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车辆受国家宏观调控和汽车消费鼓励政策退出地影响
(修改)汽车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55详解

目录摘要 (2)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 (3)二、汽车行业的销售模式及销量预测 (3)(一)汽车行业的销售模式 (4)(二)汽车行业的销量预测 (5)三、汽车行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四、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因素 (8)五、中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8)(一)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8)(二)汽车行业的发展对策 (9)总结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汽车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2009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支柱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生产制造外,我国也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发展自己的品牌。
汽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职位,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从这方面来看,汽车产业是产业经济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对汽车产业的分析,来说明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同时在文章的最后阐述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汽车行业;经济发展;发展趋势Abstract2009,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announced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djust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planning ", points out that the auto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our country's auto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our country also pay attention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gradually developing their own brand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promote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moting the economic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ur country, but also offers a wide range of jobs, improve the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 car industr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industry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uto industry, to illustrate its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 industry, the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Key words:Automotive industry;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Trends一、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产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在规模,销量和结构调整等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吉林省汽车产业调研报告

吉林省汽车行业上市企业经营状况调研汇报汽车产业是我国旳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旳地位。
汽车产业旳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旳外贸、工业、运送、消费和就业,波及机械、有色金属、钢铁、玻璃、电子、石化等众多产业旳协调与配合。
通过数年旳发展,吉林省汽车产业已经具有一定旳规模,并形成了较为完备旳上下游产业链。
为反应宏观调控及有关汽车产业政策旳效果,本局结合2023年中报状况,对吉林省主营汽车及汽车配套产品旳一汽轿车、一汽富维、长春一东和启明信息4家企业展开调研工作。
一、汽车行业旳发展现实状况2023年,国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从2023年开始,相继实行了购置税优惠、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旳补助、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等政策。
2023年上六个月,这些直接减免税收旳政策已经到期,取而代之旳是增进汽车技术升级换代、节能减排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优化汽车产业构造旳政策。
从政策变化可以看出,产业政策从刺激需求向推进产业构造升级转变。
可以说,2023年,汽车产业旳市场需求只能依托刚性需求惯性发展,缺乏提振市场旳外部强大动力和政策范围。
在这样旳政策环境下,我们来考察吉林省汽车行业上市企业旳经营发展状况。
(一)2023年上六个月经营业绩明显下滑2023年上六个月,辖区4家汽车产业上市企业旳营业收入都实现不一样程度旳增长,4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3.28亿元,同比增长8.56%,其中,整车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69.10亿元,同比增长4.94%。
虽然,4家企业销售展现上涨趋势,但上涨幅度远低于2023年营业收入57%和整车销售53%旳涨幅水平,并且总体旳销售毛利率和整车旳销售毛利率也分别下降了6.31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
从2023年年报状况看,无论是总体销售水平,还是整车销售水平都保持了迅速平稳旳增长速度,在总体销售水平上,两年旳增长幅度分别为37%和30%,在整车销售水平上,两年旳增长幅度分别为34%和37%,近三年旳销售毛利率也一直保持着20%以上旳稳定水平。
2023年前4月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下行原因分析

2022年前4月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下行原因分析持续10年高速进展的进口车市场,2022年至今却供需双降,中国的进口车市场开头进入深度调整期。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关于进口车最新的数据引发行业对其关注。
2022年前4月,汽车进出口消失历史罕见的“双降”。
依据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数据库发布的消息,4月我国汽车进口车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双双再度下滑,下滑幅度分别达到27.7%和21.13%,相对于第一季度下滑幅度进一步增大。
另据全国进口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今年4月进口车销售7.45万辆,同比下滑21.3%,下滑幅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前三月,进口车销量同比下滑幅度为20.8%、16.6%和21%,轿车、SUV和MPV三大类进口车产品均步入下行通道。
下面一起来看下2022年前4月我国汽车进出口市场下行缘由分析。
随着我国车市整体遇冷,进口车市场也持续走低。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进口车销量急剧降温,进口车库存再次遭受“红线”预警。
自2022年7月起,进口车库存水平就始终处在上升状态。
去年12月,行业库存深度就已达到4.21个月,而到了今年4月,更是达到了创新高的5.1个月,成为流通行业的重负。
在高库存压力下,进口车市场供应开头消失调整态势,需求增速明显回落。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及市场持续进入变革期,进口汽车市场也随之步入全面、深度调整。
大力反腐、深化改革等因素客观上削减了高消费,进口车消费逐步与居民真实需求接轨,进口汽车市场增速正在进一步放缓。
从月度走势来看,2022年1~4月的进口量均低于2022年同期进口量,再现2022~2022年的“去库存”调整,市场连续呈现深化调整格局,品牌格局变化加大、车型呈现结构性调整、排量进一步下移。
A级车成为需求增长主要动力来源。
从品牌结构看,在高库存和国产化压力下,高档车的市场需求会受到明显影响,宝马、奔驰、奥迪、丰田、大众等主要进口品牌的进口量也消失了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宝马销量同比下滑 5.9%,达到1.1万辆;奥迪同比下滑14.7%,达到0.57万辆;路虎的下滑幅度则高达30%以上。
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建议

疫情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及建议汽车行业巳从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
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但不会改变汽车行业•理解新常态,布局新趋势”的基调,更会加速汽车行业的调整。
行业经历了近两年调整、无效产能逐步退出, 龙头企业竞争优势愈发明显。
以“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为行业夏苏发展阶段的主要抓手,优质零部件企业将迎来“高端化、模块化、轻虫化■•的历史发展机遇。
疫情之下,对于那些身康体健、本身有免疫力和快速应对能力的,可能也就是得一场或重或轻的感冒而巳;但,对于有基础病、免疫力和适应力又不强的,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行业!Rm业姓而言,经此一役,能否WM车之鉴,能否产政体?中国汽车行业拥有很长的产业链,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当前行业迎来快速变革的「年,产品的功能形态和行业全球竞争格局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理解新常态,布局新趋势•几乎巳经成为我国汽车行业的近年来的基调和广大汽车人的共识。
回顾xx、销虫下行,寒意未退,但低迷的市场表现下孕育着新机会:展望2020、转型突破和创新尝试将在汽车价值链的不同环节上落地萌发,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整合调整、迭代加速的转型升级新阶段。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但没右改变这种基调,更会加速汽车行业的调整。
中国汽车市场巳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从生产制造的角度看规模经济将更明显。
国产汽车的成本理论上未来在全球最低,而自主品牌在经过20多年的枳累与沉淀、在某些价格区间范围,产品巳经具备与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抗衡的能力,特别在新技术(电动化、智能化)应用领域还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未来在全球竞争中应有一席之地。
其发展的核心在于制造成本优势卷加后发研发积累。
在秉用车市场,行业目前维持在第二增长阶段,保有关3000万不是车市顶点、当前龙头集中化、新能源化、智能化下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特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加速推进,电动化趋势势不可挡;以用户为核心,伴随智能网联技术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逐步从单一交通工具向•第三空间”转变,对车内定制化、智能化体验需求逐步提升。
重效果接地气,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汽车行业政策

疫后中国车市半年考本刊特约记者/朱熙重效果接地气,疫情影响下的中国汽车行业政策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放松牌照限制、提供购车补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打断了中国车市的回暖趋势,延迟了众多车型的上市计划,提前了多家企业的“退场”时间,而且还深刻了影响了中国汽车行业重大政策的推进节奏。
既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又身处“四化”变革进程当中,核心政策的变与不变也对中国车市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
2020,新能源补贴还在今年年初,几乎与疫情获得同等关注度的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是否如期退坡。
此前,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计划从2017年开始逐步退坡,至2020年年底将完全退出。
按此计划,2017年开始每年更新的补贴政策,平均每辆新能源汽车补贴额下降15%左右,2019年下降幅度更超70%以上。
然而“猛烈”的补贴退坡对尚不成熟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
自当年新的补贴政策落地,2019年7月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连续六个月的销量负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这是中国从2009年推广新能源汽车至今,首次出现年度销量下滑。
中汽协高级顾问董扬更是撰文表示,销量下滑主要因素是补贴退坡过快,国补+地补的退坡幅度高达75%。
“中汽协对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调研结果表明,补贴退坡后,各种型号电动汽车的毛利率均为负值,大部分车企将电动汽车产销维持在必要的较低水平。
”2020年在疫情打击之下,补贴是否会继续按计划完全退坡?1月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公开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大幅退坡”,为压力之下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吃下了定心丸。
4月23日,2020年度的补贴政策落地。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完整版)PEST分析汽车行业模板

PEST分析(一)政治环境分析1、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制约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可是汽车消费环境的状况却是十分恶劣。
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国家有关部委统计在册的税费就达500多项,收费总量达1600多亿元,部分地区附加在汽车上的收费竟达车款的30%至50%.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征收牌照费、购置费及各种杂费,这些车外费相当于中档车车价的30%以上,再加上每年超过1万元的维护费用,使得不少消费者放弃购车。
高税费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这是目前汽车消费市场启动的最大原因。
当交通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后,同时配套渐进的汽车消费政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需要一系列的政策。
2、产业政策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
政治要素主要涉及世界贸易组织、垄断与竞争立法、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和与法规、贸易规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逐渐完善汽车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
⑴《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有利于抑制能源需求增长过快的势头⑵《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要求地方政府一律取消不利于汽车消费的政策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取消汽车产品进口配额管理,继续降低汽车进口关税⑷《二手车市场管理办法》:二手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⑸《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只要汽车生产商授权,进口车可以和国产车同网销售。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长期困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瓶颈”问题。
其他产业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小质量、低价位、经济适用型的汽车消费品以及代用燃料;加快发展柴油客车,提高轻型柴油货车、客车的比例;开发和生产柴油轿车和微型车,提高燃气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支持企业生产大功率客车和载货车;支持发展高速公路行驶条件高档重用载货车、牵引车和商用车;支持和鼓励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扩大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鼓励并支持企业自主开发或者利用外国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乘用车产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辅助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新增同步发展能力,按照专业分工、层次清楚的零部件产业结构,向系统性、模块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效,加强和完善准入管理制度,制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限制利用散件进行简单组装,特别是引进散件进行组装;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对我国轿车市场增速下滑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轿车市场增速下滑的几点思考我国轿车市场增速下滑引发了我一些思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经济增长放缓。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工资水平增长放缓,这导致人们的购买力降低,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
购车是一项较大的消费支出,受经济状况制约,不少家庭选择延迟购车的时间,或者选择购买二手车,从而导致轿车市场增速下滑。
其次,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日益拥堵,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交通问题成为人们生活的一大压力。
此外,共享出行的兴起,滴滴、优步等网约车平台的普及,也使得一部分人更倾向于使用共享出行的方式,而不是购买私家车。
这些因素导致了轿车市场需求量的下降。
再次,环保意识的觉醒。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轿车作为机动车辆的代表,排放的尾气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汽车尾气排放的限制和治理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也不断加码。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绿色出行方式,选择购买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新能源车型,而放弃传统燃油轿车。
这也是导致轿车市场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对轿车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线上购物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汽车电商平台蓬勃发展,通过线上购车可以省去许多时间和精力。
同时,互联网也提供了更多便捷的出行方式,比如共享汽车、网约车等,这一方面降低了人们的购车需求,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们对私家车的依赖。
这种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面对轿车市场增速下滑的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首先,加大内需政策的支持力度。
通过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增加人们的购买力,从而刺激消费需求,促进轿车市场的复苏。
其次,加强绿色出行意识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鼓励人们选择使用新能源车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辆,比如购车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等。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及走势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与走势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
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
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
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
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一、2011年中国汽车发展概述 我国车辆受国家宏观调控和汽车消费鼓励政策退出的影响,2011年车市告别高增长时代早已是行业共识,但是,低于2.5%、创下13年来最低的产销同比增幅,还是有些出人意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2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比上年分别回落31.60和29.92个百分点,产销增速为13年来最低。其中,乘用车产销1448.53万辆和1447.24万辆,同比增长4.23%和5.19%;商用车产销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下降9.94%和6.31%。 2011年,东风公司销售汽车305.87万辆(乘用车232.9万辆,商用车72.97万辆),同比增长12.25%,增速是行业的4倍多,位居百万辆级企业第一,销售规模稳居行业第二。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历史性跨越百万辆台阶,其中,自主品牌商用车跻身全球第一,自主品牌乘用车增速居销量前6位企业之首。综合市场占有率预计达到16.51%,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利润好于上年。
二、宏观政策是影响去年产销增速放缓的主要因素 “2011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大幅回落,主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鼓励政策的退出、上年基数较高和北京等城市限购四方面因素的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影响。在四大因素中,国家宏观调控和鼓励政策的退出,是影响2011年汽车产销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不要小看“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及“以旧换新”三项促进汽车市场的财政补贴政策退出对汽车市场的影响,市场滑坡将持续到2012年一季度,我国汽车市场同比明显回升将在2012年二季度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
(二)2010年年下半年中国经济能取得高增长,主要是依靠出口、房地产和汽车拉动,2011年三个经济的火车头行业增幅均下降,造成国民经济增速也下降,从而会进一步拉低汽车销量,因此无法指望下半年能出现市场奇迹。
(三)存贷款利率已经大幅度提高,这使经销商的财务负担加大,促销力度减小;同时,消费者购买汽车时,汽车消费信贷的利息比去年增加了40%以上。目前,用汽车消费信贷购车的比例已经仅剩下去年的一半,而且下半年还可能加息。
(四)鼓励政策退出后,去年年底“赶末班车”的火爆行情,在今年年底不会有了,因此四季度会出现有的月份是负增长。
(五)国家虽然要求除北京市以外,不执行限购政策,但是大多数的大中型城市已经增加了停车费,今后还会有城市增加停车费。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六)政府公务车采购新政出台后,最明显的效应是今年的采购量将减少,前几个月出现过突击购买,今后几个月的采购量会减少较多。
(七)由于汽车保有量超过社会承受力的极限,目前的市场状态正是政府所期望的,以消化近十年过度刺激汽车市场造成的负效应,因此不要指望2012年国家会出台新的鼓励汽车市场的政策。
(八)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石油消耗量也将增加,目前石油价格总的趋势是上涨,油价将维持在不断攀高的状态中,这对汽车消费有抑制作用
三、福田戴姆勒联姻 开启最大商用车合资项目 2012年2月18日,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国内最大的商用车合资项目终于瓜熟落地,走进了“婚姻殿堂”。 以往中国汽车行业传统的合资合作都是引进外方成熟车型,中国的合资公司大多仅是装配工厂,产品出路多是内需式的。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后,福田汽车和戴姆勒公司将分阶段在俄罗斯、南亚和中南美洲等国设立合资公司。北京将是双方全球合作业务的运营中心,即为双方全球合作业务的管理决策、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营销管理等中心,俄罗斯等合资公司将作为区域性生产和销售中心。 双方打破了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仅设立组装工厂的旧有模式,开创了中外合作双方以中国为运营中心,发挥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中国汽车企业自主品牌的里程碑。 未来,北汽福田戴姆勒将重点拓展海外五大新兴市场,今年俄罗斯工厂将启动,印度工厂明年年底投产,印尼、墨西哥和巴西的项目以后将陆续启动。此外,新合资公司将大大推动戴姆勒卡车全球增长战略的实施,扩大戴姆勒卡车的在华业务发展,从而提升其在中国卡车市场的地位。 以2011年为例,福田汽车内耕外拓,可谓”硕果累累“。2011年4月,福田汽车在北京密云投资37.7亿元的多功能汽车生产基地宣布投产;2011年9月,福田欧辉客车事业部广东工厂投产,标志着福田汽车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北京和广东两大基地南北呼应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2011年福田汽车位于印度的工厂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启动,成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第一家在海外建厂的企业。进入2012年,福田汽车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国际重卡市场,在2月18日,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便应运而生。 据福田汽车公布的2020年规划,福田汽车将在2020年销量打破400万辆,营业收入4000亿元以上;国内销售250多万辆,市场份额超9%;海外销售140多万辆,销售比重达36%。其中福田戴姆勒将承担起海外销售的重任。”未来,福田汽车将立足北京,以北京为中心,通过与世界一流企业戴姆勒、康明斯等建立战略联盟,成为真正的世界级主流汽车品牌。 (四)东风汽车自主品牌“乾”D300计划发布 2011年12月10日,东风自主品牌年度百万辆汽车在武汉下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线。仪式上,东风发布了其自主品牌中期事业计划,计划日期为2012年-2016年,这一计划被命名为“乾”D300,这一计划的发布,也意味着东风开始在自主品牌上加大投入力度,未来也会有更多的自主新车推出。 (1)“乾”D300名称释义:用东风官方的解释,“乾”是一个寓意颇深的古老的汉字。乾,乃八卦第一卦,“第一”代表了东风自主事业追求的目标;乾,出自《易经》,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寓意东风做强自主决心和信心;乾,在卦象中以三横表示,对东风自主品牌事业的寓意在于 ——东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达到300万辆,实现“三个东风”的伟大愿景,再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寓意东风自主事业永续发展。 (2)销量目标:“乾”D300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到2016年,东风总体自主品牌销量达到300万辆,其中,东风品牌商用车100万辆,东风品牌乘用车100万辆,其他自主品牌100万辆。东风希望其商用车能做到国内第一、世界前三;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稳居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第一阵营。 自主品牌乘用车所包含的产品: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主要从三条战线推进: 第一条战线,是东风品牌的自主乘用车事业,形成“2+2”的事业布局。第一个“2”代表东风乘用车公司、东风小康汽车公司;第二个“2”代表郑州日产汽车公司、东风柳州汽车公司。 第二条战线,是以东风裕隆为主体,发展大中华品牌乘用车。 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第三条战线,是各合资公司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东风旗下的东风日产、神龙公司、东风本田汽车等都安排了自主品牌发展规划。 未来将加大自主品牌研发投入:为支撑东风自主品牌“乾”D300计划的顺利实现,未来5年,东风自主事业计划对东风商用车整车、动力总成工厂、东风微型车、东风乘用车、东风日产启辰、东风轻型商用车、东风裕隆等项目总计投资300亿元,并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使公司科技投入占到公司销售收入的3%以上。 具体的产品平台规划: 1.在东风品牌商用车领域,开发和投放14个整车平台,同时形成发动机、变速箱等四大关键总成能力; 2.在东风品牌乘用车领域,开发和投放18款狭义乘用车和3个系列微型车产品阵容,同时具备3大系列发动机、4大系列变速器能力; 3.在其他自主品牌领域,开发和投放20款乘用车及1个系列微车阵容。
同时,东风还将围绕大商用车、大乘用车、大零部件,重点加强在商品平台、动力总成、技术研发能力、网络渠道、品牌及海外事业等六个方面的协同,统筹好、布局好、利用好资源,加快做强做大。
东风汽车目前无论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主要依靠旗下合营或者联营事业单元。也就是目前的“1+6”事业单元格局,即东风日产+东风商用车、东风股份、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悦达起亚、东实用文案 标准文档 风小康。所有的上述事业单元全部属于合营或联营的形式。同时,这些事业单元也形成了“4+N”基地,在武汉、广州、十堰、襄阳这四大基地的基础上,盐城、柳州、郑州和杭州基地也在迅速成长。
(五)东风公司“全球金三角”计划 东风公司“全球金三角”计划,即日产雷诺联盟+东风集团+沃尔沃或雷诺卡车集团,从而带动日产雷诺乘用车和东风商用车三块业务。
在这样的大战略框架下,东风-日产的制造基地布局已经雏形初现:十堰将作为东风品牌商用车基地,襄樊将作为东风轻卡和日产乘用车分基地,郑州将是东风乘用车、轻卡自主和日产轻卡、SUV基地,广州是日产、雷诺乘用车的主基地,柳州为东风商用车和自主乘用车基地,常州是东风微卡基地,而武汉将成为沃尔沃或雷诺卡车品牌的商用车基地。
新中期事业计划还将在提升生产能力方面不断发力,以达成销售目标。其旗下的东风商用车公司在湖北省十堰市的中重型商用车新工厂已竣工投产;股份公司在江苏省常州市建设的小型商用车新工厂即将竣工;还有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第二乘用车工厂也将在2012年竣工投产。、
(六)郑州制定汽车城蓝图 4年后年产汽车百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