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筛选、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是一种酶,也被称为PGI,全名为6-phosphogluconate isomerase。
它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参与到糖酵解途径中的第三步反应中。
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功能是将6-磷酸葡萄糖酸(6-phosphogluconate)异构化为3-磷酸甘露醇酸(3-phosphoglycerate)。
这个反应是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将磷酸葡萄糖异构化为能够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的中间产物。
这个过程中,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加速了反应的进行。
在生物体内,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不同
的生物体内对这种酶的依赖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比如,一些细菌对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依赖较高,因为它是维持细菌产能的重要步骤之一。
与此相对,人类对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依赖不那么紧迫,这使得该酶成为了一些抗生素的潜在靶点。
总之,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是细胞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酶,
参与到糖酵解途径中的第三步反应中,将6-磷酸葡萄糖酸异
构化为3-磷酸甘露醇酸。
它在细菌中对产能维持至关重要,
因此具有潜在的抗生素靶点。
基因重组葡萄糖异构酶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已成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国家补助资金)

第一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节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一、国内外现状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简称GI),能将D-木糖、D-葡萄糖、D-核糖等醛糖转化为相应的酮糖,工业上主要用作果葡糖浆生产的催化剂。
1967年,美国首次成功的进行了葡萄糖异构酶的工业化应用,至今国外的果葡糖浆生产业均已转向葡萄糖异构酶技术。
由于葡萄糖异构酶结构稳定,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研究酶的催化机制、建立完整的蛋白质工程技术的最好模型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理论研究意义,国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葡萄糖异构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工艺、基因工程、晶体学及其蛋白质工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如比利时的植物遗传所、荷兰细菌遗传公司(Gist-brocades)、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中心、美国加州Cetus以及Amgen公司、加拿大及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等。
国内自六十年代起已开展了葡萄糖异构酶应用于果葡糖浆生产的研究,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通过诱变筛选获得的7号淀粉酶链霉菌M1033菌株,是国内在这方面最具应用价值的工业菌株之一。
目前国内外主要是通过诱变筛选等手段来获得生产用菌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国内唯一开展葡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单位。
自国家“八六三”项目“葡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工程”立项以来,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对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机理及其蛋白质工程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
经十五年科技攻关,目前已完成葡萄糖异构酶的蛋白质工程改造,获得性质改良的基因重组葡萄糖异构酶;并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高表达量的基因重组链霉菌工业生产菌株,获得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源重组基因工程菌株M1033WZ,其技术水平及工业应用价值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项目共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SM33GI的突变酶GIG138P及一种提高GI热稳定性的突变方案”(专利号ZL95112782.9)、“一种葡萄糖异构酶的247位单突变体酶和138,247位双突变体酶及其构建方法”(专利号ZL97119714.8)、“表达M1033GI的突变酶GIG138P的基因工程菌株M1033WZ及其构建方法”(专利号:ZL02143031.4),其中“表达M1033GI的突变酶GIG138P的基因工程菌株M1033WZ及其构建方法”已获得PCT国际专利受理。
构巢曲霉来源α-葡萄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应用研究

构巢曲霉来源α-葡萄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其应用研究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EC.3.1.20)又叫α-D-葡萄糖苷水解酶,可从寡糖底物非还原端切开α-1,4糖苷键,将释放的葡萄糖单元以α-1,6键转移到麦芽三糖、麦芽糖或葡萄糖等分子上,获得异麦芽三糖、潘糖、异麦芽糖等低聚糖产物。
它存在于自然界中,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目前,α-葡萄糖苷酶已广泛应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代谢生理研究、疾病预防治疗等各个领域。
本研究从数据库中筛选获得转苷能力强而水解能力弱的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A.nidulans)α-葡萄糖苷酶。
将A.nidulans来源α-葡萄糖苷酶基因AgdB连接到表达载体pPIC9K上,于Pichia pastoris KM71中表达,同时共表达N-乙酰转移酶,对重组菌株在3.6 L发酵罐中的发酵进行优化,并研究重组α-葡萄糖苷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在合成低聚异麦芽糖和提高焦糊精中抗性含量的应用工艺。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数据库中α-葡萄糖苷酶的转苷和水解能力特性,比较不同α-葡萄糖苷酶的遗传进化分类特性和三维结构特征结合文献报道,预测A.nidulans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氨基酸序列GenBank:BAB39856.1)可能具有较强的转苷能力和较弱的水解能力的特点。
根据NCBI已报道A.nidulansα-葡萄糖苷酶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合成目的基因AgdB,并构建重组质粒pPIC9K-AgdB,整合到P.pastoris KM71中成功表达。
(2)为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和酶活,共表达N-乙酰转移酶Mpr1,以构建重组菌株P.pastoris KM71/pPIC9K–AgdB/pPICZ A–Mpr1,将该重组菌进行摇瓶诱导发酵,酶活达到22.56 U?mL<sup>-1</sup>,是未共表达Mpr1菌株的1.92倍。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的开题报告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的开题报告题目: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纯化及免疫学鉴定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内切葡聚糖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分子,参与了多种生物反应过程。
其主要作用是水解葡聚糖的内部连接,释放葡萄糖分子。
在细菌、真菌、动物等不同生物体中都有内切葡聚糖酶存在,其物种来源种类广泛,酶的活性、结构也有所差异。
研究内切葡聚糖酶分子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特性,对于深入理解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揭示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和表达目标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纯化和免疫学鉴定,从而深入探究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特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目标基因序列。
利用PCR方法扩增目标基因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入特定的表达载体中。
2、内切葡聚糖酶的表达将经过克隆的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 BL21中,并进行不同条件下的诱导表达。
通过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的分子量和表达水平。
3、内切葡聚糖酶的纯化对表达产物进行组织细胞裂解、离心,得到细胞裂解液后,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等方法进行蛋白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内切葡聚糖酶。
4、内切葡聚糖酶的免疫学鉴定通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纯化后的内切葡聚糖酶,鉴定蛋白的免疫学性质,包括特异性、亚型特异性等。
四、研究意义该研究对于深入探究内切葡聚糖酶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揭示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为开发内切葡聚糖酶在制备植物纤维素等生物质材料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种鲜食葡萄果实糖积累和代谢相关酶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任 言,李美璇,刘婉君,等.4种鲜食葡萄果实糖积累和代谢相关酶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9):140-146.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3.09.0194种鲜食葡萄果实糖积累和代谢相关酶及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任 言,李美璇,刘婉君,乔月莲,王 莉,师校欣,杜国强(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摘要:为明确鲜食葡萄果实糖积累规律及相关机理,以阳光玫瑰、巨峰、意大利和摩尔多瓦葡萄为试材,对发育期果实糖组分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葡萄糖与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果实成熟时果糖与葡萄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阳光玫瑰>巨峰>意大利>摩尔多瓦,且差异显著。
在糖代谢中,酸性转化酶(AI)活性在各品种果实成熟初期均达峰值,且阳光玫瑰葡萄AI活性比巨峰、意大利和摩尔多瓦分别高39.89%、72.55%和86.20%;阳光玫瑰葡萄蔗糖合酶-分解方向(SS-c)活性分别比巨峰、意大利和摩尔多瓦高11.13%、34.44%和45.76%。
转色末期至成熟期,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糖转运蛋白基因VvHT2和VvSWEET15相对表达量分别是其他品种的1.23~2.60倍与1.14~3.05倍。
各品种葡萄果实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与VvHT2、VvSWEET15表达量和AI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阳光玫瑰和巨峰果实果糖、葡萄糖含量与SS-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综上所述,4种鲜食葡萄果实果糖及葡萄糖的积累规律差异主要由糖转运蛋白基因VvHT2、VvSWEET15的差异表达和AI、SS-c酶活性差异所致。
关键词:葡萄果实;品种;糖含量;代谢酶;表达量;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S663.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3)09-0140-07收稿日期:2022-07-11基金项目:热杂果现代种业科技创新团队(编号:21326310D);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葡萄创新团队(编号:HBCT2018100204)。
鲍曼不动杆菌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Gne1的表征

JournalofChinaPharmaceuticalUniversity2021,52(6):742-750
学报
鲍曼不动杆菌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Gne1的表征张展1,冯雁1,李谦2*,崔莉1**
(1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2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南京210009)
摘要异源表达鲍曼不动杆菌AB0057的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并表征其酶学性质以及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将异构酶基因构建到pET-28a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异源表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酶活力及表征酶学性质。系统发育分析、序列比对、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分析其结构与关键催化位点。结果显示,重组酶Gne1获得可溶性表达,质量约为38.9kD,催化最适温度为44℃,最适pH为6.0,米氏常数KM与催化常数kcat分别为(1.227±0.0824)mmol/L和(82.64±3.562)×10-3•min-1。该酶属于NADB_Rossmann超家族并分属于UDP_G4E_1_SDR_e亚组,分别具有典型GXGXXG基序与YXXXK基序。N端结构域与NAD结合,而C端结构域用来结合底物,催化关键位点为S125和Y150。本研究验证了Gne1的差向异构酶活性,阐释了其序列特点和结构特征,揭示了其与底物、辅因子的结合模式,分析了关键催化位点。为蛋
白质工程改造提高酶活力进而利用生物酶法合成稀有功能糖提供了理论依据。关键词差向异构酶;酶学性质表征;序列及结构分析;稀有功能糖合成中图分类号Q558+.1;Q71;Q81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5048(2021)06-0742-09doi:10.11665/j.issn.1000-5048.20210613
引用本文张展,冯雁,李谦,等.鲍曼不动杆菌UDP-葡萄糖4-差向异构酶Gne1的表征[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21,52(6):742–750.Citethisarticleas:ZHANGZhan,FENGYan,LIQian,etal.CharacterizationofaUDP-glucose4-epimerasefromAcinetobacterBaumannii[J].JChinaPharmUniv,2021,52(6):742–750.
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是两种常见的酶,它们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这两种酶展开讨论,并介绍它们的功能及作用机制。
第一步:介绍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基本信息。
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都是己糖系列异构酶,它们分别将D-己糖-6-磷酸和D-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为D-果糖-6-磷酸和D-果糖-1,6-双磷酸。
这两种酶在糖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各种生物过程。
第二步:分别介绍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功能。
磷酸己糖异构酶是己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它的活性和表达水平会对糖代谢产生重大影响。
磷酸己糖异构酶能够将己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进而参与酵解和避免产生废弃物质。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同样是葡萄糖代谢途径中的重要酶,能够将葡萄糖-6-磷酸异构化为果糖-6-磷酸,进而有效地参与糖代谢过程。
第三步:介绍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机制。
两种异构酶的作用机制类似,都是通过互换底物的羟基和羰基位置来完成反应的。
在反应中,L-半胱氨酸(L-Cys)作为辅酶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在L-Cys的作用下,酶与底物发生结合,形成的复合物进一步参与反应过程。
反应结束后,酶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底物会被释放出来,酶再次进入到下一轮催化循环中。
综上所述,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参与糖代谢过程,改变不同底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使它们进一步参与不同的生物过程。
这两种酶的结构和催化机制对其功能和应用有重要的影响。
深入研究磷酸己糖异构酶和磷酸葡萄糖异构酶的运行机制和结构特点,能为糖代谢和生物过程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β-葡萄糖苷酶在酿酒酵母表面上的展示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源蛋 白质 的真 核展 示 系 统 . 目前 已报 道 的酿 酒 酵 母 表 面展 示 系统有 两种 J分 别 以 或 n凝 集素 为 , 一
融合骨架 , O或 0凝集素与 目的蛋 白共 同连接在 即 / 一 表达载体上 , 转入细胞从 而实现外源蛋 白的锚定表
达. 国 Ivt gn公 司用 于酒精 酵母 表 面展示 的质 美 nioe r
根 据 Pi e c p 1t t n D A S nhs i r Sr t r dc N y tei Kt m i sS a s
要求 的稀 释倍 数用 含 1O B A 的 P S稀 释 后置 冰 .% S B 上待 用 , 各样 品用 P S于 4 ℃40 B 00g离 心 洗 涤 后 ,
酵母 细胞 表 面展示 系统 是一 种 固定化 的表 达异
引
言
p葡萄 糖苷 酶 ( C . .. 1 , 称 pD葡 萄糖 一 E 3 2 12 )又 —一 苷 葡 萄糖 水解 酶 , 能 够 水 解结 合 于末 端 非 还 原 性 它 的 BD 葡萄糖 苷 键 , -. 同时 释放 出 pD 葡萄 糖 和相 应 .一 的配基 . 87年 ,i i 13 Le g和 Wolr 次 在 苦 杏 仁 中 b he 首
活测 定 .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材 料 .
1 1 1 菌株 与质 粒 ..
美 国 Ivr e 司质粒 载体 p D 及其受体 nio n公 tg Y1 菌 酿酒 酵 母 E Y 0 . 肠 杆 菌 D 5 和 裂 殖 酵 母 B 10 大 Ha
(cischrm c o b)p1由本 实验 室保存 . Shz acao ye pm es一 o s 112 分子 生物 学酶及 试 剂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1月 发酵科技通讯 第44卷第4期 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筛选、表达 及酶学性质研究
廖承军’,郑微 ,黄建峰 。刘成龙 ,柳志强 ,程新平’。毛宝军’,陈德水’ (1.浙江华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衢州324302;2.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
摘 要:通过基因挖掘的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筛选得到一株嗜热的葡萄糖异构酶(GI)产生 茵株Thermotogapetrophila RKU一1,化学合成该酶的基因并在大肠杆菌E coli BL2l(DE3)中 进行可溶性表达。重组葡萄糖异构酶经过Ni—NTA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对纯酶进行SDS— PAGE检测.结果显示为单一条带,其分子量大小为50.8 kDa。测定了该重组酶对底物D一葡萄 糖的活力为19.8 U/mg,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该酶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85 cI二和7.0, Co2+对催化活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底物D一葡萄糖的 值和 一值分别为373 mmol/L 和13.4 U/mg。在最适条件下,反应在4 h内达到平衡,果糖得率最高达到53.8%。 关键词:基因挖掘;葡萄糖异构酶;表达;酶学性质 中图分类号:Q8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214(2015)04—0019—05
Genome mining,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hyperthermophilic glucose isomerase from 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1
LIAO Chen ̄un ,ZHENG Wei ,HUANG Jianfeng ,LIU Chenglon ̄,LIU Zhiqiang , CHENG Xinping ,MAO Baojun ,CHEN Deshui (1.Zh ̄iang Huakang Pharmaceutical Co.,Ltd.,Quzhou 324302,China; 2.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Z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China)
Abstract:A hypenherm0philic glucose isomerase from 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一1(TPGI)was screened by genome mining from NCBI database.The gene of TPG1 was synthesized and expressed as a soluble protein in E.coli BL21(DE3).The recombinant enzyme was purified by Ni—NTA affinity chromatography.The SDS-PAGE analysis of the purified TPGI revealed a single band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of around 50.8 kDa.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the recombinant TPGI to D— glucose was 19.8 U/mg.The enzyme exhibited its maximum activity at 85 oC,pH 7.0 and showed significant dependence on Co2 ̄.The K and —to substrate D—glucose were 373 mmo]]L and 1 3.4 U/ mg,respectively.The yield of D-fructose reached 53.8%and the isomerization gradually maintained equilibrium after 4 h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Keywords:genome mining;glucose isomerase;expression;enzymatic properties
收稿日期:2015—05—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1527);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13C02027) 作者简介:廖承军(1976一),男,浙江开化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功能性糖和糖醇生产工艺技术开发和应用,E-mail liaoehengjun@huakangpharma.eom. 发酵科技通讯 第4J4卷 引言 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 isomerase,EC 5.3.1.5) 又称木糖异构酶(xylose isomerase),在体内催化 D一木糖生成D一木酮糖.在体外催化D一葡萄糖生 成D一果糖…。因此,该酶被广泛用于高果糖浆 (HFCS)的工业生产中_2_3】。 目前,工业化生产的HFCS均为42%HFCS, 而55%HFCS因其口感和甜度等性能拥有最大 的市场需求 ]。要得到55%HFCS,需要经历下游 色谱纯化和浓缩等步骤【6l。研究报道显示,葡萄糖 和果糖之问的异构化反应存在着热动力学平衡,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转化率也逐渐升高,当温度 大于等于85℃时,理论转化率可以达到55%以 上l7 。因此,筛选构建一株高活力且耐高温的葡 萄糖异构酶,已成为实现一步法生产55%HFCS 的迫切需求。 目前,基因挖掘作为一种快速、高效、便捷的 筛选生物酶催化剂的新型手段,已经越来越广泛 地被使用并代替传统的土样筛选 。 本课题组通过基因挖掘的方法从NCBI数据 库中筛选得到一株嗜热的葡萄糖异构酶(GI)产生 菌株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一1,化学合成该 酶的基因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E.coli BL21 (DE3)中的可溶性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实现了重 组葡萄糖异构酶TPGI的分离纯化,并从最适反 应温度、最适pH、最适金属离子及酶促反应动力 学等方面研究了该酶的酶学性质。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载体 宿主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为本实验室 保存菌株,表达载体pET-28b(+)购自Takara公司。 1.1.2试剂 限制性内切酶NdeI和EcoRI、T4 DNA连接 酶购自Fermentas公司; DNA聚合酶、raq DNA聚合酶、dNTP购自上海申能博彩公司;质粒 DNA小量提取试剂盒、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购 自Axygen公司;异丙基一B—D一硫代半乳糖苷 (IPTG)购自Promega公司;酵母粉、蛋白胨购自 OXOID公司;D一葡萄糖购自阿拉丁试剂有限公 司;D一果糖购自Solarbio公司。除特别注明的试剂 ———● 外,其他各种实验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1.3 引物 根据TPG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含限制性酶 切位点)上游引物:5 一CATGCCATGGTAAT GGAA1]_Ir订CCCTG一3 ,(Nco I),下游引物:5 一 CCGCTCGAGACGAAGTTCAGCGATTG一3 ,( 0 I),以上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1.1.4培养基 LB培养基(g/L):蛋A胨10,酵母粉5,NaC1 10,pH 7.0,接种之前加入50 ̄g/mL卡那霉素;固 体LB培养基添加1.5%~2.0%琼脂,用于大肠杆 菌培养。卡那霉素抗生素贮存液的配制:用无菌水 配制50 mg/mL的抗生素母液,过滤除菌后,一20 o【= 保存备用,使用时终浓度为50 p ̄g/mL。 1.2方法 1.2.1基因挖掘方法筛选葡萄糖异构酶 以最嗜热的Thermotoga maritime来源和催化 活力较高的商业化的Streptomyces murinus来源 的葡萄糖异构酶(TMGI、SMGI)氨基酸序列为模 板,从NCBI数据库中(http://blast.ncbi.nlm.nih. gov/Blast.cgi),通过Blast X和Blast P比对搜索, 最终选择了一株与上述TMGI、SMCI同源性分别 为98%、31%,且无研究报道的嗜热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一1来源的葡萄糖异构酶。 1.2.2 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密码子优化及其合成 选取的葡萄糖异构酶基因通过软件Codon Adaptation Tool,以E.coli BL21(DE3)的密码子 偏好性为基准,进行密码子优化,优化后的基因由 上海旭冠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成。 1.2.3重组葡萄糖异构酶的构建 以合成的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为模板,PCR 扩增葡萄糖异构酶基因,扩增条件为:95℃预热 变性5 min,30个循环(94℃变性30 S。50℃退火 30 S,72℃延伸2 min),72℃延伸10 min。扩增后 的产物经0.9%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分析并回收, 回收后的PCR产物纯化后与表达载体pET一28b (+)连接,连接产物转化E coli BL21(DE3)感受态 细胞.经菌落PCR验证为阳性克隆子的菌,送至 上海桑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验证,通过 DNAMAN软件分析测序序列是否为目的序列。 1.2.4重组葡萄糖异构酶的诱导表达及SDS— PAGE分析 制备种子液:用接种环从斜面上挑取鉴定正 第4期廖承军,郑微,黄建峰,刘成龙,柳志强,程新平,毛宝军,陈德水:葡萄糖异构酶基因的筛选、表达及酶学性质研究 2.2.5 重组葡萄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反应进程 重组葡萄糖异构酶TPGI催化葡萄糖生成高 果糖浆的反应进程研究表明(图7),果糖得率随 着时间的增加快速上升,反应1 h,果糖得率就 能达到42%,2 h得率能够达到50%,且在4 h 达到最大值53.8%,之后反应达到平衡,得率趋于 稳定。
图7重组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葡萄糖的反应进程 3 结论 本文通过基因挖掘的方法从NCBI数据库中 筛选得到一株嗜热的葡萄糖异构酶(GU产生菌株 Thermotoga petrophila RKU一1,化学合成该酶的基 因并在宿主大肠杆菌E coli BL21(DE3)中进行 可溶性表达。重组葡萄糖异构酶TPGI经过Ni— NTA柱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后,对纯酶进行SDS— PAGE检测,结果显示为单一条带,其分子量大小 为50.8 kDa。测定了该重组酶对底物D一葡萄糖的 活力为19.8 U/mg,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确定了该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85℃和 7.0.与之前一些文献报道的葡萄糖异构酶相比, 拥有较高的催化最适温度和不依赖碱性条件催 化[it一121。金属离子中Co 对该酶的催化活力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对底物D一葡萄糖的 值和 一 值分别为373 mmol/L和13.4 U/mg。在最适条件 下,反应在4 h内达到平衡,果糖得率最高达到 53.8%。后续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和分子改造 技术进一步改变该蛋白的特性,提高与底物的亲 和力和催化效率,并寻找一种合适的固定化方法 稳定酶的使用率,将使工业化大规模一步酶法生 产55%HFCS成为可能。