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对比

【发展】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对比
【发展】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对比

【关键字】发展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对比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是高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取向和发展目标。外延式发展是以办学规模的拓展和办学结构层次的延伸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而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非是相悖或者是相互独立的发展方式,高校的发展需要外延式发展提供和奠定根底,同时又需要内涵式发展作为其发展的目标,两者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针对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对比研究在国内并不多见,对于两者的区别研究比较系统的有靳启颖(2011)的《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比较研究》,从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特点入手,主要从发展方式、实施时间、构成要素和发展的侧重点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做了相对比较全面的比较。刘占文(2005)《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的思考》则是从两者内部联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协调发展道路,提出了两者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等观点。此外,邬大光(2003)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卢连大、瞿振元等人(2013)则坚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选择,并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总之,目前针对内涵式发展或外延式发展的研究成果并不少,但对两者的对比研究还比较缺乏,并且不够系统和全面,但为我们以后的研究奠定了一定根底。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根底,通过文献阅读与对比研究,对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一、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区别:

1,内涵不同

内涵式发展:所谓内涵式发展,是指通过挖掘原有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潜力来扩大高等教育的容量,是办学水平等软实力的提升,属于体制内扩张。

外延式发展:是指在原有高等教育系统外部,建立新的高等教育体系和结构,这种新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等方面均区别于精英教育系统。是办学硬件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张,属于体制外的扩张。

2,发展阶段与发展过程的不同

内涵式发展:80年代末期,我国确立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改革思路。

外延式发展:对于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个争论未决,我国是在九五教育规划中才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等问题有了相对明确的量化指标。外延式发展相对短暂,是一种短期的、阶段性的、僵硬的急速扩张过程。例如:学校规模的扩建,硬件设备的添置等,有

明确的目标,且相对容易实现,且实现周期较短。而内涵式发展则相对漫长,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动态的积累与创新过程。目标相对模糊,实现难度较大,且实现周期较长。

3,构成要素的不同[2]

外延式发展的构成要素是以学校发展规模和速度为核心的,旨在反映学校人、财、物在量上的增长变化的各项数据,这些要素是可以被量化的有形资产,可以直接地观察和测评。

内涵式发展的构成要素则是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旨在反映学校整体水平的各个指标,这些要素是不可直接量化的无形资产,于无形之中形成又于无形之中影响和推动学校的发展。

4,发展侧重点不同

外延式发展主要围绕量来展开,是学校发展的数量表征,强调外在资源的补充、供给的扩大与配置的增加;内涵式发展则强调质的蜕变,追求质的层次与水平,强调院校内在资源的挖掘整合优化和配置,追求实现各种资源尤其是隐性资源向各类资产资本的转化。

5,发展方式的不同

外延式发展中各类教育元素进行单向联系,院校用人单位之间鲜有互动,政府企业和院校三方博弈的最终结果是单向的人力资源的输出和流动[2];内涵式发展则是以学校自我发展为主体,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

6,核心不同

外延式发展的核心是办学体制的突破,即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的创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主要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包括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育质量、办学特色等内部因素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选择。

二、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联系

1,内涵式发展以外延式发展为根底,是外延式发展的最终要求。内涵式发展是在外延式发展的根底上建立起来的,学校整体质量和效益的提升需要人、财、物等要素的支撑,同时,高校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办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等的提升。

2,两者需协调发展。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的协调发展,对于高校本身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没有内涵发展,教育质量不高,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也难以实现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外延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得不到应有的扩展,大众化的目标无从实现,同样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1]

3,在高校不同的发展阶段互为根底和目标。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高校也是在

不断发展的。在高校发展的初始阶段,为了立足生存,必须以内涵式发展体现其自身价值而得以生存;内涵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又会因吸引更多的生源、教师资源、资金资源等多种要素的集中,从而促进学校规模以及其他硬件设施等的不断需求,进而在一定阶段又出现了外延式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高校就是在不断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中思考其最佳定位。

参考文献

[1]刘占文,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2005.09

[2]靳启颖,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比较研究[J].高等职教,2011年第21期

[3]邬大光,.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外延式发展道路[J].求是,2003,10.

[4]翟振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5]卢连大,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1期

[6]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