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修改
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引言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
企业再生产指的是企业通过投入生产要素,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过程,而资本积累则是企业的利润再投资于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能力和增加资产规模的过程。
本文将从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概念、目的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企业再生产的概念企业再生产是指企业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原材料、机械设备等),采取不同的生产过程,转化为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利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创造价值,并通过销售商品和服务获取收入。
企业再生产的过程可以分为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
生产部门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通过投入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
消费部门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
企业再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获取利润。
通过生产各种商品和服务,企业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有用的产品,同时也是为了获取利润,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资本积累的概念资本积累是指企业利润再投资于生产过程中,提高生产能力和增加资产规模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通过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
资本积累的过程包括资本再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和技术升级等。
企业将一部分利润再投资于购买新的生产设备、拓展市场、培训员工等,以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并购、兼并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加资产规模。
此外,技术升级也是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目的企业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通过不断进行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企业再生产可以实现市场需求的满足,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的不断改进,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实物补 偿
• 指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 是指资本能够买到再生产所需 要的生产要素,工人和资本家 能在市场购买到生活资料。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五.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
基本理论前提
• ⑴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①从实物形式上,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不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Ⅰ(v + m)=ⅡC
•基本实现条 件
•Ⅰ(c + v + m )=Ⅰc+Ⅱc •Ⅱ(c+v+m)=Ⅰ(v+m)+Ⅱ(v+m)
•派生条 件
PPT文档演模板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 一.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 ⑴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前提条件 • 实现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前提条件是: • 第一,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补
• 用公式表示是:Ⅰ(v + m)=ⅡC。 • 这个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
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 即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第
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第二部类向第一 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必须与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 的需求相平衡。
PPT文档演模板
•G •G ’ •g
PPT文档演模板
•W
•A•…
•P
•P
•…•W’
•G’
•w •(剩m余价值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第六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学习资料

(二)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
既然社会资本的运动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生活消费, 因此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的商品资本即社会总 产品为出发点。
总生产资料的供给 = 总生产资料的需求
3.派生实现条件2:II(c + v + m)=I(v + m)+II(v + m)
总消费资料的供给 = 总消费资料的需求
实现条件说明:社会资本运动过程中两大部类的内在 联系和必须遵循的基本比例关系。或者说,在生产资料的 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保持恰当的 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2.在价值形态上分为三个部分:c + v + m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及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 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和m三部分构成,是马克思再生产理 论中的两个基本原理,是考察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每个部类包括了若干生产部门,每个部门又包括了若干企业)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一、简单再生产的基本交换关系
(一)核心问题
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要 考察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的,也就是社会总 产品的补偿问题。
(二)社会总产品的补偿
1、价值补偿——卖出去(生产的商品) 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全部商品的 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
两个前提条件:
1. 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 I( c + v + m)> I c + II c I(v + m)>II c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DOC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经济危机一、名词解释1.个别资本2.社会资本3.社会总产品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5.经济危机6.实物补偿7.价值补偿8.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9.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10.固定资本的更新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
①社会总商品资本②货币资本③生产资本④一般商品流通2.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指()。
①社会总产品的各部分价值补偿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各部分物质补偿问题③社会总商品资本的运动问题④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3.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①社会生产的速度问题②两大部类互相提供产品的问题③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连续性问题④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4.社会总产品分为两大类的主要依据是按照()。
①价值形态②货币形态③实物的自然形态④实物的最终用途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和目的是为了说明()。
①剩余价值的来源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③剩余价值率怎样才能提高④个别资本循环所必需的内部条件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是( )。
① C m v =+I )( ②C m v )(+I③C m v )(+I ④m v c =+I )(7.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要求( )。
①第一部类有资本积累,第二部类可以没有资本积累②第二部类有资本积累,第一部类可以没有资本积累③两大部类都要有资本积累④两大部类都不必有资本积累8.资本主义的积累率是( )。
①全部剩余价值占资本化的剩余价值的比重②全部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③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占全部剩余价值的比重④全部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①C C m v c +I =++I )(②)()()(m v m v m v c +++I =++③)()/(C c x m v v ∆+=+∆+I④C m v =+I )(10.C m v )(+I 是( )。
政治经济学》第六章

05.12.2020
教学ppt
11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的技术构成
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 的比例关系
资本 有机 构成
资本有机构成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而又反映 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不变资本的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
教学ppt
联合 股票
8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为什么资本家会选择不同的资本积累形式? ——资本积聚:缓慢但稳妥(稳健型) ——资本集中:快速但风险较大(风险偏
好型) 资本集中怎样才能实现:
——竞争、信用、资本市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5.12.2020
教学ppt
9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
教学ppt
3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两种类型:
简单再生产
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
资本 主义 再生 产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
资本总额在不断增大,其所占 有的生产资料和雇佣的工人在
不断增加
05.12.2020
教学ppt
4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为什么说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生产要素的量的增大
扩大 再生
产
类似于粗放型增长方式 类似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内含式的扩大再生产
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05.12.2020
教学ppt
10
第一节 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生产要素的无限供给; 生产要素的边际报酬恒定;
资本积累课件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 过剩人口
• (2)资本集中的涵义及其特征 • ① 涵义:是指若干小资本通过资本合并形成 大资本。 • ② 形式:第一、吞并;第二、联合。 • ③ 杠杆:第一、竞争;第二、信用。 • ④ 特征: • 第一、是对现有资本的重新组合; • 第二、资本总额的增大不受社会财富增大的 限制。
资本积累
第四章
资本积累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过剩人口
•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 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 • 一、社会再生产及其内容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 • • 第二、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工人创造的。 所投资本10000 =2000m/年×5=10000 第三、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家,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可见,资本主义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 • • • • • 一、社会再生产及其内容 1.社会再生产的涵义: 不断更新、周而复始的社会生产过程。 2.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第一、物资资料再生产; 第二、生产关系再生产。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第6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

一、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 3、研究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图式 • 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分析,马克思依附据以下公式: • Ⅰ4000c十l000V十1000m=6000生产资料
• Ⅱ2000c十500v十500m=3000消费资料
一、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 4、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
• 社会总产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过程而实现的:
• 首先,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第一部类中的Ⅰ4000c,在实物形式上是由各 种生产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它代表本部类已经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为 了维持简单再生产,生产中消耗了的4000c必须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而 第一部类本身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因此,这部分产品可以通过第一部 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而得到实现。
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即社会的总商品资本。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 1、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 • ②为什么社会总产品是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 • 第一、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研究,既可以考察资本运 动中的生产消费,又可以考察个人消费;既可以考察资 本流通,又可以考察一般的商品流通。在资本的三种职 能形式中,如果从货币资本或生产资本出发进行研究, 由于起点都是预付资本,不包含剩余价值,因而不包括 剩余价值的运动,自然也就不包括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以 及与此相适应的一般商品流通。但是,从商品资本出发, 起点是社会总商品资本W′,它既包括预付资本,也包括 剩余价值。从它的运动来看,一开始就分为两个部分, 资本的运动和剩余价值的运动。剩余价值,或全部用来购 买消费品,用于个人消费;或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一部 分用于积累,它包括了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和与之相联系的 一般商品流通。同时,工人出卖劳动力得到的货币,也用 于购买消费资料,属于一般商品流通。
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
•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人口相对过剩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 1、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
• 指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资本家个人消费,使 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 例:某企业家全部预付资本为5000元,C∶V为4∶1, C 的价值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m’为100%。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给工人的影响: 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 • 1.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积累对工人阶 级的影响: •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增量在可变 资本和不变资本上的分配比例保持不变。 • 资本积累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资本增 长很快,对劳动的需求按资本增长的比例 而增长。如果资本积累的需要超过了劳动 力的供给,工资就会提高。
• 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度反映资本技 术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 构成。
•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发展过程中, 资本的技术构成趋向提高,资本有机构 成也呈现出提高的趋势。
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总趋势
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 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增加积累
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有机构 成的提高
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两种途径
• (3)从人口原理中得出的结论 • 失业不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铁的 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 济贫法是错误的,认为供养贫民会创造更多的 贫民。 • 建立在财产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只不 过是幻想,私有制是不可避免的。 • 评价 • 具有阶级性,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 • 具有科学性,引起人们重视,发展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人口学)
(1)资本积聚
资本积聚,即单个资本依靠剩 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 总额,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