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重点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1、客气邪风:外至曰客,不正曰邪,指致病的不正常气候。

2、本条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论述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因分类、和疾病的预防与早期治疗的措施。

3、病因:内因:经络受邪,入脏腑;(内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外因:邪气侵犯人体,仅在血脉间传注——导致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外部疾病形成的原因)其它:房室、金刃、虫兽。

4

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1、养慎:内养正气,外慎风寒。

2、导引: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

3、仲景预防学观点: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

养慎防病和早期治疗疾病的目的:“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注意:治未病

4、辨证要领:①预防疾病发生,保持人体健康的关键是保持“五脏元真通畅”、“不遗形体有衰”。强调人体正气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②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

1、未至而至:前面的“至”字是指时令到,后面的“至”字是指与时令相应的气候到。

甲子:指冬至后六十日第一个甲子夜半,此时正当雨水节。

2、本条论述与时令不符的反常气候的四种类型。

3、反常气候变化:未至而至-未得甲子,天因温和

至而太过-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

至而不至-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

至而不去-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

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

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曰厥阳。

1、本条论述厥阳独行的病机。

2、阴阳的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阴阳失衡是杂病的基本病机。

4、调整阴阳为杂病总治则。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1、上工:指医术高明的医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下工,下工十全六。”

2、治未病:这里指治未病的脏腑。

3、实脾:调补脾脏。

4、四季脾旺:指四季之末(即农历三、六、九、十二月之末)十八天,为脾土当令之时此时脾气旺盛,故云四季脾旺。

5、虚虚实实:虚证误用泻法,使正气更虚,谓虚虚;实证用补法,使邪更盛,谓实实。

6、从人体内部脏腑相关的整体观念出发,提出有病防传的关键在于掌握疾病脏腑传变规律及虚实异治的法则。

7、未病:法则可分为已病防变和虚实异治。

(一)什么是治未病?

1、治未病之人—在人尚未发病之前进行预防,使疾病不致发生。—未病先防

2、治未病的脏腑:即病发之后,保护未病脏腑,使疾病不致传变。—已病防变。

(二)为什么治未病脏腑?(目的)

即防止疾病的传变。早期治疗,截断病理传变途经,防止疾病发展。

(三)怎样治未病(脏腑)(方法)

1、传变的目标:该脏所克之脏传变。

①五行学说:肝属木、脾属土,故肝病必传脾脏。

②脏腑学说:脾之运化,必赖肝之疏泄,病理情况下,肝病必然影响于脾。

2、传变的条件:已病之脏邪实,未病之脏正虚,邪实能传,虚则不传,脏虚受传,实则不传。脏虚则受传,实则不受;邪实则能传,虚则不传。

8、肝虚证治法:补用酸(酸入肝,本味补本脏),助用焦苦(焦苦入心,心为肝之子,子能令母实),益用甘味(甘入脾,甘味之药调和中气)之药调之。

9、虚实异治的原则:不可虚证用泻法,使虚者更虚;实证用补法,使实者更实;而应该补虚泻实,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始为正治。肝病如此,其它诸脏之疾亦可类推。

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1、救:即急先救治的意思。

2、下利清谷:“清”,引申为清稀,故下利清谷,指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3、清便自调:“清”同“圊”。这里作动词用。此指解大便正常。

4、本条论述表里同病的先后缓急治则。

5、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

①先表后里---为常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里气不虚者。先解表可防止表邪内陷。

②先里后表---为变法:适用于表里同病而以里证为重为急者。若攻表,不救里,会致亡阳欲脱。

③表里同治---为兼治法:适用于表里证情都不可忽视者。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1、本条论述痼疾加卒病的先后治则。

2、新旧同病的治疗原则:

首先要明确卒病与痼疾本身的性质和病机的特点:

①痼疾日久势缓,根深蒂固,变化少,难以速愈。

②卒病新起势急,邪气尚浅,变化多,其病易除。

③当先治卒病,后治痼疾:痼疾病久,势缓难除,欲速不达;新病始得,势急易去,迟则生变。

④治新病同时必须照顾痼疾:以防其相互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