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合集下载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金庸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他的武侠小说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影响了几代人。

金庸的武侠小说并不仅仅是一些虚构的故事,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读者们的思想和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武侠小说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义”、“仁”、“智”、“勇”等价值观。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等主要角色的形象就展现了这些价值观。

郭靖对“义”的坚持、黄蓉对“仁”和“智”的体现、洪七公对“勇”的表现,都代表着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定支持。

这些价值观也深化了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让读者们沉浸在故事中,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其次,金庸武侠小说宣扬了人类共同的道德原则。

从《天龙八部》的段誉及萧峰,到《神雕侠女》的杨过和小龙女,以及《倚天屠龙记》的张无忌,这些主人公都向读者展现了人类的共同正义和弱者的保护。

这些角色都相信“天道酬勤”,积极行善利人,热爱祖国,深受读者喜爱。

此外,金庸武侠小说对描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说中经常描写了中国古代的传统风俗和文化背景,例如“华山派”、“全真教”、“峨眉派”等,以及“尊师重道”、“慈航普渡”等儒释道三家的哲学思想。

这些元素在小说中得到了巧妙的运用,通过角色对这些文化元素的理解和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最后,金庸武侠小说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庸的小说脍炙人口,广受欢迎,不仅为文化加深了人们的认识,也使得很多历史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例如,《神雕侠女》中的蒙古帝国历史,以及《鹿鼎记》中的明朝历史,都得到了详尽、细致的描写,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总之,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全面的。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艺术魄力,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描写,坚定了人们对“义”、“仁”、“智”、“勇”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和信仰,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

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武侠小说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

一、武侠小说的起源与发展武侠小说起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

最早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太平御览》中的一些篇章,它们描写了一些英雄人物的冒险故事和侠义精神。

随着时间的推移,武侠小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武侠小说承载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其中最核心的是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蕴含了对于正义、勇气和无私奉献的追求,这种精神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价值观。

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以保护弱者和维护正义为己任,他们以自己的努力和勇敢面对各种困难与危险。

这些正面的价值观赋予了武侠小说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武侠小说中的武艺与道德武侠小说中的武艺技巧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们既反映了古代中国武术的精髓,又体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武侠小说中的武术修行和战斗往往伴随着道德准则的讲究,武功高强的人物常常也是有着高尚品德的人物。

这种将武艺与道德相结合的特点,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

四、武侠小说的人物形象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每个人物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成长历程。

这些人物往往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他们展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在不同角色身上的体现。

例如,武侠小说中经典的“侠客”形象就代表了对于正义与和平的追求,他们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公平、行义和忠诚的推崇。

五、武侠小说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意义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独有的文学形式,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武侠小说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传承了中国古代故事讲述的传统。

其次,武侠小说中所蕴含的侠义精神和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和人类精神追求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

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评析一、引言金庸(原名查良镛)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其创造的武侠世界中充满了英雄豪杰、江湖恩怨、忍辱负重等元素,不仅吸引了读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

二、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价值1. 文学形式的探索金庸的武侠小说在文学形式方面进行了多次探索和创新,他摒弃了传统冗长繁琐的叙事方式,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开创了新时代下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

2. 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金庸将历史人物和故事融入到他的武侠小说中,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进行了巧妙演绎。

他不仅展现出古代江湖风貌和生活习俗,还反映了封建社会骨肉分离、忠义仁爱等价值观。

3. 对人性的深刻剖析金庸在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性格。

通过这些人物,金庸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勇敢与懦弱、仁义和私欲等方面,并通过他们之间的交互展现出复杂而真实的人性。

三、金庸武侠小说的社会意义1. 激发正能量和民族自豪感金庸塑造的英雄形象秉持着荣辱观念,强调个体奋斗与集体利益平衡的关系。

这些英雄角色以其正直、仁义和勇敢激励着读者,传递出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和力量的信息。

2. 反腐败与对抗不公正现象金庸笔下很多作品中都存在反腐败、正义执法等主题。

他通过描述江湖规则和黑暗面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正现象,唤醒了广大读者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勇于反抗。

3. 培养独立意识和个人价值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主人公往往是有追求、有理想的个体。

他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勇于追求内心真实,激励着读者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培养独立思考、自尊自强的个人价值观。

四、结论金庸武侠小说在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文学形式的创新,更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人性深入剖析的体现。

同时,武侠小说中所蕴含的正能量和社会关注也使其成为激发民族自豪感和推动社会进步变革的力量源泉。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奠基人之一,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他笔下的侠客形象,不仅令人神往,更是向人们展示了侠义精神的力量。

本文将以金庸武侠小说为基础,探讨侠义精神在其中的体现。

一、江湖义气的传承江湖义气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典型的侠义精神之一。

在他的作品中,侠客们常常结成群体,形成江湖,共同抵御邪恶势力。

这种义气的传承,给人们传递了一种力量,让人们相信只要凝聚在一起,就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在《天龙八部》中,乔峰是一个草原英雄,他一直追求着“大义凛然”的侠义精神。

他与慕容复、虚竹等伙伴结成了有“神雕大侠”之称的五岳剑派。

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历尽千辛万苦的江湖险恶。

二、以义挑战权威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们凭借着自己崇高的侠义精神,勇敢地挑战邪恶势力和权威。

他们以身涉险,英勇拯救无辜,无惧于权势的压迫。

这种以义挑战权威的精神,让人们对侠客们充满了敬仰和支持。

《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是金庸笔下的一个极具侠义精神的角色。

他不仅反对当时江湖上腐败的势力,还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伤害无辜。

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与各大武林门派和权威势力对抗,最终成为了一个传奇的存在。

三、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们往往心怀大义,不计较个人得失,舍己救人的场景频频出现。

这种伟大的侠义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中的善良之光,让我们相信善良是可以战胜邪恶的。

在《神雕侠侣》中,杨过为了救赵敏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功力,甚至毁容。

他的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读者。

他坚信,只有以善良与仁爱的精神面对世界,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美好的江湖。

四、正义的追求与不计前嫌金庸武侠小说中,侠客们始终追求着正义的价值观,他们不计较前嫌,用行动证明了侠义精神的力量。

他们坚持着心中的信念,无论是面对强者还是环境的压迫,都从不退缩。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黄蓉联手对抗蒙古侵略者,他们用智慧与勇气成功地保卫了中原。

他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压力,都以正义追求为导向,为正义而战。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金庸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融入了丰富的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的是个人的正直、仁爱和无私奉献。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侠义精神得以充分展现,成为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

在金庸的小说中,侠义精神体现在人物的行为和言谈中。

他的主人公往往是正直勇敢、忠诚仁爱的人物,他们以保护弱者、伸张正义为己任。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他虽然出身平凡,但是他心怀侠义,勇敢地与邪恶势力抗争。

他不仅帮助了无数被压迫的人民,还救了无数的生命。

他的侠义精神感染了很多人,成为了一个正直善良的楷模。

除了主人公,金庸的小说中还有很多配角也展现了侠义精神。

他们或是忍辱负重,为了正义而默默奉献;或是勇敢无畏,舍己救人。

他们的存在使得整个小说世界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真实。

他们的侠义精神在小说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金庸的小说中,侠义精神不仅体现在人物形象上,也体现在情节的安排和发展上。

他的小说中往往有着复杂的阴谋和纷争,但是最终都会以正义战胜邪恶的方式结束。

这种情节安排体现了金庸对侠义精神的坚持和信仰。

他通过小说告诉读者,正义和善良最终会战胜邪恶,侠义精神是永恒的力量。

除了情节,金庸的小说中还有很多关于侠义精神的思考和探讨。

他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侠义精神的深度和复杂性。

他的人物往往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和道德困境,但是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这种对侠义精神的思考和探讨使得金庸的小说更加富有内涵和深度。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更是一种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向读者传递了正义、仁爱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他的小说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精神的滋养。

总之,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侠义精神是他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他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思考探讨,展现了侠义精神的深度和复杂性。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忠诚与义气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忠诚与义气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忠诚与义气金庸是中国文学界的传奇人物,他的武侠小说创造了一个个英雄与豪杰的世界。

在他的作品中,忠诚和义气是常见的主题。

忠诚和义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而金庸通过描写人物之间的交情和忠诚关系,塑造了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形象。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充满了生死离别和誓死相守的故事,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常常有强烈的忠诚感和义气。

例如,在《天龙八部》中,萧峰选择为了保护草地而放弃江湖的权力和地位,这体现了他对家族和忠诚的承诺。

即使面对无尽的苦难和考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家族的安全和草地的和平。

这种忠诚和义气不仅仅体现在主人公身上,也体现在其他人物的行动中。

比如,韦小宝在《笑傲江湖》中对待朋友的忠诚和义气就相当突出。

除了主角之外,金庸的作品中也有很多配角展现了忠诚和义气的价值。

在《射雕英雄传》中,周伯通为了自己的朋友们不顾一切地保护着桃花岛,这种无私的忠诚令人敬佩。

而在《神雕侠侣》中,虽然杨过的父亲并非主角,但他对家族和朋友的忠诚感和义气同样值得称道。

这些人物通过他们的行动向读者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和义气。

忠诚和义气不仅在金庸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也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中国的古代武士道就融合了忠诚和义气的概念。

在武士道中,忠诚被视为最高的美德,而义气则是维系朋友关系的基石。

而这种价值观也在当代社会中有所体现,比如在军队、警察和消防等职业中,忠诚和义气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忠诚和义气有时候也会面临考验。

有些人可能会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叛朋友或家族,而另一些人则会出于正义和良知而坚守忠诚和义气。

金庸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后者,他们通过面对各种困境来彰显自己的忠诚和义气。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忠诚与义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

忠诚是一种对家族、朋友和事业的承诺,而义气则是对道义和正义的坚守。

这些价值观不仅仅在武侠小说中有所体现,也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析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和侠义精神

分析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和侠义精神

侠义精神对江湖文化的升华
侠义道德对江湖文化的提升
侠义精神所倡导的忠诚、信义、仁爱等道德观 念,提升了江湖文化的道德水平。
英雄形象对江湖文化的引领
武侠小说中的英雄形象,以侠义精神为内核, 引领着江湖文化的发展方向。
正义力量对江湖文化的净化
侠义精神所代表的正义力量,不断与江湖中的邪恶势力斗争,净化了江湖文化 。
04
江湖文化与侠义精神的内在联系
江湖文化对侠义精神的塑造
01
江湖规矩与道德准 则
江湖文化中的规矩和道德准则, 如忠诚、信义、仁爱等,为侠义 精神提供了行为指南。
02
武林门派与团队精 神
武林门派间的竞争与合作,体现 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塑造了侠 义精神中的团结与协作。
03
江湖恩怨与正义感
江湖中的恩怨纠葛,激发了侠义 精神中的正义感和为民除害的使 命感。
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侠客们注重诚信,言行一致,遵守诺 言,不轻易背信弃义。这种正直的品 格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信任,也 是他们行走江湖的基石。
勇敢无畏的气概
勇于担当责任
侠客们通常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勇于担当,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危难时刻,他们总是挺身而出, 保护弱小,捍卫正义。
不畏强敌,敢于斗争
分析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 化和侠义精神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引言 • 江湖文化在武侠小说中的体现 • 侠义精神在武侠小说中的体现 • 江湖文化与侠义精神的内在联系 • 武侠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分析 • 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文化和侠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01
引言
武侠小说的定义与特点
着重表现人物的武艺、道德、情 感等方面的成长与变化。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

金庸武侠小说金庸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情节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刻画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以及其中几部经典之作。

一、金庸武侠小说的特点1. 华丽而卓越的武功:金庸笔下塑造了一个个风华绝代、神奇非凡的武功技能。

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华丽而想象力十足的招式和功夫,使读者陶醉其中。

2. 鲜明而引人入胜的角色:金庸在小说中刻画了许多深入人心的角色。

从乔峰、郭靖到令狐冲,这些英雄人物都具有鲜明而立体的个性,定格在读者心中。

3. 不拘泥于传统故事线索:与其他武侠小说相比,金庸小说不局限于传统故事线索。

他描绘出复杂但精彩紧凑的剧情,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惊喜和意想不到的武侠世界。

二、《笑傲江湖》《笑傲江湖》是金庸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讲述了主人公令狐冲在江湖中追求自由与正义的故事。

本书以剑法为主线,描述了令狐冲在江湖中历经种种恩怨情仇的奋斗。

1. 故事概要:小说以令狐冲为主角,讲述了他从少年时期开始,被迫加入华山派,后来误闯五岳剑派大会成为盟主并解开七十二绝技之谜,并最终成为武林正道的传奇人物。

2. 主要角色:令狐冲是一个充满正义感、豪情万丈的人。

他技艺高超,在江湖中留下了无数传说。

而杨过、黄药师等配角也各自有着深入人心的形象。

3. 主题探讨:《笑傲江湖》反映了金庸对人性和义理追求的思考。

作者通过塑造出这些英雄人物,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自由、忍耐和坚韧不拔的价值观。

三、《天龙八部》《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另一部经典力作,被公认为中国武侠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北宋年间发生的江湖恩怨和宫廷权谋为背景,揭示了一个纷争不断、复杂多变的江湖世界。

1. 故事概要:全书围绕着主角段誉,沈浪女、虚竹和王语嫣展开。

他们在这个世界中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命运的捉弄下成长为有勇有谋的英雄人物。

2. 主要角色:段誉是个活泼开朗、热血豪情的人物,虚竹则深思熟虑、智慧过人。

他们与其他诸多角色相互较量,展现了各自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化内涵 【内容提要】:金庸武侠小说曾经一度风靡于华人读者中,且经久不衰。总览其作品艺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究其文化意蕴。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其作品既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沃土,又充满金庸个性的创新,具有浓郁的现代意识;金写武侠,可实已突破 “武侠”之园囿,既有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游心自然、佛家的明世旷达,也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民族的和谐平等、个性的自由解放、辩证的亦正亦邪。文章试图以文化解码金庸武侠,探索通往艺术殿堂的雅俗共赏之路。 【关键词】:金庸 文化 武侠、儒释道 现代意识 引言 “男金庸、女琼瑶”。曾经有多少像笔者这样的“金粉”,在青春懵懂时期就开始痴迷其中。波澜起伏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荡气回肠的情感……金庸小说倾倒无数“金迷”的原因可谓不胜枚举,可是当经过岁月的沉淀,何以仍感回味悠长,究其原因,大概是其历久弥香的文化使然吧。遥想n多年前,它摆在地摊上,处在文化的最边缘,各种盗版乱七八糟。然而到今天,各大书店上架豪华版,现代文学研究权威严家炎教授在北大开设研究课。在雅俗之争的时代,金庸小说用文化在雅俗间搭起桥梁,以其文化品位让“成年人的童话”打入文学殿堂的正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之窗,探视金庸不朽神话之一隅。 一、 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度契合的文化内涵 叶茂源于根深。文学艺术作品往往都承载着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呈现出这个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历史。一般的作家只会讲故事,优2

秀的文学家更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而杰出的大师级作者则在塑造形象的同时表现和探讨人性及其文化特征。金庸作品除了艺术功力和技巧外,还有着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精神的准确把握、深刻思考和精彩表现。 1.悠长“武侠味” (1)武侠渊源 武侠文学的源头当有二:“一是汉初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二是魏晋、六朝间盛行的‘杂记体’神异、志怪小说。”古代一般的武侠小说,以《七侠五义》为代表,确实主要写的是打斗和侠义。到《儿女英雄传》、《好逑传》,才开始有了“情”的因素。大多数主题是忠孝节义的老生常谈,就连《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婚后12天便想做个诰命夫人,也未能免俗。这些传统作品往往难以突破善恶对立的情节模式。《水浒传》是比较成功的武侠类经典之作,它借鉴《史记》笔法,与司马迁之观念,一脉相承,写出了逼上梁山的侠客们形成的社会原因。金庸博采众长,从大量的旧武侠小说中有选择的获得了大量营养,成功崛起于新武侠小说家的行列。他集新旧武侠之大成,形成自己博大深沉、又壮丽多姿的风格,并且风土人情、文化历史、政治风云、情感纠葛,无所不包,尤其是写人物,形成了一个整齐的人物家族序列。其实,金庸表现的是一个中国文化的完整的艺术世界,武侠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已经上升到了人性普遍意义的高度。 (2)侠之大者 在很大程度上,侠及侠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审美心理的产物,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梦想,是由于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于不平等现象的无能为力,因而寄希望于那些具有特殊人格、能力的人们。“为国为民,3

侠之大者。”可谓金庸武侠精神、武侠文化的概括。其《飞狐外传》借赵半山之口这样说,“一个人学武,如不能卫国御侮、行侠仗义、济危扶困,远不如作个寻常农夫,种田过活了”。金庸作品中的侠,有着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操守。《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等等都是其中代表,他们身上的正气与勇气无不深深打动了读者。而这种正气与勇气,恰恰就是金庸小说中侠文化的体现。 《射雕英雄传》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是金庸武侠小说创作风格成熟的一个标志。它在武侠小说创作史上,第一次以人生为线索,塑造了郭靖这个人物形象。起初,他最大的责任不过是为父亲报仇,打赢杨康,为师父们赢得与丘处机的赌赛,随着情节的发展,久经江湖的郭靖已经神志人间冷暖中的正邪,民族的兴亡、民间疾苦才是他实现其武学价值的真正需要。于是,个人的恩恩怨怨和天下第一的虚名已经开始在其心底渐渐淡出,终于,在武穆遗书中,找到了真正属于他内心的理想和抱负,确立了“为国为民”为终生目标。金庸也由此,借“大侠”郭靖之口说出了他的侠义观:“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也使他具有“为国为民”精神的武侠形象,成为了中华民族理想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受到国人的崇拜和尊重。 2.融汇“儒释道” (1)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 《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武功并非采花淫贼田伯光的对手,但为救仪琳,宁愿舍弃自己安危与之纠缠;《碧血剑》中袁承志力斗金龙帮,完全是为了救护焦公礼全家;《神雕侠侣》中,郭靖明知元灭宋是大势,但他依然在襄阳城坚守数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更是不计个4

人荣辱,尽管汉族人都仇视他的契丹出身,但他依然忍辱负重,维护丐帮团结,发誓决不伤汉人一条性命,为了拯救宋辽人民于战争的水火中,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换取辽国皇帝十年不踏入中原的承诺。凡此种种,都是儒家进取精神使然。 儒家经典和精神可以说是金庸小说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黄蓉拜求一灯大师,在过渔樵耕读四关时,与朱子柳的文化对决中,不仅层层展开了孔孟家门、学说的机智对答,而且通过黄蓉引用黄药师“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几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不漏痕迹地展示了金庸对儒家文化批判继承的态度。 (2)道家:“超迈脱俗”“自在无为”的自由精神 道,贯于天地之间;道,顺物之信,自然而然。金庸作品寻求“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心灵平衡”的统一,三者合为一体。其作品中,最成功的人物是老顽童周伯通:他心智空空如也,随心而为,不懂世俗,逍遥自在、率性而为、活得洒脱。修炼七十二空明拳,人心空明,可载道存义。 另外,《笑傲江湖》中,写了五岳剑派种种剑术,然而最为上乘的当属“独孤九剑”。与其说是九剑,不如说是无剑,其剑术要旨不在招数的变化,而在于速度和变化,真到化境,无招胜有招,有招终有破,无招则无解。《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临危受命,学习太极剑法,即使他再聪明,复杂的剑法他也难以一时之间全部学会,张三丰的授课方式很特别,演练一边问张无忌记住了吗,无忌从记住到逐渐忘却,到最后全部忘记,乃成。其原因就是真正领会要旨,外在剑招是次要的。随即,张无忌运用此剑法,战胜了八臂神剑的“东方白”。 以无胜有,不求形,只求神。 5

(3)佛家:悲天悯人的“慈悲”精神 《天龙八部》名字本是佛教术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这部小说里虽然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切现世人物。金庸通过对世间众生的描写,将武侠小说的境界提高到了对整个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高度,包含着悲天悯人的伟大情感。书中处处浸透着佛家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它描绘了众生皆苦的世界,刻画了被贪、嗔、痴紧紧裹住的人性,然笼罩以“破孽化痴”的超越与慈悲。它描绘苦难但能超越苦难,是悲剧却又超越悲剧,“非人”的世界背后笼罩着的是无边超脱的佛法,世间万般苦,而佛确始终不曾放弃你。 书中扫地僧身份低微、看似默默无闻,他却使萧远山和慕容博由生到死又由死到生走了一遭,一为复国,一为报仇,两人大半生奔波劳碌,害人害己,然最后终于了悟,为时未晚。鸠摩智半生都痴于功名,贪心错练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以至走火入魔,幸而被段誉以“北冥神功”吸取全部武功,性命得以保全,最终在枯井中省悟:“如来教导佛子,要去贪、去爱、去取、去缠,方有解脱之望。我却无一能去,名缰利锁,将我紧紧系住。今日武功尽失,焉知不是世尊点化,教我改邪归正,得以清净解脱?”段誉以前对王语嫣苦苦追求,到最后终于觉悟乃是“心魔”作祟,无崖子爱的并不是李秋水,段誉爱的并不是王语嫣,他们爱的都是自己脑中一个虚无缥缈幻象。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萧峰是书中最具英雄色彩的人,他的死也是全书最令人动容之处。宋与辽,忠与义,最终难以两全,他无法选择,只能一死。萧峰不是佛门弟子,却有着佛门弟子的慈悲之心。他的前半生,饱受“嗔怒”之心性的控制,不得超脱,造孽多端,还害死了最爱的阿朱。后来见到父亲出家,悟到了江湖人生的真相,他的死使他的生命升华到了大慈大悲的境界,不仅拯救了万民,也解脱了自己。 6

3.洋溢“书卷气” 金庸小说中很少发现其“掉书袋”,但却处处洋溢着书卷气,金庸作品可以说是一个文化长廊,具有民族特色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阴阳八卦,在小说的刀光剑影中熠熠生辉。降龙十八掌武功的名称则尽数来自《周易》中的爻卜,在《天龙八部》中则出现的是汉唐诗词的典故,最典型有代表的就是凌波微步,这出自曹植《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本来是描写作者与“仙女”惜别时仙女依依不舍的样子。可就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被金庸注意到了,改成了这个著名的武功招式。《神雕侠侣》中,朱子柳与霍都的那场打斗,一阳指与书法的完美契合!朱子柳出手即是一帖《房玄龄碑》,笔势圆劲流丽,出招外柔内刚。每次看到此处都会想即使是褚遂良再世,只怕也写不出朱夫子此时的心境。遥想当年房玄龄辅佐李世民削平群雄,定社稷之功;而此日朱子柳之战,关乎国家命运,民族气节。他以此帖开笔,意仿贤相之能,既合乎其大理宰相的身份,又挥洒出一战定鼎的决心。其后笔锋更胜,草书之轻狂,篆鼓之古朴,铁钩银划,杀得霍都狼狈不堪,令人拍案叫绝!而最后以春秋古篆石鼓文收笔,于霍都扇上题下“尔乃蛮夷”四个大字,更是酣畅淋漓,让人胸怀为之一舒! 二、充满创新与思考的现代精神 金庸作品博大精深,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兼容了儒、墨、释、道、法各家的精华,但又绝不盲从。他以理性的、哲学的、批判的、现代的眼光去看待、接纳和传播中国文化,作品中充满了创新与思考的现代精神。 1.独立的批判精神 在上文中,我们谈到,金庸武侠小说有着深厚的武侠渊源,金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