采集器负责将来自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格式。

数据可以被连续记录采集,或采用触发模式,通过特殊算法来确定是否记录微震事件发生的数据。

●地震数据同时被传输到一个中央计算机或本地磁盘以待储存或处理。

系统可以采用多种数据通讯手段,以适应不同的系统环境需要。

微震传感器微震传感器通过将地面运动(地面速度或加速度)转换成一个可衡量的电子信号来衡量微震活动。

由于信号在本质上是模拟信号,传感器必须被连接到一个数据采集装置,将其转换成数字格式以待被计算机读取输出。

所有IMS传感器都包含智能电子元件以提供传感器类型,序列号和方向标识。

此外,智能传感器能够产生内部的振动,以验证传感器的操作和检测安装后电缆布线是否正确。

传感器类型微震传感器的分类取决于所要监测的地面运动类型,即地面速度(检波器)或地面加速度(加速度计和FBA);传感器的传感轴数量和传感器是否部署在岩石钻孔里或岩石表面。

每个传感器类型在幅度范围,频率范围,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有不同的优势。

一个IMS微震监测系统可基于检波器,加速计和力平衡加速计的任意组合,并同时搭配单分量和三分量传感器。

三分量传感器能够提供最精确的信息数据采集单元NETADCIMS的netADC是24位,4 或8通道,低噪声的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太网接口。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识别和到时拾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识别和到时拾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识别和到时拾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随着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地质、地球物理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其中,微震监测技术是用于研究地下岩层中地震活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识别和到时拾取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为地下岩层地震活动的监测提供更为高效、精准的技术支持。

二、微震监测技术概述微震监测是通过在地下岩层中布置传感器,捕捉并记录由岩层中地震活动产生的微小震动信号,进而分析岩层的地震活动特性。

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矿井安全、油田开发等地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深度学习在微震识别中的应用传统的微震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解译和经验判断,效率低下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而深度学习技术能够通过学习大量数据,自动提取特征,实现自动识别和分类。

因此,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微震识别,可以有效提高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四、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一)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深度学习框架,设计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训练和识别四个主要部分。

首先,对原始微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归一化等操作;然后,通过深度神经网络提取特征;接着,利用大量标记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实现微震信号的自动识别。

(二)特征提取与模型训练特征提取是深度学习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卷积神经网络等手段,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效的特征。

模型训练则需要大量的标记数据,通过不断优化模型的参数,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迁移学习等技术,加快模型训练速度,提高识别准确率。

五、到时拾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到时拾取是微震监测中的关键环节,用于确定地震事件的到达时间。

本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到时拾取算法,通过训练模型学习地震信号的传播规律和到时特征,实现自动到时拾取。

(一)算法设计到时拾取算法采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捕捉地震信号的时序特征,实现到时拾取。

算法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和到时拾取三个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