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Arthrobacter sp.AG1菌株降解土壤中阿特拉津研究

阿特拉津 吸 附系数 :用 5mgL 的阿特 拉津 溶液 与土 壤按 质量 比 1 的 比例混 合 ,振荡 过夜 后静 置 2 ,然后取 上清 ・用 中02 a 滤膜过 滤 后 / : 2 4h . m 5/ H L 检测 阿特 拉津浓 度 ,阿特 拉津吸 附 系数为 土壤 中阿 特拉 津浓度 和平 衡时 液相 中阿 特拉 津浓度 的 比值 。 PC
摘
要 : 在阿特拉律浓度为 5 0mgk ,g干土的黄棕壤、潮土和红壤接种 1  ̄ 0CF / . 16 U g干土的降解菌 A trb c r pA , 5 r o at . GI h es
l 0天后土壤中的阿特拉津分别降解至 1 、66和 1 gk 干土 。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受到土壤性质的影响,但 AG1仍能在不满 . . 5 0m /g 足其生长繁殖要求的 p 值的土壤 中有效降解酸性土壤中阿特拉津;土壤中水分含量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大,>2 % 时降解效果较 H O 好;土壤低含水量和低 p 值会导致 AGI降解阿特拉津的活力下降。不同的接利 量对降解效果有一定影响 , 1 0C U/ H 但 0~1r F g干 土接种量的 AG1都能有效发挥降解作用。AG1降解完土壤中的阿特拉津后,在土壤含水量分别为 5 和 1% 的情况下能长期保 % 5 持降解活性 ,对 6 O天后第 2 次施入黄棕壤和潮土 中的 5 /g阿特拉津 4天时降解效率在 6 % 以上 。 0mgk 5 关键词 : 阿特拉津;土壤生物修 复;降解效果 :土壤性质
第一步反应为水解脱氯 ,其编码基因有氯水解酶基 因 大 学 农 业 部 环 境 微 生 物 工 程 重 点开 放 实 验 室 分 离 az t A和 t N,关于含 az r z t d基因的降解菌株对污 染土壤 筛 选 ,其 阿 特 拉 津 降解 的第 一步 氯 水 解 酶 基 因 为 修复及其影 响因素有一些研 究报道【-] I1。由于 t N基 o3 r z 因编码 的酶比 a A基因编码 的酶具有降解效率高、更 t z 广谱的水解脱氯 活性 ( 对均三氮苯类除草剂均 具有 降 解效果) ,而且其降解效果不受 N源影 响等优 点 ,因 J
土壤吸附态阿特拉津的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可编辑)

土壤吸附态阿特拉津的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土壤吸附态阿特拉津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姓名:张静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环境科学指导教师:陈威20090501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农用除草剂是环境中一类重要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长期施用已造成世界范围内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污染物由于自身的疏水性,进入环境后大部分吸附在土壤等天然固体吸附剂上。
土壤生物的降解作用是该类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关于吸附态污染物能否不经解吸而直接被微生物利用的讨论莫衷一是,定量探讨吸附解吸对吸附态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对正确揭示和理解生物可利用性机理,制定合理的环境质量标准,有效选择土壤修复策略和修复终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论文选用阿特拉津为目标污染物,在研究其在土壤上的吸附解吸规律的基础上,分别对阿特拉津在纯水相和水土混合体系中的生物降解情况做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归纳如下:阿特拉津在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传统的线性模型,吸附以疏水性有机污染物向土壤有机质中的分配作用为主导。
解吸不是吸附的逆过程,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现象。
解吸曲线与线性模型的偏差很大,而双元平衡解吸模型相比于线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阿特拉津的解吸数据,从而准确地预测疏水性污染物从土壤中的释放过程。
本部分研究结果验证了模型对疏水性有机化合物的适用性,同时也为后续生物可利用性部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选用高效降解菌一假单胞菌,研究水相阿特拉津的降解动力学。
通过细菌吸附实验发现,体系中的细菌%以上接种后迅速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从而为直接降解吸附态污染物提供了可能。
实验条件下阿特拉津的水相降解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且降解速率受,温度,污染物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很明显。
实验最终确定了土壤浸出液中的水相降解常数,为下一步的实验和模型打下了基础。
选择两个吸附初始浓度,通过搭建模型对吸附态阿特拉津的生物可利用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基于二元平衡解吸规律的模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吻合。
AM真菌与苜蓿共生对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特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AM真菌与苜蓿共生对土壤中阿特拉津降解特性的研
究开题报告
1.研究意义
阿特拉津是一种广谱杀真菌的农药,具有不良的环境影响,包括降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
因此,研究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对于保护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非常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AM真菌与苜蓿共生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特性的影响,为阿特拉津的安全使用和土壤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内容和方法
(1)样品采集:选取AM真菌-苜蓿共生土壤和非共生土壤,采集时间为生长季结束后的秋季;
(2)土壤特性分析:在土样采集后,对土壤样品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指标进行分析;
(3)阿特拉津添加:将阿特拉津溶液添加到土壤中,并设置不同浓度的处理组(0,2.5,5,10和20 mg/kg),并设有对照组;
(4)样品分析:在试验结束后,采集土样,并对土样中阿特拉津残留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
(5)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期结果:通过实验,可探究AM真菌与苜蓿共生对土壤中阿特拉津的降解特性,揭示AM真菌与苜蓿共生对阿特拉津降解的促进作用,从而为防止农药在土壤中污染发挥重要作用。
意义:本研究可为阿特拉津的安全使用和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探究AM真菌与苜蓿共生可为其他该类生物与植物共存对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的价值提供参考。
除草剂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除草剂阿特拉津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周宁;孟庆娟;王荣娟;张颖
【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39)009
【摘要】阿特拉津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但因其长时间大范围使用,造成大面积的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环境的污粢.目前有关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是世界上生物降解的
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综述了阿特拉津及降解产物的分析检测、降解微生物的筛选方
法与微生物类群j降解途径与降解酶,并展望了农药降解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总页数】4页(P136-139)
【作者】周宁;孟庆娟;王荣娟;张颖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
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67.5
【相关文献】
1.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J], 刘剑;赵菁;郑晶莹;张凌怡;赵淑华;赵丽晶
2.微生物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 [J], 骆红月;尹锐;高楠
3.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J], 李娜; 吉莉; 张桂香
4.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陈建军;何月秋;祖艳群;李
元
5.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J], 陈建军;何月秋;祖艳群;李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6457528_BDD阳极电活化硫酸盐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研究

BDD 阳极电活化硫酸盐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研究孙智宇,张峰,杨帆,崔建国(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24)[摘要]用掺硼金刚石(BDD )电极对硫酸盐进行阳极活化,结果发现,在循环阳极电极模式下,BDD 阳极电活化硫酸盐去除阿特拉津(ATZ )的速率较直接电解去除ATZ 的速率高出约14倍。
当电流密度为30mA/cm 2、Na 2SO 4电解质浓度为0.1mol/L 时,电活化硫酸盐产生的SO 4·-对ATZ 降解的相对贡献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硫酸盐;掺硼金刚石;电活化;阿特拉津[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29X (2021)04-0062-04Degradation herbicide atrazine by BDD anode electro ⁃active sulfateSun Zhiyu ,Zhang Feng ,Yang Fan ,Cui Jianguo(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 )Abstract :Boron ⁃doped diamond (BDD )electrode was used for anode activation of sulfat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cycle anode electrode mode ,the rate of atrazine (ATZ )degradation by electro ⁃activated sulfate was about 14time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ATZ degradation by direct electrolysis.When the current density was 30mA/cm 2and theNa 2SO 4electrolyte concentration was 0.1mol/L ,the SO 4·-produced by electro ⁃activated sulfate could contribute morethan 90%to the degradation of ATZ.Key words :sulfate ;bcoron ⁃doped diamond ;electrical activation ;atrazine[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8397);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1D121275)阿特拉津(ATZ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除草剂,半衰期较长(41~231d ),进入环境中难以降解,对动植物和人类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阿特拉津在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研究

阿特拉津在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研究阿特拉津(Atrazin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在农业生产和乡村社区中被广泛使用。
虽然阿特拉津作为除草剂的功效很大,但它也会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阿特拉津在给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阿特拉津的化学结构中包含有多个芳香族碳氢环,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生物耐受性。
这也是阿特拉津在环境中难以分解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给水处理过程中,阿特拉津的去除通常需要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吸附、过滤和沉淀等,其中吸附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吸附剂包括植物活性炭、高岭土、沸石和活性氧化铁等。
多数研究表明活性炭(AC)是吸附剂中去除阿特拉津效果最好的一种。
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受吸附温度、pH、阿特拉津浓度和吸附剂用量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吸附剂用量和阿特拉津浓度。
通过合理地选择吸附剂用量和工艺条件,活性炭可以去除90%以上的阿特拉津。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加氯等方法。
氧化性氯化铁和过氧化氢是常用的氧化剂,它们可以将阿特拉津氧化为更易降解的产物,从而实现阿特拉津的去除。
还原剂主要是亚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铵,它们对阿特拉津的还原作用较弱,去除效率低,但可以将氧化剂残留的氧化产物还原为无毒的产物。
加氯则是利用氯的氧化性对阿特拉津进行氧化降解。
加氯氧化法去除阿特拉津的效果较好,但需要控制氯含量、pH和温度等工艺条件,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生物方法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方法,它主要利用微生物代谢功能将阿特拉津降解为无毒或较低毒性的产物。
生物方法包括生物膜反应器、活性污泥反应器、生物吸附剂和生物活性炭等。
目前生物活性炭的去除效果较好,可以将阿特拉津的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但需要长时间的处理时间,不适用于大量处理的情况。
总之,阿特拉津在给水处理中的去除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相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去除。
物理吸附是目前去除阿特拉津效结果最好的方法之一,氧化还原和生物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环境样品阿特拉津及降解产物分析方法进展

环境样品阿特拉津及降解产物分析方法进展•相关推荐
环境样品阿特拉津及降解产物分析方法进展
摘要:阿特拉津是一种世界范围广泛使用的除草剂.文章介绍了环境样品中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作者:许人骥吴国平胡伟叶新强魏复盛作者单位:许人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
吴国平,胡伟,魏复盛(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
叶新强(济南市环境监测站,山东,济南,250014)
期刊:中国环境监测 ISTICPKU Journ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年,卷(期):2007, 23(3) 分类号:X825 关键词:阿特拉津降解产物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前处理。
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对阿特拉津的(精)

降解率69.1%
图8 不同NO3-浓度下AT的降解曲线
NO2-对地下水中土著微生物降解AT 的影响
16 14 12 10 8 6 4 2 0 0 5 11 24 时间(d) 39 47
AT浓度(mg/L)
0 mg/L 0.5 mg/L 1 mg/L 2 mg/L
降解率71.8%
图9 不同NO2-浓度下AT的降解曲线
地下水污染的现行修复方法
在关于地下水污染修复的技术与方法研究 原位生物修复是指在基本不破坏土壤和 地下水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对受污染的环 中,人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由最初 境不做搬运或运输,而在原场直接进行生 的异位修复发展为当前的原位修复。其中, 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特点: 原位生物修复凭借污染物可在原地被降解
加外来优势降解菌。研究表明,地下水环境中均含 有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土著微生物,但在通常条 件下,由于土壤深处及地下水中溶解氧不足、营养 成分缺乏,致使微生物生长缓慢,从而对有机污染 物的自然净化速度也很缓慢。为迅速消除地下水 中的有机污染物,可以考虑激活土著微生物法。 激活土著微生物法即采用各种方法来强化土著微 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 是提供氧或其他电子受体。此外,必要时可添加N、 P等营养元素。
原地下水水样的测试结果:
目 浓度
(pp)
温度 8℃ Ca2+
pH 6.5 Mg2+
NO389.2 Na+ NhomakorabeaNO2-
Cl-
SO42-
NH4+ 0.34
0.017 107.6 71.3 Fe3+ 1.99 Zn __ Mn2+ 0.30 Hg 0.63 K+ 0.39 Pb 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薛晓博,周岩梅,许兆义(北京交通大学市政环境系,北京100044)摘要:对阿特拉津在农田土壤中的行为进行了分析,着重评述了阿特拉津的吸附机制与影响因素、化学降解、生物降解、
生态毒理、生物修复,最后提出微生物降解法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农田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关键词:阿特拉津;土壤;环境行为;生态修复中图分类号:S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6)04-0028-04
ResearchAdvanceofEnvironmentalFateandEcologicalRemediationofHerbicideAtrazineinFarm-landEcosystemXUEXiao-bo,ZHOUYan-mei,XUZhao-yi(DepartmentofCivilandEnvironmentEngineering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Byintroducingadvancesinthedomesticandinternationaluseofatrazine,itprovidesakeyreviewonthefollowingas-pectsofatrazine’sabsorptionmechanism,influentialfactors,chemicalandbiologicaldegradation,eco-toxicologicalassessmentandecologicalremediation.Itprovedthewideapplicationfutureinmicrobialdegradationofatrazine.Keywords:
atrazine;soils;environmentalfate;ecologicalremediation
收稿日期:2006-08-14;修订日期:2006-10-2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37020)作者简介:薛晓博(1983—),女,山西大同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工作.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现代农业中,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和保证高产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农业中使用农药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可降低单位产品消耗的社会劳动,特别是除草剂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水平。但是由于农药具有难降解和水溶性强的特点,在食品和饮用水中不断检测到农药的残留。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受污染面积已达2.667×107hm2,其中受农药残留和过量施肥污染面积为1.0×107hm2[1]。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农业生产越来越受到生态和环境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农药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问题进行研究已迫在眉睫。1阿特拉津简介1.1阿特拉津的物理化学性质常温下,阿特拉津的纯品是无色、无臭晶体,熔点173~175℃,在25℃时,蒸气压为38.5μPa,水中溶解度为33mg/L。在微酸和微碱介质中稳定,但在高温下,碱和无机盐可将其水解为除草活
性的羟基衍生物[2]。1.2阿特拉津在农田系统中的应用
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
系均三氮苯类农药。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传导型除草剂,适用于玉米、甘蔗、高梁、茶园和果园等,可防除1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阿特拉津是在
1952年由瑞士BaselGeigy化学公司开发,1958年
申请专利,1959年在美国注册商业生产[4]。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近年来使用面积不断
扩大,1996年阿特拉津全年的使用量为1800t,1998年为2130t,1999年为2205t,2000年为
2835.2t,每年用量平均以20%的速度递增[5]
。
2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
阿特拉津使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在土壤中长
2006,12(4):28-31天津农业科学TianjinAgriculturalSciences期残留,容易对后茬敏感的作物(如小麦、大豆、水稻等)产生药害。土壤中残留的阿特拉津还具有淋溶性,易被雨水、灌溉水淋溶至较深土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6,7]。因此,研究阿特拉津的迁移、转化以及在土壤中的持留等行为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2.1阿特拉津在环境中的迁移阿特拉津在环境中迁移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受降雨和灌溉等因素影响发生物理性迁移,通过地表径流使之进入河流和地下水,而河流在陆地和海洋及湖泊之间可以构成一个运输线,将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阿特拉津运输至海洋和湖泊,直接威胁海洋和湖泊生态系统的安全;同时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饮用水安全构成直接威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告较多[8]。二是通过浮尘和地表挥发进入大气[9],也可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进入大气,但有关报道较少。许多研究表明,有相当部分农药残留物在植物体内形成结合残留[10]。用这些植物喂养动物后,有部分残留物通过粪便迅速排出体外,然后又以有机肥的形式进入土壤中被植物摄取,如此循环往复。2.2农田系统中阿特拉津的吸附和解吸阿特拉津进入土壤后出现的吸附过程直接影响其在吸附态和溶解态之间的分配。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吸附与解吸行为是支配其生物有效性和持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1]。在大多数情况下,土壤的有机质、无机组分都能吸附除草剂。两者对除草剂吸附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这些组分的含量、分布和性质以及除草剂本身的化学性质等。吸附机制有3种[12]:(1)物理吸附:在阿特拉津的中性分子与土壤胶体离子表面的活性中心之间生成氢键,这一过程是在pH值为中性的系统中,发生在那些酸性和碱性微弱的土壤胶体表面;(2)阳离子吸附:这种吸附是由于土壤有机电解质、黏土矿物等胶体表面上与可交换的相应的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的结果。这种离子交换吸附随pH值的降低而加强,但在酸性过强时,水合氢离子开始争夺吸附中心而将阿特拉津排挤到土壤溶液中去;(3)阿特拉津分子与氢离子在土壤胶体胶束表面形成表面络合物,这一过程发生在土壤具有高交换酸度时。另外,影响吸附的因素还有土壤酸度、温度、湿度和土壤溶液的组成[13]。阿特拉津吸附时的失活现象已被许多菜园和大田研究工作所证实。当土壤pH值接近阿特拉津的电解常数PKa时,失活的程度最大。但在自然条件下,很少能观察到类似的现象。已经确认在阿特拉津与腐殖酸结合的过程中,脂肪烃链中羧基以及苯酚残基中羟基起
着基本的作用。在施用无机肥料或减少土壤湿度后,阿特拉津能被土壤更强的结合,因为随着土壤溶液离子强度的升高,阿特拉津的溶解度降低而
被土壤胶体的吸附则增强。2.3农田系统中阿特拉津的转化和降解
阿特拉津的结构比较稳定,降解速度缓慢,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8~440d。阿特拉津在环境中分布广泛,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
地表水或地下水中已检测出阿特拉津及其降解产物。阿特拉津在土壤中转化有化学作用,也有生物作用。实验表明,在弱碱土壤中阿特拉津主要以生物转化方式为主;在强酸性土壤中,主要以化学降
解为主;在弱酸性土壤中,同时存在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土壤中阿特拉津转化降解的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土壤中阿特拉津的化学降解主要包括水解反应、光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资料表明,水解反
应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Horrobin[14]和Russell[15]
等提出,阿特拉津的吸附催化水解模式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土壤中酸性或碱催化的
反应;另一种是由于土壤腐殖质和黏土矿物的吸附催化而发生的反应。土壤pH值对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水解过程有着强烈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阿特拉津的降解比在中性条件下快,已有研究得出,在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后,pH=8时阿特
拉津的半衰期长达657d,而在pH=3时半衰期可降至373d,质子在阿特拉津的水解反应中起了催化作用。实验室研究还得出,土壤腐殖质和黏土矿物可催化阿特拉津的化学水解,形成2-羟基阿特
拉津,通常以腐殖酸的影响较为显著。25℃,pH=4条件下阿特拉津的半衰期为244d。然而添加2%腐殖酸半衰期降至1.73d[16]。除水解外,光解和氧化还原反应也对降解土壤中的农药起着重要的作用,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光解作用是一个受光敏
作用支配的自由基过程,受土壤粒度、湿度、pH值及其他有机物的影响,水的存在、非中性的pH值、腐殖酸和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均能加速阿特拉津的光解[17]。阿特拉津在不同波长的光下降解的
薛晓博等:农田系统中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行为和生态修复研究进展第4期・29・程度是不同的,当波长为260nm时光解的速度最快。最后,当农药进入土壤后,即使在没有微生物参与的条件下,有氧或无氧时也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与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密切相关的。研究表明,土壤的含氧量、含水率和土壤的组分对阿特拉津的氧化还原降解有直接的影响,透气性好且含有还原成分的土壤有利于阿特拉津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微生物降解是阿特拉津在土壤中转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实质是酶促反应,降解途径包括脱烷基、水解、开环。能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包括: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焦曲霉(Aspergillusustus)、白腐真菌(whiterotfun-gi)、菌根真菌(mycorrhizalfungi)等真菌属微生物;诺卡式菌属(Nocardia)、红球菌属(Rhod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根瘤细菌属(Rhizobium)等细菌;部分藻类以及含有混和菌群的微生物群落[18]也对阿特拉津有降解作用。其中,细菌在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研究也相当广泛,已进入到降解酶及基因水平[19]。真菌对阿特拉津的降解也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遗传方面比细菌复杂,分子水平的研究很少,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藻类对农药地降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影响微生物降解的主要条件是微生物种类、温度、土壤含水量、有机物含量等,温度通过调节微生物的活性来影响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土壤中的有机碳浓度能影响微生物的生长,浓度越高,则阿特拉津的降解越快;土壤含水量适度增加能使微生物的生长加快,从而加快阿特拉津的降解速率,在阿特拉津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微生物数量决定了降解的程度和速率,反过来,长期施用阿特拉津能影响土壤微生物枢系结构和土壤功能[18]。3阿特拉津的生态毒性和生态修复3.1阿特拉津的生态毒性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阿特拉津对水生动植物、两栖类生物、哺乳动物、人类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作用[19,20]。阿特拉津能使桡足类动物的繁殖力降低,杀死水底节肢动物,破坏水体平衡。蛙类在含有阿特拉津的水体生活3周发育受损,当继续生活5周时,蛙的形态发育受到影响。阿特拉津还会导致鱼的生理功能紊乱。在鼠类中,阿特拉津会使仓鼠染色体破裂,干扰精子的正常生成与成熟过程;白鼠出现白血球减少、免疫异常和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