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资本主义的流通

合集下载

第六章 资本主义法

第六章 资本主义法
在继承形式方面也有区别。(2)英法两国的产生代
表了两种典型的形式:英国资产阶级在建立自己的政权后仍承认
旧政权法律的效力
但赋予它以新的阶级内容
并对旧法律根据
自己的利益不断地加以改造和补充。法国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
不承认旧法律效力
在罗马法和法国习惯法的基础上重新制定自
己的法律。(3)美国资本主义法的产生兼有英法两国的形式。德
权。
15.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资本主义法中占有什么地位?
答:(1)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资产阶级财产权
是资本主
义法律的核心。无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还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

也无论在哪一法系或哪一部门法中
都是这样的。(2)但在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和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法在调整经济
领域中的作用以及法律在保护财产权方面的规定
从根本上说
资产阶级民主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它是虚伪的民
主。(4)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民主的这些观念

同它们有原则区别。
23.资产阶级民主的狭隘性和虚伪性的原因和表现是什么?
答:(1)资产阶级民主之所以是狭隘的、虚伪的民主。根本
原因在于它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
所讲的自由、平
从法律的制定到实施
从法
律的精神到具体的条文
都可以说明资本主义法律
作为一个整
体来说
首先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14.资本主义社会的法有哪些共同特征?
答:与以往私有制社会相比
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具有以下共
同特征:维护以维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六章 资本主义流通
•虚拟经济成为扰乱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因素。如2007年美国爆发 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
思考题
解释下列概念:产业资本、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固定资本、流动资 本、资本总周转、年剩余价值率。
资本的循环时间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又包含 哪些组成部分?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 加速资本周转有什么意义?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资本主义流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二、资本周转的新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周转时间缩短,流通 费用相对减少。 •企业原材料储备量和储备时间大大减少,甚至实现无储备。 •资本主义国家发达运输体系建设,缩短了购买和销售时间,加
快了资本周转速度。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的崛起,极大地提高了流通效率。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新变化
值在报废以前是基本完整的,价值按磨损程度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 去。
流动资本:以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以及劳动力形式 存在的生产资本。体现为原料、辅助材料、燃料等形式的流动资本,使用价 值在生产中全部消费掉,价值也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体现为劳动力的流 动资本,它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其价值由活劳动再生产出来。
产品分工转向要素分工,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高端,发展中国家 成为发达国家的“加工厂”和“车间”。
销售阶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有利 场所,能够更大限度地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随着信息化和网 络技术的发展,商品流通具有了新模式,如电子商务出现,销 售规模和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商品价值实现随之加快。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预付资本的数量。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影响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 高低。 用公式表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总结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物质资料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根植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和变革中。

②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属性。

③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

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劳动资料是划分时代经济的标志)④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有机整体)第一章商品4.商品的概念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5.商品二因素(是因为劳动具有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它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

)6.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重属性,是两者的统一。

②对立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同一生产者或消费者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7.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和生产资料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的,形成商品的价值。

)8.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①统一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②对立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9.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的关系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课前索引学习指导学习目标本章主要内容是讲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实质,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基本原理。

可概括为三方面:垄断、全球化、地位。

即要掌握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特别是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掌握经济全球化及其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垄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难点是理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学习方法本章是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注意对难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的理解,一般的知识点可结合适当数量的练习掌握。

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注意记忆,常以选择题出现。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没有变。

本章主要考察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及其发展变化。

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

在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的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得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比拟的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也逐步发展和建立起来。

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弊端也同时产生和发展起来。

自由竞争都是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阶段。

1916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以前的垄断主要是私人垄断,或称一般垄断,二战后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流通理论

资本流通理论
第六章 资本流通理论
• 本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统 一。
• 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要正常的顺利的
进行应遵循的规律
第一节 产业资本的循环
一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态
(一)、产业资本:是指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 通运输业及邮电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付 本 10万 周转价值为6000元
资 本 1
工具1万:年转移3/10, 周转价值为3000元
4 流动资 年周转5次 ,周转价值为
万 本 4万 20万

一年内的预付资本周转速度:
= (0.1+0.6+0.3)万+20万 14万
= 1.5次
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因素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 中所占的比重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它的磨损 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固定 资本 磨损
有形 磨损 无形 磨损
资生本产技由指率术于机提进科器高步学、技设制术备造进等出步固、定 社会劳动生产率新提机高器而引 起的贬值
折旧
资本所有者依据固定资本的磨 损程度逐次以货币形式提取的补偿, 它是固定资本进行价值补偿的一种 办法
二、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商品资本的循环: (1)、循环公式:W’- G’ —W …P …W’简写为W —W’ (2)、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第一,它是从商品资本开始再到
商品资本结束,从而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首先是再生产过 程。第二,商品资本循环又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好像资本主义 生产是为使用价值而生产,而不是为了剩余价值而生产。 (二)、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

(1)特点:明显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 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2)片面性:价值增殖好象是货币本身具有的魅力, 产生了货币会自行增值的假象。(从会计师的角 度看)
2、生产资本循环:P…W’—G’G—W …P (P——P)
(1)特点: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剩余价值 是生产中创造的; (2)片面性:似乎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生产而 生产。(从车间主任的角度看)
(2)生产阶段:
运动形式:
W A ……P……W′ Pm
职能形式:生产资本 内容: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这一阶段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阶段。通过生产 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耗,不仅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 还可以生产出剩余价值。
(3)售卖阶段:
运动形式: W′——G′ 职能形式:商品资本 内容:由商品资本转变为货币资本
(1)购买阶段:
运动形式:
G——W
A(劳动力) Pm(生产资料)
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货币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本
在这个阶段上,资本以货币形态出现,执行购买手 段的职能,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 其中G——A是 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关键
购买活动的实质
购买活动的实质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 因而这里的货币已经不是一般的货币,而是 货币资本。 这一阶段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阶段
商品资本循环
G—W…P…W’—G’G—W …P …W’—G’
货币资本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
这三种循环形式分别可以写成:
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 生产资本的循环:P…W’—G’G—W …P 商品资本的循环:W’—G’G—W …P …W’ 三种循环形式分别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 本运动的特征。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六章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1.社会总产品: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从实物形态上看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

2.社会资本运动的特点(1)不但包括预付的资本价值实现过程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2)不但包括个人消费而且包括生产消费(3)不但包括资本流通而且包括一般商品流通3.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核心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指的是实物补偿(能够满足所有需求),价值补偿(能够卖出全部产品)(2)实物补偿:在实物形态上补偿那些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消耗掉的物质资料的过程(3)价值补偿:在价值形态上补偿资本家垫付的资本价值(4)由于我们假设生产过程没有任何困难和问题,因此,如果全部的社会总产品都能顺利完成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即意味着社会资本在购买和销售这两个流通环节也没有困难和问题,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运动自然就能顺利进行了4.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理论前提(1)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在价值上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的,在实物形态上按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2)整个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5.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及过程(1)基本条件:I(v+m)=II(c) 即: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应该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2)派生条件:I(c+m+v)=II(c)+I(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II(c+m+v)=I(v+m)+II(v+m)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适应(3)实现过程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一部类不变资本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二部类中v+m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I(v+m)和II(c)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6.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过程(1)基本条件:I(v+deltav+m/x)=II(c+deltac) 即: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资本家剩余价值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2)派生条件:I(c+m+v)=II(c+deltac)+I(c+deltac) 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生产资料的需求相适应II(c+m+v)=I(v+m/x+deltav)+II(v+m/x+deltav) 即: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应该与两大部类原有及追加的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两大部类资本家的消费需求相适应(3)实现过程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第一部类原有及追加的不变资本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使得II(v+m/x+ )的实物替换及价值补偿得以实现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得I(v+m/x+ )和II(c+ )的实物替换和价值补偿得以实现。

大一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大一政治经济学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4
2.生产阶段 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阶段。
A
W
… P … W’ (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Pm
生产资本的职能:
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包 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5
3.售卖阶段 通过商品的出售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
阶段。
W—G’ (商品资本→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的职能: 通过销售,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转化
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表现为: 循环的起点和终点 的商品都是包含着剩余价值的资本价值,因此商 品资本的循环不仅包括资本价值的循环,而且包 括剩余价值的循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过程,要以商品全部被消费(生产消费和个人消 费)为前提,所以商品资本的循环表现出剩余价 值实现条件的重要性,表明了生产与消费内在联 系。商品资本的循环容易掩盖资本主义生产的真 实目的,好象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消费的需要。
所占的比重。
25
3.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年 流动资本年
预付资本的 周转价值总额 周+ 转价值总额
年周转次数 =
预付资本总额
26
(2)提高资本周转速度可缩短资本的回收 期。
(3)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有利于提高年剩 余价值率和企业的盈利水平。年剩余价值率是 一年生产的全部剩余价值与预付可变资本的比 率。
为货币,实现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6
(四)产业资本循环式三个循环的统一
资本循环公式:
G—W
A … P … W’—G’
Pm
7
1. 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循环的特点表现为: 循环的起 点和终点都为货币,不同的是起点的预付 资本变成了终点增大了的资本,它最明显 地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取得剩余 价值。由于生产阶段作为流通过程的媒介 和中间环节位于两个流通阶段之间,容易 造成剩余价值仿佛是从流通中产生的假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万元
100%
6
30万元
甲企业年剩余价值率:12×100%=1200% 乙企业年剩余价值率: 6×100%=600%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能混同
从质上讲,二者反映的关系不同 从量上看,二者通常不等值


1. 提高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2.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3.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讨论:
从资本循环的角度分析巨人集团成功 的主要原因和衰退的主要原因. ???
(一)相关概念
1.资本周转
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
联系 区别
循环和周转都是资本的基本运动形式, 周转是不断进行的循环,循环是一次的周转。
目的不同。循环主要是通过对它经历的阶段、 职能形式和条件的分析,说明价值增殖是怎样在资本循 环中实现的。周转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周转速度的因素的 分析,说明周转速度对生产剩余价值的影响。
1989年8月,史玉柱和伙伴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 科技工贸发展公司电脑部。他觉得M—6401此时已能 推向市场,在手头上仅有4000元的情况下,他“赌” 了一把,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付款的时 间差,做了一个8400元的广告。广告打出后13天, 史玉柱的银行账户第一次收到三笔汇款共15820元。 到了9月下旬,收款数字已升至10万元。史玉柱全部 取出再次投入广告。四个月后,M—6401的销售额一 举突破百万大关,从而奠定了巨人创业的基石。
W A P W Pm
生产资本
W G
商品资本
的生实 所产循产 有过环业 三程,资 个的不本 循统仅的 环一是连 的,流续 统而通进 一且过行 马 克 。是程的 它和现 思
——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 程的统一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 业资本循环过程中依次采取的三种职能形 式,而不是三种独立的资本
4.健全宏控,使总供求和结构平衡. 5.合理安排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提高固定资本利用率,加 速固定资本折旧,减少损失.
案例
海尔在1998年实行了一场“业务流程再造”工程。 在一次关于“业务流程再造”的高级经理人培训会议上, 海尔集团CEO张瑞敏目光炯炯地看着讲台下的中层干部 们,提出了一个像脑筋急转弯的问题。“石头怎样才能 在水上漂起来?”“把石头掏空”,有人喊了一句,张 瑞敏摇了摇头。“把石头放在木板上”,又有人答道, 张瑞敏又摇了摇头。“做一块假石头”,这个回答引来 了一片笑声,张瑞敏还是摇了摇头:“石头是真的。”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本, 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
年生产剩余 企业 价值量
甲 相 乙 同
每月所需 流动资本
1万元 1万元
年周转 速度 (次) 12 1
年需预付 流动资本 总 量 1万元 12万元
获得同量的剩余价值,甲企业的年预 付流动资本只是乙企业的1/12。
1.加速资本周转,可以节省预付资 本特别是预付流动资本
商 业 资 本
产业资本循环是三个循环的统一
生产资本循环 G—W…P … W´— G´ • G — W… P…W´— G´• G– 货币资本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
空间的并 存性和时 间的继起 性 互为前提 互为条件
时间的继起性由空间的并存性决 定,没有并存就没有继起。
空间的并存性是时间的继起性的 结果。如果继起性受阻,空间的 并存就不可能。
史玉柱第二次创业的规模是非常宏大的:在房地产方面,投 资12亿兴建巨人大厦,投资4.8亿在黄山兴建绿谷旅游工程。在 上海浦东买下了3万平方米土地,准备兴建上海巨人集团总部; 在保健品方面,准备斥资5个亿,在一年内推出上百个产品。产 值总目标是:1995年达到10个亿,1996年达到50亿,1997年达到 100亿。 史玉柱想从保健品市场上杀开一条血路。5月史玉柱下达 “总攻令” 。“巨人”以集束轰炸的方式,一次性推出电脑、 保健品、药品三大系列30个新品的广告。一时间,暴风雨般的广 告、新闻炸弹疯狂地倾泻而下,数千名年轻而狂热的营销人员分 赴各大市场,“巨人”的系列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出现在全国50 万家商场的柜台上。不到半年,巨人集团的子公司从38家发展到 了创记录的228家,人员从200骤增到2000。据统计,在巅峰时期, 为巨人集团加工、配套的工厂达到了150家。
然而在巨人主产业还未站住脚的时候,就遇到了 1993年中国电脑业的灾难年。随着国际著名电脑公司进 入中国,中国的电脑业步入低谷,巨人赖以发家的本行 也受到重创。巨人集团迫切需要新的产业支柱。由于当 时全国正值房地产热,他决定抓住这一时机,一脚踏进 房地产业。其实,早在1992年史玉柱便已决定建造巨人 大厦,但当时的概念只是一幢18层的自用办公楼。此时 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欲望使他一改初衷,楼层节节 拔高,一直涨到70层,投资从2亿涨到12亿,气魄越来 越大。尽管房地产是他完全陌生的一个领域,尽管巨人 大厦已超过他的资金实力十几倍,但他想以小博大,盖 一幢珠海市的标志性建筑,盖一幢当时全国最高的楼。
(二)保持资本循环连续性的必要条件: 并存性
资本所有者必须把全 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成三个 部分,使其同时并存于货币 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 三种职能形式上。
3 万 元
购买阶段
3 万 元
生产阶段
3 万 元
售卖阶段
购买
生产
售卖

继起性
并存着的资本的每一种 职能形式都必须同时连续不 断地顺次通过三个阶段,相 应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回 到原来的出发点。
2.加速资本周转,可以避免或减少因固 定资本的无形磨损而遭受价值上的损失 3.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 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M=m´* v* n
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与年剩余价 值量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
企业
预付可 变资本
剩余 价值率
可变资本年 周转(次)
年剩余 价值量


5万元 5万元
100%
1991年4月,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公司 共15人,注册资金200万元,史玉柱任总经理。8月,他 投资80万,组织10多个专家开发出M—6401汉卡上市。11 月,公司员工增加到30人,M—6401汉卡销量跃居全国同 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实行战略转移,将管理机构和 开发基地由深圳迁至珠海。9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 高科技集团公司,注册资金1.19亿元,史玉柱任总裁, 员工发展到100人。12月底,巨人集团主推的M一6401汉 卡年销量2.8万套,销售产量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 万元,年发展速度达 500%。
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互相承接的并存性 空间上的并存性
时间上的继起性 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
必须同时连续不断地顺 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 次通过三个阶段,相应 成三部分,使其同时并存 变更它们的职能形式并 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 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商品资本三种形态上
令史玉柱始料不及的是,此时国内保健品市场 渐趋停滞,而巨人大厦则像一只永远张开着的大口 每天都要靠大笔的资金填下去才能继续长起来,多 线开战的恶果终于显露了出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 下,史玉柱只好不断地抽调保健品公司的流动资金 填补到巨人大厦的建设中,最终造成了各个战场的 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从1996年10月开始,位于珠海的巨人集团总部越来 越热闹起来,一些买了巨人大厦楼花的债权人开始依照 当初的合同来向巨人集团要房子。可是他们看到的却是 一片刚刚露出地表的工程,而且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巨人集团可能已经失去了继续建设大厦的能力。消息一 传十、十传百,那些用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买了大厦 楼花的中小债主再也耐不住了。一拨一拨的人群拥进了 巨人集团。“巨人”在公众和媒体心目中的形象轰然倒 塌,从此万劫不复。
对于巨人大厦的筹资,史玉柱想“三分天下”,1 /3靠卖楼花,1/3靠贷款,1/3靠自有资金。然而实 际上令无数人惊奇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破土动工到 1996年7月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幸好巨人大厦 的楼花在初期卖得很火,短短数月就获得现款1.2亿。 当然,如果按巨人电脑当时的单一产业结构,就 算是只支持大厦所需资金的1/3也是做不到的。史玉 柱苦思冥想出一个绝妙的资金运作方式:用卖楼花所 筹的1亿多资金,发展一个新兴产业,所赚利润再反哺 巨人大厦。当时,他选中了最为火爆的保健品行业。
制造出 新机器
预付资本总周转
预付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 资本的平均周转。
固定资本年周 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 周转速度

流动资本年周 转价值总额
预付资本总额
2.生产资本的构成
指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 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固定资本所占 的比重大,资本总周转速度就慢.
(三)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或在 一定时间内资本可以周转多少次 资本周转时间和资本周转次数是 周转速度的两种表示方法
3.资本周转时间 指一定形式的预付资本经过循环运动 ,带着剩余价值返回原来形式经历的时间 资本周转时间与速度成反比, 它是衡量周转速度的反向指标
4.资本周转次数 预付资本在一年内的周转次数
销售
W′—G ′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和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G
W
Pm
形式:货币资本 职能:为剩余价值作 准备。
A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W
Pm … P … W´ A
形式:生产资本
职能:生产剩余价 值。
第三阶段:售卖阶段
形式:商品资本


职能: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循环全过程可用公式表示为:
100%
12 6
60万元
30万元
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量与预付可 变资本的比率,通常用Mˊ来表示。
m’剩余价值率,V是不变资本,n是周转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