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_董春香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津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的过程非常缓慢ꎬ且在阿特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诺卡氏菌属( Nocardia)
不动杆菌属( Acinetobacter)
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产碱杆菌属( Alcaligens)
微小杆菌属( Exiguobacterium Collins)
红球菌( Rhodococcus)
欧文氏菌( Erwinia)
革兰氏阳性菌
肠杆菌( Enterobacter)
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
黄单胞菌属( Xanthomonas)
厚壁菌属( Firmicutes)
根瘤菌属( Rhizobium)
柠檬球菌属( Citricoccus)
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
革兰氏阴性菌
1. 1. 2 细菌降解阿特拉津的机理研究
文章编号:1673 - 2057(2020)02 - 0158 - 07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李 娜ꎬ吉 莉ꎬ张桂香
( 太原科技大学 环境与安全学院ꎬ太原 030024)
摘 要:阿特拉津是一种常见的三嗪苯类除草剂ꎬ因其具有除草效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ꎬ在全世界
大面积且长时间使用ꎬ已对地下水、土壤、地表水等环境造成污染ꎬ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ꎮ 文章综述了有
阿特拉津 (2 ̄chloro ̄4 ̄ethylamino ̄6 ̄isopropylam ̄
阿特拉津的方法ꎮ
三嗪苯类除草剂中的一种 [1] ꎬ可以抑制阔叶杂草的
阐述了生物法去除阿特拉津污染的最新研究进展ꎬ
ino ̄s ̄triazine) ꎬ又名莠去津ꎬ分子式为 C8 H14 ClN5 ꎬ是
光催化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

2015年12月第23卷第12期 工业催化INDUSTRIALCATALYSIS Dec.2015Vol.23 No.12综述与展望收稿日期:2015-07-24;修回日期:2015-09-11 作者简介:臧慧敏,1985年生,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硕士,从事光催化材料合成及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
通讯联系人:臧慧敏。
光催化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臧慧敏 ,武世奎,陈朝军,王美玲,胡密霞(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 要:阿特拉津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的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结构稳定,难降解,已在水环境中大量检出,对生物及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光催化降解法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
综述TiO2光催化剂、经掺杂改性的TiO2复合材料、金属离子及其复合物和金属氧化物对阿特拉津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并展望光催化材料的发展前景。
高效的可见光光催化剂还有待开发,以增强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利用,且应考虑将光催化降解法与其他处理技术相结合,开发既经济又高效去除阿特拉津的技术。
综述阿特拉津的光催化降解机理,通过对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鉴定,研究认为,阿特拉津三嗪环上的3个侧链经强氧化活性物种·OH进攻,发生烷基氧化、脱烷基化和脱氯羟基化等系列反应,最终被矿化为Cl-、NO-3、CO2和H2O。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阿特拉津;光催化;降解机理doi:10.3969/j.issn.1008 1143.2015.12.003中图分类号:O643.36;TQ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1143(2015)12 0970 05Researchprogressinatrazine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ZangHuimin,WuShikui,ChenChaojun,WangMeiling,HuMixia(InnerMongoliaMedicalUniversity,Hohhot010010,InnerMongolia,China)Abstract:Atrazineasahighlyeffectiveandcheapherbicideiswidelyusedinagriculturalproduction.Duetoitsstablestructureandresistant degradation,ithasbeendetectedinwaterenvironment.Alotofatrazinemaycausepotentialharmtowaterandresidenthealth.Comparedwithothertreatmenttechnologies,the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ofatrazinehassignificantadvantages.The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efficiencyofatrazineonTiO2photocatalyst,TiO2compositematerialswithdopingmodification,metalionsandtheircomplexesandmetaloxideswassummarized.Thedevelopmentprospectsforthephotocatalyticmaterialswereintroduced.Inordertoenhancetheabsorptionandutilizationofcheapsunlight,thevisiblelightcatalystwithhighefficienceneedtobedeveloped.The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methodcombinedwithotherprocessingtechnologyshouldbeconsideredtoachieveaneconomicandefficientremovaltechnologyofatrazine.Inaddition,the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mechanismofatrazinewasexpounded.Throughidentifyingtheintermediateproductinthedegradationprocess,itwasconcludedthattriazineringofatrazineonthreesidechainattackedbythestrongoxidationactivespecies·OHcausedaseriesofreactionssuchasalkylationoxidation,dealkylation,anddechlorinationhydroxylation,andatrazinefinallywasmineralizedintoCl-,NO-3,CO2andH2O.Keywords:wate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atrazine;photocatalysis;degradationmechanismdoi:10.3969/j.issn.1008 1143.2015.12.003CLCnumber:O643.36;TQ034 Documentcode:A ArticleID:1008 1143(2015)12 0970 05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15年第12期 臧慧敏等:光催化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进展 971 阿特拉津(C8H14ClN5)是一种可防除禾本科杂草和一年生阔叶杂草的三嗪类除草剂,因其优良的除草功效且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高粱、甘蔗、玉米和果园等产区。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毒理研究进展

土壤与环境 2002, 11(4): 405~408 Soi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ses@基金项目: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作者简介:刘爱菊(1976-),女,硕士,讲师,从事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研究工作。
*通讯联系人,E-mail: ETI@收稿日期:2002-04-10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环境毒理研究进展刘爱菊,朱鲁生*,王 军,孙瑞莲,林爱军山东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摘要:叙述了阿特拉津的应用概况及其在生产实践中所存在问题;阿特拉津在生物体内和环境中的降解代谢过程。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阿特拉津的残留分析方法、环境毒理学和微生物降解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阿特拉津;降解代谢;残留分析;环境毒理;生物降解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1X (2002)04-0405-04阿特拉津是在1952年由Geigy 化学公司研制开发的一种除草剂,1958年申请瑞士专利,1959年投入商业生产。
由于该除草剂具有优良的杀草功效,很快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目前阿特拉津在国内外杂草防除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生产实践的深化,特别是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阿特拉津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本文从阿特拉津的性质、特征、应用概况、在环境中的运动规律、残留分析、环境毒理和生物降解等方面进行评述。
1 阿特拉津的结构及理化性质阿特拉津,又名莠去津(Atrazine ),化学名称为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
化学结构式如图1所示。
纯品为无色结晶,熔点173~175 ℃,20 ℃时蒸气压为4.0×10-5 Pa ,25 ℃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3 μg ⋅ml -1,正戊烷中为360 μg ⋅ml -1,二乙醚中为2000 μg ⋅ml -1,醋酸乙酯中为28000 μg ⋅ml -1,甲醇中为18000 μg ⋅ml -1,氯仿中为52000 μg ⋅ml -1。
阿特拉津对生物影响综述

阿特拉津对生物影响综述阿特拉津是一种强有力的除草剂,常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阿特拉津对生物体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以下综述将介绍阿特拉津对不同生物体的影响。
在植物方面,阿特拉津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即不仅可以杀死杂草,也能够对作物造成伤害。
该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玉米、小麦等大规模农田中。
当阿特拉津被喷洒到作物表面时,会通过叶片吸收,然后通过细胞分裂和DNA合成来抑制作物的生长。
在使用阿特拉津时,需要谨慎控制剂量,并注意避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在微生物方面,阿特拉津与土壤中的微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一些研究发现,阿特拉津可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
在实验室条件下,阿特拉津对某些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对一些对抗阿特拉津敏感的微生物。
在自然环境中,土壤微生物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减少阿特拉津的毒性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阿特拉津可能会对土壤中的固氮菌和解磷菌等有益微生物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土壤中养分循环的正常进行。
在水生生物方面,阿特拉津的影响也令人担忧。
研究表明,阿特拉津在水体中具有一定的毒性,对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抑制作用。
阿特拉津还可能通过光解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在使用阿特拉津时,需要注意避免在接近水体的地区使用,并加强对水体的监测。
在人体方面,阿特拉津的毒性及其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阿特拉津在食物中的残留量通常会被严格控制在安全水平以下,以保护人体健康。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的阿特拉津可能与一些疾病,如癌症、免疫系统异常和内分泌干扰等有关。
阿特拉津也可能通过水源污染或工作环境中的接触对工人产生潜在的危害。
在使用阿特拉津时,需要遵循相关的安全使用规范,并加强对工作环境和食物中的阿特拉津残留的监测。
阿特拉津对生物体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
在使用阿特拉津时,需要谨慎控制剂量,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

除草剂阿特拉津体内生物学毒性的研究进展刘剑;赵菁;郑晶莹;张凌怡;赵淑华;赵丽晶【摘要】在神经系统,阿特拉津(ATR)可干扰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小鼠行为反射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抑制多巴胺的摄取和储存,导致细胞内多巴胺增加,进一步导致氧化损伤.在免疫系统,ATR可减少免疫系统构成细胞并影响淋巴细胞分布,影响树突状细胞,(DC)细胞成熟,干扰体液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生殖系统,ATR可诱导小鼠睾丸发生变性,抑制黄体生成素从而抑制排卵并诱发流产.在内分泌系统,ATR可作为内分泌干扰物损伤线粒体功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抑制雌激素引起的黄体生成素和催乳素高峰.此外,ATR还具有遗传学毒性并可引起氧化应激损伤.【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2(038)006【总页数】5页(P1236-1240)【关键词】阿特拉津;除草剂;毒性;生物体【作者】刘剑;赵菁;郑晶莹;张凌怡;赵淑华;赵丽晶【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吉林长春1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14阿特拉津(atrazine,ATR)又名莠去津,化学名为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氯苯,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我国ATR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虽然ATR的毒性为中等偏低,但由于其使用量大、残留期长(半衰期为244d)和污染范围广(水环境、土壤、大气),使其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生物蓄积,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本文作者从神经系统毒性、免疫系统毒性、生殖系统毒性、内分泌系统毒性、氧化应激毒性和遗传毒性方面阐述ATR对生物体的影响。
Belloni等[1]以 ATR处理孕期及哺乳期雌鼠,观察2~15d龄仔鼠的行为反射指标发现:对照组与ATR组仔鼠在出生质量、抓握反射成熟、超声波发声分布及光谱特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且低剂量ATR对行为反射的影响更为明显,提示在孕期和哺乳期雌鼠即使接触低剂量ATR,也可能干扰仔鼠大脑发育和分化,诱导仔鼠的行为反射发育模式发生改变。
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化 的微 生 物 或构 建工 程微 生 物来 提高 降解 速度 。
1 微 生物 与化 学修 复 . 2
长 的持 留性 , 其半 衰 期长 , 用量 大 , 使 已造成 严 重 的环
境 污染 。 近年 来 的科学 研 究证 明 阿特 拉津 是 一种 环境 雌 激素 ,它 会对 任何 野生 动 物产 生 激素 类 的作 用 , 或
用 量为 18 0t 2 0 0 至 0 0年 , , 每年 用 量平 均 以 2 %的 速 0
的酶所 降解 . 是 自然环 境 中的其 他微 生 物或 物理 化 但
学 因子 可 能会 降解这 种 中间产 物。 代谢 方式 在微 生 共 物代 谢过 程 中 十分 常见 , 一种 微 生物 降解 阿 特拉 津 是
维普资讯
第 2 3卷第 7期
20 0 7拄
中学 生物 学
Mid e c o lBilg d l S h o oo y
Vo . 3 No7 1 . 2 2 0 07
文 件编 号 : 0 3—7 8 (0 7 0 10 5 6 2 0 ) 7—0 0 0 7—0 2
除草剂 阿特拉 津的生物 降解研 究现状
王 英 ( 东大 学生命科 学院 山东济 南 2 2 0 ) 山 5 00
阿特拉 津 ( t z e , A r i ) 通用 名为 “ 去 津 ” 化 学 名 an 莠 ,
称 为 2 氯一 一 一 4 乙胺 基一 一 丙胺 基一 , ,一 嗪 , 子 6异 135 三 分 式 为 CH。 1 相对 分子 量 为 2 56 。阿特 拉 津是 瑞 N, C 1 .9 士 一位 学 者 于 15 ~ 9 5年发 现 的一 种 三 氮 杂 本 衍 9 4 15 生物 , 由一 家 化学 公 司 开发 的一 种 除草 剂 ,9 8年 申 15 所 施用 的农 药 中 , 2 %~ 0 有 0 7 %会 长期 残 留与土壤 中 ;
土壤中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土壤中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吴奇;宋福强【摘要】阿特拉津是农田土壤中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大面积使用可对植物、鱼类以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造成危害,因此对阿特拉津降解行为的研究是预防和缓解其对生态环境危害的主要途径。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20年有关阿特拉津危害和降解方式的研究,阐述了利用植物、微生物以及植物与微生物共生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每种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
通过对各种修复途径特点的比较和分析,认为利用植物与微生物共生即丛枝菌根修复阿特拉津污染土壤的方法是一种绿色、高效、理想的修复技术。
【期刊名称】《土壤与作物》【年(卷),期】2017(006)002【总页数】8页(P153-160)【关键词】阿特拉津生态修复生物降解丛枝菌根【作者】吴奇;宋福强【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3阿特拉津(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三嗪)又名莠去津,1957年由瑞士的H.盖辛和E.克努斯利发现,并于1958年由瑞士的Geigy开发生产,主要用在农业和林业中来防治各类阔叶和禾本科杂草[1],是世界上玉米生产中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2]。
阿特拉津的作用原理主要通过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传导,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
根据统计,大约1%~5%的农业除草剂被地表径流所转移[3]。
尽管阿特拉津是一种低毒除草剂,然而在实践中,由于阿特拉津用量的连年施加,使阿特拉津通过降水、淋溶及地表径流等途径发生转移进入地表和地下水体[4-5]。
被转移的阿特拉津理论上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几天到几个月,这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先前耕作历史和农作物特性[6]。
商品化的阿特拉津在很多国家已经被禁止使用了,但是阿特拉津及其代谢物在禁止使用10年之后可仍然被检测到[7-8]。
不同试验条件下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研究

不 同试 验条 件 下 阿特 拉 津 的生 物 降解 研 究
徐冬英 ’吕锡 武 ,
(. 兴文理学 院 土木 系 浙江 绍兴 3 2 0 ;. 1 绍 1 00 2 东南大学环境工 程系 江苏 南京 2 0 9 ; 10 6 )
摘 要 : 用人 工介 质 富 集 太湖 水 中 微 生 物 , 解 梅 梁 湾 水 源地 水 质 中外 加 的 阿特 拉 津 污 染 物 , 利 降 小试 结 果 表 明 : 过 驯 化 的 生 物 膜 可 经
浪 、 明 度 小 、 底 泥 淤 积 等 难 于 恢 复 水 生 植 物 的 区域 内应 用 透 无
该技术提供参数 。 阿特拉津是在 1 5 由 G i 9 2年 e y化学公 司研制开发 的一 种 g 除草剂 ,9 8年 申请瑞 士专利 ,9 9年投入商业生产 [ 15 15 4 ] 。阿特 拉津又名莠 去津 , 英文名 a aie 化学 名称 为 2 tz , r n 一氯 一4 一乙
梅梁湾系太湖北部 的一 个湖湾 ,是无锡 市著名的风景旅 游区 , 也是该 市赖 以生存 的水源地。 近年来发 现大量化 学合成 的有机化合物通过 各种渠道和途径进 入水 体 ,其 中很多化合
物在 水 体 中长 期 滞 留 。 在 围 绕 这 一 环 境 问 题 进 行 的各 种 研 究
12 试 验 仪 器 与 有 机 药 剂 . 5 5X3 (m ) 验 池 ;5 B .— 0 无 堵 塞 自吸 泵 5X e 试 4 5 2 WZ 1 2 1 5
( 海蓝鲸 电机制造 有 限公 司 ) 上 ;带 搅拌 器 的 10 5 L贮 水 池 ; B 0— 0 M型蠕动泵 , 司)增氧泵 ; ; 阿特拉津( t z eA Ar i ) R上海试剂一厂 。 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董春香 姜桂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化学系,长春130026)摘 要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阿特拉津降解菌及降解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在微生物产生的阿特拉津降解酶、其操作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除草剂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Progress in study of biodegradation of the herbicide atrazineDong Chunxiang Jiang Guilan(Departm ent of Chemistr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130026)A bstract The summary of current prog ress in studies on microo rganisms,pathways, sy stem of enzy mes and genetic operatio n of biodeg radation of atrazine at home and abroad is presented.The trend of research in biodegradation of atrazine is put forw ard too.Key words herbicide;atrazine;biodegradation1 引 言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又名莠去津,全称为2-氯-4-乙胺-6-异丙胺-1,3,5-三嗪,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
阿特拉津是选择性内吸传导型苗前、苗后除草剂,用于玉米、高粱、甘蔗、果树、林地等,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生杂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目前,阿特拉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大面积使用。
在美国,阿特拉津被列为使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
在1980—1990年间,每年喷洒阿特拉津达8000万磅[20]。
1986年,瑞典全国施用了120t的阿特拉津[2]。
1980年,全球释放到环境中的阿特拉津总计9×104t[2]。
阿特拉津虽然是一种低毒除草剂,但在土壤中具有中等持留性,其半存留期长达4—57周[3,4]。
由于其广泛使用,该化合物及其降解产物已在地表水[2,5,6]、地下水[7]、雨水[8]、大气[9]中检测出来,其浓度远远超过美国环保局规定的安全浓度[10],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阿特拉津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达到一定浓度时,能抑制多种藻类的光合作用及生长[11],使鱼体内的Ca2+、Mg2+等无机离子浓度显著下降,导致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
当浓度达到3μg/L时,可使小鼠的染色体受损,杀死水底节肢动物[12]。
通过食物链富集会危害人类健康。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致力于寻找高效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
到目前为止,已分离出能彻底降解阿特拉津的单菌株[13,14]。
阿特拉津生物降解机理的研究也获得了迅速发展。
近两年来,国内也开始了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的研究报道[15,16]。
第2卷第3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ol.2,N o.3 2001年6月T 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 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 ntrol Jun.,20012 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等。
细菌由于其生化上的多种适应能力以及容易诱发突变菌株,在降解阿特拉津的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细菌的研究非常广泛,已进入了降解酶及基因水平的研究。
在阿特拉津降解过程中,真菌也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遗传方面比细菌复杂,分子水平的研究很少。
2.1 细菌降解阿特拉津的细菌主要是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14,17]和红球菌属(Rhodocdcus)[18,19]。
在诺卡氏菌属(Nocar-dia)[15]、不动杆菌属(Acinetabacter)、土壤杆菌属(Ag robacterium)[13]、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6]中也分离到降解阿特拉津的菌株。
2.1.1 假单孢菌假单孢菌在阿特拉津降解中起着重要作用。
Yanze-Kontchon等[17]从混菌中分离到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氮源的假单孢菌YAYA6。
该菌在降解初期将环上20%碳以CO2形式释放出来。
当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和氮源时,每摩尔的阿特拉津可以产生80g(干重)的菌体。
1995年,Mandel-baum等[14]从土壤中分离到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且可以降解高浓度(>1000μg/ ml)阿特拉津的假单孢菌株ADP。
9×109个细胞/L的细菌在1.5h即可降解100μg/ ml的阿特拉津,并有80%环上的碳以CO2形式释放。
该菌株不论是生长细胞还是非生长细胞均能高效降解阿特拉津。
在施用阿特拉津多年的土壤中,ADP仍有效降解阿特拉津。
这说明该菌可用于土壤环境中,对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ADP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过程中,柠檬酸钠的存在可以促进阿特拉津的降解。
Giardina[29]及Bheki等[30]报道,葡萄糖的加入也可促进阿特拉津的降解。
2.1.2 红球菌红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具有降解多种有机污染物的能力。
红球菌NI86/21可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源生长,但不能以其为氮源。
不能脱氯或开环。
其主要降解产物为脱乙基阿特拉津,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及羟基异丙基阿特拉津。
红球菌B30、TE1也不能使阿特拉津开环,且更易于进行阿特拉津的脱乙基反应。
对这些菌阿特拉津降解反应均需氧的存在。
尽管红球菌降解阿特拉津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假单孢菌相比,加入一种易降解基质并不抑制且常常能加速红球菌降解难降解物质[18]。
2.2 真菌可使阿特拉津降解的真菌有: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黄丙曲霉(Asperg illus flaripes)、葡枝根霉(Rhizopus stdonifer)、串珠镰孢(Fusari-um mo niliforme)、粉红镰孢(Fusarium rose-um)、尖镰孢(Fusarium axysporum)、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微紫青霉(Peni-cillium janthinellum)、黄体青霉(Pennicilli-um leteum)和绿色木霉(Tri-choolerma viri-de)。
Donnelly等[31]对9种菌根真菌和三种非菌根真菌降解阿特拉津的能力做了研究,发现菌根真菌和非菌根真菌都能降解阿特拉津,并且降解能力只与真菌种类有关而与真菌的生态型无关。
在降解过程中,真菌可以吸收大量的阿特拉津到细胞组织中。
氮和阿特拉津的浓度均影响阿特拉津被真菌同化的量。
这些真菌不能使阿特拉津开环。
众所周知,当真菌与寄生植物共同生长时,真菌的细胞外酶比纯培养时明显增强,因此,Donnelly认为,如果把阿特拉津同与寄2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卷 主植物共同生长的腐生真菌菌株共同培养,由于生物量的增加以及酶活性的增强,真菌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在粉红镰孢的作用下,阿特拉津可以发生水解,基本的代谢产物是羟基衍生物。
在烟曲霉的作用下,可脱去侧链烷基并发生脱胺基作用。
2.3 藻类近年来,发现藻类也能有效地降解农药,因此,对于藻类富集降解农药的研究也不断增多。
许多实验表明,藻类不仅能富集农药,还能将农药降解为无毒化合物或以农药为磷源、氮源生长。
藻降解农药的发现及其机理的深入研究,为去除环境中农药的残留又提供了一条途径。
Zablotowics等[20]在研究藻类对伏草隆的降解中发现,纤维藻和月芽藻能使阿特拉津去烃基。
衣绿藻属也能降解阿特拉津[21]。
阿特拉津只有在非毒性浓度时才能被降解,否则农药对藻的毒害作用将起重要作用。
2.4 混菌阿特拉津是生物难降解物质,能够完全降解(即矿化:M ineralization)阿特拉津的纯菌较少。
在环境中自然微生物群落对环境污染物的共降解现象是非常重要的[22]。
在生物降解阿特拉津的研究中发现,由于微生物的共降解或相互间的协同作用,通过两种或多种微生物的共降解过程及降解反应,阿特拉津也是可以完全降解的。
M andelbaum等[23]用阿特拉津作为唯一氮源对施用阿特拉津的土壤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得到了结构稳定的混合菌。
该混菌可以使80%环上的碳以CO2形式释放出来。
但是,该混菌中分离到的任何纯菌都不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生长,而这些单菌的混合菌又具有了降解阿特拉津的活性。
羟基阿特拉津是该混菌降解阿特拉津的重要中间产物。
在高效菌的筛选中富集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23]。
并且多次富集培养能更大地提高菌株对底物的降解能力。
例如:Mandel-baum等[2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第六次富集培养后,该混菌降解阿特拉津的半衰期为4—8d,而在第十二次富集培养后,降解100μg/m l的阿特拉津半衰期仅为0.5—2d。
假单孢菌株ADP也是经富集培养后从一种稳定的混菌中分离到的,而以前不能从该混菌中分离到任何高效菌。
Radosevich等[13]分离到的M91-3菌株也是在多次富集培养后得到的。
3 阿特拉津生物降解途径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生物降解,其降解途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3个过程:脱烷基、水解、开环。
3.1 脱烷基(即脱乙基或脱异丙基过程)降解阿特拉津的菌都产生脱乙基阿特拉津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19]。
在不饱和区,乙基侧链的降解要比异丙基侧链的降解速度快几倍[24,25]。
而二者的继续降解速度很慢。
这就是不饱和区中脱乙基阿特拉津持留性高且频繁发现的原因。
例如:红球菌TE1降解阿特拉津产生脱乙基阿特拉津和脱异丙基阿特拉津后不能进一步降解这两种产物。
3.2 水解(即脱氯,用羟基取代)羟基阿特拉津主要是由化学水解产生的[26]。
由于阿特拉津的两个烷基的存在,使微生物脱氯较为困难[28,30]。
也有微生物可以降解阿特拉津产生羟基阿特拉津。
假单孢菌ADP、YAYA6均可使阿特拉津脱氯。
Mandelbarm等[27]发现,一种混菌可以从水中获取氧产生羟基阿特拉津。
3.3 开环与脱烷基等降解支链相比,阿特拉津开3 3期 董春香等: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图1 阿特拉津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环更难。
在阿特拉津开环降解过程中,氧作为电子受体的存在非常重要。
与厌氧条件相比,好氧条件下,阿特拉津开环降解要快100多倍[24]。
因此,在深层土壤中,氧气的缺乏会阻碍阿特拉津的降解。
目前发生的能够使阿特拉津开环的菌株多为假单孢菌[14,17],红球菌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