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实验报告》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活动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活动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探究准备一、探究目的1.培养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二、材料用具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具是:。
探究过程一、提出问题馒头或米饭在口腔内经过细细咀嚼后,其中的淀粉是否发生变化呢?二、作出假设馒头、米饭中含有的淀粉是没有甜味的,在这个事实的启发下,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本实验___ ______(填“需要”或者“不需要”)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组讨论,制定的实验计划如下:1.取两支试管,用标签编号为1、2。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注入mL淀粉液。
2.向1号试管中注入mL唾液,向2号试管内滴入mL清水。
分别振荡,然后同时放入盛有37°C左右的温水中,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冷却。
3.向冷却后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两滴。
四、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注意要设计对照实验,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条件。
2.搜集唾液之前要先用清水漱口。
五、进行实验按照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六、实验结论与分析认真记录和分析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加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__ _ 。
七、交流与分析将本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和所得实验结果同其他小组交流,分析各种探究方案的优缺点。
综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加深对唾液在淀粉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八、疑惑与讨论1. 本组的实验成功了吗?如果没有成功,分析讨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 如果本组的实验成功了,想一想本组的实验是否还有不足之处?尝试改进本组的实验。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解读
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观察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以下是这样一个实验的可能步骤和解读:
实验步骤:
1.准备样本:准备含有淀粉的食物样本,如饼干、面包或淀粉溶液。
将样本分成几组,每组分配相同的淀粉含量。
2.采集唾液:请志愿者吃一小块无味的棉花或咀嚼无味的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
然后使用吸管或无菌棉签等工具采集一定量的唾液,并将其加入到淀粉样本中。
3.控制组:设置一个对照组,只将含淀粉的样本加入到试管中,不加唾液。
4.反应时间:将所有试管放置在37摄氏度的恒温水浴中,观察反应一定的时间,通常为10分钟至30分钟。
5.添加碘液:在反应结束后,为了检测淀粉的消化情况,向每个试管中加入碘液。
碘液在存在淀粉时呈现蓝黑色,而在淀粉被消化后呈现黄色或无颜色。
6.观察结果:观察每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淀粉消化的情况。
解读实验结果:
对照组:对照组中的样本只含有淀粉,没有唾液。
因此,如果淀粉被消化,添加碘液后颜色会变为黄色或无颜色;如果淀粉未被消化,则颜色仍然是蓝黑色。
实验组:实验组中的样本含有淀粉和唾液。
如果唾液中的淀粉酶起作用,能够将淀粉分解成糖类,那么在添加碘液后,颜色会由蓝黑色变为黄色或无颜色。
比较结果: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可以确定唾液中的淀粉酶是否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如果实验组中的样本颜色变化,而对照组中的未变化,那么可以确认唾液中的淀粉酶确实起到了消化淀粉的作用。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理解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淀粉消化的过程和机制。
唾液淀粉酶实验过程

唾液淀粉酶实验过程唾液淀粉酶,听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魔法精灵,在我们的口腔里悄悄施展着神奇的法术。
今天,就来和大家唠唠探究这个小魔法精灵的实验过程。
我们就像一群侦探,要把这个隐藏在唾液中的小家伙给揪出来好好研究一番。
首先得收集唾液啊,这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个奇特的“唾液制造机”。
腮帮子鼓鼓的,就像一只贪吃的小仓鼠,在嘴里积攒着那珍贵的唾液。
可别小看这唾液,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里面可是住着淀粉酶这个厉害的角色呢。
然后呢,我们拿出准备好的淀粉溶液,那淀粉溶液白白净净的,就像一碗毫无防备的“食物”等待着淀粉酶这个小怪兽去攻击。
把唾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淀粉酶这个小战士像疯了一样冲向淀粉这个大阵营。
我们把混合液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就像是给小战士们搭建了一个舒适的战场。
这个温度很关键啊,要是太冷了,淀粉酶就像被冻僵的小可怜,动弹不得,那这场战斗就没法好好打了;要是太热了,又像把小战士们丢进了火焰山,直接被烤得失去战斗力。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我们就像等待开奖的彩民一样,心里充满了期待。
这个时候,我们拿出试剂来检测反应的成果。
如果反应成功了,那淀粉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从原本的大分子变成了小分子,就好像一个巨人被切成了一个个小矮人。
要是没成功呢,那就是淀粉酶这个小战士偷懒了,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强大的阻力。
可能是温度这个捣蛋鬼捣乱了,也可能是唾液的量不对,就像厨师做菜盐放多放少了一样,一点点的偏差就可能让整个菜的味道完全不同,在这里就是让整个实验失败。
在这个实验里,每一个步骤都像是走钢丝,必须小心翼翼。
从收集唾液的怪模样,到混合溶液的紧张期待,再到等待结果的焦急,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
而唾液淀粉酶这个小小的东西,在这场冒险中成为了主角,它的一举一动决定着实验的成败。
就像一个小小的国王,主宰着自己的那片微观世界。
虽然这个实验看起来有点繁琐又有点搞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微观世界里隐藏的巨大奥秘,就像在一个小小的洞穴里发现了无尽的宝藏一样令人兴奋。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最新唾液淀粉酶活性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并分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活性,以及影响该酶活性的可能因素。
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了解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方法:
1. 材料准备:收集健康志愿者的唾液样本,准备淀粉溶液作为底物。
2. 酶活性测定:采用DNS法对唾液样本中的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
将固定量的淀粉溶液与唾液混合,分别在不同时间段(0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25分钟、30分钟)取样,测定样品中的葡萄糖含量,以计算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改变pH值、温度等条件,观察这些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
1. 唾液淀粉酶活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达到一个峰值后逐渐稳定。
2. 在pH值为7左右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高,偏酸或偏碱环境均会抑制酶的活性。
3. 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有显著影响,最适温度为37°C,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导致酶活性下降。
结论:
唾液淀粉酶是一种高效且特异性较强的酶,其活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显著。
在接近中性的pH值和人体正常体温条件下,唾液淀粉酶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效率。
本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唾液淀粉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生物化学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者:夹江外国语实验学校雷秀芳一、探究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唾液淀粉酶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将淀粉进行分解。
三、实验材料准备淀粉纸、碘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清水、标签纸、镊子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1、课前制作淀粉纸:将5克小麦粉放入干净的烧杯中,放入20毫升清水搅拌匀,再放入30毫升清水,置于放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沸腾成糊状。
取一张干净的擦镜纸,用干净的毛笔蘸取浆糊均匀的涂于擦镜纸的两面;取另一张擦镜纸,用毛笔蘸取浆糊,不均匀的较厚的涂在上面,晾干后即成。
说明:使用擦镜纸作淀粉的载体的原因:擦镜纸纤维的含量高,韧度好,杂质少,不易坏,吸附淀粉的能力强;唾液对纤维不具有分解能力;纯白色,有利于观察颜色的变化。
2、将制好的淀粉纸裁剪成1厘米宽,4厘米长的长条,高温灭菌后备用。
3、取支干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置于烧杯中待用。
4、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取出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1号试管的内壁;取出另一张涂抹均匀的淀粉纸,用滴管滴入清水,使其浸透,用镊子贴于2号试管的内壁;再取一张涂抹不均匀,较厚的淀粉纸放入口腔中,待浸透后取出,用镊子贴于3号试管的内壁。
5、将三只支试管握于手心,注意握住贴有淀粉纸的部分。
6、8分钟后,分别用滴管向淀粉纸上滴入两滴碘液,观察并记录各自的颜色变化。
五、实验现象及结论现象:1号中没有变蓝,说明1号中的淀粉被分解了;2号试管中变蓝,说明2号试管中的淀粉没有被消化。
3号试管变蓝了,说明淀粉的分解还需要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等物理性消化。
结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分解作用,在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下,淀粉在口腔中将会被初步消化。
淀粉口腔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淀粉是一种常见的碳水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食物中,如米饭、馒头、土豆等。
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站,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是消化过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旨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了解口腔中唾液、牙齿咀嚼和舌搅拌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2. 分析唾液、牙齿咀嚼和舌搅拌对淀粉消化作用的影响;3. 了解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淀粉、唾液、馒头、碘酒、试管、滴管、水、温度计;2. 实验仪器:天平、烧杯、搅拌棒、计时器。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淀粉+水)、实验组1(淀粉+唾液+牙齿咀嚼)、实验组2(淀粉+唾液+舌搅拌)、实验组3(淀粉+唾液+牙齿咀嚼+舌搅拌)。
2. 实验步骤:(1)对照组: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记录淀粉溶解时间;(2)实验组1: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唾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模拟牙齿咀嚼过程,记录淀粉溶解时间;(3)实验组2: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唾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模拟舌搅拌过程,记录淀粉溶解时间;(4)实验组3:将淀粉放入烧杯中,加入等量的唾液,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模拟牙齿咀嚼和舌搅拌过程,记录淀粉溶解时间。
3. 观察与记录:(1)观察每组淀粉溶解情况,记录淀粉溶解时间;(2)分别向每组中加入碘酒,观察颜色变化,记录颜色变化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照组:淀粉溶解时间为5分钟,加入碘酒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发生消化;实验组1:淀粉溶解时间为3分钟,加入碘酒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发生消化;实验组2:淀粉溶解时间为2分钟,加入碘酒后变蓝,说明淀粉未发生消化;实验组3:淀粉溶解时间为1分钟,加入碘酒后不变蓝,说明淀粉已消化。
2. 分析:(1)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使淀粉溶解时间缩短;(2)牙齿咀嚼:牙齿咀嚼能将淀粉颗粒压碎,增加淀粉与唾液接触面积,促进淀粉消化;(3)舌搅拌:舌搅拌能将淀粉、唾液和食物混合均匀,提高淀粉消化的效率。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察实验报告摘要: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能够水解淀粉质的酶,其活性可以被观察到并测量。
本实验对不同浓度淀粉溶液和唾液的淀粉酶活性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将结果图表化。
实验结果表明,唾液对于淀粉的消化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本实验为淀粉酶活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实验目的:1.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活性2.测量不同浓度淀粉溶液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实验原理: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
水解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反应物的浓度和酶的活性来决定反应的速率。
当反应物浓度大时,酶的饱和度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如0.1%,0.5%和1%的淀粉溶液。
2.将淀粉溶液加入至离心管中,注入相应的唾液分别混合,并在室温下保存10分钟。
3.加入2ml的止血液,并室温下放置5分钟后停止反应。
4.将反应液室温下放置1小时,直到淀粉水解反应结束。
5.分别加入2ml的卡球蓝液,并室温下抖动管子,使卡球蓝充分混合后,观察颜色变化。
6.将各离心管中的反应液,吸取至比色皿中,并读取各样品的OD值。
实验结果:样品编号淀粉溶液浓度(%)OD值1 0.1% 0.1272 0.1% 0.1303 0.5% 0.1904 0.5% 0.1925 1% 0.2406 1% 0.241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淀粉溶液浓度越高,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也越高,这与理论原理相吻合。
同时,样品1和2以及样品3和4的数据相近,表明了实验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唾液淀粉酶对于不同浓度淀粉溶液的消化,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这为淀粉酶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说课稿

(三)实施计划(合作探究)
1、分组分工 (2人取唾液2人负责两根试管边水浴加热边 摇匀,2人做观察记录,1人拿温度计测水温, 1人随时加入热水)
2、清点仪器(试管2只,温度计1个,量筒1,滴 管1,稀碘液1瓶,脱脂棉) 3、取材:取少许可溶性淀粉(宁少勿多)和较多 的纯净唾液(宁多勿少),注意取唾液的方法。
三、实验器材 泡沫水箱、热水、冷水、电热水器(100度 开水)量筒、试管、温度计、滴管、小刀、 脱脂棉、馒头、清水、稀碘液等。
四、实验设计原理
在人体正常体温( 37℃ )的条件下,大 约5~10分钟唾液能对淀粉进行消化,那么 用什么来检验呢?用稀碘液能检验淀粉是 否完全被消化。
五、实验教学内容
(四)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设计表格做好记录
试管编号 1
2
3
4
加入碘液 是否变蓝
不变蓝
变蓝
结论: 正常体温下,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七、实验创新要点
改传统的用酒精灯加热为泡沫水箱热水浴加 热,一次加热的试管多,效率高,非常适合分组 实验,并且温度好控制,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在这里控制水温是关键,水桶中的水温低于37摄 氏度,要加开水升高温度,加开水时时要拿出试 管,以免温度过高使得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实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变量唾液
可溶性淀 粉与2ml 唾液搅拌 混合。
可溶性淀 粉与2ml清 水搅拌混 合。
放入37℃左右的温水 中5—10分钟
各 4加 4
滴 碘 液 摇 匀
,
1-2
这是我的水浴加热装置,热水取自电热水 器烧开的水,随时升温保持恒温37摄氏度, 每次加开水,试管必须从从水浴加热装置 中取出,以免温度过高破坏酶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