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论文
化学专业的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
作为一名化学专业工作者,我有幸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投身于化学事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1. 基础理论研究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入学习了化学基础理论,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化学领域的前沿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2. 实验室工作在实验室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工作如下:(1)协助导师进行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包括实验方案的制定、实验条件的优化等。
(2)负责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实验设备正常运行。
(3)按照实验要求,准确配制试剂,控制实验条件。
(4)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3. 项目管理(1)参与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过程,了解项目进度,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沟通,协调项目资源,提高项目执行力。
(3)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后续项目提供借鉴。
4. 学术交流(1)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化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学术视野。
(2)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合作。
(3)担任学术期刊审稿人,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工作成果1. 研究成果(1)参与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发表SCI论文2篇。
(2)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
2. 实验室建设(1)参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提高实验室整体水平。
(2)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室安全。
3. 项目管理(1)参与两个横向项目,均按期完成,获得客户好评。
(2)协助导师申报一项省级科研项目,已立项。
四、工作体会1. 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在化学领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同等重要。
化工论文范文

化工论文范文化工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内外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造成当地经济较大程度的损失,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化工论文,供大家参考。
化工论文范文一:邮寄废水处理中臭氧氧化技术的运用摘要:臭氧氧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臭氧一般不能氧化彻底有机物,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臭氧组合工艺,本文介绍了臭氧的性质及氧化机理,分析了臭氧氧化和衍生技术在处理农药废水、焦化废水、垃圾渗滤液、纺织印染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臭氧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臭氧氧化技术;有机废水;废水处理世界人口的疯长及日益发展的工业是越来越多的水体遭受污染。
而臭氧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点位和很强的氧化性,可以氧化多种化合物,对于生物难降解的有机物具有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不产生污泥等特点。
随着工业技术的革新,人们发现臭氧消毒的效率要远优于氯消毒,不会在消毒过程中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三氯甲烷(THMS),并且还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色、臭、味、和铁、锰等无机物质,并能降低UV吸收值、TOC、COD及氨氮。
因此,臭氧氧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产业废水处理中[1]。
1臭氧的特性臭氧,一种浅蓝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氧原子以sp2杂化的方式形成π键,臭氧分子形状为V形。
臭氧的ORP比水处理中常用消毒剂氯气高0.7V,其氧化能力也远远高于氯气高。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约高13倍[1]。
经臭氧处理后的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杂质,成分比较复杂,还含有许多有机污染物,所以臭氧在水中很不稳定,会迅速分解成氧气分子[2]。
2臭氧氧化及其衍生工艺臭氧氧化有机物的过程分为两种反应: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
直接反应即是通过亲核反应、环加成、亲电反应的方式。
间接反应则是通过臭氧与水的自由基诱发反应生成HO?。
HO?通过抽氢反应、电子转移及加成反应与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复杂化学反应,从而将部分有机物矿化为CO2和H2O。
(最新整理)化学前沿

2021/7/26
22
静态超高压高温法:用高压设备压缩传压介 质产生3~10GPa的超高压,并利用电流通过 发热体,将合成腔加热到l000~2000℃高温。 其优点是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高温高压条 件,易于控制。该法可得到磨料级金刚石, 但设备技术要求高。
2021/7/26
35
高温直接氟化反应得到的氟化石墨及由 HClO4等强氧化剂在100 ℃以下的低温合成 的氧化石墨(含O及OH),基质——嵌入物间 具有共价键,称共价型层间化合物。
2021/7/26
36
❒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
合成方法主要有直接合成法和电化学法。 ➢ 直接合成法是使石墨与反应物直接接触反 应。 ➢ 电化学法是将石墨作为阳极,反应物的电 解质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而制备石墨层间 化合物的方法。
2021/7/26
47
☻ 新型催化剂——如C8K作乙烯、苯乙烯等 聚合反应的催化剂,石墨-钾-FeCl3三元层 间化合物作H2和N2为原料合成氨的催化剂, 350 ℃下1h转化率可达90 %。
2021/7/26
48
☻ 防水防油剂——如氟化石墨的表面自 由能和聚四氟乙烯相近或略低,显示了 极强的疏水性。因此,可利用此疏水性 预防因水而引起的润滑和污染附着。在 镀镍时,如使Ni和氟化石墨共析,可得 防水性极强的金属表面。
无机化合物包括除碳链和碳环化合物之外 的所有化合物,因此,无机化合物种类众 多,内容丰富。
2021/7/26
4
人类自古以来就开始了制陶、炼铜、冶铁 等与无机化学相关的活动。
到18世纪末,由于冶金工业的发展,人们 逐步掌握了无机矿物的冶炼、提取和合成 技术,同时也发现了很多新元素。
生物无机化学论文-血液的颜色

血液的颜色中文摘要摘要:世界是斑斓多彩的。
有七色的彩虹,绚丽的烟花,五颜六色的花卉。
如果问你血液是什么颜色?大部分人也许会脱口而出:红色。
不错,日常中的哺乳动物和我们人类的血液都是鲜红的。
但是科学家会告诉你:血液是多彩的。
那么血液都有什么颜色?它们是什么生物?血液颜色的多样化是为什么?本文将会逐一从生物学、化学层面为你解答以上问题。
关键词:血液颜色化学结构生物英文摘要Abstract:The world is colorful.There are seven colors of the rainbow, colorful fireworks, colorful flowers.If you ask what color your blood? Most people may blurt out: red.Yes, the blood of mammals and humans are bright red in our daily life.But scientists will tell you: blood is colorful.So what's the color of blood?What are they biological? Why is the diversity of the color of blood? These questions will be answered one by one from a biological, chemical levels for you.Keywords: blood color chemical structure biological目录1.引言 (3)2.自然界中的多彩血液 (3)3.决定血液颜色的因素 (3)4.常见的金属蛋白分析 (4)4.1 血红蛋白 (4)4.2 血蓝蛋白 (5)4.3 血绿蛋白 (7)4.4 蚯蚓血红蛋白 (7)4.5 血钒蛋白 (8)4.6 血锰蛋白 (8)一、引言血液是人和动物体内不和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精选6篇)

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精选6篇)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1转眼间,大一已接近尾声,周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即将结束。
仍记得自己初进大学时的情景,那时的我觉得自己学了化学这个专业,今后唯一的出路就是考研,似乎没有别的路可选,而工作离我还很远,我根本没有必要那么早就去考虑自己究竟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而在学习了周老师的这门课程后,我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正确。
周老师的书中讲到“无论将来大学毕业时选择直接就业,考研,留学或是创业,每个人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实现就业,为自己和家庭创造利益和财富”,所以我们不能等到最后时刻再去决策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想要做成功一件事,准备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我们只有从一开始就为今后的目标而努力,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充实自己,我们今后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可能性才会大,成功的概率才会高!1、从性格上分析我出生在一个温暖的三口之家,因为家中只有我一个小孩,所以爸爸妈妈从小就对我很严格,对我报以的期望也很高。
小的时候,虽然家中并不富裕,可是爸爸妈妈仍坚持让我学习钢琴,不过也正是因为弹钢琴,让我的性格有了不少改变。
练钢琴让我成为了一个有耐心,有毅力的人,面对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可以很耐心的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练钢琴也让我由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小孩变成一个开朗,活泼,很爱闹腾的女孩。
可是我仍旧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面对陌生人,我总会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不过我相信,这个缺点我可以慢慢改掉。
2、我的兴趣说到兴趣,我的大脑中一片混乱,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呢?平时,除学习外,我喜欢看看杂志,听听歌,看看电影电视剧,如果时间充沛的话,我也会选择去有山,有水的自然风景区转转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则喜欢学习可以和现实生活,或生产实验联系起来的,不是太抽象的知识。
比如做了一系列实验,总会有一个具有规律性的结果,然后我再用已学的知识去解释它们,这样会让我感到有一种成就感。
acs无机化学影响因子

acs无机化学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某一学科领域的期刊中,较具学术影响力的论文平均被引用的频率。
ACS(美国化学会)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是一本国际知名的化学学术期刊,其影响因子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声誉。
根据最新的数据,ACS无机化学的影响因子在2019年达到了8.307,这意味着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期刊发表的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了8.307次。
这个数值远高于许多其他化学领域的期刊,显示出ACS 无机化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影响因子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期刊的发文量、引用次数、学科领域等。
ACS无机化学能够保持如此高的影响因子,得益于其在无机化学领域的权威性和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此外,ACS作为美国化学会的官方期刊,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化工导论论文

化工导论论文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化工导论我所认识的化工化学工业与我关系我们在初中三年级就开始接触化学,清晰地记得当时老师对我们说:“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即使是你的体内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当你们了解了很多的化学知识以后,你就会明白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没有那么神奇。
”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对化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
对很多关于化学的事情也总想搞清楚,慢慢的我就明白了许多关于化学的事情;也是因为一直以来对化学的喜爱和对化学的擅长,让我在选择专业时选择了与化学相关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这就是我第一次了解并开始学习化学。
在进入昆明理工大学之后,我们开设了现代化工导论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了解化工的历史及各种与化工相关的知识。
在这门课的一开始,老师就为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化工(化学原理的工业化应用称为化工),明白了化学学科与化工学科的区别。
化学学科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化工学科是要应用与实际的一门课。
对于我所学的专业来说,更加要求我们提高对实际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这门课中我知道了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我们所要求的专业课,也要明白化工的特性与化工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而能更好的提高自我的能力,为化工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我所认识的化工正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食、衣、住、行、用样样离不开化工。
俗话说的好:“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需要摄取食物来维持生命。
除了靠改良品种、扩大耕种面积可以提高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食物的质量也至关重要,而依靠化学工业为农业提供的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是目前采取的又一重要措施。
再说一下我们的衣服,原来的时候,人们的衣服大都是棉麻制的,样式和颜色都比较单一。
直到化学纤维的出现,才使人们的衣着大大美化了。
合成纤维已成为人们最大的衣着原料。
由于化工的发展,染料的品种也大大增加。
目前染料有上千种,对于不同的材料就有不同品种的染料;毛织品的染料整剂和丝、棉不同,用于皮革的更另有品种。
(完整word版)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石油化工业的发展及前景摘要:石油化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行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行业发展现状,最后阐述了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石油化工发展现状发展趋势0 前言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
石油化学工业是基础性产业,它为农业、能源、交通、机械、电子、纺织、轻工、建筑、建材等工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和服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
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伴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该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和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柱。
石油化工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石油石化市场将走向全面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逐步形成.未来几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市场空间将进一步加大,石化行业将成为投资热点,以炼油和乙烯为龙头和核心的石化工业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化肥行业优化结构,农用化工、精细化工前景广阔,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现状1.1 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已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规模实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已跻身于世界石化大国行列。
特别是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化工、化学矿山、化学肥料、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精细化学品、橡胶加工、新型材料等主要行业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word资料- 无机化学的发展前景 化学10本1 王小苹 110711031
摘要:化学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化学的发展史,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化学化学的历史渊源,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化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也日益完善,随着一些新概念的出现,化学出现了多个分支,形成了不同的分析领域。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等等。当时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而它的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关键词:化学史 化学家 发展 发展前景 时期 化学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也就是从远古到公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等等。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 -- - . -word资料- 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虽然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但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版了一些有关化学的书耕,第一次有了“化学”这个名词。英语的chemistry起源于alchemy,即炼金术。chemist至今还保留昔两个相关的含义:化学家和药剂师。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可以说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和制药业的文化遗迹了。 (三)燃素化学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 -- - . -word资料- 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是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 (四)定量化学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解决的问题,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 诚然,科学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而化学的发展也决不会停滞不前。- -- - . -word资料- 这里主要讲述近二百多年来的化学史故事。这是化学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是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期。让我们一道去体验当年化学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在近代化学史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中不倦跋涉,领略他们拨开重重迷雾建立新理论、发现新元素、提出新方法时的无限风光。 中国化学史上的“世界第一”: 1.公元前100年中国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总结并推广了造纸技术,而欧洲人还在用羊皮抄书呢! 2.公元700~800年唐朝孙思邈在《伏硫磺法》中记载了黑火药的三组分(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火药于13 世纪传入阿拉伯,14世纪才传入欧洲。 3.公元前200~后400年中国炼丹术兴起。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和葛洪的《抱朴子》记录了汞、铅、金、硫等元素和数十种药物的性状与配制。公元750年中国炼丹术传入阿拉伯。 4.公元800年唐朝茅华是世界上第一位发现氧气的人。他比英国的普利斯特里(1774年)和瑞典的舍勒(1773年)约早1000年。 5.我国是“纤维之王”── 蚕丝的故乡。公元前2000年中国己经养蚕。公元200年养蚕技术传入日本。 6.公元前600年中国已掌握冶铁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公元前200年,中国炼出了球墨铸铁,比英、美领先2000年。 7. 1000多年前中国就能炼锌,早于欧洲400年。 8.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会熔铸红铜。公元前1700年中国已开始冶铸- -- - . -word资料- 青铜。公元900多年我国的胆水浸铜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湿法冶金技术(置换法)。 9. 1700多年前,中国已能炼铅及铜铅合金。 10.公元前800~公元前600年中国已制造陶器。公元200年中国比较成熟地掌握了制瓷技术。 11. 3000多年前,我国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漆料和制作漆器的国家,约有7000年历史。 12.公元前4000~公元前3000年中国已会酿造酒。公元前1000年我国已掌握制酒技术,比欧洲的“淀粉发酵法”制造酒精早2000多年。 13. 3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发现石油。古书载“泽中有火”即指地下流出石油溢到水面而燃烧。宋朝沈括所著《梦溪笔谈》第一次记载石油的用途,并预言:“此物必大行于世”。 14.世界上最早开发和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的四川省邛崃和陕西省鸿门两地。 15.我国祖先很早便开始使用木炭和石炭(又叫黑炭,即煤),而欧洲人16世纪才开始利用煤。 16. 1939年,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39年侯德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纯碱工业专著《制碱》。 17. 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第一个用人工的方法合成活性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由于署名原因,诺贝尔化学奖与国人擦肩而过) 18.七十年代,中国独创无氰电镀新工艺取代有毒的氰法电镀,是世界电镀史上的创举。 - -- - . -word资料- 19. 1977年我国在山东发现了迄今为止的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常林钻石。 20.全世界海盐产量5000万吨,其中我国生产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采用海水煮盐了,是世界上制盐最早的国家。 21.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我国都有。是世界上冶炼矿产最早的国家。 我国最早的化学研究机构 在20世纪初,我国所需要的纯碱全靠进口,为改变这一状况,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范旭东(1884-1945)先生,在兴办精盐公司的基础上,于1917年在塘沽创办了永利制碱公司。范旭东以以久大精盐公司化验室为基础,决定成立一个名为“黄海”的化学工业研究社。 1922年8月,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方面塘沽正式成立。被称为“西圣”的孙颖川博士毅然辞去英办开滦矿务局总化验师的高职,来到“黄海”任社长,张子丰先生任副社长。后来,留美归来的张克思、卞伯年、卞松年、区嘉伟、江道江等博士,留法归来的徐应达博士,留德归来的聂汤谷、肖乃镇博士,以及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方心芳、金培松等助理研究员,也先后来到 “黄海”。著名的侯德榜博士当时也在“黄海”。经过7年的艰苦努力,终于生产出第一批“永利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该产品获得金质奖章。 1932年,“黄海”接受了中华教育资金董事会的资助,决定用海州磷肥石矿作磷肥试验,为硫酸铵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 -- - . -word资料- 1933年,集中了中国炼丹的有关文章和文献,准确探索古代中国化学的渊源。这时的“黄海”正处于黄金时代,拥有博士10人,留学生、大学生60多人,不但开展广泛的研究工作,而且还代为海关检查食品。 1937年日寇入侵,“黄海”被迫迁至四川五通桥。由于五通桥没有海盐,制碱遇到困难。在这关键的时候,侯德榜博士挺身而出。经过500多次实验,历时一年多,震惊世界的侯氏制碱法诞生了,“黄海”又东山再起。 1944年7月,范旭东继“黄海”之后,又在研究社里创立了 “海洋化工研究所”。 1952年,中国科学院接收了黄海化学研究社,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 从此“黄海”的作用越来越大,“黄海”的学者、科学家、技术人员,成了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栋粱。 中国化学中杰出作家及杰作: 1.焰色反应 被称为“山中宰相”的我国南朝著名科学家陶弘景(公元454—536年)在实践中发现,硝石(硝酸钾)“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从而找到了鉴别外表极为相似的硝石与朴硝(硫酸钠)的最筒便方法。这个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焰色反应”。陶弘景发现“焰色反应”并应用于物质的鉴别,比欧洲最早发现者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早一千二百多年。 2.自燃 西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诗人张华(公元2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