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_周邦彦的词

合集下载

周邦彦的词(精选10篇)

周邦彦的词(精选10篇)

周邦彦的词周邦彦的词(精选10篇)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

语言典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周邦彦的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周邦彦的词精选篇1词牌名:瑞鹤仙|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暖烟笼细柳。

弄万缕千丝,年年春色。

晴风荡无际,浓于酒、偏醉情人调客。

阑干倚处,度花香、微散酒力。

对重门半掩,黄昏淡月,院宇深寂。

愁极。

因思前事,洞房佳宴,正值寒食。

寻芳遍赏,金谷里,铜驼陌。

到而今、鱼雁沈沈无信,天涯常是泪滴。

早归来,云馆深处,那人正忆。

周邦彦的词精选篇2词牌名:法曲献仙音|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蝉咽凉柯,燕飞尘幕,漏阁签声时度。

倦脱纶巾,困便湘竹,桐阴半侵朱户。

向抱影凝情处。

时闻打窗雨。

耿无语。

叹文园、近来多病,情绪懒,尊酒易成间阻。

缥缈玉京人,想依然、京兆眉妩。

翠幕深中,对徽容、空在纨素。

待花前月下,见了不教归去。

周邦彦的词精选篇3词牌名:渔家傲|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灰暖香融销永昼。

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

拂拂面红如著酒。

沈吟久。

昨宵正是来时候。

周邦彦的词精选篇4词牌名:扫地花|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晓阴翳日,正雾霭烟横,远迷平楚。

暗黄万缕。

听鸣禽按曲,小腰欲舞。

细绕回堤,驻马河桥避雨。

信流去。

想一叶怨题,今在何处。

春事能几许。

任占地持杯,扫花寻路。

泪珠溅俎。

叹将愁度日,病伤幽素。

恨入金徽,见说文君更苦。

黯凝贮。

掩重关、遍城钟鼓。

周邦彦的词精选篇5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节过中和日有三,台星一点下江南。

因仍睿算疏恩宠,多少春风在笑谈。

颂祝椒花随以柏,恩袍欺草绿於蓝。

儿孙更祝无穷寿,齐指庄桩原与参。

周邦彦的诗词全集

周邦彦的诗词全集

周邦彦的诗词全集(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周邦彦简介二、周邦彦的诗词创作三、周邦彦的诗词作品欣赏四、周邦彦的诗词影响正文一、周邦彦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周邦彦的诗作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

他的许多作品都入选了中小学课本,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二、周邦彦的诗词创作周邦彦在文学创作上,以词为主,兼及诗、文。

他的词作数量较多,其中以《清真词》最为著名。

周邦彦的词风婉约柔美,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表达情感。

他的词作既有豪放派的雄健,又有婉约派的柔美,融合了南北词派的优点。

此外,周邦彦的诗作也颇有特色,以七言绝句和五言古诗为主,诗风清新自然,富含哲理。

三、周邦彦的诗词作品欣赏以下是几首周邦彦的诗词作品,供读者欣赏:1.《春雨》春雨周邦彦,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2.《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3.《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楼前芳草接天际。

今日原头,黄叶飞舞,恍如昨夜春风起。

四、周邦彦的诗词影响周邦彦的诗词作品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词作以优美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同时,周邦彦的诗词理论也对后世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清真词》是我国古代词学的经典之作,为后世词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理论指导。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篇1】词牌名:琐窗寒|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

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篇2】词牌名:过秦楼|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篇3】词牌名:六丑|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

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

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

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

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

静绕珍丛底,成叹息。

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

残英小、强簪巾帻。

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

漂流处、莫趁潮汐。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篇4】词牌名:蝶恋花|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

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篇5】词牌名:夜飞鹊|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

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

花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

何意重经前地,遗钿不见,斜径都迷。

兔葵燕麦,向斜阳,影与人齐。

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宋词三百首周邦彦的词【篇6】词牌名:解语花|朝代:宋朝|作者:周邦彦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

满庭芳·风老莺雏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满庭芳·风老莺雏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满庭芳·风老莺雏|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满庭芳;风老莺雏》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周邦彦于哲宗元八年任溧水(属今江苏)县令。

此词正是作者被贬时心中愤愤不平,而又求自我解脱的一首抒情之作。

上阕系凭栏所见,有自然恬淡的初夏景致。

“地卑”两句转写卑湿之地令人不适。

“人静”三句又描画出一种风景宜人的境界。

“凭栏久”将自己的处境与被贬江州的白居易相比较。

下阕写凭栏所想,写逐客之悲。

以飘流的“社燕”自比,将为宦亦喻为寄人篱下,可见词人孤愤与凄凉心境。

只好在酒里去寻求暂时超脱。

此词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痛苦与矛盾,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以酒麻醉,都不能使自己完全忘却现实。

所以总是陷于沉郁顿挫之中。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满庭芳;风老莺雏》(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作者: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溧水:今江苏省县名。

风老莺雏:幼莺在暖风里长大了。

午阴嘉树清圆: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卑:低。

炉:熏炉,用来燃香去潮湿之气的。

乌鸢:泛指飞禽。

新绿:指河水。

疑(ni三声):通“拟”,比拟。

黄芦苦竹:白居易《琵琶行》:“住近湓江地低温,黄芦苦竹绕宅生。

”这句和“地卑山近”都是说自己所住的地方和白居易谪居江州时所住的地方很相似。

社燕:燕子春社时飞,秋社时归去,故称。

(社:春秋两次祭土神的日子。

)翰海:沙漠。

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寄:托身。

修椽(chuán):长的椽子。

屋顶盖的长大木条,此指屋檐。

身外:指功名利禄等。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第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簟(diàn):竹席。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浪淘沙慢;晓阴重》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伤春念情的词作。

全词三阕,上阕追忆当年时令节候及折柳惜别的情事。

前者则是后者的烘托。

“拂面垂杨”与“红泪玉手”,细节传神,足见当年印象之深。

“念汉浦”以下三句抒言信断绝之憾。

中阕写别后情思。

在流动的情绪中,浓化别离的伤感。

无可奈何的凄凉,令人叹惜。

“凭断云留取”,最先使人哀叹。

下阕写去则去也,可“怨歌”,永唱。

虽“怨”,却不“恨”伊,只有“恨春”不给机会。

所以,“怨”是表层,深层依然是“爱”;;刻骨铭心的爱,其实也是无悔无恨的爱。

满地梨花,冰凉洁白,正无言地叙说着无奈的人生……以景结情,留下怅远、空阔的情韵,使人回味无穷。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浪淘沙慢;晓阴重》作者:周邦彦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①,东门帐饮乍阕②。

正扶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③、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

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

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④。

恨春去、不与人期。

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注释】①脂车:车轴涂上油脂的车,润滑以利快行。

②乍阕:方停,刚结束。

③红泪:胭脂泪。

④琼壶敲尽缺:《世说新语》载,晋王敦酒后,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赏析】这首写离别相思的词,是一篇曲折回环、层次丰富、变化多端、完整而又统一的艺术佳作。

全词共分三片,上片,交待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晓阴”、“霜凋”、“雾隐”,说明是在一个秋天雾气很浓的早晨,在“城堞”,女子“掩红泪”、“玉手亲折”,把情人亲自送走了。

中片,写离别时,两人依依遥望和内心的伤别情怀。

【宋词精选】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_周邦彦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宋词精选】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_周邦彦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宋词精选】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_周邦彦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由周邦彦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小令系悲秋之作。

声潇潇,却无鸿雁传书,期盼落空,寒意逼人。

写夜深人去,惟孤灯作伴,以酒浇愁愁更愁,漫漫长夜孤苦难,李清照《声声慢》一词“冷冷清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境界,似从中看到借鉴处。

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作者: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注释】①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

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

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

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

②时:片时、偶尔的意思。

③伫听:久久地站着倾听。

伫,久立而等待。

寒声:即秋声,指秋天的风声、雨声、虫鸟哀鸣声等。

此处是指雁的鸣叫声。

④照壁:古时筑于寺庙、广宅前的墙屏。

与正门相对,作遮蔽、装饰之用,多饰有图案、文字。

亦谓影壁,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

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又称照壁、照墙。

⑤消夜永:度过漫漫长夜。

夜永,犹言长夜。

【译文】秋天天气反复无常,时阴时晴,天色开始变得昏暗,满庭院一片冷清。

我一个人呆呆地立在秋风中,静静地听着带有凉爽的秋声。

云色暗下来,却没有大雁来来往往的身影,只能听到一声一声凄凉声音。

夜半深更,人们都已散去,天地间悄无声息。

屋子里,只有一盏孤灯照着空荡荡的屋子。

我的酒意已经清醒,伴着这忽明忽暗的孤灯,一个人怎样能度过,这漫漫的长夜熬到天亮的时候?【赏析】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浪淘沙慢·晓阴重》周邦彦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浪淘沙慢·晓阴重》由周邦彦创作。

这是一首伤春念情的词作。

全词三阕,上阕追忆当年时令节候及折柳惜别的情事。

前者则是后者的烘托。

“拂面垂杨”与“红泪玉手”,细节传神,足见当年印象之深。

“念汉浦”以下三句抒言信断绝之憾。

中阕写别后情思。

在流动的情绪中,浓化别离的伤感。

无可奈何的凄凉,令人叹惜。

“凭断云留取”,最先使人哀叹。

下阕写去则去也,可“怨歌”,永唱。

虽“怨”,却不“恨”伊,只有“恨春”不给机会。

以景结情,留下怅远、空阔的情韵,使人回味无穷。

作品原文浪淘沙慢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

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

正扶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

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

望中地远天阔。

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嗟万事难忘,唯是轻别。

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罗带光消纹衾叠。

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

恨春去、不与人期。

弄夜色、空余满地梨花雪。

作品注释1、城堞:城上齿状的矮墙。

2、脂车:车轴涂上油脂的车,润滑以利快行。

3、乍阕:方停,刚结束。

4、红泪:胭脂泪。

5、离鸿:此处喻离别的恋人。

6、琼壶敲尽缺:《世说新语》载,晋王敦酒后,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作品译文大清早阴云密布,严霜打的青草凋残,浓雾笼罩城上矮墙,南街上车儿正等待出发,东门外别宴也已停歇。

垂柳正拂人面,柔嫩的杨柳枝已可以编结。

我以手掩面拭泪,亲自把送别柳枝采折。

想那时汉浦别后,她就如鸿雁不知飞向何处,长时间音信断绝。

情切切,登高望远地遥天阔,在这露冷风清之时,我只能苦熬着长夜漫漫。

叹人间万事最难忘的,只有轻率地离别。

翠玉杯中酒未喝完,愿凭借天上残云,留住西楼下落的明月。

丝织的衣带失去了光泽,绣被叠一旁,连环锁已解,旧香早已消歇。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后期词人的创造

第六章周邦彦和北宋中后期词坛1. 元祐词人:以轼、黄庭坚、晏几道、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活动和创作年代主要是在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

2. 北宋后期的两大创作群体:(1)以轼为领袖,以黄庭坚、观、晁补之和之仪、令畤、师道、毛滂等为羽翼的门词人群体,此外晏几道和贺铸,虽然不属门,但与门词人过从甚密;(2)以周邦彦为主帅,曾在大晟乐府供职的组、万俟咏、田为、徐伸、江汉等大晟词人群体。

虽然社交上分为两大群体,但词风却是“各尽其力,自成一家”3 轼和周邦彦各自开辟出不同的创作方向:轼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遵守词的音律规而不为音律所拘,词的可读性胜于可歌性;周邦彦则注重词的协律可歌,情感的抒发有所节制而力避豪迈,对词艺的追求重于对词境的开拓。

其后的南宋词,就是沿着这两种方向分别发展。

第一节受词影响的黄庭坚和晁补之一、黄庭坚1. 黄庭坚论词强调“以俗为雅” ,论词也是“ 雅俗并重” 。

2. 黄庭坚的雅词:既是学所得。

主要是沿着轼开拓的方向,朝两个方面发展:(1)抒情的自我化,即表现自我刚直倔强的个性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晚年两次被流放到边远之地,但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人生信念。

(2)使词的题材进一步贴近自我的日常生活。

不仅表现在他的词作大多数有题序,用以表明词作所写的具体时、地和日常情事,而且体现在词作的容中,从而继轼之后,给后来的南渡词人进一步将词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提供了可仿效的创作式。

3. 黄庭坚的俗词:从柳永词而来,艳词露骨,语言俚俗,方言无可查考。

自认为是“使酒玩世”。

黄庭坚这些侧艳俚俗之辞,是玩世不恭、嘲弄世俗的的心态使然,没有什么审美价值,容也不大健康。

、晁补之1. 晁补之:字无咎,晚号归来子。

“门四学士”之一。

2. 词学理论:(1)在理论上认同词的革新;(2)撰写词话《骫骳说》,对当时词人词作做了比较公允全面的评论。

晁补之词话着重论艺词,开创了词话的新体式,推动了词学理论的发展。

3. 晁词特色:(1)由于经历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因为词中颇多人生的不平和失意的苦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追求外之旨以示风雅
柳永词多平铺直叙,“韵终不胜” (李之仪) , 即 缺乏韵外之致, 缺少含蓄蕴藉。周词既铺陈, 又有余 韵, 既能淋漓尽致,又含不尽之意;在酣畅中藏锋 芒,在委婉中蕴涵充实的思想力量。既不流于轻浮 单薄,也不失之尖新纤巧,耐人寻味,启人深思。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柳(永)何敢知世间有《离骚》,惟贺方回、周美 成时时得之。 举周邦彦《大酺》( pú)《兰陵王》诸曲为例, 称其“最奇崛” 。
1、风姿多样的艳词 2、凄怨愁苦的羁旅词 3、清疏明快的写景词 4、富艳精工的咏物词
1、风姿多样的艳词
清真艳词艳而不淫,浓而不烈,超凡脱 俗,别具一格,影响了以后词坛婉约一派 词人。
《意难忘》: 衣染莺黄,爱停歌驻拍,劝酒持觞 (shāng) 。低鬟(huán)蝉影动,私语口 脂香。檐露滴,竹风凉。拚(pàn)剧饮淋 浪。夜渐深,笼灯就月,子细端相。 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 郎。长颦知有恨,贪耍不成妆。些个事、 恼人肠。试说与何妨?又恐伊、寻消问息, 瘦减容光。
3、清疏明快的写景词
“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 折,变化,回环。” ——张炎《词源》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 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 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人间词话》: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
第6讲 周邦彦的词
一、周邦彦的生平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 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有堂名“顾 曲”,“顾曲堂”来自《三国志· 周瑜传》 “曲有误,周郎顾”。唐代诗人李端的《听 筝》诗,有两句道:“欲得周郎顾,时时 误拂弦”。
1、初旅汴京
元丰二年(1079年)朝廷扩充太学,24岁的周邦 彦被录取,开始了他的游学和仕宦生涯。繁华的汴 都使性本落魄不羁的旧家子弟周邦彦如鱼得水,太 学读书之余,出入于青楼瓦肆之间,并影响到了他 早期的创作。 元丰六年(1084年)向宋神宗献《汴都赋》,长 七千字,这是一篇摹仿汉代《两都》、《二京》的 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 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 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当他献 赋之举传播之后,名动天下,即自太学诸生升任太 学正。
《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 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 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2、凄怨愁苦的羁旅词
周邦彦一生仕途并不得意,几度浮沉奔 波于地方州县,深切地感受到飘泊流落的 辛酸。
《关河令》: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 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 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 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全词语言自 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
4、富艳精工的咏物词:
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将身 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 苦与所咏之物融为一体,为南宋咏物词重 寄托开启了门径。《清真集》中有咏新月、 春雨、梅花、梨花、落花、蔷薇花、柳等 等;佳作如《兰陵王· 柳》、《六丑· 蔷薇谢 后作》等。
三、周邦彦词的艺术手法√
1、融化前人诗句以求博雅 2、推敲章法结构以求精雅 3、追求韵外之旨以示风雅 4、注重音韵声律以示醇雅
1、融化前人诗句以求博雅
周邦彦能自铸伟辞,但更善于融化前人 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如从己出。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无 一字无来历”。 周词往往是一首词中数句化用,不仅从 字面上化用前人诗句变成新的语言,更从 意境上点化前人诗句而创造出新的意境, 从而把它发展为一种完备的语言技巧。
温庭筠《菩萨蛮》“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 嘶”,化用《楚辞· 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柳永《凤栖梧》“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化用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苏轼《水龙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唤起”,用金昌绪《春怨》“打起 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 西”。
《兰陵王· 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 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 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 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 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 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 梦里,泪暗滴。
《瑞龙吟》: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 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 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 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 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 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 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 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 落,一帘风絮。
4、注重音韵声律以示醇雅
调美,律严,字工,是周词在音律方面 的特点。周邦彦与柳永一样,也长于自度 曲。他新创、自度的曲调共五十多调,虽 然创调之多不及柳永,但他所创之调,如 《瑞龙吟》、《兰陵王》和《六丑》等, 声腔圆美,用字高雅,较之柳永所创的部 分俗词俗调,更符合南宋雅士尤其是知音 识律者的审美趣味,因而受到更广泛的遵 从和效法。
5、暮年远宦
宋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春被调出大 晟府远放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任知府。 宣和三年(1121年)卒于商丘。
二、周邦彦词的种类
南宋陈郁《藏一话腴》: 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 儇( xuān )、妓女皆知美成词为可爱。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词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苏、秦之终,后开 姜、史之始。自有词人以来不得不推为巨擘 (jù bò ),后之为词者亦难出其范围。
《西河· 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 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 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 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 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 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 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 斜阳里。
这首词主要是隐括刘禹锡的两首诗而成。 其一,《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 还过女墙来。” 其二,《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 寻常百姓家。”
《宋史· 周邦彦传》称其“好音乐,能自度曲”。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 葛,每得一解,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 清人《词谱》列出“调见清真乐府”、“调始 清真乐府”、“创自清真”。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读先生之词,于文字之外,须更味其音 律。今其声虽亡,读其词者,犹觉拗怒之 中,自饶和婉,曼声促节,繁会相宜,清 浊抑扬,辘轳交往。
2、推敲章法结构以求精雅
夏敬观《手评乐章集》: 耆卿多平铺直叙,清真特变其法,一篇 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故慢词始盛 于耆卿,大成于清真。
袁行霈 :“环型结构”
√ 《六丑· 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 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家何在?夜 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 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 时叩窗槅。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 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 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绩;终不似、一朵 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 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2、寓居庐州荆州
元祐二年(1087年)春夏之间西上庐州 赴府学教授之任。转入沉浮州县,仕途坎 坷的中年时期。
3、出知溧水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春,38岁的 周邦彦被委任为知溧水县,从学官转入下 层地方官员。旅居溧水的三年是周邦彦文 学创作风格的成熟期与定型期。
4、再旅汴京
元祐八年(1093)九月,高太后去世, 哲宗亲政,次年改元绍圣。 绍圣四年召还京城,担任国子主薄之职。 一直到徽宗重和元年(1118年)春被调出 大晟府外放州牧为止21年间除两次短期外 任以外,大部分时间都在汴京供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