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锦州市第四中学侯丹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基本技能。

通过制作和利用《北伐战争形势图》,概述北伐战争的进军路线和主要对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读图识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材料,分析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辨析说明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抢答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通过课前搜集资料、预习、复习总结和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党员始终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激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积极参加,并由国共合作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增强爱国、爱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教学难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解决办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利用歌曲、对联、小组活动、自学、小组竞赛、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多媒体、图片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一〉情景导入

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两只老虎》,并说明《两只老虎》与《国民革命军军歌》的渊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首儿歌十世纪时流行于欧洲,后来传到中国,被填了新词后立刻在风起云涌的战争中改变了它儿歌的身份。它以不变的旋律为仁人志士谱写着宣传北伐宗旨的歌词。那么这到底是在描写中国哪段历史呢?为什么要“打倒列强,除军阀?”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地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二〉讲授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帝国主义列强曾经把清帝国作为他们统治中国的工具,然而清朝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很快就瓦解了。袁世凯便成为了他们新的代理人。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此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争夺在华的利益,划分势力范围,各自扶植地方军阀,这就使中国出现了军

阀割据混战的局面。那么什么叫军阀?(课件)

简单理解就是封建割据政权,这些政权的性质跟晚清政府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当时中国的历史背景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内忧外患。外患指什么?内忧又是什么?

在这种不断割地赔款,长年战乱的情况下,中国老百姓就如同生活在水深火之中。因此要解救中国老百姓就必须要消灭列强和军阀。1924年到1927年一场以打倒帝国主义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揭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在国共两党的推进下黄埔军校的建立和北伐战争成为了国民革命洪流中的最强音。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第一部分

展示课件图片:黄埔军校(含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

1.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在讨论同时,教师多媒体设备给出孙中山先生的一段话:“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总结出答案。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进行系统总结<总结略>。)

2.从对联可以看出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让每组学生找一个代表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结合学生课前的学生活动内容,让学生代表根据课本内容和对联以及刚才的对联,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报道军校建立的情况)。

二、北伐胜利进军

引入:在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黄埔军校迅速发展壮大,培养了大批的政治军事人才,为创建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此时孙中山先生已去世,由汪精卫担任国民政府主席。现在国民政府成立了,人才有了,军队也有了,再加上武器、粮食等发面的准备,北伐战争的枪声终于打响了。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的第二部分

提示或建议: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也可以在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后由学生或教师领唱),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展示:幻灯片(或投影仪图片)孙、吴、张三派军阀实力表(参考人教版教参第98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对表现好的、积极参与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1.课件逐一展示:①《国民革命军军歌》;②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发表讲话的图片及录音。③《北伐战争前形势图》;要求学生在阅读书本的基础上结合所给资料以及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国民革命军军歌》中的军阀主要指那些人?北伐的目的有时为了什么?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

2.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用动态的方式逐一展示北伐军的作战方针、进军路线和重要战役地点等,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

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对表现好的、积极参与的同学、讲解精彩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在次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渲染有关汀泗桥、贺胜桥战役的情况,以加深学生对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的印象。

3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武昌战役前独立团战士的请战情况,加深学生对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印象,发挥历史课堂的情感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5.学生讨论: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那么,北伐军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和本课知识,分组讨论,看哪一组分析得最全面。

教师提示:一般分析战争胜利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战争的正义性;(2)军队的作战方针是否正确;(3)各方面配合是否得力,官兵作战情况;(4)是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援、外援等。下面哪一位同学能根据各组分析的情况和这些方法来总结一下?(教师要给予表扬)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6.课堂扩展:北伐战争期间,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重要原因之一,你们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否仍在发扬?请你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6.课件展示题目,学生分组讨论: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判断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7.那么,国民革命为什么会导致失败呢?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分组讨论,分析其原因。看哪一组表现最棒。(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北伐战争期间,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和帝国主义破坏革命的四则材料。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

2、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同时并存着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北京的

北洋军阀政府、武汉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

3、东北易帜——标志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教师指出: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进行疯狂镇压。

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北伐战争的历史昭示我们:国共两党真诚合作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具有很大的好处;两党的合作被破坏时,对于国家、民族和革命事业都会产生负面作用。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回顾了国民革命从兴起、高潮到失败的历史过程。我们深知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是惨痛的,但是中国共产党没有被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和吓到。他们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投入到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即将要学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