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优质课件PPT
合集下载
消化与吸收-PPT全文课件

消化与吸收
思考:
将馒头放入口中,反 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 物质。人体还有他消化器官分泌 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 的各种营养物质。
一个馒头的旅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 食道
小肠
胃 大肠
消化系统的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 物与唾液充分混凝合并进行初消化
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
化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道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将食物推入大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 在一次生日聚会上,小东胃口大开,一 通狼吞虎咽之后,忽然感觉胃里不太舒 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医院的 消化科。医生为小东做了检查并开了药 。
5.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6.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2.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 土和木 为主要 材料的 中国古 建筑留 存至今 的并不 多,以 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 这种建 筑的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思考:
将馒头放入口中,反 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 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 物质。人体还有他消化器官分泌 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 的各种营养物质。
一个馒头的旅行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 食道
小肠
胃 大肠
消化系统的组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
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并使食 物与唾液充分混凝合并进行初消化
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
化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道
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并吸收营养物质,
将食物推入大肠
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 在一次生日聚会上,小东胃口大开,一 通狼吞虎咽之后,忽然感觉胃里不太舒 服,四肢无力。同学们把他送到医院的 消化科。医生为小东做了检查并开了药 。
5.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生态平衡 的维护 就是要 维护其 生物物 种的多 样性, 所以维 护社会 和谐的 基础也 就是文 化的多 样性。
6.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的认同 在维护 民族团 结和和 睦之中 具有最 根本的 作用, 因此就 要建设 好各民 族共同 的精神 家园, 培养中 华民族 的共同 体意识 。
2. 木材的耐久性远逊于石材,因而以 土和木 为主要 材料的 中国古 建筑留 存至今 的并不 多,以 致某些西方学者以为现在根本没有 这种建 筑的实 物。
3. 中国古代的石建筑并不像欧洲那样 发达, 一直到 明清时 代,在 技术条 件完备 且有需 求的 情况下,石建筑在中国依然很少出现 。
•
4.多样性意味着差异,我国的民族多 样性决 定了以 民族为 载体的 文化的 多样性 ,这种 文化的 多样性 也意味 着各民 族文化 的差异 。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PPT教学课件

六 、实验过程:
1. 制作淀粉糊。 2. 准备唾液。 3. 观察酶的消化作用。 ⑴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各注入2mL淀粉糊。 ⑵向A试管注入2mL清水,B试管注入2mL唾液溶液。 ⑶把2支试管放在盛有37℃的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min。 ⑷取出试管,冷却后向2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碘液。
七、 实验现象及结论: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细胞壁
植物细胞
有
动物细胞
没有
细胞膜
有
细胞质
有
细胞核
有
叶绿体
有
液泡
有
有 有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场所
植 细胞壁 保护支持细胞 物 特 液泡 内有细胞液 有 叶绿体 含有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场所
思考:
4. 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 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 实验结果显示__A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填“A”或“B”)。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_淀__粉__已__被__唾__液__中__的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消__化__作__用__了____。
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
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⑴请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D )
A⑵.该①实②验③主④要⑤证明B.了③酶④具①有②_⑤___高C_._效③__性④__①__⑤的②特性D。. ③⑤①④②
显微镜使用
1、(取镜) 安放
2、对光
四 、探究的实验变量因素
{ 唾液 1支试管注入清水 1支试管注入唾液
注: 本实验方法属于对照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实验唾液的消化作用2014ppt课件

实验整理
1.清洗实验器材,清洁桌面。 2.固体废弃物请扔垃圾桶。 3.有秩序地归还实验器材。
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探究实验中,我们通常设置一个变量,其余的 都为常量。在空白对照实验中,施加变量的是 实验组。不施加变量的组为对照组。
处在理想状态的哪个组就是对照组。什么叫 “理想”呢?就是处在他本身的状态。比如, 37度, 100度, 0度 37度就是唾液的本身状态。 所以,37度就是理想状态,也就是对照组。
实验:唾液的消化作用
实验时间:2014年12月2日 材料用具:试管三支(编号)、试管架、试管
夹、酒精灯、火柴、碘液、小烧杯(淀粉液) 、小烧杯(取唾液)、大烧杯(清水)
发现问题
1.当我们在吃馒头时,如果细细咀嚼,会有什么 感受?为什么会有这种味道?
2.馒头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3.什么原因使馒头发生了变化?
总之:探究什么,什么就是实验组 。
联系生活
1.平时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 2.平时为什么不要吃凉的饭菜? 3.吃饭时,一般吃,一边喝饮料好吗?
实验失误的原因 1.加入碘酒的量太多(碘酒使酶失活); 2.温度过低; 3.淀粉液浓度过高,太粘稠; 4.操作失误等
互助提高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果
1号变蓝
2号不变蓝
3号变蓝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展示实验情况,总结规律
⑴你的过程结果和结论与其他同学的一样吗? 如果不一样与同学一起分析原因。
⑵牙齿和舌在口腔的消化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⑶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互助释疑
1、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 2、本实验为什么要在37度的环境中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唾液对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PPT课件 北师大版优秀课件

2、采用淀粉纸能直接放入口腔中,这更增加实验 直观性,更重要的是减少学生取唾液的环节,大 大地缩短实验操作时间,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实 验和进行实验分析 。而在整个实验中,学生都能 主动参与、人人动手。
3、在拓展实验中,学生能积极的投入到自主探究 中,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科学实验的兴趣。
5.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80.死鱼随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 42.生活中难免遭遇打击。但是,真正能把你击倒的是你的态度。 51.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40.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60.前行的征途中,拄着双拐的人虽然步履艰难,但只要有一颗奋发不息的心则可以登上成功的峰巅。 15.总有那么一个人,不管他以前如何对你,你总会找到原谅他的理由。 24.试着把光芒留给别人,不用太在意那些有的没的,你会更快乐。 34.当你认为自己倾尽全力时,往往才是别人的起点。 95.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10.千万别在最好的年龄里,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 8、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就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84.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25.天上下雪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97.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41.想做的事情就快去做吧,不要到最后只剩下“来不及”了。 23.时光不回头,当下才重要。
唾液对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
现场实验展示需要,先进行其中一个实验 操作过程:
1号淀粉纸直接放入口腔中
设置对照实验
2号淀粉纸滴加几滴清水 后放入试管中,进行37℃ 恒温水浴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设有探究活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唾液
碘液 清水
3、在拓展实验中,学生能积极的投入到自主探究 中,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生物科学实验的兴趣。
5.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80.死鱼随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 42.生活中难免遭遇打击。但是,真正能把你击倒的是你的态度。 51.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40.对自己不满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60.前行的征途中,拄着双拐的人虽然步履艰难,但只要有一颗奋发不息的心则可以登上成功的峰巅。 15.总有那么一个人,不管他以前如何对你,你总会找到原谅他的理由。 24.试着把光芒留给别人,不用太在意那些有的没的,你会更快乐。 34.当你认为自己倾尽全力时,往往才是别人的起点。 95.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10.千万别在最好的年龄里,吃得最胖,用得最差,活得最便宜, 8、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就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84.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25.天上下雪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97.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41.想做的事情就快去做吧,不要到最后只剩下“来不及”了。 23.时光不回头,当下才重要。
唾液对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
现场实验展示需要,先进行其中一个实验 操作过程:
1号淀粉纸直接放入口腔中
设置对照实验
2号淀粉纸滴加几滴清水 后放入试管中,进行37℃ 恒温水浴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设有探究活动“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唾液
碘液 清水
唾液对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PPT课件

(3)取出淀粉纸纸条。
恒温
(4)加碘液,观察实验的反应现象。 (需同事配合)
3、实验结果与结论
编 号 材料 方法 时 现象 结论 间 (滴加碘液) 唾液 对淀 粉的 确有 消化 作用
直接放入 1号 唾液+淀粉 口腔中
不变蓝色
5 分 放入水温 钟 2号 清水+淀粉 37℃水槽 中
变深蓝色
4、拓展实验:探究茶、碳酸饮料等对淀 粉在口腔中的消化有无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唾液淀粉酶PPT课件

01
03
酶分解反应
13
4-3 结论
酶促反应因素
通过实验发现唾液淀粉酶具有高度 专一性,其活性受温度、pH值、激 活剂及抑制剂、酶浓度和作用时间 等多种因素影响; 每个人产生唾液 淀粉酶的量不同,活性强弱也也有 差异,人体唾液淀粉酶在37℃活性 最强。同时发现中性环境中酶活性 最强,不同来源的酶对碱的耐受度 不同
ptyalase
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 活性研究
1
目录
Contents
唾液淀粉酶特性概述 唾液淀粉酶制备和处理 实验过程 结果分析和结论
2
01 Part One 唾液淀粉酶特性概述 3
1-1 淀粉酶特性
生物催化剂
受温度、pH、激活剂、 抑制剂、酶浓度、作 用时间影响
可以将淀粉分解为分 子大小不同的糊精以 及麦芽糖
8
03 Part Three 实验过程 9
3-1 实验过程
酶催化反应
pH影响因素
pH影响因素Part Four 结果分析与结论 11
4-1 实验结果
酶分解反应
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颜色由蓝色变浅,然后变成碘 液的颜色
pH因素影响
pH=1试管为蓝色、pH=5试管为红棕色,沉淀量较 少、pH=7试管为红棕色,沉淀量较多、pH=9试管 为苹果绿。
当淀粉被彻底分解为 麦芽糖和葡萄糖时, 加班氏试剂共热溶液 产生红棕色沉淀
4
1-2 酶分解淀粉过程
淀粉分解产物加碘液颜色变化
• 反应开始为淀粉遇碘变蓝色 • 分解为紫色糊精遇碘变紫色 • 再分解为红色糊精遇碘变红色 • 最后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遇 • 碘不变色
5
1-3 pH对酶活性影响
溶液呈现蓝色,没有与班氏试剂发生发 反应
1.2唾液淀粉酶实验课件-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酸度
山大附中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对照组 实验组(变量)
具 有
牙齿
不变蓝 部分变蓝(馒头块)
实 事
舌
不变蓝 变蓝(不搅拌)
求 是
唾液
不变蓝 变蓝(清水)
的 温度
不变蓝 高温、低温均变蓝(温度)
科 学
酸度
不变蓝 变蓝(白醋)
精 神
唾液量
不变蓝
变蓝(1毫升唾液)
。 消化时间 不变蓝 部分变蓝(2分钟)
个说 问:
7.消化时间?
题 更
……
重
要
。
山大附中
提
出
一 个
与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可能有关的因素:
问
1.牙齿的咀嚼?
题 比爱
2.舌的搅拌?
解因 决斯
3.唾液的分泌?
一坦
4.温度?
个说 问过
5.酸性?
题, 更
6.唾液量?
重
7.消化时间?
要
。
……
山大附中
---选择器材 模拟探究
模
模拟口腔环境
拟
需要模拟的因素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37℃ 37℃ 37℃ 0℃ 90℃
牙齿 舌 10分钟
温度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2毫升清水 1毫升唾液 1毫升清水
搅拌 搅拌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1毫升清水 1毫升白醋
搅拌 搅拌 搅拌
37℃ 37℃ 37℃ 37℃ 37℃
唾液 唾液量 2分钟
小烧杯2、小刀、碘液、小纸槽等 3、4组(牙齿)馒头屑和馒头块:等大的小馒头块2、玻璃棒或筷子2、带刻度的试管2、
第四章第二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酶)PPT优选课件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
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和无机催化
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
实验的几个步骤:(反应为2H2O2==2H2O+O2↑ ) ①向2号试管内滴入几滴FeCl3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试管的
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mL质量
3
二、 实验准备:
1. 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 2. 咳出来的痰)1mL,再加1mL清水配成 3. 溶液。 4. 2. 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
三 、控制实验变量因素
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2mL)
2. 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3. 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
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⑴请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D )
A. B.
①⑵2该②020/③实10/1④验8 ⑤主要B证. ③明④了①酶②具⑤有高_C_效._③_性_④__①__⑤__②_的D特. 性③。⑤①④② 9
试管7:2ml H2 O2 + 1mlHCl+1滴肝脏研磨液 现象: 产生极少气泡
试管8:2ml H2 O2 + 1mlNaOH+1滴肝脏研磨液
现象: 产生极少气泡
结论: PH对酶的活性有影响,过酸、过碱会使酶的 活性失去,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PH。
2020/1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实验现象及结论:
试管
淀粉糊 ( 2mL )
A(清水2mL) 振荡
10min后
结论
加碘液(2滴)
呈蓝色 淀粉未分解
B(唾液2mL ) 37℃保温 2021/02/01
不显蓝色
淀粉已分解 5
课堂练习:
1. 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
2.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麦__芽__糖______,淀粉
进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要控制好 变量 。本活动 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 唾液淀粉酶 ,那么 其他的量都必须 完全一致 ,包括 淀粉的量、 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
2021/02/01
4
六 、实验过程:
1. 制作淀粉糊。 2. 准备唾液。 3. 观察酶的消化作用。 ⑴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各注入2mL淀粉糊。 ⑵向A试管注入2mL清水,B试管注入2mL唾液溶液。 ⑶把2支试管放在盛有37℃的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min。 ⑷取出试管,冷却后向2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碘液。
实验的几个步骤:(反应为2H2O2==2H2O+O2↑ ) ①向2号试管内滴入几滴FeCl3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试管的
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mL质量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明显。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
2021/02/0相1 近)催化效果最好。
8
3.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 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
4. 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 5. 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6. ⑴ 实验结果显示A__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7. (填“A”或“B”)。 8.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9. 淀_粉__已__被__唾__液__中__的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消__化__作__用__了______
思考: 淀粉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
淀粉
2021/02/01
麦芽糖 ( 口腔)
葡萄糖 (小肠)(麦芽糖酶)9
5.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和pH 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
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和无机催化
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
实验4.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 的作用以及酶的作用条件
2. 学会设置对照组的实验方法
2021/02/01
1
一、 实验原理:
1.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质: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
注:⑴ 本实验只能证明它有分解作用,但不能 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 麦芽糖 。
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
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⑴请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D )
A. B.
①⑵2②该021/③实02/0④验1 ⑤主要B证. ③明④了①酶②具⑤有_高C_._效③__性④__①__⑤__②_的D特. 性③。⑤①④②10
Thank you
A(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B. C. 敏感性
D. 都不是
2021/02/01
6
课堂小结
重点: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难点: 实验条件的控制
2021/02/01
7
课堂作业:
1. 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
答:因为如果淀粉糊太稠,那么淀粉含量相对
较多,这在有限的唾液验
3. 已被消化的标志是加_碘__液__不__显__蓝__色___________。 2. 酶是_活__细__胞_____制造的具有___催__化___能力的
3. 蛋_白__质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37_℃_____时催化
4. 能力最强。
3. 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
4. 酶具有
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2. 本实验中,制成的淀粉糊为什么要先冷却,
不能立即使用?而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又
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
答:制成的淀粉糊如果不经冷却就直接加入唾液,
唾液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实验当然就不
可能成功。而加入唾液后,放在37℃的温水 中保温,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11
三 、控制实验变量因素
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2mL)
2. 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3. 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2021/02/01
3
四 、探究的实验变量因素
{ 唾液 1支试管注入清水 1支试管注入唾液
注: 本实验方法属于对照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五 、成功关键
⑵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 碘液 检验, 因为淀粉遇 碘 能变 蓝色 。
2. 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
为了证明 唾液淀粉酶 具有消化作用
2021/02/01
2
二、 实验准备:
1. 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 2. 咳出来的痰)1mL,再加1mL清水配成 3. 溶液。 4. 2. 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
试管
淀粉糊 ( 2mL )
A(清水2mL) 振荡
10min后
结论
加碘液(2滴)
呈蓝色 淀粉未分解
B(唾液2mL ) 37℃保温 2021/02/01
不显蓝色
淀粉已分解 5
课堂练习:
1. 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唾液
2. 淀粉酶能够将淀粉消化为_麦__芽__糖______,淀粉
进行对照实验的关键是要控制好 变量 。本活动 对照组的自变量是有或没有 唾液淀粉酶 ,那么 其他的量都必须 完全一致 ,包括 淀粉的量、 清水和唾液溶液的量、保温用的温度与时间。
2021/02/01
4
六 、实验过程:
1. 制作淀粉糊。 2. 准备唾液。 3. 观察酶的消化作用。 ⑴取2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各注入2mL淀粉糊。 ⑵向A试管注入2mL清水,B试管注入2mL唾液溶液。 ⑶把2支试管放在盛有37℃的温水的烧杯内保温10min。 ⑷取出试管,冷却后向2支试管内各滴入2滴碘液。
实验的几个步骤:(反应为2H2O2==2H2O+O2↑ ) ①向2号试管内滴入几滴FeCl3溶液,作为对照。 ②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在1、2号试管的
管口,仔细观察,发现1号试管的卫生香燃烧猛烈。 ③取两只洁净的试管,编上号,并且注入10mL质量
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④轻轻振荡这两只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明显。因唾液淀粉酶在37℃(与人体内温度
2021/02/0相1 近)催化效果最好。
8
3. 通过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 本实验的结果,说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 具有催化作用,它能分解淀粉。
4. 下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实验过程 5. 请仔细阅读图示说明,并回答下列问题。 6. ⑴ 实验结果显示A_____试管中的浆糊变蓝色 7. (填“A”或“B”)。 8. ⑵ 另一支试管内的物质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9. 淀_粉__已__被__唾__液__中__的__唾__液__淀__粉__酶__消__化__作__用__了______
思考: 淀粉在人体内是如何被消化的?
淀粉
2021/02/01
麦芽糖 ( 口腔)
葡萄糖 (小肠)(麦芽糖酶)9
5.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和pH 等因素影响。氯化铁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其溶液能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肝脏组织细胞中也有一种能催
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酶。为了研究生物酶和无机催化
剂的催化效率,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以下是该
实验4.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酶在新陈代谢中 的作用以及酶的作用条件
2. 学会设置对照组的实验方法
2021/02/01
1
一、 实验原理:
1.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实质:是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过程
注:⑴ 本实验只能证明它有分解作用,但不能 验证分解后的产物是 麦芽糖 。
发现1号试管的气泡多且最先产生。 ⑤取豌豆大小的新鲜肝脏,放在培养皿中迅速剪碎
并投入到1号试管中。
⑴请根据实验原理,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D )
A. B.
①⑵2②该021/③实02/0④验1 ⑤主要B证. ③明④了①酶②具⑤有_高C_._效③__性④__①__⑤__②_的D特. 性③。⑤①④②10
Thank you
A( )
A. 专一性
B. 高效性
B. C. 敏感性
D. 都不是
2021/02/01
6
课堂小结
重点: 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难点: 实验条件的控制
2021/02/01
7
课堂作业:
1. 本实验中,淀粉糊为什么不能太稠?
答:因为如果淀粉糊太稠,那么淀粉含量相对
较多,这在有限的唾液验
3. 已被消化的标志是加_碘__液__不__显__蓝__色___________。 2. 酶是_活__细__胞_____制造的具有___催__化___能力的
3. 蛋_白__质_____。人体中的酶在温度为37_℃_____时催化
4. 能力最强。
3. 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这说明
4. 酶具有
效果,甚至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2. 本实验中,制成的淀粉糊为什么要先冷却,
不能立即使用?而加入唾液溶液后,为什么又
要在37℃的温水中保温?
答:制成的淀粉糊如果不经冷却就直接加入唾液,
唾液淀粉酶会因高温而变性,实验当然就不
可能成功。而加入唾液后,放在37℃的温水 中保温,可以提高酶的活性,使催化效果更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2021/02/01
11
三 、控制实验变量因素
1.(2支试管加入的)淀粉糊的量(2mL)
2. 注入的清水和唾液的量(2mL)
3. 所处的水温(37℃)(水浴法保温)
2021/02/01
3
四 、探究的实验变量因素
{ 唾液 1支试管注入清水 1支试管注入唾液
注: 本实验方法属于对照实验法, 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五 、成功关键
⑵ 淀粉是否已完全分解,可用 碘液 检验, 因为淀粉遇 碘 能变 蓝色 。
2. 设置对照组实验的目的:
为了证明 唾液淀粉酶 具有消化作用
2021/02/01
2
二、 实验准备:
1. 清水嗽口后,取自然流下的唾液(不是 2. 咳出来的痰)1mL,再加1mL清水配成 3. 溶液。 4. 2. 取淀粉,加清水,搅拌,煮沸,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