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那么在初中化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在小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实验,重在感悟、激发创新。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理论,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研究实验的现象、数据、设计等具体问题,认为学生只是学生实验的主体,从而降低了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不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综合教材,教师布置学生课前或课后用一些简单的仪器或自己的小制作进行实验和观察,是预习和巩固、深化教材的有效方法。
做课外小实验,自由度大,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条件,控制实验过程,深刻感知实验现象,诱发创造动机,激发创新行为。
如已知碳酸氢钠与酸液反应速度快于碳酸钠与酸反应,让学生自制泡沫灭火器。
小制作,重在动手创新。
中学生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敢于创新。
但往往缺乏动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小制作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以及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创新的机会。
如学了酸碱中和滴定后知道了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学生便会自己动手制作酸碱指示剂。
另外小制作不光是实物制作,还包括一些课件的制作,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仍是创新教育的主战场,成功的创新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有关知识,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因此,要从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去设计和考虑课堂教学,从而产生对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及实验方法等进行创造性筛选改进的灵感。
如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对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演示实验可改进为:在滴瓶中盛硫酸铜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挤胶头滴管,将无色的氢氧化钠挤入硫酸铜溶液,反应立即进行,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因此,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二、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包括颜色的变化、气味的产生、温度的升降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这种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思考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化学实验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尝试新的实验方法、改进实验装置、优化实验过程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学生可以发现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制取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化学实验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 成立实验小组。 实验教学中, 还可以成立实验兴趣小组 , 进行实验 研究 , 举办化学实验设计方案比赛 , 组织学生去农村 、
固了已知的HZ 质。更主要的是学生还发现了HZ 胜 和CO 化学性质的差异, 从而正确地找到了鉴别HZ 和CO的方
法,同时还发现了澄清石灰水的双计出多种除尾气CO的方法, 从中优选最佳方案。 这样巧妙设问组织的教学, 能使学 生准确地掌握知识拓宽视野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
Cu0 ?为什么? 2. 实验装置是否通用?若不行需做哪些改进?
主动地参与, 才能保证化学教学目的的有效落实。 1. 改革教学实验顺序。 化学实验教学通常是讲述、演示。分析。归纳* 记忆。学生实验。这种模式虽然缩短了学生获取知识 的时间, 但也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在教学中将实 验课顺序改为: 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制定方案、动 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变验证性 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主 动参与实验, 让学生动手、 动脑, 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助 于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在实验过程中 实现创新, 提高创新能力。 2. 挖掘实验素材。 在教学中, 除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内容外, 可结合教 学内容适当选择一些与生活、 生产、 社会实际联系紧密 的实验素材, 让学生设计完成实验内容, 体验科学研究 的过程, 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保持和增加学生 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 促进学生学
向思考问题。
例如, 牙膏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在牙膏生产过程
中添加一种磨擦剂,这种磨擦剂是用一种矿石经过一 系列加工而制成的细小的碳酸钙粉末。其生产过程 :
矿石 A
3 O a C
工 0 +H2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从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通过案例分析化学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化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实验教学、案例分析、问题解决、实践能力、学生发展、重要性、引导、教育、未来、注重。
1. 引言1.1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实验操作等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知识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化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适应生活。
化学知识在许多高中和大学学科中都具有重要地位,扎实的初中化学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更高层次化学知识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
1.2 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问题时,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化学是一门抽象概念较多的学科,学生往往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来理解其中的规律和原理。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基 础 教 育 论 坛
Ba i u a in Fo u sc Ed c to r m
Vo . 18 No1
Ma .0 0 r2 1
能 浅 谈在 初 中化 学教 学 中如何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力
敏
1 3 0) ( 广汉 市新 丰 中心校 ,四 川 广 汉 6 8 0
思 维始 于 问题 , 造 力 寓 于 问 题 的解 决 过 程 中 。精 心 创
足 的 时 间 让 学 生 动 手 实 践 , 与 进 实 验 教 学 中 , 亲 手 实 参 去
设 计 问题 , 行 开 放 性 问 题 教 学 , 实 施 创 造 教 育 的 一 种 进 是
践 、 观 察 、 思 考 、 感 悟 。如 , 堂 演 示 实 验 就 可 以变 过 去 去 去 课
摘 要 : 合 自己 的教 学 实 际 , 对 化 学 教 学 , 精 心 设计 问题 , 结 针 从 优化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 心 营造 课 堂 环 境 这 三 个方 面来 阐 精
述 如 何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而 在化 学 教 学 中 让学 生 学 会 学 习 、 会 创 造 、 成 能 力 , 效 提高 素 质 。 从 学 形 有 关键 词 : 学 学 科 ; 课程 理 念 ; 新 能 力 化 新 创
电 的原 子核 和 核 外 带 负 电的 电 子 构成 。这 样 通 过 精 心 设 计
的 问题 教 学 , 仅 让 学 生 体 验 到提 出 问 题 、 析 问 题 、 决 不 分 解 问 题 的 过 程 , 且 还 能使 学 生 准 确 地 掌 握 知 识 、 宽 视 野 。 而 拓
二 、 化 化 学 实 验 教 学 , 养 学 生 优 培 的创 新 能 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 多发 问 。 教师j 意识地搞好合作 , 使教师 、 学生 的角色处 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 中, 设计集体讨论 、 查缺补漏 , 锻炼学生的合作 能力 , 学生在这种轻松 、 和谐 的环境 下, 畅所欲言 , 各抒 己见 , 教 师 掌 握 了 学 生 思 维 的全 过程 , 对症 下 药 , 最大 限度 地 调 动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
创新型教师具 有的特征是 : ( 1 ) 德高行 正 , 为 人 师表。 ( 2 ) 以启迪 智慧 、 开发创造 力 , 使学生获得精 神 愉悦。 ( 3 ) 具有创设促进学生创新和个性发展的教 育 环境的能力 。 ( 4 ) 能提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创新 程 度的学习活动。 ( 5 ) 能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收 集和处 理信 息。( 6 ) 能指导学生过智慧型生活 , 是拓
展 学 生 心灵 和智 慧 的 “ 工程 师 ” 。 ( 7 ) 能 唤 醒 学 生关 心 未来 , 对未来作广泛 、 深 入 的思 考 。
二、 完善 的 实验 条 件 是 实 验 教 学 创 新 的保 障
教师应 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为 目的,保 留自己 的空间 、 尊重学 生 的爱 好 、 个性和 人格 , 以平 等 、 宽 容、 友善 的态度对待学生 ,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 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并做学习的主人 ,形成 种宽松和谐 的教育环境 。爱因斯坦说过 : “ 提 出一 个 问题 , 往往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 要鼓励学生多思
4 . 挖 掘 学 生潜 能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I
教学有法 , 教无定法。随着 时代 、 地 区、 科 目、 课 程、 教师 、 学生等 因素 的变化 , 教法可 以变幻无穷 。 构
浅谈在初中化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代, 对目前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 我国基础教 育课程 改革也 在迎接挑战的 同时 , 向纵深发展。作为教育 工作者 , 基础教育 由“ 应试
自己的这点“ 新发现 感到兴 奋。到了学习液体 药品倾倒取用 时, 这时 教育 向素质教育已成为我们 的共识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 , 转 对基础教 我老师先在讲台上放一个带盖并有标签的装有茶水 的茶 杯和一 个空杯 育提出更高的要 求。对 学生 的学 习和 今后 的发展有 着非 常重大 的意 ( 学生这时表现 出很期待的样子) 然后 , 2 3 , 请 至 位学生到讲台上按他
集的兴趣, 因此 , 在学 习之 前笔 者先安 排学 生从 “ 空气 被哪 些物 质污 染 、 空气污染造成 了那些环境问题 ” 空气污染物的来源 、 “ 、 保护空
是一种新技术、 新工艺、 新产品。当然 , 这对 于刚接触 化学学科 的学生 气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等方面查找某一方面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 , 老 来说 , 目前无法做到。另一种是 自我实 现的创造力 。正如 发现法 ” 的 师请学生交流他们获取信息 的途径 、 程、 过 内容 , tgI 同B 导他们 学会处 倡导者布鲁纳所说 ,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 尚未知晓的事物 , “ 确切的说 , 理信息 , 调查城币与农村的空气质 量分析 为例 , 以 在引导他们思考的 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 的一切方法。 对于学习者 来说 , 凡 问题 中有一个是“ 农村为什么空气也受到污染了? 学生的想法精彩分 , 是能凭借自己的知识、 经验 、 能力 发现 ” 未曾学习过的知识 经验 , 他 尽 呈 , 有的认为与农村农田、 地等植被的 覆盖面积 有关 , 绿 有的认 为与那样提 出标签保护的方式, 并为他们自己的又一个“ 新发
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创新教育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勇于创新、探究,唤起学生创新、探索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求我们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参加问题讨论,创设多样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适时地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创造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界的共识,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面对新世纪全球范围内日益激烈的科技、经济、人才竞争,现行的教育在体制、结构、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培养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存在很大差距。
当前,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来抓。
初中是奠定一个人的各种素质基础的阶段,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化学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好成为改变应试教育的“灌输”模式,“引爆”释放学生创新潜能的载体与平台。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位青少年都具有自我表现的心理要求,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到这一点,使学生免除种种心理压力,让学生的想象暴露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情感,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产生愉快的教学气氛,师生间就会相互感染、相互促进,就会使学生乐学、愿学。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样学生才不会因师道尊严而束手束脚,因唯命是从而思维停滞,压抑了创新能力的萌芽。
因此,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的,自己想的,自己做的,教师都要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09-09T10:39:13.327Z 来源:《现代教育教研》2010年第7期供稿作者:刘文山[导读]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的我在教学活动中一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文山(商水县固墙镇第四初级中学河南商水466125)化学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化学教学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化学教学的核心,从而体现"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那么,如何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
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获得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提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创新教育的观念已经是教育中的主流,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
为此,作为中学化学教师的我在教学活动中一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体会: 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搭建创新平台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战场,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同时,教师要注意化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
化学教学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合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如组织学生对地球环境现状分析,提出解决资源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解决方法。
学校要不断给学生提供自学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有计划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创新视野,并且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
教师要努力创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大环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渐进培养,持续发展。
2.改变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先有了创新意识,才有了创新能力,前者是思想的形成,后者是能力的实践,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然而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者的角色,在学习中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以至思维出现了定势,而这种“不是习惯的习惯”紧紧地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制约了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发展。
所以要实施创新教育,我们就必须打破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镁条燃烧、爆炸实验等。
另外,化学教师良好的教师形象;生动、准确的讲授;热情真诚的关心鼓励;幽默大方的举止等因素在培养和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情感作用。
3.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注重实际、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老师、不盲从课本的思维品质。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老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而是要积极加以引导,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古代教育家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回答问题只是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提出新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思维。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设疑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可以使学生处于愉快的心境中。
例如:有的学生问到书上和老师都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不用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因为生成的硫酸钙覆盖于碳酸钙表面,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但该同学又从书上看到实验室制氟化氢的反应方程式是CaF2+H2SO4=CaSO4+2HF↑同样生成了硫酸钙,它就不覆盖在CaF2表面吗?这种以实验诱发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质疑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成功来自于自己的大胆设想,从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能力。
4.注重实践,展现学生创新能力蔡元培曾说:“知教育者,与其尚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可见,抒心灵、展个性乃教育的关键。
创新能力强的人,一定是获得良好个性发展的人。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提供张扬个性的自由空间。
化学教材中所选实验,多是基本操作,但每个人对于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讲解新课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对课题中的实验进行设计评价,而创造的灵感就在其中闪现。
比如:可以先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再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进行一些趣味性而有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一些工厂,调查水质污染情况等,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使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趋向创新的意境。
初中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知识技能必须通过亲自实践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良好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个性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如:神奇的流瀑溶洞,遇到火灾的自救方法,防止菜刀生锈的措施,油锅着用锅盖盖灭,进入枯老井先做灯火实验,节日气球和焰火等。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化学并不深奥,化学就在社会生活之中,就在自己的身边。
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密切联系,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改革传统的让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操作的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每一次实验内容,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展现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它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密不可分,作为化学教学应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实践,决定于是否对学生的创新潜质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挖掘。
教师应使学生感受到因创新带来的欢乐和情趣,进而使学生进入渴望学习、乐于学习的良性循环状态,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
教育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